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贵阳息烽县引进高层次人才78人模拟考试练习卷含答案解析(第4次)

举报
资源描述
贵州贵阳息烽县引进高层次人才78人模拟考试练习卷含答案解析 答题时间:120分钟 试卷总分:100分 试卷试题:共200题 题型 单选题 多选题 填空题 判断题 简答题 公文写作 合计 统分人 得分 一.单选题(共100题) 1.甲为上厕所,将不满1岁的女儿放在外边靠着篱包站立,刚进入厕所,就听到女儿的哭声,急忙出来,发现女儿倒地,疑是站在女儿身边的4岁男孩乙所为。甲一手扶起自己的女儿,一手用力推乙,导致乙倒地,头部刚好碰在一块石头上,流出鲜血,并一动不动。甲认为乙可能死了,就将其抱进一个山洞,用稻草盖好,正要出山洞,发现稻草动了一下,以为乙没死,于是拾起一块石头猛砸乙的头部,之后用一块磨盘压在乙的身上后离去。案发后,经法医鉴定,甲在用石头砸乙之前,乙已经死亡。依此情况,甲的行为构成何罪?_____ A: 过失致人死亡罪 B: 过失致人死亡罪与故意杀人罪(既遂)数罪 C: 过失致人死亡罪与故意杀人罪(未遂)数罪 D: 故意杀人罪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甲过失致乙死亡,成立过失致人死亡罪,又发现稻草动了一下,以为乙没死,即产生杀人的故意,于是拾起一块石头猛砸乙的头部,构成故意杀人罪的对象不能犯的未遂。 2.人民群众在日常劳动和生活中形成各种习惯、风俗,并据此确定善恶标准,形成舆论,产生无形的力量。道德的形成过程充分说明了道德的_____。 A: 传统性和时代性 B: 普遍性和多样性 C: 具体性和形象性 D: 群众性和社会性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解析]人民群众在曰常劳动和生活中形成了道德,在社会中产生无形的力量,因此说明了道德的群众性和社会性。 3.李某将与其有私仇的王某打昏在地后逃跑,此时张某路过,见王某不省人事,遂将其手表、钱物拿走。本案中_____。 A: 李某、张某构成共同犯罪 B: 李某构成故意伤害罪,张某构成盗窃罪 C: 李某构成故意伤害罪,张某构成抢劫罪 D: 李某、张某共同构成故意伤害罪、盗窃罪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共同犯罪是指两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既要有共同犯罪行为,又要有共同犯罪故意,即二者要有犯意联络,认识到他人也在从事犯罪行为,本题中李某和张某并没有犯意联络,故不属于共同犯罪。李某将王某打伤,属于故意伤害,而张某趁王某昏迷之际将其财物拿走,属于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的窃取他人财物,且没有使用暴力,属于盗窃,故B正确。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4.短期成本的“短期”是指_____。 A: 3年以内 B: 5年以内 C: 10年以内 D: 厂商来不及调整全部生产要素数量的时期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解析:短期成本是指厂商在短期内生产一定产量需要的成本总额,它是短期内每一产量水平的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之和。所谓短期,是指在这期间厂商不能调整其生产规模,即在厂商投入的全部生产要素中,只有一部分生产要素是可以变动的,而另一部分则固定不变。 5.下列选项中,_____是上级机关将下级来文直接批示给有关下级机关或部门贯彻执行的通知类型。 A: 转发性通知 B: 批转性通知 C: 印发性通知 D: 指示性通知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答案】B 【解析】上级机关批准下级机关的来文,再转发给下级机关或有关单位贯彻执行的通知,称为批转性通知。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6.从一副完整的扑克牌中至少抽出( )张牌,才能保证至少有5张牌的花色相同。_____ A: 17 B: 18 C: 19 D: 20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正确答案是C 考点 抽屉原理问题 解析 一副完整的扑克牌包括四种花色的A到K,共有4×13=52张以及2张大小王。要保证5张牌花色相同,根据抽屉原理,此时的"最不利"情形是每一种花色恰好不到5张,即红桃、方块、黑桃、梅花各抽出4张,且抽中了2张大小王,共计4×4﹢2=18张;最后抽出1张任意花色的牌,则可保证有5张花色相同。所以至少需要抽出18﹢1=19张牌,正确答案选C。 7.胡某与妻婚后第9年,胡父去世留下遗嘱,将其拥有的一套房子留给胡某,并声明该房屋只归胡某一人所有。下列表述正确的是:_____ A: 该房屋经过七年婚后生活即变成夫妻共有财产 B: 如胡某将该房屋出租,租金为夫妻共同财产 C: 该房屋及租金均属共同财产 D: 胡某与妻子即使约定将该房屋变为共同财产,其协议也无效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根据<婚姻法》,遗赠有声明属于某一人所有的,归个人所有,不属于共同财产,但该赠与物的收益属于共同财产。所以若将房子出租,租金应归夫妻共同所有。故本题答案选B。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8.【题目4】 关于地球生物演化史,下列那组排序是正确的?_____ A: 蓝藻—蕨类—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B: 节肢动物—草履虫—软体动物—脊椎动物 C: 细菌—腔肠动物—爬行类—鱼类 D: 苔藓—绿藻—菌类—双子叶植物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生物学常识。A项正确,蓝藻是海洋中的单细胞生物,可以进行光合作用,是植物的雏形,后三者是陆生植物,蕨类是低矮的陆生植物,已绝种,裸子植物是种子暴露在外的植物,如银杏(植物活化石)等较低等的植物,被子植物是种子被果皮包裹的植物,较高等,现今陆上常见植物大多属于被子植物。B项错误,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其他都是多细胞生物,因此草履虫应排在最前,接下来是软体动物(如贝类等),再后是节肢动物门(动物界中最大类别,占动物物种的84%,其中86%是昆虫)。C项错误,鱼类是海洋生物,鱼类经上岸等进化过程才产生了两栖动物,再到爬行动物。D项错误,绿藻类似于蓝藻,是海生低等植物,进化顺序上早于苔藓等。 【易错点拨】这个题的难度在于考生在生物进化时的记忆混淆,其实只要了解生物进化的历史,能够巧计知识点,此题并不难。生物的进化经历了从海洋到陆地,从简单到复杂,从单细胞到多细胞的过程,基本排序是原生生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棘皮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9.国家教育部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委之间属于_____ A: 平行关系 B: 不相隶属的关系 C: 业务指导关系 D: 隶属关系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C【解析】国家教育部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委之间属于业务指导关系。选C 本题所属考点-《事业单位知识》 10.评价者将不同绩效水平的员工按百分比归类,这种绩效评价法属于_____。 A: 排序法 B: 配对比较法 C: 人物比较法 D: 强制分配法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强制分配法又称为硬性分布法,是要求评价者将不同绩效水平的员工按百分比归类,即强制性地将同一部门中所有的员工的业绩表现按照一定的概率分布,将其“定位”到不同的类型中去。故本题选D。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1.下列关于请示与批复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 A: 根据请示的内容和目的,请示可划分为请求指示类的请示、请求批准的请示和请求批转类的请示 B: 若有需要,可以在同一个请示中同时请示若干件事情 C: 批复一般为表态式批复和阐发式批复两种类型 D: 在数个下级机关上报请示同一事情的情况下应分别行文批复而不能在一个批复中同时批复数个请示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请示应一文一事。故本题答案选B。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2.“一个小丑进城胜过一打医生。”这说明情绪和情感具有_____功能。 A: 信号 B: 调控 C: 激励 D: 健康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人对社会的适应是通过调节情绪来进行的,情绪调控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身心健康。情绪情感的健康功能表现为积极的情绪有助于身心健康,消极的情绪会引起人的各种疾病。 本题所属考点-教育公共基础知识 13.下列有权制定行政法规的机关是_____。 A: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B: 国务院各部委 C: 国务院 D: 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我国《立法法》第65条规定,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规。故本题答案选C。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4.行政体系与外界环境之间,行政体系与内部各部门之间、层次之间、人员之间凭借一定的媒介和通道传递交流思想、观点、情感、情报等信息,以期达到相互了解、支持与合作,谋求行政体系和谐有序运转的管理行为或过程称之为_____。 A: 行政协调 B: 行政沟通 C: 行政公关 D: 行政互动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本题考査行政沟通的概念。故本题答案选B。 本题所属考点-《行政法》 15.下列公文除_____外,都应加盖发文机关的印章。 A: 公告 B: 通知 C: 函 D: 纪要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公告、通知、函需要加盖发文机关印章。纪要可以不加印章,如需盖章的,可由主办单位代章。 本题所属考点-《公文写作与处理》 16.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最后一个阶段的工作是_____。 A: 预防与应急准备 B: 监测与预警 C: 应急处置救援 D: 事后恢复与重建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主要任务按照顺序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预防与应急准备;其次,监测与预警;再次,应急处置救援;最后,事后恢复与重建。故本题答案选D。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7.国家建立事业单位_____管理制度。 A: 岗位 B: 职位 C: 职务 D: 职级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第5条规定,国家建立事业单位岗位管理制度,明确岗位类别和等级。故本题答案选A。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8.生态入侵是指人们有意识或者无意识地把某些生物带入适宜其栖息和繁衍的地区,使得该生物种群不断扩大,分布区不断稳定地扩展,从而危害当地的生产和生活,改变当地生态环境的过程。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生态入侵的是_____ A: 某实验室由于管理不当将试验用的致病性结核菌株散播了出去,造成结核病在周围居民中流行 B: 美国科学家将从我国引进的野生大豆与当地品种杂交,培育出抗大豆萎黄病的优良品种,该品种现已彻底取代了美国传统大豆 C: 某地发生大面积放射性核素泄露,使某种植物发生变异,其繁殖能力超强,逐渐取代了该地域内的其他植物 D: 产于南美洲的凤眼莲花朵艳丽,曾经作为观赏植物被我国引进,致使云南滇池因为凤眼莲的疯狂蔓延而鱼虾绝迹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正确答案是D 考点 单定义判断 解析 第一步:抓住定义中关键词 生态入侵的要件是“把某些生物带入适宜其栖息和繁衍的地区”、“生物种群不断扩大,分布区不断稳定地扩展”且“危害当地的生产和生活,改变当地生态环境”。三个要件缺一不可。 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 A项“致病性结核菌株散播”不符合“把某些生物带入适宜其栖息和繁衍的地区”,“造成结核病在周围居民中流行”没有“改变当地生态环境”。B项“培育出抗大豆萎黄病的优良品种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公务员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