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贵阳市花溪区公开招聘事业单位人员116人模拟考试练习卷含答案解析【0】

举报
资源描述
贵州贵阳市花溪区公开招聘事业单位人员116人模拟考试练习卷含答案解析 答题时间:120分钟 试卷总分:100分 试卷试题:共200题 题型 单选题 多选题 填空题 判断题 简答题 公文写作 合计 统分人 得分 一.单选题(共100题) 1.甲和乙因合同纠纷诉至法院,诉讼过程中出现下列情形,不应回避的是_____。 A: 证人刘某,是乙的妻子 B: 审判员王某。是甲的哥哥 C: 合议庭审判员于某与该案的审理结果有利害关系 D: 合议庭组成人员中的陪审员周某,是甲的弟弟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A【解析】《民事诉讼法》第45条规定,审判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必须回避,当事人有权用口头或者书面方式申请他们回避:(一)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诉讼代理人的近亲属;(二)与本案有利害关系;(三)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对案件公正审理的。前款规定,适用于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勘验人。故A项证人不属于回避人员。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2.近年来我过通过设立三沙市,实施海监巡航等一系列行动,宣示了我国对黄岩岛、钓鱼岛等领土领海主权,这些行动都是基于主权国家的_____。 A: 平等权 B: 独立权 C: 管辖权 D: 自卫权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有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管辖权。管辖权,即国家对其领域内的一切人和物进行管辖的权利;独立权,即国家按照自己的意志处理内政外交事务,而不受他国控制和干涉的权利;平等权,即一切国家在国际法上地位一律平等的权利;自卫权,即国家保卫自己生存和独立的权利。本题显示的是国家对领土的管辖权。故本题正确答案选C。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3.甲从A地到B地需要30分钟,乙从B地到A地需要45分钟,甲乙两人同时从A、B两地相向而行,中间甲休息了20分钟,乙也休息了一段时间,最后两人在出发40分钟后相遇。问乙休息了多长时间?_____ A: 25 B: 20 C: 15 D: 10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正确答案是A 考点行程问题解析甲和乙走完全程分别要30、45分钟。甲在相遇时走了20分钟,走了全程的2/3,乙走了全程的1/3,应该用45×1/3=15分钟。因此乙休息了40-15=25分钟。因此正确答案为A。 4.主张“人性善”的是_____ A: 孔子 B: 孟子 C: 荀子 D: 韩非子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孟子主张人性善。荀子主张人性恶。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5.现在,世界通用的阿拉伯数字的发明者是:_____ A: 古阿拉伯人 B: 古埃及人 C: 古希腊人 D: 古印度人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答案】D 【解析】阿拉伯数字由印度人发明,由阿拉伯人传向欧洲,由欧洲人将其现代化。故选D。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6.唯物辩证法讲的联系就是_____。 A: 事物之间的对应联系 B: 决定与被决定,主要和次要的关系 C: 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 D: 事物之间和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联系指的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故选D。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7.告别“中国式过马路”等交通违法行为,已经成为全社会不得不面对的严峻课题,2012年12月2日是我国首个“全国交通安全日”,其主题是_____。 A: 遵守交通路线维护生命安全 B: 遵守交通信号安全文明出行 C: 遵守交通法规关爱生命旅程 D: 生命需要阳光幸福需要安全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自2012年起12月2日被国务院正式批准为“全国交通安全日”。首个“全国交通安全日”的主题是“遵守交通信号,安全文明出行'故本题答案选B。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8.论语曰:“独学而无友,则孤陋寡闻。”从哲学上,这说明_____。 A: 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 B: 亲身经历是获得知识的最佳途径 C: 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D: 个人活动不受社会条件的制约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故A项错误。B项中所说的亲身经历是获得知识的最佳途径在题干中并没有反映,故不选。D项说法错误,个人活动受社会条件的制约。故本题答案选C。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9.行政管理中的“能级原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就是我们日常经常说的_____。 A: 用人不疑 B: 知人善任 C: 因势利导 D: 统筹兼顾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D 【解析】能级原理,是指管理的组织结构与组织成员的能级结构必须相互适应和协调,这样才能提高管理效率,实现组织目标。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就是统筹兼顾、合理筹划、兼顾全面。故选D。 本题所属考点-《行政法》 1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 A: 法律行为包括作为和不作为 B: 法律意思表示包括明示和默示 C: 法治与法制没有区别 D: 违宪是最严重的违法行为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法制和法治是有区别的。“法制”通常是指一国的法律和制度,是立法、执法和守法的总称。在这个意义上,任何国家有法律和制度,就有法制。“法制”是指统治阶级实现其“法治’’的一种重要工具和手段。“法治”是指一种治国的理论、原则和方法。它是相对于“人治”而言的。“法治”所要回答的问题,是一个国家的统治阶级采用什么原则和方法对国家进行治理和统治。一个国家的统治者,如果运用体现统治阶级整体意志的法律和制度来治理国家,依法治国,就叫“法治”。“法治”表明一国的法律和制度在治理国家中的地位和作用。故本题答案选C。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1.20世纪70年代起,中国科学家_____第一个开发出可以广泛种植的杂交水稻,大幅提高了产量。 A: 钱三强 B: 申纪兰 C: 邓稼先 D: 袁隆平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D【解析】A项钱三强是中国发展核武器的组织协调者和总设计师;C项邓稼先被称为“中国原子弹之父”,为中国核武器、原子武器的研发做出了重要贡献;B项申纪兰在1979年、1989年两次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2007年获首届“全国道德模范”称号;D项袁隆平成功选育了第一个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的强优高产杂交水稻——南优2号,大幅提高了水稻产量,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本题正确答案为D。 12.下面需要选用函来处理的事项是_____。 A: 公安局公布治安管理措施 B: 市教委公布初中毕业统考时间及要求 C: 太原市公安局需要郑州市公安局协助抓捕逃犯 D: 太原市公安局需要小店区公安局协助抓捕逃犯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函是平行文,用于同级机关或者互不隶属机关之间询问问题、商洽工作、请求批准等。故本题答案选C。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3.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国家倡导长江三角洲等经济发达地区支援西部地区。从全局上看主要是为了:_____ A: 利用西部的大量富余劳动力 B: 提供西部所需的大量建设资金 C: 向西部提供人才、技术支持 D: 保持东西部地区经济协调发展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西部大开发主要作用就是加大西部发展力度,平衡东部发达地区和西部地区越来越大的经济差距。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4.下列不能体现客观实践决定认识的有_____。 A: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B: 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 C: 春江水暖鸭先知 D: 不人虎穴,焉得虎子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说明要了解一个人或一种东西,一定要接近这个人或这种东西近距离观察,实践出真知。“春江水暖鸭先知”意思是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初春江水的回暖,蕴含的哲理就是知道真实的情况只有自己身临其境才知道。“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比喻不冒危险,就不能成事。今也用来比喻不经历艰苦的实践,就不能取得真知。ACD三项都反映了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而“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反映的是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故本题答案选B。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5.对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出现短暂春天的原因表述,不正确的是_____ A: 帝国主义国家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 B: 实业救国成为当时中国的社会思潮之一 C: 民族资产阶级掌握了国家政权 D: 资产阶级革命为之创造了有利条件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民族资产阶级并没有在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出现短暂春天的时候掌握国家政权,因此C项是不正确的。 本题所属考点-《人文历史》 16.社会主义制度的经济基础是_____。 A: 全民公有制 B: 集体所有制 C: 公有制 D: 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C 【解析】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最终目标决定了必须保证劳动人民在经济上、政治上的主人翁地位,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即实行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经济制度。选项A和B只是公有制的一种具体形式,选项D特指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定选择。故选C。 17.党政机关对重要事项作出决策和部署,奖惩有关单位及人员。适宜采用的公文文种是_____。 A: 通知 B: 命令 C: 决定 D: 通告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C【解析】通知适用于发布、传达要求下级机关执行和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批转、转发公文。命令(令)适用于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措施、批准授予和晋升衔级、嘉奖有关单位和人员。决定适用于对重要事项作出决策和部署、奖惩有关单位和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通告适用于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故本题答案选C。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8.下列关于二十四节气说法错误的是_____。 A: 惊蛰、清明反映自然物候现象 B: 立春、春分反映季节变化 C: 雨水、谷雨反映降水现象 D: 小满、芒种与农作物成熟和收成相关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B 【解析】本题属于地理常识题。自然物候现象非常广泛,那些受环境(气候、水文、土壤)影响出现的、以年为周期的自然现象,都属于物候现象。包括:①植物物候,如各种植物发芽、展叶、开花、叶变色、落叶等现象,农作物生育期中的物候现象;②动物物候,如候岛、昆虫及其他动物的迁徒、初鸣、终鸣、冬眠等现象。惊蛰时万物复苏,动物开始生长。清明时节,植物发芽、展叶,由此可见,惊蛰和清明均反映自然物侯现象,所以A是正确的。选项C、D表述均正确。B选项立春是反映季节变化的,春分是从天文角度来划分的,反映了太阳高度变化的转折点。因此,B选项不正确。故选B。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9.英国发动两次鸦片战争的共同原因是_____ A: 扭转对华贸易逆差 B: 争取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 C: 中国严禁鸦片走私 D: 与中国谈判“修约”失败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英国工业革命的完成需开拓更多的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这是其发动两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A项是英国向中国走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公务员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