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药厂化工生产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举报
资源描述
化工安全基础知识化工安全基础知识v安全生产事关职工的生命安全和企业财产的安全,事关企业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事。搞好安全生产工作,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根本、是体现“以人为本”需要。为此,我必须加强安全教育,努力提高全体职工的安全素质,从而有效的减少各种事故的发生。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生产方针v我国的安全生产方针是我国的安全生产方针是“安全第一、预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我国的安全生产方针是防为主我国的安全生产方针是“安全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一、预防为主”。v“安全第一安全第一”是安全生产方针的基础是安全生产方针的基础。“安全第一”就是强调安全生产是任何部门和企业的头等大事,我们干一切工作都必须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始终把安全放在首位,当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时,生产要服从安全,确立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思想,自觉贯彻安全生产方针。“预防为主预防为主”是安全生产是安全生产方针的核心方针的核心,是实施安全生产的根本途径。把工作的重点放在预防上。爆炸事故现场罐区化工公司爆炸事故化工生产不安全因素化工生产不安全因素 v、在化工生产过程中,要大量使用各种易燃、易、在化工生产过程中,要大量使用各种易燃、易爆、易腐蚀、有毒、有害等危险化学原料。爆、易腐蚀、有毒、有害等危险化学原料。v、在化工生产中使用高温、高压设备、电气设备、在化工生产中使用高温、高压设备、电气设备多。多。v、在化工生产中,生产工艺非常复杂,条件非常、在化工生产中,生产工艺非常复杂,条件非常苛刻,在操作过程中要求十分严格苛刻,在操作过程中要求十分严格。v、在化工生产中,产生三废多,环境污染严重,、在化工生产中,产生三废多,环境污染严重,影响人类的生存的条件。影响人类的生存的条件。安全生产的意义v安全生产是企业生产发展的基本保证,是提安全生产是企业生产发展的基本保证,是提高经济效益重要条件。高经济效益重要条件。v实现安全生产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安全第实现安全生产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理念,是保障职工个人和职工家庭幸福一的理念,是保障职工个人和职工家庭幸福的需要的需要劳动者生产过程的安全义务v不发生“三违三违”(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现象,v做到“三不伤害三不伤害”。(不伤害他人、不伤害自己、不被他人伤害)v“三懂三会”(即懂得自救逃生常识、懂得火灾的预防措施、懂得扑救一般火灾的办法;会报警、会使用灭火器、会扑救初起火灾)。企业需要建立的安全制度v企业应建立的安全制度,一般三个方面:企业应建立的安全制度,一般三个方面:v1安全管理方面的制度。安全管理方面的制度。如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生产教育制度、安全生产检查制度、事故管理制度、各种安全作业证和制止违章作业和违章指挥通知书、隐患整改通知书等等。v2安全技术方面的制度。安全技术方面的制度。安全生产动火、禁烟、进罐作业、电气安全技术、危险化学品、安全检修、锅炉和压力容器、气瓶安全、高处作业管理制度和特殊工种安全操作规程、各岗位及各工种安全操作规程等等。v3工业卫生方的制度。工业卫生方的制度。尘毒安全卫生、尘毒监测、职业危害、职业病、职工健康、防护用品、防暑降温等方面管理制度。v一加强明火管理,厂区内不准吸烟。v二生产区内,不准未成年人进入。v三上班时间,不准睡觉、干私活、离岗和干与生产无关的事。v四在班前、班上不准喝酒。v五不准使用汽油等易燃液体擦洗设备、用具和衣物。v六不按规定穿戴劳动保护用品,不准进入生产岗位。v七安全装置不齐全的设备不准使用。v八不是自己分管的设备、工具不准动用。v九检修设备时安全措施不落实,不准开始检修。v十停机检修后的设备,未经彻底检查,不准启用。v十一未办高处作业证,不系安全带,脚手架、跳板不牢,不准登高作业。v十二不准违规使用压力容器等特种设备。v十三未安装触电保安器的移动式电动工具,不准使用。v十四未取得安全作业证的职工,不准独立作业;特殊工种职工,未经取证,不准作业。生产厂区十四个不准操作工的六个严格操作工的六个严格v严格执行交接班制。v严格进行巡回检查。v严格控制工艺指标。v严格执行操作法。v严格遵守劳动纪律。v严格执行安全规定。动火作业六大禁令v一动火证未经批准,禁止动火。v二不与生产系统可靠隔绝,禁止动火。v三不清洗,置换不合格,禁止动火。v四不消除周围易燃物,禁止动火。v五不按时作动火分析,禁止动火。v六没有消防措施,禁止动火。进入容器、设备的八个必须v一、必须申请、办证,并取得批准。二、必须进行安全隔绝。v三、必须切断动力电,并使用安全灯具。四、必须进行置换、通风。v五、必须按时间要求进行安全分析。六、必须佩戴规定的防护用具。v七、必须有人在器外监护,并坚守岗位。八、必须有抢救后备措施。v机动车辆七大禁令v一、严禁无证、无令开车。二、严禁酒后开车。v三、严禁超速行车和空挡溜车。四、严禁带病行车。v五、严禁人货混载行车。六、严禁超标装载行车。v七、严禁无阻火器车辆进入禁火区。防火防爆知识v火灾爆炸事故是化工生产中最为常见和后果特别严重的事故之一。与火灾爆炸作斗争是化工安全生产重要任务之一。为此,我们有必须掌握防火防爆知识,可有效的防止或减少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火灾事故特点v1严重性严重性v火灾和爆炸引起损失和伤亡,往往都比较严重。v2复杂性复杂性v发生火灾和爆炸事故的原因往往比较复杂。如物体形态、数量、浓度、温度、比重、沸点、着火能量、明火、电火花、化学反应热,物质的分解,自燃、热辐射、高温表面、撞击、摩擦、静电火花等等因素非常复杂v3突发性突发性v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往往是人们意想不到的,特别是爆炸事故,我们很难知道在何时、何地会发生,他往往在我们放松警惕,麻痹大意的时侯发生,在我们工作疏漏的时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发生的一般原因火灾、爆炸事故发生的一般原因 v1人为因素人为因素-由于操作人员缺乏业务知识;事故发生前思想麻痹、漫不经心、存在侥幸心理、不负责任、违章作业,事故发生时惊慌失措、不冷静处理,导致事故扩大。或有些人思想麻痹、违规设计、违规安装、存在侥幸心理、不负责任,埋下隐患。v2设备因素设备因素-由于设备陈旧、老化,设计、安装不规范,质量差以及安全附件缺损、失效等原因。v3物料因素物料因素-由于使用的危险化学物品性质、特性、危害性不一样,反应条件、结果和危险程度也不一样。v4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同样的生产工艺和条件,由于生产环境不同则结果有可能就会不一样。如厂房的通风、照明、噪声、等等环境条件的不同,都有可能产生不同的后果。v5管理因素管理因素-由于管理不善、有章不循或无章可循、违章作v业等也是很重要的原因。v以上五个因素,也可归纳成人、设备、环境三个因素。管理因素可认为是人为因素,物料因素可认为是设备因素。燃烧燃烧v俗称着火。凡物质发生强烈的氧化反应,同俗称着火。凡物质发生强烈的氧化反应,同时发出光和热的现象称为燃烧;它具有发光、时发出光和热的现象称为燃烧;它具有发光、放热、生成新物质三个特征放热、生成新物质三个特征。v燃烧类型可分为闪燃、着火、自燃、爆炸四闪燃、着火、自燃、爆炸四种种 燃烧燃烧“三要素三要素”。v可燃物、助燃物、着火源三个条件就是燃烧反应中必须同时可燃物、助燃物、着火源三个条件就是燃烧反应中必须同时具备的三个条件,三者缺一不可,这就是我们常讲的燃烧具备的三个条件,三者缺一不可,这就是我们常讲的燃烧“三要素三要素”。如果在燃烧过程中,我们用人为的方法和手段去。如果在燃烧过程中,我们用人为的方法和手段去消除其中一个条件则燃烧反应就会终止,这就是灭火的基本消除其中一个条件则燃烧反应就会终止,这就是灭火的基本原理。原理。v1可燃物可燃物-凡能与空气和氧化剂起剧烈反应的物质称为可凡能与空气和氧化剂起剧烈反应的物质称为可燃物。按形态,可燃物可分为固体可燃物、液体可燃物和气燃物。按形态,可燃物可分为固体可燃物、液体可燃物和气体可燃物三种体可燃物三种v助燃物助燃物-凡能帮助和维持燃烧的物质,均称为助燃物。常见凡能帮助和维持燃烧的物质,均称为助燃物。常见的助燃物有空气和氧气,还有氯气、氯酸钾、高锰酸钾等氧的助燃物有空气和氧气,还有氯气、氯酸钾、高锰酸钾等氧化性物质也是助燃物。化性物质也是助燃物。v着火源着火源-凡能引起可燃物质燃烧的能源,统称为着火源。着凡能引起可燃物质燃烧的能源,统称为着火源。着火源主要有以下五种:火源主要有以下五种:着火源着火源v着火源着火源-凡能引起可燃物质燃烧的能源,统称为着火源。着火源主要有凡能引起可燃物质燃烧的能源,统称为着火源。着火源主要有以下五种:以下五种:v、明火、明火-明火炉灶、柴火、煤气炉(灯)火、喷灯火、酒精炉火、香烟火、打火机火等开放性火焰。v、火花和电弧、火花和电弧-火花包括电,气焊接和切割的火花,砂轮切割的火花,磨擦、撞击产生的火花,烟囱中飞出的火花,机动车辆排出火花,电气开、关、短路时产生的火花和电弧火花等等。v、危险温度、危险温度-一般指80以上的温度,如电热炉,烙铁,熔融金属,热沥青,砂浴,油浴,蒸汽管裸露表面,白炽灯等等。v、化学反应热、化学反应热-化合(特别是氧化),分解,硝化和聚合等放热化学反应热量,生化作用产生的热量等等。v、其它热量、其它热量-辐射热,传导热,绝热压缩热等等。v可燃物能否发生着火燃烧,又与着火源温度高低(热量大小)和可可燃物能否发生着火燃烧,又与着火源温度高低(热量大小)和可燃物的最低点火能量有关。燃物的最低点火能量有关。什么叫闪点和燃点v闪燃闪燃-可燃液体的蒸气(随着温度的升高,蒸发的蒸气越多)与空气混可燃液体的蒸气(随着温度的升高,蒸发的蒸气越多)与空气混合(当温度还不高时,液面上只有少量的可燃蒸气与空气混合)遇着火合(当温度还不高时,液面上只有少量的可燃蒸气与空气混合)遇着火源(明火)而发生一闪即灭的燃烧(即瞬间的燃烧,大约在源(明火)而发生一闪即灭的燃烧(即瞬间的燃烧,大约在5秒以内)称秒以内)称为闪燃。可燃液体能发生闪燃的最低温度,称为该液体的闪点。可燃液为闪燃。可燃液体能发生闪燃的最低温度,称为该液体的闪点。可燃液体的闪点越低越容易着火,发生火灾、爆炸危险性就越大。体的闪点越低越容易着火,发生火灾、爆炸危险性就越大。v着火着火-可燃物质(在有足够助燃物情况下)与火源接触而能引起持续燃可燃物质(在有足够助燃物情况下)与火源接触而能引起持续燃烧的现象(即火源移开后仍能继续燃烧)称为着火。使可燃物质发生持烧的现象(即火源移开后仍能继续燃烧)称为着火。使可燃物质发生持续燃烧的最低温度称为燃点或称为着火点。燃点越低的物质,越容易着续燃烧的最低温度称为燃点或称为着火点。燃点越低的物质,越容易着火。火。v闪点与燃点的区别如下:闪点与燃点的区别如下:v、可、可燃液体在燃点时燃烧的不仅是蒸气,而且是液体(即液体己达到燃烧的温度,可不断的提供、维持稳定燃烧蒸气)。v、在发生闪燃时,移去火源闪燃即熄灭,而在燃点时移去火源即能继续燃烧。自燃与爆炸v 、受热自燃、受热自燃-可热物质受外界加热,温度上可热物质受外界加热,温度上升至自燃点而能自行着火燃烧的现象,称为受热自升至自燃点而能自行着火燃烧的现象,称为受热自燃。燃。v、本身自燃、本身自燃-可燃物质在没有外来热源作用可燃物质在没有外来热源作用下,由于本身的化学反应、物理或生物的作用而产下,由于本身的化学反应、物理或生物的作用而产生热量,使物质逐渐升高至自燃点而发生自行燃烧生热量,使物质逐渐升高至自燃点而发生自行燃烧的现象。的现象。v、自燃点、自燃点-可燃物质在无明火作用下而自行可燃物质在无明火作用下而自行着火的最低温度,称为自燃点。自燃点越低的物质,着火的最低温度,称为自燃点。自燃点越低的物质,发生火灾的危险性就越大。发生火灾的危险性就越大。爆炸v爆作爆作-物质由一种状态迅速地转变成另一种状态,物质由一种状态迅速地转变成另一种状态,并在瞬间以机械功的形式放出大量能量的现象。并在瞬间以机械功的形式放出大量能量的现象。v化工企业发生爆炸,绝大部分是混合物爆炸化工企业发生爆炸,绝大部分是混合物爆炸,爆炸爆炸性混合物性混合物-可燃气体、蒸气、薄雾、粉尘或纤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