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备案人员招考聘用模拟考试练习卷含答案解析【9】

举报
资源描述
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备案人员招考聘用模拟考试练习卷含答案解析 答题时间:120分钟 试卷总分:100分 试卷试题:共200题 题型 单选题 多选题 填空题 判断题 简答题 公文写作 合计 统分人 得分 一.单选题(共100题) 1.我国古代诗歌史上被称为“乐府双璧”的是:_____ A: 《长恨歌》和《琵琶行》 B: 《琵琶行》和《春江花月夜》 C: 《春江花月夜》和《木兰诗》 D: 《木兰诗》和《孔雀东南飞》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D 【解析】我国古代诗歌史上的“乐府双璧”是指《木兰诗》和《孔雀东南飞》。《木兰诗》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长篇叙事民歌,记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沙场,凯旋回朝,建功受封,辞官还家的故事,充满传奇色彩;《孔雀东南飞》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叙事诗,取材于东汉献帝年间发生在庐江郡(今属安徽省)的一桩婚姻悲剧,原为民阅歌曲,后来则可能经过后代文人的加工润色。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2.下列论断能从上述资料中推出的有:_____ Ⅰ.2012年福建是我国对美国出口额最大的省份Ⅱ.2011年日本比香港地区对福建进口额更大Ⅲ.2010年福建对美国和欧盟都是贸易顺差Ⅳ.2011年福建对外为贸易逆差 A: 0个 B: 1个 C: 2个 D: 3个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Ⅰ,资料只给出福建对于美国的出口情况,无法估计我国其他地区的情况,因此无法推出; Ⅱ,资料只给出了2012年各国家和地区的进出口情况,没有给出2011年的数据,因此无法推出; Ⅲ,资料只给出了2012年各国家和地区的进出口情况,没有给出2010年的数据,因此无法推出; Ⅳ,根据条形图,2011年福建对外贸易是顺差。 故正确的个数为0,选A。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3.研究人员认为,如果母亲在怀孕的头几个月接触杀虫剂较多,那么出生的婴儿智力可能较差。妇女怀孕后不久,胚胎大脑开始发育,因而怀孕前期是婴儿大脑发育的关键时期,接触杀虫剂较多会改变孕妇体内正在发育的胚胎大脑周围的环境。 下列哪项最能支持研究人员的观点?_____ A: 由于母亲接触杀虫剂较多,导致许多婴儿提前出生 B: 杀虫剂对人的健康存在潜在的威胁,会导致癌症、帕金森综合症等 C: 此前的研究已经发现,较多地接触杀虫刻会导致孕妇的甲状腺出现问题,而孕妇的甲腺状况会影响胎儿的智力发育 D: 研究人员对1500名孕妇(包括所产婴儿)进行了跟踪观察,发现接触杀、虫剂较多的孕妇所生育的孩子在数学和语言学科表现明显较差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研究人员的观点是:如果母亲在怀孕期间的头几个月接触杀虫剂较多,那么出生的婴儿在智力上可能较差。得出这个观点的依据是:接触杀虫剂较多会改变胚胎大脑周围的环境。C项说明较多地接触杀虫剂会导致孕妇甲状腺出现问题,从而影响胎儿的智力发育,加强了研究人员的观点。A项的“婴儿提前出生”、B项的“帕金森症,癌症和心理疾病等”和D项的“数学和语言学科上表现显著差异”都不能说明智力较差,因此不能加强研究人员的观点。故答案选C。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4.二战后,德国和朝鲜形成分裂局面的相同原因是_____。 A: 国内民族矛盾的激化 B: 美国和苏联的相互对抗 C: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演变 D: 美国马歇尔计划的推行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解析]德国分裂是由于战后美苏对抗引起“柏林危机”,后来柏林墙修建,德国分裂。朝鲜也是类似,战后以北纬38度为界实行分区占领。二者都是由于战后美苏矛盾激化对抗,导致分裂。正确选项是B项。 5.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到_____力争比2000年翻_____。 A: 2015年;两番 B: 2015年;三番 C: 2020年;两番 D: 2020年;三番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C 【解析】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6.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逐步实现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由身份管理转向_____管理。 A: 职能 B: 岗位 C: 聘任 D: 聘用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B【解析】2000年7月,中共中央组织部、人事部在《关于加快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意见》中指出.在事业单位全面建立和推行聘用制度,把聘用制度作为事业单位一项基本的用人制度。管理人员实行职员岗位聘用制.专业技术人员实行专业技术岗位聘用制,工勤人员要实行工勤技能岗位聘用制。通过聘用制度转换事业单位的用人机制.实现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故本题答案选B。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7.《刑法》规定的,犯罪主体对其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及其所造成的危害结果所持的心理态度,称为_____。 A: 犯罪的主体 B: 犯罪的主观方面 C: 犯罪的客体 D: 犯罪的客观方面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B【解析】犯罪主体是指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依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自然人和单位。犯罪客体是犯罪构成的要件之一,指刑事法律所保护而为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犯罪主观方面,亦称犯罪主观要件或者罪过,是指行为人对自己的危害社会的行为及其危害社会的结果所持的心理态度。犯罪客观方面是指刑法规定的,说明行为的社会危害性,而为成立犯罪所必须具备的客观事实特征。故选B。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8.根据刑法规定,对丁某收受刘某现金人民币8万元、美元1万元的行为适用的刑罚是_____。 A: 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B: 7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 C: 无期徒刑 D: 死刑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A 【解析】A【解析】美元l万元相当于人民币七、八万元,丁某收受刘某人民币共计十多万元,依《刑法》第383条规定,个人贪污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故选A。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9.成效显著(2)意见分歧(3)深入交谈(4)贯彻执行(5)观点统一_____ A: 4-2-3-5-1 B: 2-5-3-1-4 C: 2-3-5-4-1 D: 3-1-4-2-5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做决策时大家意见有分歧,通过深人交谈,进行沟通,形成统一的观点之后再贯彻执行,最终取得显著的效果。因此选择C选项。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0.在雪原上发生蜃景时,看到的景象位于实物的_____。 A: 上方 B: 下方 C: 前方 D: 后方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答案】A.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1.我国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其哲学依据是_____。 A: 意识决定物质 B: 量变是质变的必然结果 C: 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 D: 外因是事物发展的决定因素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发展的必要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自主创新属于内因,因此发展科学技术必须依靠自主创新。故本题答案选C。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2.“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这说明_____ A: 看问题要着重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 B: 办事情要善于抓重点 C: 发扬主观能动性是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的 D: 内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答案】B 【解析】体现的是在解决矛盾的时候,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要抓住重点。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3.下列活动中,属于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的是_____。 A: 教师讲课 B: 医生治疗病人 C: 工人制造产品 D: 艺术家进行创作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实践的基本形式包括物质生产实践、社会政治实践和科学文化实践等。在实践的三种基本形式中,物质生产实践处于基础的地位,对其他实践形式起着主导作用。四个选项中只有C项属于物质生产实践。故本题答案选C。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4.公共管理的职能体系由两大职能体系构成:公共管理的程序性职能和公共管理的任务性职能。下列选项中属于公共管理的任务性职能的是_____。 A: 决策职能 B: 组织职能 C: 控制职能 D: 经济职能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公共管理的程序性职能包括决策、组织、协调、控制、监督五项职能;任务性职能包括政治职能、经济职能、文化职能和社会职能。故本题答案选D。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5.本文主要倡导_____。 A: 要读经典原著 B: 要正确看待历史 C: 要集思广益 D: 要向群众学习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文章围绕如何认识与学习经典著作展开,第一段说明要以彻底的发展观点对待经典著作,第二段强调要读经典原著。选项中只有A项与经典著作相关。故本题选A。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6.下列批复引语符合规范要求的是_____。 A: 你局来文收悉 B: 你局xx[2012]x号文《关于xxx的请示》收悉 C: 你局上月报来的请示收悉 D: 你局《关于xxx的请示)(xx[2012]x号)收悉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参考答案【解析】引用公文应先引标题,后加括号引发文字号。故本题答案选D。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7.朱某因婚外恋产生杀害妻子李某之念。某日晨,朱某在给李某炸油饼时投放了可以致死的“毒鼠强”。朱某为防止其6岁的儿子吃饼中毒,将其子送到幼儿园,并嘱咐其子等他来接。不料李某当日提前下班后将其子接回,并与其子一起吃油饼。朱某得知后,赶忙回到家中,其妻、子已中毒身亡。关于本案,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_____ A: 朱某对其妻、子的死亡具有直接故意 B: 朱某对其子的死亡具有间接故意 C: 朱某对其子的死亡具有过失 D: 朱某对其子的死亡属于意外事件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朱某为防止其6岁的儿子中毒,将其送到幼儿园,并嘱咐其子等他来接,这表明了他不希望儿子中毒,因此不具有直接故意和放任危害结果发生的间接故意。朱某已经预见到可能发生此危害结果,以为将其子送到幼儿园就能避免危害结果的发生,轻信能够避免危害结果发生,对其主观心态应当认定为过于自信的过失。 本题所属考点-《刑法》 18.下列发文字号标注正确的是_____。 A: 豫教〔2013〕021号 B: X卫字〔2013〕18号 C: 晋税计字【2013】25号 D: X档字【2013】第018号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党政机关公文格式》规定,发文字号编排在发文机关标志下空二行位置,居中排布。年份、发文顺序号用阿拉伯数字标注;年份应标全称,用六角括号“〔〕”括人;发文顺序号不加“第”字,不编虚位(即1不编为01),在阿拉伯数字后加“号”字。故本题答案选B。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9.上级机关收到下级机关的请示,经讨论研究形成意见后,用于答复下级机关请示事项的公文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公务员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