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规律》数学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举报
资源描述
《找规律》数学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本着“务实、常态、高效”的原那么,力图数学课堂教学表达“生活味”的同时,能更关注数学的本质,即凸显“数学味”,且面对全体同学来设计教学。通过教学实践,个人认为本节课有以下几点收获: 1、关注新旧知识联系,促进知识整理沟通。 “关注‘数学味’本质上是对数学传统的传承,是通过数学的方式不断促进同学对已有认知结构的完善与重组,以实现对数学基础结构的顺应”。本节课首先从复习旧知,唤起同学原有的阅历和方法,新知在同学原有认知基础上引入。同学仅凭原有阅历和方法不能径直解决新问题,引发认知冲突,使同学很快进入新知探究状态。新知教学结束,前后呼应,进一步将新知与旧知进行比较,通过观测争论、合作沟通,找出异同,促进知识的整理沟通,构建和完善已有知识结构。 2、关注数学与生活联系,感受数学的人文价值。   “当学习材料与同学已有知识和阅历相联系时,才能激发同学学习和解决问题的爱好,数学才是活的、富有生命力的。”本课不管是例题材料的选择,还是练习设计,均来自同学身边喜闻乐见的事物,如“墙壁的图形、地砖的图形、摆红、黄、绿三种颜色的图形或茶壶上的字”等,使同学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激发了学习的极大热忱和爱好。如结合观测“墙壁的图形”规律,同学感受到数学带给人以美的享受。又如茶壶上的字,同学通过看一看、找一找、读一读,课堂上不由自主地发出了快乐的笑声:“嘻嘻……真有意思!汉字通过有规律的排列,每句都还有意义哩!”   3、关注数学方法的渗透,学会数学思索。   数学课是否表达数学味,在很大程度上看课堂教学是否重视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本节课主要凸显了以下数学思想方法:   〔1〕抽象和概括。“数学学习不应始终在阅历上徘徊,而应是不断地从生活背景中提炼数学信息、揭示数学规律、优化或重组认知结构的过程,即数学化的过程”。本节课转变了“由一个例题就总结规律或方法”的做法,而是让引导同学经受探讨“墙壁图形”和“地砖图形”排列的活动过程中,在丰富感性积累的基础上,再引导同学进行观测比较,归纳共同点,总结规律,这样就由详细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经受了抽象概括的过程。   〔2〕迁移和类推。数学教学要提升同学对问题的认识水平,使同学的认知经受一个思维升华的过程,把握本质东西。如本节课同学经受“4个物体排一行,按规律继续排,涌现‘4行一循环’”、“3个物体排一行,按规律排,涌现‘3行一循环’”后,进一步引导推想:“5个物体排一行,按这样的规律排下去,会怎样?6个呢……”,由详细非常例子推想到一般状况,渗透迁移和类推思想。又如3张不同颜色的正方形摆一行,按规律摆下去,会涌现“3行一循环的现象”,进一步追问:“不摆,你知道第9行怎样摆?第12行呢?”适时提升,有效促进心智进展。   〔3〕多角度观测思索。本节课在同学掌控一组内图形基本改变规律的基础上,力图打破同学思维定势,从横看、竖看、斜看等多个角度观测,进展求异思维。如“茶壶上的字”:每一行的最末一个字移到了最前面,其它的字按顺次向后退了一个位置,变成了下一行,和前几题的改变规律刚好相反;“铺地砖:从左往右接着,从右往左接着铺”,培育同学顺逆思维;最末的拓展题:“向四个不同方向接着画”,促进同学举一反三,提高思维的敏捷、变通性。又通过“想象”、“再想象”活动,不断拓展思维空间,使同学感受“无限”的数学思想。   值得探讨的问题:我围绕“务实、常态、有效”的原那么,来实施教学,面对全体,课堂表达扎实、有效,稳中求变,但总感觉这样的课堂还不够放手。在引导同学探讨发觉规律时设问的导向性还不够明确,同学回答下列问题的语言还不够简练。在最末同学展示作品时应当让他们贴在双面胶上,这样才能更好的节省时间,让同学能够进行课堂的小结。 中山外校学校部数学教研组 第 4 页 共 4 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