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机械运动单元测试卷 2022-2023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含答案)

举报
资源描述
第一章 机械运动单元测试卷 一、单选题 1.在时速达300 km/h匀速行驶的“和谐号”动车组车厢中,座位上的乘客将装满水的纸杯放置于身前的桌面上,杯中水都不会溢出,此时,选择什么为参照物,纸杯的速度也是300 km/h?(  ) A. 车厢 B. 桌面 C. 乘客 D. 铁轨 2.2013年4月20清晨,雅安芦山发生强烈地震,距灾区105 km的某驻军部队接到命令立即驱车赶往灾区救援.出发50 min后中途遇山体滑坡道路阻断,经2 h抢通道路,继续前进40 min到达指定地点.救援部队全程平均速度应为(  ) A. 126 km/h B. 70 km/h C. 52.5 km/h D. 30 km/h 3.假期到了,班上的几个同学送小明乘列车回家.如图所示,几个同学看着列车徐徐地开动了,小明坐在窗边,却看到同学们渐渐向后退去,原因是几个同学和小明所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 A.地面、列车 B.列车、地面 C.列车、列车 D.地面、地面 4.小明用同一刻度尺测量一支铅笔的长度,三次测得的数值分别是12.43 cm、12.45 cm、12.44 cm,以下哪一值更接近真实值(  ) A. 12.4 cm B. 12 cm C. 12.44 cm D. 12.45 cm 5.如图所示的图象中,B和C描述的是同一种运动形式,该运动形式是________. A. B. C. D. 6.如图所示,能表示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是 A. B. C. D. 7.“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交会对接成组合体遨游太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组合体相对地球是静止的 B. “神舟十号”相对于“天宫一号”是运动的 C. 组合体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 D. “神舟十号”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天宫一号”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 8.甲、乙两人进行百米赛跑,甲比乙提前10 m到达终点.若两人速度保持不变,甲退到起跑线后10 m开始与乙再比赛(乙仍从起跑线开始跑),那么这次比赛谁先到达终点(  ) A. 甲、乙同时到达终点 B. 甲、乙谁先到达终点难以判断 C. 甲先到达终点 D. 乙先到达终点 9.甲、乙两小车在平直轨道上从同一点出发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像分别如图(a)和(b)所示,由图像判断错误的是 A.甲车的速度小于乙车的速度 B.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西运动 C.经过6秒,两车相距0.6米 D.通过3.6米的距离,甲车比乙车少用3秒 10.一支普通钢板刻度尺,由于受热而膨胀,下面关于使用受热后的钢板尺测量长度时,对测量结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测量误差变大,其值将比真实值大 B. 测量误差变大,其值将比真实值小 C. 测量值是错误的 D. 测量值将有误差,若钢板尺不膨胀就不会有误差 11.安装窗户玻璃和窗帘时,选用合适的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分别应该是(  ) A. 毫米,毫米 B. 毫米,厘米 C. 厘米,厘米 D. 厘米,毫米 12.诗人李白在《望天门山》中写道:“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其中“青山”与“孤帆”的运动,选择的参照物是(  ) A.帆船、河岸 B.河岸、帆船 C.青山、太阳 D.青山、划船的人 13.中学生小明从学校步行回家,随身携带的手机记录共走了5 000步,则小明从学校步行到家的时间最接近实际的是 A. 0.2 h B. 0.5 h C. 0.8 h D. 1 h 14.如图,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的读数示意图,其中读数方法正确的是(  ) A. B. C. D. 15.小球在斜面上从静止开始匀加速下滑,进入水平面后又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至停止.在下图中可以反映这一运动过程中小球的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情况的是 A. B. C. D. 二、填空题 16.在海难打捞中,沉船定位和测量海深都要用到超声测位仪(又叫“声呐”),它的探测系统将所获得的数据送到中央处理器进行运算并显示.测量中,探测系统必须探测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而中央处理器只须运用____________ 这一简单公式进行运算就能显示出海深. 17.小明利用柔软棉线测出地图上长江长63.00 cm,北京至郑州铁路线长6.95 cm,长江实际长度为6300 km,则此地图的比例尺为__________,北京至郑州实际铁路线长为__________. 18.完成下面的单位换算:72 km/h=________m/s 30 m/s= ________ km/h. 三、实验题 19.如图所示,在“研究充水玻璃管中气泡的运动规律”实验中, (1)气泡上升过程中,若以气泡为参照物,玻璃口的塞子是___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2)若测得气泡从管子的底端运动到顶端的路程为56 cm,所用的时间为7 s则在这个过程中气泡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___ (3)为了判断气泡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需要测量气泡运动的路程和时间,为便于测量,应使气泡在管内运动得较__________(选填”快”或“慢”). 20.在探究“气泡的速度”实验中,小雪选用长80 cm、内径10 mm的均匀玻璃直管进行实验,在管内注满水,在管的下方用注射器注入小气泡.测量小气泡在管内上升过程中的速度. (1)该实验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 (2)小雪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根据小雪的实验数据,请你用“实心圆点”在图中标出不同时刻气泡的位置,并将这些点用光滑曲线连接起来. (3)分析以上探究过程,小气泡的运动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晓彤在小雪实验的基础上进行了改动,利用10 cm长的试管做实验,用注射器分三次向试管内注入不同的小气泡,获取相关的数据后,画出图像如图所示,并求出速度的平均值.请你对晓彤的实验进行合理评价. 21.在图所示的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 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 (l)图中AB段的路程sAB=____Cm,如果测得时间tAB=1.6s。则AB段的平均速度vAB=____cm/s。 (2)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测似AB段的平均速度vAB会偏___________。 (3)为了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C点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他的做法正确吗?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 22.某同学以4 m/s的速度从早上7:20出发上学,他家距学校2 km,问:该同学能否在7:30前赶到学校? 23.小明一家利用国庆假日到运城市游玩,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了一段时间,他看到了如图所示标志。请你根据标志牌回答以下问题: (1)在不违规的前提下,若汽车以最快的速度行驶,从图1的标志牌到运城至少需要多少小时? (2)若以图2所示的速度行驶1.5h,通过的路程是多少km? 24.某汽车以36 km/h的速度行驶了1 h后,离目的地还有一半的路程,要想在30 min内到达目的地,问: (1)它最后一半的路程中的平均速度应为多少? (2)全程的平均速度应为多少? 参考答案: 1. D 2.D 3.A 4.C 5.A 6.A 7.C 8.C 9.A 10.B 11.A 12.A 13.C 14.D 15.C 16.时间 声速 s=vt 17.1∶100 km 695 km 18. 20m/s    108km/h 19.(1)运动 (2)0.08 m/s (3)慢 20.(1)v=s/t; (2)如图所示 (3)匀速直线运动 (4)晓彤的实验不合理.用10 cm长试管做实验,气泡运动时间短,实验误差较大. (图像显示)不同气泡的速度各不相同,求平均值没有意义 21.40.0  25  偏小不正确 因为所测时间不是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时间(小车从A到C的过程中通过B点时的速度不为0;小车通过AC段的时间与AB段的时间之差才是下半程BC段的时间) 22.解:该同学行进的时间为 t===500 s=8 min20 s 他早上7:20出发,到校时间为7:28:20,所以可以在7:30前到达学校. 答:该同学可以在7:30前到达学习. 23.(1)1.2;(2)120 24.根据v=可得, 全程的一半为s=v1t1=36 km/h×1 h=36 km; 后一半路程中的路程为v2===72 km/h; (2)全程的平均速度: v===48 km/h. 答:(1)它最后一半的路程中的平均速度应为72 km/h; (2)全程的平均速度应为48 km/h 【解析】(1)已知汽车通过全程的一半的时间和速度,根据公式s=vt求出校车行驶的路程,然后根据一半路程的时间,算出后半路程的速度;(2)已知全程的路程和时间,根据公式v=计算平均速度.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