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沈阳建筑大学招考聘用高层次及急需紧缺人才4人模拟考试练习卷含答案解析(第5版)

举报
资源描述
辽宁沈阳建筑大学招考聘用高层次及急需紧缺人才4人模拟考试练习卷含答案解析 答题时间:120分钟 试卷总分:100分 试卷试题:共200题 题型 单选题 多选题 填空题 判断题 简答题 公文写作 合计 统分人 得分 一.单选题(共100题) 1.西方一些敌对势力散布“中国威胁论”的实质与最终目的是_____。 A: 挑起国际争端 B: 干涉我国内政 C: 遏制中国发展 D: 为本国发展创造有利环境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随着中国的经济的快速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西方一些人开始散布“中国威胁论”。“中国威胁论”实际上是冷战思维的延续,一直被国际反华势力用作孤立中国、遏制中国发展的手段。故本题答案选C。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2.下列行中,应以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的是_____。 A: 甲在与李某争吵中,抽出随身携带的匕首向李某刺一刀后扬长而去,致其重伤 B: 乙在非法拘禁李某的过程中,使用暴力致李某死亡 C: 丙在绑架李某、向李某家属勒索财务的过程中,杀害李某 D: 丁对公共建筑物放火,大火烧毁该建筑物,并且烧死两人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选项A中,甲的罪过形式明显是间接故意(放任)。在间接故意的情形下,按照实际造成的危害结果定性,因此选项A应该定为故意伤害罪。根据《刑法》第238条规定,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并使用暴力致人死亡的,依照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因此,选项B应选。根据《刑法》第239条规定,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绑架他人的,或者绑架他人作为人质,致使被绑架人死亡或者杀害被绑架人的,仍按照绑架罪定罪处罚。因此选项C应该定为绑架罪。根据《刑法》115条规定,以放火致人死亡的,以放火罪论。因此选项D应该定为放火罪。故本题答案选B。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3.下列有关“龙卷风”和“地震”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 A: 龙卷风具有很大的吸吮作用,吸离海(湖)面的水形成水柱,然后同云相接,俗称“龙取水” B: 龙卷风常发生于夏季的雷雨天气时,尤以下午至傍晚最为多见 C: 震中到震源的深度叫震源深度,深度在70~300千米的叫深源地震 D: 震级表示地震强弱的量度,近日发生在新疆和田皮山县的6.5级地震为破坏性地震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震中到震源的深度叫震源深度,深度在0~70千米的叫浅源地震,深度在70~300千米的叫中源地震,深度在300千米以上的叫深源地震。故C项错误。因此本题答案为C。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4.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反映的哲学道理是_____。 A: 部分对整体有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B: 事物间的联系具备多样性,联系随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C: 从事物整体和大局出发,才能看清事物本身 D: 要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喻指当局者多囿于情感,认识不全面,无法客观全面地看待问题,而旁观者因为没有牵涉其中,能从事物整体出发,比较容易看清事物本身。故本题答案选C。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5.下列不属于行政监察范围的是_____ A: 受理对国家公务员违反行政纪律的控告 B: 调查处理国家公务员违反行政纪律的行为 C: 国家公务员与他人的民事纠纷 D: 受理国家公务员不服行政处分决定的申诉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行政监察法》第18条规定:“监察机关为行使监察职能,履行下列职责:(一)检査国家行政机关在遵守和执行法律、法规和人民政府的决定、命令中的问题;(二)受理对国家行政机关、届家公务员和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违反行政纪律行为的控告、检举;(三)调查处理国家行政机关、国家公务员和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违反行政纪律的行为;(四)受理国家公务员和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不服主管行政机关给予行政处分决定的申诉,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由监察机关受理的申诉;(五)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由监察机关履行的其他职责。故本题答案为C 6.下列不属于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中社会救助范畴的是_____。 A: 自然灾害救助 B: 司法救助 C: 失业救助 D: 孤寡伤残救助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社会救助是指国家和其他社会主体对于遭受自然灾害、失去劳动能力或者其他低收人 公民给予物质帮助或精神救助,以维持其基本生活需求,保障其最低生活水平的各种措施。主要包括自然灾害 救助、失业救助和孤寡伤残救助等。故本题答案选B。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7.世界上盐度最低的海区是_____。 A: 波罗的海 B: 红海 C: 地中海 D: 阿拉伯海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A 【解析】从低纬度到高纬度,海水盐度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蒸发量和降水量之差。有河水注入的海区,海水盐度一般较低。波罗的海因有陆上河流汇入大量淡水,纬度高,蒸发量小,是盐度最低的海区。故选A。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8.虐待罪:是指对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日常以打骂、冻饿、禁闭、强迫过度劳动、有病不给治疗或者其他方法进行摧残、折磨的行为。 根据定义,下列不构成虐待罪的是_____。 A: 王某的儿子得了病,但是王某却以治疗不会有效果为由任其发展至病危 B: 李某常使用体罚来教育调皮的儿子,还常常关他禁闭 C: 张某经常用言语侮辱妻子,有时还会殴打妻子 D: 超市老板经常对员工搜身,并常常无故要求加班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虐待罪的主体体是“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而D项中超市老板与员工,显然不符合定义的主体要件。故选D。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9.陕西省省长娄勤俭在接受专访谈及治理雾霾问题时表示:向污染宣战。治理雾霾已经从民生问题上升到执政能力问题,这是最大的民生。这_____。 ①表明陕西省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决心 ②体现了陕西省政府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③表明陕西省已经把治理雾霾作为一切工作的中心 ④有利于建设美丽陕西,提高人民幸福感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治理雾霾是陕西省的重要工作内容,但是陕西省全部工作内容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而不是以治理雾霾为中心,因此③表述错误,故而排除ABD项。本题正确答案选C。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0.一般认为,态度与品德形成过程经历三个阶段:依从、认同和_____。 A: 外化 B: 内化 C: 行为 D: 从众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一般认为,态度与品德形成过程经历三个阶段:依从、认同和内化。内化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所以本题选B。 本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 11.以下关于宪法的特征描述错误的是_____。 A: 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B: 宪法是一切组织(包括政党)、个人都必须严格遵守的最高行为准则 C: 宪法修正案的通过必须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出席代表2/3以上的多数通过 D: 宪法的修改必须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1/5以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答案】C 【解析】《宪法》第64条第1款规定:“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故C选项表述错误,应选。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2.传统的电影放映是播放电影拷贝胶片上的画面,银幕上人物几秒钟的静止实际上是由放映机播放的数十张胶片上相同的画面形成的,该现象包含的哲理是_____。 A: 机械运动是最基本的运动形式 B: 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C: 静止是物质具体形态的存在形式 D: 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D。解析:从题干的关键句“银幕上人物几秒钟的静止实际上是由放映机播放的数十张胶片上相同的画面形成的”可以看出,只有D表述正确且符合题意。A表述不准确。B表述不符合题意, C表述错误;故本题答案选D。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3.静止是_____。 A: 不运动的状态 B: 运动的状态 C: 质变的状态 D: 显著变动状态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特殊状态。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故本题答案选B。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4.经营者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给被侵害的经营者造成的损失难以计算,赔偿额为_____。 A: 受害人在被侵权其间所产生的损失 B: 侵权人在侵权其间所获得的利润 C: 侵权人在侵权其间因侵权所获得的利润 D: 侵权人在侵权其间所获得的利润的一倍半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解析]《反不正当竞争法》第20条规定经营者违反本法规定,给被侵害的经营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被侵害的经营者的损失难以计算的,赔偿额为侵权人在侵权期间因侵权所获得的利润;并应当承担被侵害的经营者因调查该经营者侵害其合法权益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所支付的合理费用。被侵害的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不正当竞争行为损害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由此可知,本题应选C。 本题所属考点-《经济法》 15.第三世界国家在经济上发展缓慢的共同原因是_____。 A: 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 B: 本国资源缺乏 C: 本国劳动力短缺 D: 债务负担沉重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A 【解析】旧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是在发展中国家无权的情况下,按照发达国家利益形成的,这种旧秩序的起点就是极不平等性和不合理性。由此造成了第三世界国家在经济上发展的缓慢,而B、C、D三项则是第三世界个别国家在经济上发展缓慢的原因,而非共同原因。故选A。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6.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_____作用。 A: 基础性 B: 决定性 C: 导向性 D: 保障性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明确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就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7.某日,甲在路上遇见乙,问乙是否愿意以3000元购买其饲养的一头耕牛,乙未为答复。次日,打电话给甲表示同意以3000元的价格购买,此时甲告知该牛已以相同价钱卖于丙,问次日乙在电话中表示愿意以3000元的价格购买该耕牛的意思表示为_____ 。 A: 承诺 B: 要约 C: 要约邀请 D: 确认买卖合同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要约是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发出的希望与对方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因乙在电话中向甲表示愿意以3000元的价格购买该耕牛的意思表示当中,其当事人确定(甲和乙),是乙向希望与之缔结合同的相对人甲发出的明确要求(以3000元买牛),故该行为为要约。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8.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实施下列哪种行为应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公务员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