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文化产业-特色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建设的课件

举报
资源描述
特色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建设的若干思考主要内容 学习重点 本章主要介绍了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包括文化产业投融资主体,方式,领域与特点,文化产业投融资的国际经验,国际文化贸易与文化产业投资,中国文化产业投融资现状与应对措施等内容。1.畅掌握文化产业投融资的主体与方式。2.畅理解文化产业投融资的领域与特点。3.畅了解文化产业投融资的国际经验。4畅理解国际文化贸易FDI的形式。5.畅了解中国文化产业投融资现状与应对措施。文化产业经济学第一节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一文化产业投融资主体投融资主体分类依据体现的法律关系自然人投资主体法人投资投资主体和层次中央地方企事业单位个人投资主体一文化产业投融资主体文化产业融资主体金融机构银行保险公司投资公司投资基金政府企业个人及外国投资主体二文化产业投融资方式投融资方式政府拨款银行贷款债券融资二级市场融资三文化产业投融资领域的特点(一文化产业投融资领域)文化艺术服务动漫和网络文化服务教育培训体育和研究咨询文化休闲娱乐服务广告会展和文化经纪服务广播电视电影服务文化产品制造其他印刷发行和版权服务四文化产业投融资的国际经验(一)政府主导文化产业投资(二)利用社会集资进行文化投资(四)企业和专业协会发挥重要作用(五)多层次的文化产业投资体制(三)中央地方民间共同投入模式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1.我国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的特点:文化产业主体资本是国有资本文化产业主体资本是国有资本导致的弊端:(1)国有文化资产所有权和支配权模糊不清(2)文化资本运转效率低下,丧失资本的增值功能完善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的途径(1)国有文化资产转化为国家借贷资本(2)权债关系,界限明确。(3)民营资本介入。(4)建立文化产业金融资本融资制度。(5)引进国际文化资本。(6)建立文化产业国际金融资本融资机制。民营资本的介入引入民营资本的优点:一定程度上解决文化企业资金短缺的问题以股权的形式增资,降低融资成本,同时加强企业市场化发展民营资本有限,不存在对文化企业的控股问题为文化产业资本多元化和引入外资创造条件减缓社会压力不会出现引入外资带来的类似风险建立文化产业金融资本投融资体系文化产业金融资本:中长期金融资本和短期金融资本中长期金融资本:债券年限在五到十年不等,固定利率高于银行利率,实际利率随着市场利率的变化浮动。短期金融资本:债券年限在一年以类。金融资本筹集途径:一是通过银行发放;二是企业自己直接在货币和资本市场上筹措金融资本。引进国际文化资本国际资本是文化产业资本的一个重要来源可以缩小我国文化产业同先进国家的差距有利于我国文化产业向外发展,走向国际化为我国文化产业相关的其他产业带来发展 当前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区域发展:北京,上海,深圳政策:文化产业司,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产业园区学科建设企业商业模式按行分业:电影,电视,音乐,媒体,出版,印刷,体育,游戏,会展,动漫,演出,会展发行债券可行性条件文化企业发行债券可行性资本市场环境,债券本身特点文化企业在资本市场融资的经验文化企业本身的发展需要文化企业治理结构,我国文化企业发展历程西方发达国家金融体系和投融资体系日本:中央地方民间一起投入特点:日本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产业,但不“包办”,而是采取政府推动,政府和民间一起投入的机制。企业是文化产业融资的重要来源文化产业项目融资面临的问题文化产业项目融资的关键问题文化产业投融资风险相对较高文化产权缺乏有效评估体系无资产难以进行抵押形文化产业项目 融资对象建立无形资产评估体系与文化产权交易平台发展和壮大VC或PE行业建立和完善相应的文化产业金融工具加大利用金融对文化产业的扶持建立多元化融资渠道文化产业兴起的背景(一)从全球范围来看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多元化并存。文化的经济化与经济的文化成为当今社会发展总体趋势的共识。文化经济化是指文化日益成为一种具有巨大商业价值的绿色资源,这显然与知识经济或体验经济时代日益增强的精神消费需求密切相关。经济文化化是指一向以“不道德”自居的经济日益发展人文化,一方面是指宏观领域整个经济的发展强调与自然,社会的发展相和谐经济的文化责任已然成为一种基本的全球理论,另一方面是在微观领域企业的经营管理引人人性化的管理机制和生产与营销模式。文化产业在全球范围的出现体现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开始从知识经济发展模式向以文化与创意发展模式转移的趋势。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知识经济文化经济这一趋势表达的是人类社会向更具人性化文明高度发展的需要,生活和生命的意义以及人类自我价值实现的追求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文化产业是在后工业的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出现的,这一产业从被提出到目前受到世界许多国家的重视,时间并不是很长,但是他的价值和意义依然超越了简单的经济价值。文化产业的范畴英国是较早使用文化产业和创意产业概念的国家,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和实践都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对世界上的许多国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世界上许多国家在文化产业领域也迅速跟进发展,但是由于各国经济发展基础和社会文化状况的差异,虽然对于文化产业的认识总体上是趋同的,但在概念和行业分类方面根据国情存在一些区别。下面对此做个具体介绍与对比分析:(一)英国最早确定使用“创意产业”概念的国家,官方分类中包含13个行业门类,即广告,建筑,艺术及古董市场,与游戏,音乐,表演艺术,出版,软件与计算机服务业,工艺,设计,流行设计与时尚,电影与录像带,休闲软件,广播电视。(二)新加坡将创意产业细分为3大类26小类,即艺术和文化(表演艺术,视觉艺术,文学艺术,摄影,手工艺品,图书馆,博物馆,画廊,档案馆,拍卖,舞台监督,遗址,艺术表演场所,节庆文艺活动支持企业)设计(广告 设计,建筑设计,网页和软件设计,图形设计,工业产品设计,时尚设计,通讯 设计,内部设计和环境设计);媒体【广播包含无线电,电视和有线播放】数字媒体(包括软件,计算机服务),电影和视频录像,已录制的音乐及出版物。(三)新西兰14类,即广告,建筑,艺术及古董市场,工艺品,设计,时装设计,电影杂志录像,互动消闲软件,音乐,表演艺术,出版,摄影,电脑服务及软件,电视与电台。(四)德国:8类,即广告,建筑,艺术及设计市场,书籍出版,电影,视听,电台与电视,表演艺术及娱乐。文化产业的发展状况1国际文化产业发展概况。从国际上文化产业的发展来看,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都是文化产业的典范国家,他们都有自己的发展特色,并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表1 文化产业在全球的发展状况比较国家/地区 产值占GDP比重 就业人口比重 总收入(亿美元)外销收入(亿美元)美(2019)5.98 4.02 6262 892.6英(2019)8.00 6.64 1408 200.1韩(2019)6.70 327 6.31澳(2000)3.30 3.80 新西兰(2000)3.10 3.60 香(2000)3.80 5.10 台(2000)2.73 1.75 152 10.22.政府在文化产业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发展文化产业主要源于两种经济动力:其一是完成后工业化的升级替换和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其二是突破资源瓶颈,抢占战略性发展先机,实现跨越式发展。前一种情况最具代表性的是英国,作为资本主义工业化先驱国,面临着被后发国赶超以及经济增长极限的多重压力。2019年,布莱尔政府上台后,提出了发展创意产业的构想,作为提升国际竞争力和改善国内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举措。目前创意产业已经成为英国的支柱型产业,成为伦敦的核心产业。后一种情况最具代表性的国家是韩国。2019年金融危机之后,韩国意识到外向型经济的致命脆弱性,致力于发掘基于本土优势的新型经济增长点。在国土狭小,自然资源相对短缺的情况下,韩国人认识到文化创意资源的巨大价值。金融危机结束当年即成立了“文化产业基金会”,2019年,韩国政府就提出了“文化立国”方针,提出2019年起起5年内把韩国文化产业产值在市场上的份额由1%提高到5%,成为世界五大文化产业强国之一。2019年,韩国设立文化产业振兴院,致力于文化产业的发展。3全球文化产业的发展特征 第一,文化产业已经逐渐取代传统产业而成为新的支柱产业。美国,英国和亚洲的日本,韩国等经济发达国家在这方面表现得比较突出。这些国家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逐渐认识到,随着各国经济发展,尤其是亚太地区新兴经济力量的崛起,他们在传统产业上的优势不再明显,纷纷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而文化产业非常符合这一发展战略。第二,各国实施“文化经济”的新战略。例如韩国在金融危机之后着手制定了【文化产业发展五年】,【文化产业发展推进计划】等政策鼓励文化产业大力发展。其他国家也都紧急制定了自己的文化发展纲要与规划。第三,适应了文化扩张的全球化的战略的需要,通过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扩大本国文化的影响力。在这方面,美国的电影业表现非常明显,早在20世纪50年代,美国电影的总收入中海外比例就超过40%,到21世纪以后,海外的比重很快突破60%,电影业的大力发展,美国式的价值理念,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很快得到了普遍的传播。文化产业的特征与价值一文化产业的特征 从全球的经验来看,文化产业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的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战略价值。它的基本特征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八点:1文化产业是一种内生型经济增长模式。2文化产业是一种附加价值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新兴产业,具有规模收益递增的特征3文化产业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情智产业。4文化产业是以文化或创意等无形资产投入为主的经济现象5文化产业是一个收入弹性大的产业6文化产业高度依赖全球化中的本土优势7文化产业具有生态化的灵活就业特点文化产业对于经济可持续增长的价值 文化产业在我国的发展与两个方面的“增长方式”的转变有关系:一是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传统的文化事业“增长方式”的转化问题。二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粗放的,外生的经济增长方式带来的问题越来越严重,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活力为内核的新的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成为当前中国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战略性的重大选择。文化产业对于提升综合国力的价值 首先,文化通过为经济提供人才,技术,创意,创新的支撑,促进经济发展水平和质量的提高。其次,文化产业促进经济发展及其结构优化。再次,文化消费在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也作为一种内需拉动经济发展。近年来文化产业的投融资政策2009年4月,商务部,文化部,新闻出版总署,国家广电总局等四部门与中国进出口银行联合下发【关于金融支持文化出口的指导意见】,开创了金融支持文化产业的先河。2010年4月,中宣部,人民银行,财政部,文化部等九部委联合出台了【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和繁荣的指导意见】正式从国家政策层面提出了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开创了文化产业投融资工作新局面。2010年12月,为落实九部委文件,实现金融与文化产业全面对接,保监会与文化部联合出台下发了【关于保险业支持文化产业发展有关工作的通知】:为促进文化产业实现资本市场直接融资。2010年起,中央财政设立了“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文化部积极参与与推动“中央财政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采取项目补助,补充资本金,出口奖励,贷款贴息,保费补贴等形式,充分发挥公共财政资金引导功能,对优质文化企业,文化产业项目进行扶持。通过各级政府部门,金融机构,文化企业的共同努力,文化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得到初步缓解。据央视统计,2011年,主要金融机构文化产业中长期贷款861亿元,同比增长20.4%。2011年,文化企业上市趋势良好,7家文化企业在境内A股市场成功上市,此外,还有4家文化企业借壳上市,5家文化企业成功登录美国资本市场,截至2011年末,在泸深两地上市文化企业累计超过50余家。文化产业投融资的特征 第一,产业投融资受制度环境的高度制约。第二,国家是产业投融资的重要主体。第三,产业投融资的变动和规模往往会受到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第四,产业投融资一般是以项目为载体进行的。第五,产业投融资一般是涉及长远发展的,全局性的资本活动。文化产业投融资存在的问题一当前文化产业投融资资金的主体力量以民间资本,金融机构以及政府部门为主。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