辽宁沈阳建筑大学招考聘用高层次及急需紧缺人才4人模拟考试练习卷含答案解析(第4版)

举报
资源描述
辽宁沈阳建筑大学招考聘用高层次及急需紧缺人才4人模拟考试练习卷含答案解析 答题时间:120分钟 试卷总分:100分 试卷试题:共200题 题型 单选题 多选题 填空题 判断题 简答题 公文写作 合计 统分人 得分 一.单选题(共100题) 1.生物质能是指太阳能以化学能形式贮存在生物质中的能量形式。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生物质能的是_____ A: 利用动物脂肪作快艇燃料 B: 利用纤维素废料生产酒精 C: 利用动物粪便制造燃料 D: 利用太阳能集热器发电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正确答案是D 考点 单定义判断 解析 第一步:抓住定义中的关键词 定义中强调“化学能形式”、“贮存在生物质中”等。 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 A项中动物脂肪、B项中的纤维素、C项中的动物粪便均是贮存在生物质中的化学能,符合定义;D项中为太阳能和电能的转换,不涉及化学能和生物质,不符合定义。故正确答案为D。 2.公务员遇到与本人有利害关系的公务处理行为必须实行回避,是一种_____。 A: 职务回避 B: 地域回避 C: 公务回避 D: 岗位回避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公务回避是指公务员在执行公务时,为了防止与某一公务有利害关系或者其他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情形的公务员直接或间接参与处理该公务,或者施加影响,而对其执行公务活动所作的限制。故本题答案选C。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3.下列国家公务员中属于领导职位的是_____ A: 调研员 B: 巡视员 C: 主任科员 D: 副乡长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公务员法》第17条规定,综合管理类的非领导职务分为:巡视员、副巡视员、调研员、副调研员、主任科员、副主任科员、科员、办事员。所以本题中ABC都不是领导职位。 本题所属考点-《公务员法》 4.公务员有下列哪些情形之一的,不应予以辞退?_____ A: 不胜任现职工作,又不接受其他安排的 B: 因所在机关调整、撤销、合并或者缩减编制员额需要调整工作,本人拒绝合理安排的 C: 不履行公务员义务,不遵守公务员纪律,经教育仍无转变,不适合继续在机关工作,又不宜给予开除处分的 D: 旷工或者因公外出、请假期满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连续超过7天,或者一年内累计超过15天的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解析:《公务员法》第83条规定:“公务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予以辞退:(一)在年度考核中,连续两年被确定为不称职的;(二)不胜任现职工作,又不接受其他安排的;(三)因所在机关调整、撤销、合并或者缩减编制员额需要调整工作,本人拒绝合理安排的;(四)不履行公务员义务,不遵守公务员纪律,经教育仍无转变,不适合继续在机关工作,又不宜给予开除处分的;(五)旷工或者因公外出、请假期满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连续超过十五天,或者一年内累计超过三十天的。”综上,D不符合辞退条件,应选。 本题所属考点-《公务员法》 5.“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与身体健康密切相关,下列做法不会危害人体健康的是_____。 A: 为果汁长期保鲜,在其中加过量防腐剂 B: 用小苏打(碳酸氢钠)发酵做面包 C: 用福尔马林(含50%的甲醛液体)保鲜鱼肉等食品 D: 在牛奶中添加三聚氰胺,提高奶液中的含氮量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碳酸氢钠能和发酵时产生的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使面松软且不会对人体有害。故本题答案选B。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6.道德判断的标准是_____。 A: 精神 B: 价值 C: 法律 D: 善恶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道德是以善恶评价为标准,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的内心信念的力量来调整人们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故本题答案选D。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7.下列关于民事纠纷诉讼的说法,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是_____。 A: 我国民事诉讼实行两审终审制 B: 二审案件由审判员组成的合议庭进行审理,合议庭成员为单数 C: 起诉时,必须以书面形式向人民法院提交起诉状 D: 简易程序只适用于基层人民法院及其派出法庭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C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12年修正)》第十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依照法律规定实行合议、回避、公开审判和两审终审制度。”第四十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第二审民事案件,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合议庭的成员人数,必须是单数。”第一百二十条规定:“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第一百五十七条规定:“基层人民法院和它派出的法庭审理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的简单的民事案件,适用本章规定。基层人民法院和它派出的法庭审理前款规定以外的民事案件,当事人双方也可以约定适用简易程序。” A、B、D的说法均符合《民事诉讼法》的规定,C项不符合,故正确答案为C。 本题所属考点-《民法》 8.下列经济指标与衡量对象对应关系正确的是_____。 A: 赤字率——财政风险 B: 恩格尔系数——收人分配差距 C: 基尼系数——居民生活水平 D: 生产者物价指数——货币供应量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A。解析:恩格尔系数衡量居民生活水平,B项错误;基尼系数衡量收人分配差距,C项错误;生产者 物价指数衡量工业企业产品出厂价格变动趋势和变动程度,是反映某一时期生产领域价格变动情况的经济指标。D项错误。故本题答案选A。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9.小女孩甲(8岁)与小男孩乙(12岁)放学后常结伴回家。一日,甲对乙讲听说我们回家途中的王家昨日买了一条狗,我们能否绕道回家?”乙答不要怕!被狗咬了我负责。”后甲和乙路经王家同时被狗咬伤住院。该案赔偿责任应如何承担?_____ A: 甲和乙明知有恶犬而不绕道,应自行承担责任 B: 乙自行承担责任,乙的家长和王家共同赔偿甲的损失 C: 王家承担全部赔偿责任 D: 甲、乙和王家均有过错,共同分担责任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侵权责任法》第78条规定: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能够证明损害是因被侵权人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的,可以不承担或者减轻责任。本题中,甲、乙受到损害都是由于王家的狗造成,因此王家应当承担民事责任,除非受害人甲、乙有过错或者第三人有过错。而本题中不能认为甲、乙及其监护人对所受伤害有过错,也不能认为乙及其监护人对甲所受损害有过错。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0.“正能量”,指的是一种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动力与感情。社会犹如列车,需要正能量的驱动才能安全前行。而正能量的创造与积聚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微贡献”。这一现象与下列观点相一致的是_____。 A: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B: 事物发展的道路总是迂回的、曲折的 C: 要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D: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正能量的创造与积聚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微贡献”,说明的是量变和质变之间的关系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每个人的“微贡献”指的是量变,而正能量则指的是质变。故本题答案选A。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1.下列属于行政处罚的是_____。 A: 学校解聘教师 B: 教育行政部门取消学校荣誉称号 C: 教育行政部门吊销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 D: 学校开除学生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答案】C。 解析:行政处罚是指行政机关或其他行政主体依法定职权和程序对违反行政法规尚未构成犯罪的相对人给予行政制裁的具体行政行为。根据我国《行政处罚法》第8条规定,行政处罚的种类包括:(1)警告;(2)罚款;(3)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4)责令停产停业;(5)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6)行政拘留;(7)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A属于学校对教师的处分,B属于教育行政部门的职权行为,D属于高校开除学籍的决定属于内部行为。故本题答案选C。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2.为保证一重大项目机械产品的可靠性,试验小组需要对其进行连续测试。测试人员每隔5小时观察一次,当观察第120次时,手表的时针正好指向10。问观察第几次时,手表的时针第一次与分针呈60度角?_____ A: 2 B: 4 C: 6 D: 8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D [解析] 从第1次观察到第120次观察,共计119个周期。假定再有第121次观察,此时时针指向下午3点,而从第1次观察到第121次观察,共计120个周期,因此经过的时间恰好为12的整数倍,故第1次时针指向也为下午3点。要使得手表的时针与分针呈60°夹角,则意味着时针指向2点或10点。从3点出发,每个周期加5个小时,可知在经过7个周期后第一次实现这一目标,故在第8次观察时,手表的时针与分针第一次呈60°角。 本题所属考点-数学运算 13.造成“假学问”的原因很多,这其中既有研究动机的问题,也有研究方法的问题。就动机而言我们一些人文学者长期以来不是把人文研究看成是一种面对历史和文化、并从中总结人类经验和教训的学术活动,而是将其看成是一种面对上级领导、并为其宣传和图解政策的政治活动。从这种动机出发,原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为政府提供决策依据的人文学术,却仅仅变成了政府决策的宣传品和附属品。 这段文字接下来可能要叙述的是_____。 A: 人文研究的历史性 B: 人文学术的不足之处 C: 研究方法的问题 D: 假学问的危害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文段先说造成‘假学问’的原因很多,并明确指出“这其中既有研究动机的问题,也有研究方法的问题”;然后下文首先围绕“动机”这一内容展开。故根据行文逻辑,接下来应该围绕“研究方法”进行展开讨论。C项表述正确,当选。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4.关于四川省情,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 松、杉类两种植物居全国第一 B: 四川号称“千河之省” C: 攀西地区钒、钛、钴均占全国六成以上 D: 九寨沟和黄龙均属世界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四川省松、杉、柏类植物87种,居全国之首,A项错误;四川省水资源以河川径流最为丰 富,境内共有大小河流近1400条,号称“千河之省”,B项正确;攀西地区钒、钛储量分别占全国的62.2%、90.5%, C项错误;九寨沟和黄龙属世界自然遗产,D项错误。故本题答案选B。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5.“从个别到一般,从一般到个别”的思维方式是_____。 A: 归纳与演绎 B: 分析与综合 C: 抽象与具体 D: 实践到认识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归纳就是从个别到一般,演绎则是从一般到个别,A项正确。 分析是把事物的整体分解为部分,或把整体的个别特征、个别方面分解出来的思维过程。综合是把事物的各个组成部分或各种特征、各个方面联系起来的思维过程。 具体指客观存在着的或在认识中反映出来的事物的整体,是具有多方面属性、特点、关系的统一。抽象指从具体事物中被抽取出来的相对独立的各个方面、属性、关系等。 在实践基础上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是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公务员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