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行路难》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含答案)

举报
资源描述
《行路难》同步练习 1.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清早,从睡梦中醒来的古镇早已成为了一个粉妆玉砌的世界,屋顶上、绿林中、田野里,到处都被薄薄的轻纱般的白雪覆盖、包裹、映衬着。在雾气的笼罩下,沿着寂静的小道缓步前行,雾凇沆砀、上下一白,在初雪的装扮下,根根树枝犹如冰肌玉骨般俏立枝头,束束松针似盛开的“玻璃花”般闪闪发光。 A.qì báo yìng hàng B.qiè bó yìng háng C.qì bó yìn háng D.qiè báo yìn hang 2. 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上的字词,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你独自一人 坐在桌前, 着天上那轮明月,你在想念自己的弟弟,中秋佳节,本应团聚,却天各一方。就像天空中的明月隐约可见,缥缈的让你有些 ,不知不觉间,你的脸颊边,多了两行清泪。但转念一想,你们同赏着一轮明月,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 A.怅然 观望 倏忽 B.怅然 遥望 恍惚 C.茫然 观望 倏忽 D.茫然 遥望 恍惚 3. 给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注音,清楚、流畅地朗读三首诗词。 金樽清酒斗十千 停杯投箸不能食 暂凭杯酒长精神 不知天上宫阙 转朱阁,低绮户 千里共婵娟 4. 请将下列表格填写完整。 诗人姓名 字号、别称 所处时代 代表作 ① 字无功,号东皋子 ② 《野望》 崔颢 盛唐 ③ ④ 字摩诘,世称“王右丞”,有“诗佛”雅号 盛唐 ⑤ 李白 ⑥ ⑦ 《望庐山澡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渡荆门送别》 白居易 ⑧ ⑨ ⑩ 5. 用典是古诗常见写作手法,请你阅读关于典故的知识链接,完成《行路难(其一)》诗歌艺术效果的鉴赏。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知识链接】 典故,指的是诗文中引用古代的故事和有来历出处的词语,“典者,典范也;故者,故事,成例也。”典故与作者思想情感巧妙融合,可以使诗歌作品言简意赅,生动典雅。 【诗歌鉴赏】 诗句 典故 艺术效果 闲来垂钓碧溪上 相传姜尚未遇周文王前曾在渭水的磻溪垂钓,后来遇到文王,得其重用,最终辅佐周武王灭商建周。 以姜尚和伊尹自喻,希望得到像周文王和商汤那样的明君赏识,表达诗人对建功立业大展宏图仍心存希望。​ 忽复乘舟梦日边 相传伊尹受商汤重用前,曾梦见乘船从太阳边经过。 长风破浪会有时 南朝将领宗悫从小有雄心壮志,其叔父宗炳曾问他志向,他用“愿乘长风破万里浪”回答,后来他带兵打仗,建功立业,实现抱负。 6. 行路难(其一) 李白 文本背诵 名句理解 默写自测 金樽清酒斗十千, 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 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 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 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 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赏析:这两句诗是全诗的高潮,“长风”“破浪”“直挂”“济沧海”,这些词一气贯下,格调豪迈奔放,尽扫前面茫然苦闷带来的沉郁之气,将诗情推向一个境界开阔的顶点。诗人相信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终有一天会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这两句诗突出地表现了诗人倔强的个性和执着追求理想的强大精神力量。后人常以这两句诗自勉或鼓励他人执着追求理想。 ​理解默写: 1.李白的《行路难(其一)》中最能表现他面对挫折积极向上,对理想执着追求的诗句是: , 。 2.李白《行路难((其一)》一诗中,写作者自己在人生道路上遭受挫折,感到无路可走的两句是: , 。 7. 《行路难》(其一)以浪漫的笔法抒写了作者的人生感慨和精神追求。对此,你是怎么理解的? 8. 结合《行路难(其一)》全诗,简要分析开篇两句“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对塑造诗人形象的作用。 9.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小题。 行路难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 解释加点词语 i 玉盘珍羞直万钱 ii 直挂云帆济沧海。 (2) 以下对诗歌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诗的开头两句以夸张的笔法,营造了欢乐的宴饮气氛,体现了诗人愉悦的心情。 B.诗中以“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来比喻人生道路中的艰难险阻。 C.诗中运用典故,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盼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心理。 D.诗的最后两句写出了诗人坚信远大的抱负必能实现的豪迈气概。 (3) 诗句“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显然不同于其他的诗句,分析其独特之处及其表达效果。 10.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拟行路难(其六) 鲍照 对案1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 丈夫生世会2几时?安能蹀躞3垂羽翼! 弃置罢官去,还家自休息。 朝出与亲辞,暮还在亲侧。 弄儿床前戏,看妇机中织。 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 注释:案:一种放食器的小几。会:能。这句是说一个人生在世上能有多久呢?蹀躞(dié xiè):小步行走的样子。这句是说怎么能裹足不前,垂翼不飞呢。 (1) “行路难”是乐府古题,鲍照先写了十八首《拟行路难》。李白从鲍照的创作中,受到影响和启迪,也写了三首《行路难》。请你阅读以上两首诗,选出赏析有误的一项 A.李诗和鲍诗都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悲伤和理想得不到实现的愤懑之情。 B.“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以夸张的笔法营造出了欢乐的宴饮气氛,与下文“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形成强烈的反差,衬出诗人内心的苦闷。 C.“拔剑击柱长叹息”与“拔剑四顾心茫然”都是通过“拔剑”的动作来表达诗人内心的苦闷抑郁心情,前者“击柱”“长叹息”显得焦躁悲观,后者只是“四顾”显得平静积极。 D.变五言“对案不能食”为七言“停杯投箸不能食”,增加“停杯”和“投箸”两个动作细节,来写“不能食”,来写美味佳酿都无法下咽,更衬出诗人内心的苦闷。 (2) 李白《行路难(其一)》与鲍照《拟行路难(其六)》,两诗的风格与内容近似,但两诗的最后两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和“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所表现出的思想情绪又有所不同,请你说说有何不同。​ 1. A 2. B 3. zūn;zhù;zhǎng;què;qǐ;chán 4. 诗人姓名 字号、别称 所处时代 代表作 ①王绩 字无功,号东皋子 ②初唐 《野望》 崔颢 盛唐 ③《黄鹤楼》 ④王维 字摩诘,世称“王右丞”,有“诗佛”雅号 盛唐 ⑤《使至塞上》《竹里馆》《鹿柴》《山居秋暝》 李白 ⑥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被誉为“诗仙” ⑦盛唐 《望庐山澡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渡荆门送别》 白居易 ⑧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 ⑨中唐 ⑩《钱塘湖春行》《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 5. 作者以宗悫自勉,坚信自己理想抱负终会实现,表达了作者积极乐观、自信旷达的精神。 6. 1.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2.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7. 浪漫的笔法主要表现在词语、诗句、意境的夸张上。词语的夸张,如“金樽”“玉盘”“斗十千”“值万钱”;诗句的夸张,如“拔剑四顾心茫然”“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意境的夸张,如“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诗句和意境的夸张,往往还伴随着浪漫而奇特的想象。用浪漫的笔法写人生追求,一方面表现了作者人生追求的不同寻常,另一方面也说明这些追求可能不切实际。 8. 开头两句运用夸张和对偶,极言朋友为李白所设宴席的丰盛华美,营造出欢乐的气氛;欲抑先扬为下文写苦闷茫然的心绪做铺垫。 9. (1) i 同“馐”,美味的食物。 ii 渡。 (2) A (3) 句子简短有力,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尾句是疑问句,写出了诗人面临的巨大困难:遭遇坎坷,凸现了他苦闷、彷徨、茫然的心理。 10. (1) C (2) 李诗最后两句说:自己坚信乘风破浪的机会一定到来,到那时,将扬起征帆远渡碧海青天;气魄阔大雄健,精神积极昂扬,对自我充满了信心,始终执着于现实人生。而鲍诗最后两句却说:自古以来圣人贤者都贫困不得意,何况像我们这样孤高而耿直的人呢;表面上引证古圣先贤的贫贱来自我解嘲、自我宽慰,实际上要说的是怀才不遇不是个别现象,自古如此,从而把个人的失意提升到控诉现实的不公道、不合理;迸发出近乎绝望的抗争和哀叹。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