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花溪区自然资源局招考4名临聘人员模拟考试练习卷含答案解析【2】

举报
资源描述
贵阳市花溪区自然资源局招考4名临聘人员模拟考试练习卷含答案解析 答题时间:120分钟 试卷总分:100分 试卷试题:共200题 题型 单选题 多选题 填空题 判断题 简答题 公文写作 合计 统分人 得分 一.单选题(共100题) 1.发生在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的水域的海事、海商案件的一审管辖是_____。 A: 黑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 B: 哈尔滨市中级人民法院 C: 大连海事法院 D: 松辽水利委员会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海事法院是为行使海事司法管辖权而设立的专门审判一审海事、海商案件的专门人民法院。题干中的案件应由大连海事法院管辖。故本题答案选C。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2.下列文学作品与创作者对应不正确的是:_____ A: 《三个火枪手》——大仲马 B: 《基督山伯爵》——小仲马 C: 《包法利夫人》——福楼拜 D: 《雾都孤儿》——狄更斯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B【解析】A、C、D三项均对应正确,B项《基督山伯爵》是大仲马的作品。故本题答案选B。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3.疏导——内涝_____ A: 清淤——堵塞 B: 污染——整治 C: 调研——考察 D: 劳动——学习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产生内涝需要疏导来缓解,造成堵塞需要清淤来解决。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4.下列关于设定行政许可与行政处罚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 A: 行政许可与行政处罚的设定机关均应定期对其设定的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进行评价 B: 部门规章可以依法设定一定的行政许可、行政处罚 C: 尚未制定法律的,行政法规可以依法设定一定的行政许可、行政处罚 D: 法律、法规、规章以外的其他规范性文件一律不得设定任何行政许可、行政处罚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行政许可法》第20条规定,行政许可的设定机关应当定期对其设定的行政许可进行评价,但《行政处罚法》没有相关规定,因此A项错误。 《行政许可法》第16条和《行政处罚法》第12条规定,部门规章只能对已经设定的行政许可作出实施的具体规定,但可以在法律、法规没有规定的情况下设定一定的行政处罚,因此B项错误。 《行政许可法》第14条规定,尚未制定法律的,行政法规可以设定行政许可;《行政处罚法》第11条规定,地方性法规可以设定除限制人身自由、吊销企业营业执照以外的行政处罚。因此C项正确。 《行政许可法》第14条规定,必要时,国务院可以采用发布决定的方式设定行政许可,因此D项错误。 5.我国文人常以“岁寒三友”比喻文人的高雅气质。“岁寒三友”指的是_____。 A: 柏杨松 B: 梅杨竹 C: 松柏梅 D: 松竹梅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D 【解析】岁寒三友,指松、竹、梅三种植物。这三种植物因在寒冬时节仍可保持顽强的生命力正确答案为D。 考点:文学常识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6.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各种会议上的发言和表决,不受法律追究。这主要体现了人大代表享有的_____。 A: 提案权 B: 质询权 C: 司法豁免权 D: 言论免责权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D【解析】人大代表是代表人民管理国家事务、行使国家权力,除享有宪法规定的公民言论自由基本权利外.还享有法律赋予的言论自由特殊保护权,我们通常称之为“言论免责权”,即:人大代表在代表机关中的言论和表决不受其他机关追究。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7.绝对权的主要特征是_____。 A: 享有绝对权,不受任何干预 B: 直接对物的一种权利(占有、使用、收益、处分权) C: 与相对权相比,对于权利主体更重要 D: 其义务主体是不特定的人,其权利的实现通常不需义务人积极行为配合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绝对权的主要特点在于,权利人可向任何人主张权利,权利人不需借助义务人的行为就可实现其权利。只有D选项是绝对权的主要特征。故选D。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8.下列关于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三者之间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 技术创新是管理创新的动力 B: 制度创新是技术创新的组织保障 C: 制度创新是管理创新的基础 D: 管理创新是技术创新的物质条件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管理创新是对传统组织形式、管理原则、流程和实践的挑战,是对管理者惯常管理模式的否定。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有利的制度环境有利于管理创新的实践,从而为技术创新的内在化提供动力和组织依托。从这句话可以推出A项错误,C项正确;管理创新为企业技术创新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提供具体的保障,又为企业制度创新提供具体的实现形式。B项错误;技术创新是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的物质条件。D项错误。故本题答案选C。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9.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中,错误的是_____。 A: 歌德是德国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者,代表作品有《少年维特之烦恼》《浮士德》 B: 席勒是德国诗人、剧作家,代表作品有《阴谋与爱情》《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 C: 易卜生是挪威戏剧家,“问题剧”的代表作家,代表作品有《玩偶之家》《国民公敌》 D: 泰戈尔是亚洲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代表作品有《飞鸟集》《新月集》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B 【解析】B[解析]《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是德国诗人、政论家海涅的代表作,故B项错误,应选。其他三项均正确。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0.写一篇好的书评,本身就是一种学术研究工作。需要作者有深厚的学养功夫。一是要有慧眼识珠的学识眼力,二是要有褒贬得当的学术功力。能够恰如其分地评价一本书的阅读价值,功夫在书外,没有一定的学术功底是很难评价到位的。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_____ A: 写一篇好的书评需要花费很大的精力 B: 好的书评已经不多见了 C: 扎实的学术功底是写好书评的前提条件 D: 书评能够体现一本书的阅读价值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文段首先指出写一篇好的书评是一种学术研究工作,接着对其所需要的学养功夫进行了分析,最后总结说明写一篇好的书评必须有一定的学术功底。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C。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1.恩格斯指出:“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盖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在认识理论上说明_____。 A: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 技术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C: 科学技术的发展超过了社会实践的发展速度 D: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认为,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从实 践中来,没有实践就不可能产生认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随着实践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认识也跟着向前 推进。题干中说的就是技术上的需要(实践)推动科学(认识)的前进。故本题答案选D。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2.科学家们观测到南极上空在春天到初夏期间会有臭氧耗损,臭氧层变薄的情形,俗称臭氧空洞;而北极上空的臭氧空洞则不明显。这是因为南极地区的冬天远较北极地区寒冷所致。南极的最暖月为约零下三十度,最冷月为零下六十度,而北京最暖月为零度,最冷月为零下四十度,南极臭氧空洞一般发生于_____ A: 9-12月 B: 6-9月 C: 3-6月 D: 12-3月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A。解析:南极的春季从9月开始,这时极夜结束,阳光照射下冰晶云升温,氯氟烃气体迅速释放。 而氣氟烃分子在紫外线照射下开始释放氯原子,臭氧层受到破坏的过程立即开始,臭氧层因大量损耗臭氧而出现臭氧空洞。故本题答案选A。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3.目前我国共有多少个省级行政单位和少数民族_____ A: 23,36 B: 36,40 C: 34,55 D: 31,56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 考点:中国的行政区划 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我国共有56个民族,55个少数民族.根据题意. 故选:C. 14.“一国两制”的前提是_____。 A: 国家主权统一于中华人民共和国 B: 港澳台实行高度自治 C: 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D: 港澳台资本主义制度不变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一国两制”的基本内容是: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它们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故本题答案选A。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5.《精神卫生法》属于我国法律体系中的_____。 A: 行政法 B: 民法 C: 刑法 D: 社会法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我国法律体系由宪法及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七个法律部门组成。《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属于特殊行政法,是行政法的一种。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6.银行的实质是_____。 A: 充当信用中介 B: 扩大社会资本总量 C: 经营货币,牟取利润 D: 创造代替铸币的信用流通工具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银行其实就是企业,不过它是一种特殊的企业。和工商企业一样,经营的目的都是为了牟取利润。而所谓“特殊”,是因其经营的对象不同于一般的企业。一般企业经营的是以使用价值形态存在的商品,而银行经营的是货币。故本题选C。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7.1000多年前,_____就已经是重要的粮食产地,以“江南鱼米之乡”著称于世。 A: 江汉平原 B: 两湖平原 C: 巢湖平原 D: 鄱阳湖平原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D【解析】江西北部是一片地势平坦、江河交错、湖荡星布的平原地带,称“赣北平原”或“鄱阳湖平原”,面积达3.6万平方公里。一千多年来,这里就已经是重要的粮食产地,以“江南鱼米之乡”著称于世。故选D。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8.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负责并报告工作的是_____ A: 国务院 B: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C: 中央军委主席 D: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宪法》第92条规定,国务院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负责并报告工作。故本题答案选A。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9.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从信息的角度看,反映的发生就是_____。 A: 信息的产生过程 B: 信息的传播过程 C: 信息的刺激过程 D: 接收和保留信息的过程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认切、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从信息论的角度,反映的发生是一个物质系统以某种方式接收和保留另一物质系统信息的过程,反映能力也就是接收和保留信息的过程,反映的过程也就是信息的交换过程。认识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产物,主体与客体在认识活动中的统一是以信息为媒介的。故题答案选D。 本题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公务员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