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总复习山东版高考第十八单元 后“冷战”时代(试题练)教学讲练

举报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总复习 第十八单元 后“冷战”时代 时空定位 【阶段特征】   冷战结束以来,世界历史发展进入新阶段,呈现出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元化的特点,虽面临诸多全球性问题,但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成为时代潮流。 政治方面 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20世纪90年代,随着美、苏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冷战的结束,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俄罗斯、西欧、日本、中国等成为影响世界格局走向的重要力量,“一超多强”是当今世界格局的基本特点,旧的两极格局结束,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世界的融合程度进一步加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发展趋向 经济方面 经济区域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加强。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的成立和发展,显示了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态势。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尽管面临一系列挑战,但这一趋势无法改变。随着世界经济的融合发展,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也更加突出。只有建立公正合理的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趋利避害,世界各国才能共同繁荣 科技文化 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方兴未艾,多元文化百花齐放 【考情探究】 5年考情 备考策略 考题分布 考查角度 考情综述 全国 课标 Ⅰ卷 2017,35,4分 世界经济秩序的变化 近五年本单元属低频考点,极少考查,考查内容涉及冷战后经济全球化和世界格局多极化 (1)复习时整体把握主干知识脉络,如冷战后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与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具体表现、特点,以及发展中面临的新问题等 (2)关注时政热点,找寻历史依据 必备知识篇 固本夯基 【考点集训】 考点一 跨世纪的世界格局 1.德国学者斯宾格勒在《西方的没落》(1918年)中,提出西方文明必然走向没落和灭亡;英国学者汤因比在《历史研究》(1934—1961年)中,指出西方文明仍有一线希望,可以避免解体的命运;美国学者福山在《历史的终结》(1992年)中,认为人类历史以西方文明在全世界的胜利而“终结”。上述对西方文明的看法(  ) A.揭示了西方文明发展的客观规律 B.源于学者对西方社会的悲观情绪 C.突破了以西方为中心的史学范式 D.一定程度反映了国际形势的变动 答案 D  2.美国前国家安全顾问布热津斯基说:“美国体系的大多数内容是在冷战期间出现的,并成为美国遏制全球性对手苏联的努力的一部分。一旦那个对手倒下,而美国成了第一个也是唯一的全球性大国,美国体系就可以成为现成的东西在全球应用。”布热津斯基意在说明(  ) A.美国具备建立单极世界的能力 B.单极世界比两极世界更加稳定 C.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日益明显 D.世界格局应从整体的角度考虑 答案 A  3.冷战时期存在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加上出现其他具有不同程度世界影响的力量和力量中心,于是学界形成了被较普遍认同的“两超多强”的概念,苏联解体后则变为“一超多强”。这揭示出(  ) A.世界多极化趋势持续发展 B.国际体系具有较强稳定性 C.世界局势被超级大国左右 D.超级大国不利于世界稳定 答案 A  4.冷战时期的政治评论员曾经指责一些军事联盟如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推动了高昂的军备竞赛,并使地区冲突有转变成超级大国之间核对抗的危险。冷战结束后,赞扬这些军事联盟具有控制冲突升级的能力却成为时尚。这些评论员认识变化的背景是(  ) A.全球化趋势的加强 B.两极格局瓦解使美苏两大国对抗的危险消失 C.联合国作用的增强 D.冷战结束后的世界出现新的不稳定因素 答案 D  5.冷战结束时,西方世界存在一种“美国化”的趋势,也有不少国家将美国视为帝国新象征。伴随世贸组织的建立和911事件的发生,“单极世界”理论在美国学术界逐渐消退,包括美国精英在内的世人开始以各种视角看待“多极化”的世界和美国。这些变化反映了(  ) A.多极化理论成为世界各国共识 B.世界秩序的有序性逐渐增强 C.国际格局剧变下认识趋于合理 D.冷战后美国的地位急剧下降 答案 C  6.1969年,联邦德国开始实行“缓和、谅解与合作”的“新东方政策”。20世纪80年代,英国“撒切尔革命”采取务实、强硬、灵活的外交政策,通过美国来影响世界,与西欧既联合又斗争。2009年,美国推出外交“新规”,否定前总统布什所谓“不支持我们就是反对我们”的外交政策。上述现象体现出(  )                      A.冷战的阴影卷土重来 B.资本主义阵营开始分化 C.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D.西方贸易保护主义失败 答案 C  7.2017年12月21日,联合国大会召开紧急会议,就要求美国撤回将其使馆迁往耶路撒冷并承认耶路撒冷是以色列首都的议案进行投票表决。决议草案最终以128票赞成、9票反对和35票弃权获得通过。这反映出(  ) A.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B.世界经济政治秩序日趋合理 C.美国超级大国地位严重削弱 D.联合国职能发生了重大改变 答案 A  考点二 经济区域集团化与全球化 8.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台后奉行“美国优先”战略,与各国大打“贸易战”,并迫使美国各跨国公司从海外回流本土。可是,2018年11月26日美国著名汽车生产商通用汽车公司仍宣布关闭五个本土的生产中心,将生产重心逐渐转移至中国等国家。这表明(  ) A.全球化进程不可阻挡 B.美国霸权日益衰落 C.特朗普政府不得人心 D.中国是贸易战赢家 答案 A  9.据路透社报道,欧盟和日本已完成自贸协议谈判,该协议将打造世界最大的开放经济区。该协议将免除欧盟对日本汽车征收的10%关税,以及对汽车零件特别征收的3%关税。日本方面则将免除对欧盟奶酪征收的30%关税、对红酒征收的15%关税,允许欧盟增加牛肉和猪肉出口,并允许欧盟在日本进行大型公开招标。这说明(  ) A.新的国际贸易秩序开始建立 B.自由贸易政策被各国接受 C.区域经济集团化出现新态势 D.全球化促进了跨区域合作 答案 D  10.二战结束后,美国主导下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对全球经济进行治理。到20世纪7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组建“七国集团”主导了全球经济治理,到1999年成立了有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参加的“二十国集团”。这反映了(  ) A.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断加强 B.发展中国家开始崛起 C.美国丧失经济霸主地位 D.世界格局由单极走向多极 答案 A  11.近年来,经济区域集团在国际舞台上不仅扮演着经济角色,而且扮演着政治角色。各集团成员为追求共同的经济利益必然谋求政治上的联合,一些中小国家以集团化的形式和力量,推动了国际关系的民主化进程。这表明(  ) A.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新秩序即将形成 B.经济区域集团化促进了经济的全球化 C.经济区域集团已转向以政治合作为主 D.经济区域集团化推动世界格局多极化 答案 D  12.世界经济论坛主席施瓦布在2019年指出:当前越来越多的选民要求从全球势力手中收回控制权(主权)。这并不是要通过保护主义和民族主义来孤立各个经济体,而是要求各国建构新的机制保障民众利益,并对世界保持开放。这说明(  ) A.逆全球化现象的泛起 B.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盛行 C.经济全球化亟待深入 D.革新国内政治是全球化的前提 答案 C  13.有学者指出,当面临在集团内选择一个国家作为“中心国家”时,历史上受到强国欺凌而产生的对他国的恐惧或警惕就会动摇这些国家加入集团的想法。这反映了(  ) A.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 B.民族主义阻碍区域组织发展 C.国际霸权主义的威胁 D.穷国与富国之间的民族矛盾 答案 B  14.自1999年WTO西雅图会议失败到2003年坎昆第五次部长级会议无果而终,多边贸易自由化谈判屡遭挫折;而区域贸易协定的签署则稳步增长,到2003年5月,全球共签署265个区域贸易协定,其中有240个以自贸区为目标。由此可见(  ) A.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前进 B.多极化导致贸易自由化机制失灵 C.世界各国经济趋同化加强 D.建立自贸区是区域集团化的宗旨 答案 A  15.有学者认为:“随着经济的跨国化,特别是金融市场以及工业生产的跨国化,民族国家的政府今天越来越发现,为了保持国际竞争力,自己不得不忍受诸如失业率持续上升、少数群体不断被边缘化这样的后果。”该观点 (  ) A.表明学者对经济全球化持反对态度 B.认为经济全球化伴生一系列社会问题 C.说明经济全球化有利于缓解民族矛盾 D.强调经济全球化阻碍了民族国家的强大 答案 B  16.美国好莱坞梦工厂2008年度动画巨制《功夫熊猫》以中国功夫和熊猫为主题核心,在展现“每个人通过奋斗都能成为英雄”的美国梦理念的同时,也倡导了“邪不压正”的中国传统的道德价值观。这一现象说明经济全球化(  ) A.彰显中华传统文化的优越性 B.促进了世界文化的多元发展 C.推动了影视产业商业化运作 D.加速了全球文化同质化进程 答案 B  17.法国高蒙公司在介绍运作电影的经验时说:“现在我们往往以这样的方式来生产电影,采用法国导演和制片、采用好莱坞明星配置和技术方法进行合作,在法国或意大利等国拍摄,在法国融资。《第五元素》《圣女贞德》等都是合作拍的,取得了很好的票房。”这一“经验”实际上反映出(  ) A.经济全球化对电影业的影响 B.高蒙公司最先实行电影业的合作 C.高质量电影可带来经济效益 D.国际合作促进了法国电影业繁荣 答案 A  应用创新篇 知行合一 【应用集训】 1.历史漫画以幽默、夸张的笔法描绘历史现象或事件,并赋以深刻的寓意。观察下面日本大国崛起的漫画,理解最准确的是(  ) A.日本吸取历史教训,实现和平崛起 B.中国综合国力提升,得到日本关注 C.日本成为政治大国,谋求“入常” D.世界多个力量崛起,形成多极格局 答案 B  2.有学者认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可以进一步利用经济全球化和新科技革命的机遇加快发展,联合图强成为战略抉择,一个或少数几个大国主宰世界、任意摆布别国命运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这表明多极化的发展(  ) A.是世界多样性的必然要求 B.推动了和平力量的增长 C.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结果 D.避免了世界大战的发生 答案 B  3.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中强调:冷战后的世界发展已经表明,同质文明之共通性,已取代政治意识形态与传统势力平衡的考虑,成为合作与结盟的首要基础。冲突与暴力即便会发生在同质文明的国家与集团内,但此类冲突较文明间冲突更为温和,也不易扩大。作者主要强调的是(  ) A.文明的冲突将取代其他形式的冲突 B.同质文明易形成成功的区域一体化 C.同质文明的内部差异性正逐步消失 D.同质文明比其他文明具有先天优势 答案 B  4.下面漫画所反映的是(  )                      A.从欧共体到欧洲联盟 B.从关贸总协定走向WTO C.从两极格局走向多极化 D.中国从“复关”到“入世” 答案 B  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第一,美国人必须不再把当今世界看作单极世界,在处理国际问题时,美国至少需要得到某些大国的合作。美国单方面的制裁或干预只会招致灾难。第二,美国虽不可能建立一个单极世界,但可利用其超级大国地位,以有利于美国利益的方式处理国际问题,并寻求他国的合作。 ——亨廷顿《孤独的超级大国》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中亨廷顿的观点,并对其作简要评判并说明理由。 答案 观点:美国在处理国际问题时,应寻求国际合作。 评判:观点基本正确。 理由: ①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是多极化,单极世界不符合实际也违背了绝大多数国家的意愿。 ②美国外交的根本出发点是国家利益;但在处理国际关系时,应综合考虑自身与他国利益,走和平发展之路。 【五年高考】 考点一 跨世纪的世界格局 1.(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