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复习练习题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3)(含答案)

举报
资源描述
期中练习-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一.综合读写(共1小题) 1.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黄浦区某中学开展了校园“光盘行动”的活动,请你来参与。 材料一:“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习近平总书记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采取有效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 据估算,在消费环节,全国每年浪费食物总量折合粮食约1000亿斤,可供养约3.5亿人一年的需要。 材料二:拥有一张“交大V卡”,上传一张“光盘”照片,通过一次AI识别,就能激励师生吃完所购食物、不留剩饭剩菜,还能领红包、换特产,这是上海交通大学开学季食堂“光盘行动”的新举措。 数据显示,数万名师生参与,超过8万人次完成“光盘行动”。当前,将人工智能等先进信息技术与制止餐饮浪费相结合,已经成为校园里的新“食”尚。将“光盘行动”转化为生动的育人实践,这种有新意、有深意的活动,既能够激发师生参与的积极性,又可以有效引导广大师生培养节俭、文明的餐饮消费文化。 材料三:在苏浙汇,“小份菜”“半份菜”更有一个雅号,叫“星盆”。集团行政负责人说:“我们的服务员会根据客人的人数来推荐菜品。比方说三四位顾客要点一份红烧肉,我们就会建议他点‘星盆’。”此外,苏浙汇最近还专门推出奖励措施,如果顾客餐后“光盘”,餐费可以打9折,或者赠送酒酿圆子、杏仁茶等甜品,“剩菜统统打包带走也算‘光盘’,也有奖励。” (1)学校在餐厅内张贴了以下三句宣传标语,你最喜欢哪一句?请说明理由。 A.“盘中餐,皆辛苦”,请珍惜粮食吧! B.做“光盘一族”,成“节约达人”。 C.拒绝“餐桌剩宴”,回归“文明饮食”。 (2)学校“光盘行动宣讲组”走出校园进行宣讲,走进餐厅,服务员正好在推荐“小份菜”“半份菜”,但顾客陈先生拒绝。对此,作为宣讲组一员的你,你将如何劝说呢?(不超过60个字) 二.默写(共1小题) 2.默写。 (1)夜久语声绝,   。(《石壕吏》) (2)   ,猎马带禽归。(《野望》) (3)春蚕到死丝方尽,   。(《无题》) (4)   ,琅琊也。(《醉翁亭记》) (5)小明为即将成立的文学社取名“云帆”,他说,我是取自李白《行路难》中的名句“   ,   。” 三.古诗词赏析(共1小题) 3.阅读下列古诗文,完成问题。 (甲)行路难(其一)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乙)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丙)岳阳楼记(节选)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完成下面表格。 篇目 作者 解释加点词语 文意理解 甲 李白,字 ①    长风破浪会有时 ②    垂钓碧溪:诗人借此表明对从政仍有期待 乙 ③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以诗相答 闻笛赋:诗人借此④    丙 范仲淹 不以物喜 ⑤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作者⑥    (2)下列对以上诗文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甲乙两诗和丙文都是作者被贬后所作。 B.甲乙两诗和丙文都表现了作者乐观豁达的浪漫主义情怀。 C.“行路难”“弃置身”和“处江湖之远”都表现了人生境遇的艰难。 D.丙文表达了作者“以天下为己任”的思想情怀,境界高于甲乙两诗。 四.文言文阅读(共1小题) 4.阅读下面古文。完成问题。 【甲】虽有嘉肴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乙】孔子学琴 孔子学鼓琴师襄子,十日不进①。师襄子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已习其曲矣,未得数也。”有间,曰:“已习其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志也。”有间②,曰:“已习其志,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人也③。”有间,有所穆然④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远志焉。曰:“丘得其为人,黑而长,眼如远视,如王天下,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师襄子辟席再拜,曰:“师盖云《文王操》⑤也。” 【注】①进:继续学(新内容)。②有间:过了一段时间。③为人:作曲的人。④穆然:默然,沉静深思的样子。⑤《文王操》:周文王谱写的琴曲名。 (1)【甲】文选自《   》,该书为    家论著的汇编。 (2)解释【乙】文中加点字。 ①可以益矣     ②丘未得其志也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4)对【乙】文画线句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孔子)愉悦地登高远眺,志意深远。 B.(孔子)轻快地仰视远眺,意志深远。 C.(孔子)轻快地登高远眺,志意深远。 D.(孔子)愉悦地仰视远眺,意志深远。 (5)【甲】【乙】两文的话题都是关于    的。【甲】文主要谈了    的观点。【乙】文中,“孔子学琴”经历了    、掌握技法、   、理解作者的过程。 (6)“孔子学琴”的故事印证【甲】文中所言的道理,最适切的一项是     A.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 B.学然后知不足 C.教然后知困 D.教学相长 五.现代文阅读(共2小题) 5.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在独创独有上下功夫 王晓河 ①齐白石创作山水画,以“胸中山水奇天下,删去临摹手一双”为追求,坚持“用我家笔墨,写我家山水”,开辟出新奇独特的图式构成与创作技法。隔行不隔理。无论绘画还是其他工作,都要在追求原始创新、独创独有上下功夫。 ②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在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指出“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在湖南考察时要求“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在科学家座谈会上强调“在独创独有上下功夫”。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迈向科技强国,科技工作者必须肩负起历史赋予的科技创新重任,不断在自主创新上寻求突破,在自立自强上夯基筑台。 ③从实践看,真正的核心关键技术是花钱买不来的。钱学森曾告诫,国防科技创新决不能满足于“追尾巴”“照镜子”。习惯于“追尾巴”就容易一步赶不上、步步赶不上,一味“照镜子”就如同照葫芦画瓢,没有自己的创新。不满足于模仿,不止步于相似,必须锐意创新“创着干”。从过去的“两弹一星”到如今的北斗导航、“嫦娥”奔月、量子科技,无不是靠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取得的。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广大科技工作者在病患治疗、疫情防控、疫苗研发等多个重要领域开展科研攻关,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创新之重要,再怎么强调都不为过。 ④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只有气势壮才能本领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激发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热血气概很重要。“搞科技,必须敢搞最尖端的,必须用勇气搏击科技‘浪尖’”,陈定昌院士主动到高精尖领域中流击水,遂成为精确制导领域中流砥柱。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面对艰险挑战、繁重任务,有“力拔山兮气盖世”的壮志,有“气吞万里如虎”的果敢,方能唤起磅礴之力,打开科技新局面。 ⑤科技创新永无止境,也没有坦途,关键要沉潜心志、打磨功底。“两弹元勋”邓稼先常年风餐露宿,不仅披肝沥胆制定核试验理论方案,还时常深入西北戈壁滩试验场掌握第一手试验资料。长征五号火箭总设计师李东十年磨一“箭”,率领技术团队解决了复杂力热环境、大质量多干扰分离等世界性难题,探索出大推力火箭研制之路。有研究表明,科学家的优势不仅靠智力,更主要的是专注和勤奋,经过长期探索而在某个领域形成优势。科技工作者进军前所未知的“无人区”,攀登人迹罕至的“高寒带”,不是因为有奇计妙招,而是因为有“更上一层楼”的韧劲,有“独钓寒江雪”的毅力。“一其心”心无旁骛,“冷板凳”沉静稳坐,“刨根问底”上下求索,“磨杵成针”独具匠心,最终才会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 ⑥马克思讲过:“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砥砺自立自强之志,锤炼独创独有之能,集中优势力量攻坚克难,瞄准薄弱环节协同攻关,一定能把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选文有改动) (1)第①段画线句在文中的作用是: ①    ②    (2)第③段中“追尾巴”“照镜子”的意思是     (3)下列对本文层次的划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 (4)①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②作者认为,要在独创独有上下功夫,必须要    、   、   、    6.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赔偿 ①我拿上一尊泥塑,付了钱,转身就走。年轻的店主喊住我,要找补我钱。我大方地一笑:‘泥人曾’的泥塑,值这个价。”说完,挥一挥手,就急匆匆地离开了。 ②不一会儿,我就拐入一条小巷。巷子两边,粉墙黛瓦,高高低低,延伸向远处。墙头不时冒出一两枝桃花,红艳艳的,引得蜂飞蝶舞;或者爬出几根青藤,嫩嫩的,绿绿的,曲折蜿蜒。我不禁哼起轻快的小曲,放慢了脚步。 ③突然,身后传来急促的脚步声。我停止唱歌,加快了脚步。身后又传来了喊声:“先生,请停一下。”我侧耳一听,不是店主的声音,于是停下来,慢慢地转过身。原来是一个六十岁左右的老人,浑身上下透着一种儒雅的气韵。 ④“是叫我吗?”老人点点头,快步来到我面前:“先生刚才在‘泥人轩’买了一尊泥塑?”我赶忙摇头。老人看见我手中的纸盒:“这就是啊!” ⑤【甲】我脸一红,声音不再柔和,厉声问道:“咋的,有问题吗?”老人轻轻地点点头,从我手里拿过纸盒,慢慢打开。只见“关公”身着绿袍,腰围玉带,枣红脸,卧蚕眉,五绺长须迎风飘飞,倒提着青龙偃月刀,骑在赤兔马上。赤兔马前蹄跃起,后腿直立,鬃毛猎猎飞扬,几欲腾空而去。简直是极品! ⑥老人猛地举起泥塑,“噗”地一声扔在地上,泥塑顿时碎了一地。我一惊,【乙】涨红了脸:“你……要干什么!” ⑦老人笑笑,慢条斯理地说:“这尊泥塑有问题。”看我一脸疑惑,他蹲下身,用手轻轻拨弄着泥塑的碎土,里面有一团团的棉花。老人告诉我,为了泥巴筋道,泥塑结实,泥巴里要搅拌上一些棉丝。但是,绝不能是棉团。没有拌开的棉团,雨天会回潮,泥塑就会鼓包,甚至鼓裂。 ⑧我理解了,又迷糊了。“你咋知道这些啊?”“我就是‘泥人曾’。”老人得意地一笑,一脸阳光。“那……年轻人?”“是我儿子。”原来,在老人外出时,儿子将次品摆出来卖了。老人回来发现后,就急匆匆地追了过来。 ⑨我鼻尖上冒出了汗珠,嗫嚅着,不知道说什么好。 ⑩老人拍拍我的肩,安慰道:“放心,我赔。”说着,拿出两个纸盒,打开来:一尊是“千里走单骑”,和我前面买的一样,但泥质更细腻柔和,关公更是眼光闪闪,嘴唇微张,好像正在呵斥对手。另一尊是“雪夜上梁山”,林冲披着斗篷,戴着斗笠,扛着花枪,双眼微眯,望着远方。枪上挑着一个酒葫芦,斗笠和斗篷上都盖着一层白雪,给人一种寒浸浸的感觉。 ⑪我结结巴巴道:“我……只买了一个。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