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广播电视台招考聘用优秀人才模拟考试练习卷含答案解析3

举报
资源描述
贵阳广播电视台招考聘用优秀人才模拟考试练习卷含答案解析 答题时间:120分钟 试卷总分:100分 试卷试题:共200题 题型 单选题 多选题 填空题 判断题 简答题 公文写作 合计 统分人 得分 一.单选题(共100题) 1.XX中学向县国土局请求用校土地建房,行文应用_____。 A: 意见 B: 请批函 C: 询问函 D: 请示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函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XX中学与县国土局不存在隶属关系,且请求用校土地建房,行文应用请批函。故本题答案选B。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2.许多好书的价值只限于某一特定的历史时期,它们没有展示出那种____的吸引力。这种吸引力来源于用各个时代、各个地区的人都能理解的方式来讨论各时代、各地区的人都要____的问题。 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_____ A: 一如既往 解决 B: 历久弥新 考察 C: 一唱百和 思考 D: 经久不衰 面对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 D 考点 混搭填空 解析 此题是混搭填空题。 突破口在第一个空。通过关键词“只限于”、“没有”可知,第一个空格处填入的词表述出来的意思,应是与“只限于同一个时期”相反的。 “经久不衰”是指历经很久也不会衰退。符合语境,当选。 “一如既往”指态度没有变化,完全象从前一样;“一唱百和”形容附和的人极多。都不能形容好书的吸引力,所以不选;“历久弥新”指经历长久的时间而更加鲜活,侧重点在于“新”而不在“久”,不符语境。 所以排除ABC,D正确。故正确答案为D。 本题所属考点-选词填空 3.我国《刑法》规定,犯有故意杀人、抢劫、放火、投毒等罪行的罪犯,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最低年龄为已满_____。 A: 13周岁 B: 14周岁 C: 15周岁 D: 16周岁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我国《刑法》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故本题答案选B。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4.关于二十四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 A: 二十四史是被历朝历代纳为正统的二十四部史书 B: 从第一部《史记》到最后一部《清史稿》,二十四史前后历时4 000多年 C: 二十四史之首《史记》是一部贯穿古今的通史,最初却没有固定的书名 D: 《新五代史》的撰者是大文豪欧阳修,他本人也在《宋史》中青史流传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二十四史,是中国古代各朝撰写的二十四部史书的总称,是被历来朝代纳为正统的史 书,故又称“正史”。二十四史的最后一部是《明史》。《清史稿》是中华民国初年由北洋政府设馆编修的记载清朝 历史的正史,编修工作历时十余年。它不属于二十四史之一,多数地方将其列为二十五史之一。故本题答案选B。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5.下列诗句反映的不是物理现象的是_____ A: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B: 烈火焚烧若等闲,要留清白在人间 C: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D: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答案: B 解析: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是平面镜成像原理。“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是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原理。“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是光的直线传播原理。“烈火焚烧若等闲,要留清白在人间”指石头被高温灼烧,生成了白色的氧化钙,B项反映的是化学变化。故本题答案选B。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6.威胁世界和平和稳定的主要根源是_____。 A: 贫富不均和强弱不一 B: 恐怖主义和地区冲突 C: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D: 宗教问题和领土争端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依然是威胁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主要根源,此外还有能源争夺,民族、宗教、领土、资源等因素引发的局部冲突;各种分裂势力、恐怖主义势力和宗教极端势力等不稳定因素。故本题答案选C。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7.—个优秀的团队应该具备的合作品质不包括_____。 A: 成员在团队中有强烈的归属感 B: 团队具有强大的凝聚力 C: 排斥竞争 D: 求同存异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C。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8.65-69岁的老年人口占全市户籍人口的比重为_____。 A: 5.2% B: 4.8% C: 4.4% D: 4.1%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16.0%,7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11.6%,因此65-69岁老年人口占全市户籍人口的比重为16.0%-11.6%=4.4%。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9.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采用在主题句下画线的方法帮助学习,这种学习策略属于_____。 A: 组织策略 B: 精细加工策略 C: 资源管理策略 D: 复述策略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解析:画线是复述策略,是认知策略的一种。 本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 10.新兴的光子产业首先在通信领域找到了突破口。信息传输的主要媒体曾经一度是电子,然而,由于采用光子传输信息,能够获得比电子传输更高的效率,因此,新兴的光子通信大有取代电子通信的趋势,在光子通信中,最有发展前途的是全光通信。 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是_____。 A: 光子传输信息效率高 B: 光子产业最先落脚的领域是通信领域 C: 光子通信已经取代了电子通信 D: 全光通信最有发展前途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C项的“已经取代”与原文的“大有取代电子通信的趋势”不符,D项缺少“在光子通信中”这一限定条件,均可排除。A项非文段论述的重点,排除。本题答案为B。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1.宪法作为国家根本法要求其必须具有更髙的稳定性,因此宪法的修改程序相对于其他法律也是更为严格的。我国宪法的修改权由_____行使。 A: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 全国人大常委会 C: 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 D: 国务院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我国《宪法》第62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下列职权:修改宪法。故本题答案选A。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2.“(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令农衣绸、纱、绢、布,商贾止(通‘只’)衣绢、布。……正德(明武宗年号)元年(公元1506年),禁商贩、仆役、倡优、下贱不许服用貂裘。”这说明_____。 A: 明初农民衣料比商贾多 B: 商贾戴斗笠、蒲笠现象消失 C: 明朝对商人的限制逐步放松 D: 明朝政府推行抑商政策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参考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对材料的解读和归纳的能力。材料体现了洪武年间政府对商人的限制,商人的地位比农民低,体现了国家的政策是抑商。A项表述不准确,B项是抑商产生的效果,C项与材料相反.D项反映该现象出现的本质,故选D项。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3.某晚,甲潜入乙家中行窃,被发现后携所窃赃物(价值900余元)逃跑,乙紧追不舍。甲见杂货店旁有一辆未熄火摩托车,车主丙正站在车旁吸烟,便骑上摩托车继续逃跑。次日,丙在街上发现自己的摩托车和甲,欲将甲扭送公安局,甲一拳将丙打伤,后经法医鉴定为轻伤。本案不能以下列哪一罪名追究甲的刑事责任?_____ A: 抢劫罪 B: 抢夺罪 C: 盗窃罪 D: 故意伤害罪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A 解析:甲盗窃后为了逃跑,趁丙不备,夺取丙的摩托车,分别构成盗窃罪和抢夺罪。次日为抗拒抓捕而实施的故意伤害行为构成单独的故意伤害罪。此题考察的是抢夺罪转化为抢劫罪的时空限制。盗窃、诈骗、抢夺转化为抢劫罪的,必须是“当场”使用暴力。“当场”指犯罪现场以及犯罪分子刚一离开现场就被及时发觉而立即追捕的过程(被视为犯罪现场的延伸)。本题中被害人丙于次日抓捕甲的行为已不属于犯罪现场的延伸,所以甲的暴力行为不能转化为抢劫罪,而是单独的故意伤害罪。 14.下列国家中不与我国接壤的国家是_____。 A: 印度 B: 巴基斯坦 C: 阿富汗 D: 泰国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我国陆地与14个国家接壤,分别是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蒙古、朝鲜、越南、老挝、缅甸、印度、不丹、尼泊尔、巴基斯坦、阿富汗。泰国不在邻国之列。故本题答案选D。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5.下列有关地理知识的表述不正确的是:_____ A: “丹霞山世界地质公园”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中国首批世界地质公园之一 B: 秦始皇为沟通湘江和漓江之间的航运,开挖了灵渠 C: “和田玉”是我国四大名玉之一,主要产自新疆 D: 我国位于北温带内,属于温带气候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答案: D 解析: 我国大部分处于北温带内,广东省、广西省、台湾、云南省的部分地区和海南省的全部处于热带。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6.甲主动携带邻居8岁小孩进人山中游玩,两人在林中失散,甲既不寻找孩子,也没有返村告知小孩家人,径直回家。数日后,林中发现被野兽咬死的小孩尸体。甲的行为属于_____。 A: 故意杀人 B: 意外事件 C: 过失致人死亡 D: 不构成犯罪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题干中甲明知小孩在山林中丢失会有危险而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属于故意犯罪。故本题答案选A。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7.下列有关新陈代谢的表述不正确的是_____。 A: 光合作用属于绿色植物新陈代谢的过程 B: 生物的新陈代谢过程都需要氧气的参与 C: 新陈代谢既有能量交换又有物质转化 D: 能否进行新陈代谢是区分生物与非生物的标准之一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B。解析:生物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以及生物体内物质和能量的转变过程叫做新陈代谢。在新陈代谢过程中,既有同化作用,又有异化作用。根据生物体在异化作用过程中对氧的需求情况,新 陈代谢可以分为需氧型、厌氧型和兼性厌氧型三种。厌氧型的生物是指一种不需要氧气生长的生物,有乳酸菌和寄生在动物体内的寄生虫等少数动物。它们在缺氧的条件下,仍能够将体内的有机物氧化,从中获得维持自 身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因此生物的新陈代谢并非都需要氧气的参与。故本题答案选B。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8.—些地方的人们掠夺性的滥挖草原上的甘草,虽然获得一定的经济利益,却破坏了草原植被,造成土地荒漠化,一遇大风,沙尘暴铺天盖地,给人们带来巨大灾难。这些挖甘草的人们_____。 A: 只看到事物的客观性,没有看到人们的主观能动性 B: 只看到事物的绝对运动,没有看到事物的相对静止 C: 只看到眼前的直接联系,没有看到长远的间接联系 D: 只看到物与物之间的联系,没有看到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滥挖甘草带来短期的经济利益,但从长远来看,植被破坏造成土地荒漠化,带来更大的灾难。人们只看到眼前的直接联系,忽视了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公务员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