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贵阳市招生考试管理中心工作人员公开招聘1人模拟考试练习卷含答案解析(第8次)

举报
资源描述
贵州贵阳市招生考试管理中心工作人员公开招聘1人模拟考试练习卷含答案解析 答题时间:120分钟 试卷总分:100分 试卷试题:共200题 题型 单选题 多选题 填空题 判断题 简答题 公文写作 合计 统分人 得分 一.单选题(共100题) 1.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这一原理运用于实际,形成了我们党的_____。 A: 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 B: 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 C: 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D: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所谓“从群众中来”,就是把群众在实践中获得的分散的意见集中起来,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即科学的分析综合,化为系统的意见和办法。所谓“到群众中去”,就是要把群众中集中起来的意见、办法拿到人民群众中去实践,进行验证,并把正确的东西化为群众的意见,使群众坚持下去,化为行动。这符合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即实践一认识一实践。故选D项。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2.李某杀人之后找到其妻王某,让王某假装自首作掩护,以便自己有充足的时间可以逃走。于是王某假装自首,结果耽误了警察抓捕罪犯的时间,让李某得以逃脱。王某的行为构成了_____。 A: 窝藏罪 B: 包庇罪 C: 伪证罪 D: 从犯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B 答案解释:B。解析:窝藏、包庇罪,是指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的行为。本罪的行为方式包括窝藏和包庇:窝藏是指为犯罪分子提供隐藏处所、财物等,帮助其逃匿的行为,窝藏行为主要针对的是犯罪分子本人;而包庇行为主要针对的是犯罪证据,为犯罪分子作假证明,以使其逃避法律制裁的行为,典型的如隐匿罪证、伪造或破坏犯罪现场等。司法实践中,在司法机关的追捕中,行为人出于某种原因而冒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向司法机关投案自首或以其他方法使得司法机关认为其是所要追捕的犯罪嫌疑人,从而使真正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避的,对此种情形也应以包庇罪处理。故本题答案为B。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3.在很多有创意的广告中有部分是优美的故事情节广告。市场调査显示,很多观众能清晰想起这些广告,但能记住宣传的商品名称的却很少。因此,无论故事情节广告多么优美,其广告效果却不一定理想。 据此可以推出_____。 A: 不能使用商品提高知名度的广告是不能促进销售量的增加的 B: 在销售市场,优美的故事情节广告降低了商品信誉 C: 故事情节广告虽具有很强的观赏性,但不如平铺直叙广告有效 D: 对故事情节广告疏远的观众可能和欣赏的观众差不多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题干由优美的故事情节广告所宣传的商品名称很少被记住,推出优美的情节广告效果不一定理想。要想使推理成立,需要在宣传的商品名称很少被记住和广告效果不理想之间建立联系,A项不能提高知名度(很少被记住)的广告是不能促进销量(广告效果)的,在二者之间建立了联系,是题干中隐藏的推理过程。故答案选A。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4.送奶人误将王某的牛奶放人了郭某的牛奶箱中,郭某取用该牛奶属于_____。 A: 不当得利 B: 侵权行为 C: 无因管理 D: 自助行为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A 【解析】不当得利是指无法律上的原因而受利益,致使他人受损失的事实。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5._____是开展学术论文写作的第一步。 A: 搜集资料 B: 选题 C: 确立学术观点 D: 拟定论文提纲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选题是开展学术研究的重要问题,是开展学术论文写作的第一步。故本题答案选B。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6.“中国梦”的内涵可以概括为实现国富民强、民族振兴和_____。 A: 经济发展 B: 社会和谐 C: 人民幸福 D: 生态良好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中国梦”的基本内涵可以概括为实现国富民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故本题答案选C。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7.行政复议机关负责法制工作的机构应当自行政复议申请受理之日起_____日内,将行政复议申请书副本或者行政复议申请笔录复印件发送被申请人。 A: 5 B: 7 C: 10 D: 15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行政复议法》第23条规定:行政复议机关负责法制工作的机构应当自行政复议申请受理之日起七日内,将行政复议申请书副本或者行政复议申请笔录复印件发送被申请人。故本题答案选B。 本题所属考点-《行政法》 8.自然人的软件著作权,保护期为自然人终生及死亡后_____。 A: 10 年 B: 20 年 C: 50年 D: 自然人死亡后,保护期自然取消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C。解析:《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第14条第2款规定,自然人的软件著作权,保护期为自然人终 生及其死亡后50年,截止于自然人死亡后第50年的12月31日;软件是合作开发的,截止于最后死亡的自然 人死亡后第50年的12月31日。故本题答案选C。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9.老年人社会服务是指_____。 A: 照顾老年人 B: 治疗老年性疾病 C: 老人赡养 D: 用社会工作理念和方法帮助老人解决其面临问题的服务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老年人社会服务是针对我国人口老龄化所提出来的,它是指用社会工作理念和方法帮助老人解决其面临问题的服务。故本题答案选D。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0.夏天从冰箱里取出一瓶啤酒,发现啤酒外面“出汗”,对这种现象正确的解释是_____ A: 酒从瓶中渗出 B: 空气中水蒸气汽化 C: 啤酒瓶上的水汽化 D: 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液化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空气中有大量水蒸气,由于取出的物体温度较低,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珠,附在啤酒瓶上。 本题所属考点-《科技生活》 11.“激湍之下,必有深潭;高丘之下,必有浚谷”蕴涵的哲理是_____。 A: 对立统一的关系 B: 质量互变的关系 C: 肯定与否定的关系 D: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A【解析】题干的意思是:湍急的河流下,必有深潭;高高的山岭下,必有深谷。体现的是矛盾双方对立统一的关系,即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12.甲捡到了乙的身份证,用乙的名义在银行办理了信用卡并恶意透支,致使乙的姓名被银行列入信用不良记录,甲的行为侵犯了乙的_____。 A: 姓名权 B: 名誉权 C: 财产权 D: 荣誉权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民法通则》第99条规定,公民享有姓名权,有权决定、使用和依照规定改变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盗用、假冒。本案中甲未经乙同意,盗用乙的身份证办理信用卡并恶意透支,致使乙的姓名权遭受侵犯,属于盗用、假冒他人姓名,侵犯他人姓名权的民事侵权行为。该法第101条规定,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第102条规定,公民、法人享有荣誉权,禁止非法剥夺公民、法人的荣誉称号。名誉权和荣誉权在本案中均未涉及。该法第75条规定,公民的个人财产,包括公民的合法收入、房屋、储蓄、生活用品、文物、图书资料、林木、牲畜和法律允许公民所有的生产资料以及其他合法财产。公民的合法财产受法律保护,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侵占、哄抢、破坏或者非法查封、扣押、冻结、没收。本案中并不直接涉及财产权。故选A。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3.价值是商品的_____。 A: 自然属性 B: 社会属性 C: 物质属性 D: 一般属性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反映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即相互交换劳动。 本题所属考点-《政治经济学》 14.在预算的实际执行过程及年终的决算中,人们把_____视为一种理想的财政平衡的标志。 A: 结余 B: 略有赤字 C: 略有结余 D: 财政收支平衡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C【解析】在预算的实际执行过程及年终的决算中,收支完全相等的情况几乎是不存在的。可能出现的只是两种情况:或是结余,或是赤字。在出现结余的情况下,有一个结余数量大小的区别。如果结余过多,意味着财政资金没有得到充分有效的运用,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是不利的。因此。人们自然就会把略有结余视为一种理想的财政平衡的标志。所以,财政收支平衡是指当年国家财政收入等于支出或收入大于支出,略有结余。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5.李某是一国有企业工程师,去年工资收入36000元,奖金8000元,个人专利转让收入5000元;其妻开一家个体杂货店,年收入15000元;家里有房出租,年收入6000元。去年,李某一家按劳分配收入和按生产要素分配收入分别是_____。 A: 44000元,26000元 B: 36000元,19000元 C: 49000元,21000元 D: 44000元,11000元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按劳分配适用于公有制经济。国有企业工程师的工资收入36000元,奖金8000元是按劳分配收入。个人专利转让收入5000元和家里出租房年收入6000元是按生产要素分配收入。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适用于个体经济。其妻开一家个体杂货店,年收入15000元是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 李某一家按劳分配收入=36000+8000=44000;按生产要素分配=5000+6000=11000。故本题答案选D。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6.犯罪的本质特征是_____。 A: 犯罪是应受刑罚惩罚的行为,具有应受刑罚惩罚性 B: 犯罪是触犯刑律的行为,具有刑事违法性 C: 犯罪是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D: 犯罪是触犯法律的行为,具有违法性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我国刑法理论认为,犯罪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应受刑罚惩罚性三个基本特征。本题选项A、B、C就是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选项D不是犯罪的基本特征。在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中,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是犯罪最本质的特征。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是刑事违法性和应受刑罚惩罚性的基础,它是犯罪的最基本属性;刑事违法性是社会危害性在刑法上的表现,它与应受刑罚惩罚性一起构成社会危害性的度量。行为的社会危害性未达到违犯刑法、应受刑罚惩罚的程度,则不构成犯罪。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7.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是_____。 A: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B: 国务院 C: 中央军事委员会 D: 最高人民法院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宪法》第57条规定,中华人民共麵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它的常设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故本题答案选A。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8.现阶段,我国七大经济区划是_____。 A: 东南、华东、东北、中部、西北、西南、华南 B: 东北、华北、华东、中南、西南、西北、华南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公务员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