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高考化学总复习专题八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试题练)教学讲解

举报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专项复习 专题八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探考情 悟真题 【考情探究】 考点 内容解读 5年考情 预测热度 考题示例 难度 关联考点 元素周期律及其应用 通过同一短周期或同一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理解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2019北京理综,8 2018北京理综,26(2) 2015北京理综,7 中 元素及其化合物 ★★☆ 元素周期表及其应用 1.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2.通过金属、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递变规律,理解元素的原子结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和元素性质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2017北京理综,7 2015天津理综,7 中 元素及其化合物 ★★☆ 分析解读  高考对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部分的考查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元素推断型;二是元素周期表的片段型;三是判断型。在三种形式的题目中,第三种难度较小,也最常见。主要考查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学科核心素养。 【真题探秘】 破考点 练考向 【考点集训】 考点一 元素周期律及其应用 1.(2019北京昌平期末,8)短周期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的最外层有5个电子,Y是迄今发现的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Z的原子半径是短周期元素原子中最大的,W与Y属于同一主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Z和W两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为离子化合物 B.对应氢化物的稳定性:Y>X C.简单离子半径:Y>Z D.Z、X、Y对应的最高正价依次升高 答案 D 2.(2019北京通州期末,13)已知X、Y、Z、W、M均为短周期元素。25 ℃时,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溶液(浓度均为0.01 mol/L)的pH和原子半径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X、M的简单离子半径:X>M B.X、Y、Z、W、M五种元素中只有一种是金属元素 C.Z的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ZO3 D.X、Z的最简单气态氢化物反应的现象:有白烟生成 答案 C 3.(2018北京西城一模,8)下列事实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是 (  ) A.F2在暗处遇H2爆炸,I2在暗处遇H2几乎不反应 B.Br2和NaI溶液发生置换反应,和NaCl溶液不发生置换反应 C.金属Na和熔融KCl反应置换出金属K D.常温下,NaCl溶液的pH=7,AlCl3溶液的pH<7 答案 C 考点二 元素周期表及其应用 4.(2018北京朝阳期末,9)根据元素周期律,由下列事实进行归纳推测,推测不合理的是(  ) 选项 事实 推测 A Mg与冷水较难反应,Ca与冷水较易反应 Be(铍)与冷水更难反应 B Na与Cl形成离子键,Al与Cl形成共价键 Si与Cl形成共价键 C HCl在1 500 ℃时分解,HI在230 ℃时分解 HBr的分解温度介于二者之间 D Si是半导体材料,同族的Ge是半导体材料 第ⅣA族元素的单质都是半导体材料 答案 D 5.(2018北京朝阳期中,6)元素X、Y、Z、M、W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X>Y>Z B.酸性:HZO4>HWO4>H2MO4 C.YO2是太阳能转换为电能的常用材料 D.常在过渡元素中寻找催化剂 答案 C 6.(2019北京门头沟一模,11)2012年,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宣布第116号元素命名为鉝(Livermorium),元素符号是Lv。现有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X原子的最外层有6个电子,Y是迄今发现的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在周期表中Z位于ⅠA族,W与X属于同一主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16号元素与元素X、W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B.由Y、Z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 C.W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Y的强 D.原子半径:r(X)LiOH B.热稳定性:Na2CO3>NaHCO3 C.酸性:HClO4>H2SO4 D.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Br>HI 答案 B 2.下列事实中,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是(  ) A.原子半径:K>Ca>Mg B.碱性:NaOH>Mg(OH)2>Al(OH)3 C.热稳定性:HF>HCl>H2S D.酸性:H2SO3>H2CO3>H2SiO3 答案 D 方法2 元素“位—构—性”的关系及应用 3.(2019北京朝阳一模,10)2019年是“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1869年门捷列夫把当时已知的元素根据物理、化学性质进行排列,准确预留了甲、乙两种未知元素的位置,并预测了二者的相对原子质量,部分原始记录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元素甲位于现行元素周期表第四周期第ⅢA族 B.原子半径比较:甲>乙>Si C.元素乙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强于CH4 D.推测乙可以用作半导体材料 答案 C 4.短周期主族元素W、Q、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灰黑色晶体Y的导电性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一种制备晶体Y的路线如图所示,通常状态下YW4呈气态。 YQ2X2YYW4Y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元素的非金属性:Z>Q>W B.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Z>Y C.简单离子的半径:Z>Q>X D.氢化物的稳定性:Q>Z>Y 答案 A 5.(2018北京海淀期中,9)①~⑥是周期表中第二、三周期的元素,它们的主要化合价和原子半径如下表所示: 元素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主要化合价 +1 +1 +2 -2 -1 -1、+7 原子半径/nm 0.152 0.186 0.160 0.074 0.071 0.099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①的单质加热时能与氧气化合 B.②的单质常温下可与水剧烈反应 C.③与⑥可以形成离子化合物 D.非金属性:④>⑤ 答案 D 【五年高考】 考点一 元素周期律及其应用 A组 自主命题·北京卷题组 1.(2015北京理综,7,6分)下列有关性质的比较,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是(  ) A.酸性:H2SO4>H3PO4 B.非金属性:Cl>Br C.碱性:NaOH>Mg(OH)2 D.热稳定性:Na2CO3>NaHCO3 答案 D B组 统一命题、省(区、市)卷题组 2.(2019课标Ⅲ,9,6分)X、Y、Z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它们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0。X与Z同族,Y最外层电子数等于X次外层电子数,且Y原子半径大于Z。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熔点:X的氧化物比Y的氧化物高 B.热稳定性:X的氢化物大于Z的氢化物 C.X与Z可形成离子化合物ZX D.Y的单质与Z的单质均能溶于浓硝酸 答案 B 3.(2018天津理综,2,6分)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比较,结论正确的是(  ) A.溶解度:Na2CO3NH3>SiH4 B.氢元素与其他元素可形成共价化合物或离子化合物 C.如图所示实验可证明元素的非金属性:Cl>C>Si D.用中文“”(ào)命名的第118号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七周期0族 答案 C 6.(2017江苏单科,5,2分)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只有Y、Z处于同一周期且相邻,Z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W是短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r(X)c>b>a B.4种元素中b的金属性最强 C.c的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强碱 D.d单质的氧化性比a单质的氧化性强 答案 B 9.(2016课标Ⅰ,13,6分)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m、p、r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n是元素Z的单质,通常为黄绿色气体,q的水溶液具有漂白性,0.01 mol·L-1r 溶液的pH为2,s通常是难溶于水的混合物。上述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的大小WX>Y C.Y的氢化物常温常压下为液态 D.X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强酸 答案 C 10.(2016课标Ⅱ,9,6分)a、b、c、d为短周期元素,a的原子中只有1个电子,b2-和c+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d与b同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a与其他三种元素形成的二元化合物中其化合价均为+1 B.b与其他三种元素均可形成至少两种二元化合物 C.c的原子半径是这些元素中最大的 D.d与a形成的化合物的溶液呈弱酸性 答案 A 11.(2019天津理综,7,14分)氮、磷、砷(As)、锑(Sb)、铋(Bi)、镆(Mc)为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同族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1)砷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_________。115288Mc的中子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 P(s,白磷) P(s,黑磷) ΔH=-39.3 kJ·mol-1; P(s,白磷) P(s,红磷) ΔH=-17.6 kJ·mol-1; 由此推知,其中最稳定的磷单质是__________。 (2)氮和磷氢化物性质的比较: 热稳定性:NH3———PH3(填“>”或“<”)。 沸点:N2H4————P2H4(填“>”或“<”),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PH3和NH3与卤化氢的反应相似,产物的结构和性质也相似。下列对PH3与HI反应产物的推断正确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a.不能与NaOH反应 b.含离子键、共价键 c.能与水反应 (4)SbCl3能发生较强烈的水解,生成难溶的SbOCl,写出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