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度圆直径、等同链条标、最小动载强度、最大动载试验载荷计算方法、防止应力速率过高方法实例、多排链最小动载强度的方法

举报
资源描述
18 附 录 A(规范性附录)分度圆直径 表 A.1 给出了适用于单位节距链条的链轮分度圆直径,其它任何节距链条的链轮分度圆直径与链条节距是直接比例关系。表 A.1 分度圆直径 单位为毫米 齿数 z 单位节距 分度圆直径 齿数 z 单位节距 分度圆直径 齿数 z 单位节距 分度圆直径 9 2.923 8 32 10.202 3 55 17.516 6 10 3.236 1 33 10.520 1 56 17.834 7 11 3.549 4 34 10.838 0 57 18.152 9 12 3.863 7 35 11.155 8 58 18.471 0 13 4.178 6 36 11.473 7 59 18.789 2 14 4.494 0 37 11.791 6 60 19.107 3 15 4.089 7 38 12.109 6 61 19.425 5 16 5.125 8 39 12.427 5 62 19.743 7 17 5.442 2 40 12.745 5 63 20.061 9 18 5.758 8 41 13.063 5 64 20.380 0 19 6.075 5 42 13.381 5 65 20.698 2 20 6.392 5 43 13.699 5 66 21.016 4 21 6.709 5 44 14.017 6 67 21.334 6 22 7.026 6 45 14.335 6 68 21.652 8 23 7.343 9 46 14.653 7 69 21.971 0 24 7.661 3 47 14.971 7 70 22.289 2 25 7.978 7 48 15.289 8 71 22.607 4 26 8.296 2 49 15.607 9 72 22.925 6 27 8.613 8 50 15.926 0 73 23.243 8 28 8.931 4 51 16.244 1 74 23.562 0 29 9.249 1 52 16.562 2 75 23.880 2 30 9.566 8 53 16.880 3 76 24.198 5 31 9.884 5 54 17.198 4 77 24.516 7 19 表 A.1(续)单位为毫米 齿数 z 单位节距 分度圆直径 齿数 z 单位节距 分度圆直径 齿数 z 单位节距 分度圆直径 78 24.334 9 105 33.427 5 132 42.020 9 79 25.153 1 106 33.745 8 133 42.399 1 80 25.471 3 107 34.064 0 134 42.657 4 81 25.789 6 108 34.382 3 135 42.975 7 82 26.107 8 109 34.700 6 136 43.294 0 83 26.426 0 110 35.018 8 137 43.612 3 84 26.744 3 111 35.337 1 138 43.930 6 85 27.062 5 112 35.655 4 139 44.248 8 86 27.380 7 113 35.973 7 140 44.567 1 87 27.699 0 114 36.291 9 141 44.885 4 88 28.017 2 115 36.610 2 142 45.203 7 89 28.335 5 116 36.928 5 143 45.522 0 90 28.653 7 117 37.246 7 144 45.840 3 91 28.971 9 118 37.565 0 145 46.158 5 92 29.290 2 119 37.883 3 146 46.476 8 93 29.608 4 120 38.201 6 147 46.795 1 94 29.926 7 121 38.519 8 148 47.113 4 95 30.244 9 122 38.838 1 149 47.431 7 96 30.563 2 123 39.156 4 150 47.750 0 97 30.881 5 124 39.474 6 98 31.199 7 125 39.792 9 99 31.518 0 126 40.111 2 100 31.836 2 127 40.429 5 101 32.154 5 128 40.474 8 102 32.472 7 129 41.066 0 103 32.791 0 130 41.384 3 104 33.109 3 131 41.702 6 20 附 录 B(资料性附录)等同链条标号 表 B.1 给出了等同链条标号。表 B.1 等同链条标号 链条节距/mm GB(ISO)链号 以前的 ISO 链号 6.35 25 04C 9.525 35 06C 12.70 40 08A 12.70 41 085 15.875 50 10A 19.05 30 12A 25.40 80 16A 31.75 100 20A 38.10 120 24A 44.45 140 28A 50.80 160 32A 57.15 180 36A 63.5 200 40A 76.2 240 48A 21 附 录 C(资料性附录)链条最小动载强度的计算方法 C.1 ANSI 系列链条 对 41 链条:对所有其他的链条:式中:Fd链条在 3106循环次数时的最小动载强度,单位为牛顿(N);Ai=12.01 mm2,仅用于 41 链条;Ks=115 N/mm2,仅用于 41 链条;Ks=134 N/mm2,160 规格以下的链条(含 160);Ks=139 N/mm2,180 规格以上的链条;p链条节距,单位为毫米(mm)。注:当进行动载强度试验时,随着试样链节数从第 5 节减少到 3 节,常数 Ks则从 134 N/mm2增加至 139 N/mm2。C.2 ANSI 重载系列和超重载系列链条 式中:bi=(b2 b1)/2.11 mm,估算内链板厚度;b2内链节外宽最大值,单位为毫米(mm);b1内链节内宽最小值,单位为毫米(mm);Ks=134 N/mm2,160H 和 160HE 规格以下的链条(含 160 H 和 160HE);Ks=139 N/mm2,180H 和 180HE 规格以上的链条;p链条节距,单位为毫米(mm)。注:当进行动载强度试验时,随着试样链节数从第 5 节减少到 3 节,常数 Ks则从 134 N/mm2增加至 139 N/mm2。C.3 B 系列链条 式中:Ai=2bi(0.99h2db)mm2,内链板横截面积;bi=(b2b1)/2.11 mm,估算内链板厚度;mm,估算套筒直径;b2内链节外宽最大值,单位为毫米(mm);b1内链节内宽最小值,单位为毫米(mm);d2销轴直径最大值,单位为毫米(mm);d1滚子直径最大值,单位为毫米(mm);22 h2内链板高度最大值,单位为毫米(mm);Ks=134 N/mm2,32B 规格以下的链条(含 32B);Ks=139 N/mm2,40B 规格以上的链条;p链条节距,单位为毫米(mm)。注:当进行动载强度试验时,随着试样链节数从第 5 节减少到 3 节,常数 Ks则从 134 N/mm2增加至 139 N/mm2。23 附 录 D(资料性附录)最大动载试验载荷 Fmax的计算方法 D.1 概述 最大试验载荷由下式确定:式中:Fmax最大试验载荷,单位为牛顿(N);Fd最小动载强度,单位为牛顿(N),见表 1 或表 2;Fu最小抗拉强度,单位为牛顿(N),见表 1 或表 2;Fmin最小试验载荷,单位为牛顿(N)。D.2 16B 链条应用举例 假如链条制造商打算选取 2 700 N 作为最小试验载荷(Fmin)(即为表 1 所示的最小抗拉强度的 4.5%),那么最大试验载荷 Fmax应按如下确定:应用公式:从表 1 查得:以及 Fmin=2 700 N 带入公式:24 附 录 E(资料性附录)拉伸试验时防止应力速率过高的方法实例 E.1 引言 尽管下述的可选方法并未被普遍接受,但它们都给出了拉力试验时的载荷增加速率指标,用于防止在链条上引起过高的应力速率。注意,这些方法旨在作为指导,并非本标准的强制性要求。E.2 方法 1(ASME B29.1 中规定的方法)拉力应缓慢地沿单轴方向施加于链段两端,链段两端的相对位移速度不超过50.8mm/min(2.0in/min)。E.3 方法 2(基于并符合 ISO 6892-1:2009 中的规定)E.3.1 试验流程 拉力应缓慢地沿单轴方向施加于试验链段两端,拉力增加速度介于 0.02Fu min/s 到0.04Fu min/s 之间。应用此方法,链条承受拉伸载荷的净时长应在 25 秒到 50 秒之间。此方法中的应力速率源于 ISO 6892-1:2009 中进行拉伸试验的有关描述里的推荐。上述的方法 2 中应力速率的确定参照了下列方法:根据 ISO 6892-1:2009 10.4 拉伸试验的应力速率,依据材料弹性模量 E 给出的应力速率的推荐值见表 E.1。表表 E.1 E.1 应力速率应力速率 材料弹性模量 E MPa 应力速率 MPa/s 150 000 2-20 150 000 6-60 25 08B-1 内链板应力计算如下:b1=7.75 mm 内节内宽最小值 b2=11.30 mm 内节外宽最大值 d1=8.51 mm 滚子直径最大值 d2=4.45 mm 销轴直径最大值 h2=11.81 mm 内链板高度最大值 bi=(b2-b1)/2.11=1.68 mm 内链板厚度计算值 db=d2(d1/d2)0.4750=6.05 mm 套筒直径计算值 So IP=(h2-db)bi=9.68 mm2(单片)内链板截面积 Fu=17800 N 最小抗拉强度(dF/dt)min=RminSo IP2 加载速率 rate of force(dF/dt)min=6MPa/s So IP2 (dF/dt)min=6N/(smm2)9.68 mm22=116 N/s (dF/dt)max=maxSo IP2 (dF/dt)max=60MPa/s So IP2 (dF/dt)max=60N/(smm2)9.68 mm22=1162 N/s E.3.2 加载时间的计算 抗拉试验加载时间计算如下:Tmin=Fu/(dF/dt)max 最短时间 Tmin=17800 N/1162 N/s Tmin=15.3 s Tmax=Fu/(dF/dt)min 最长时间 Tmax=17800 N/116 N/s Tmin=153 s 根据方法 2 的表述:拉力增加速度在 0.02Fu min/s 到 0.04Fu min/s 之间,即:Tmax=17800 N/356 N/s=50 s Tmin=17800 N/712 N/s=25 s Tmax 和 Tmin 全部位于 15.3s 至 153s 时间范围内,符合 ISO 6892-1:2009 的技术要求。26 E.3.3 使用老式拉力试验装备时的试验流程 对于仅能设置不可调的加载速度 Vcmm/min的老式拉力试验装备,宜采用下述步骤:此不可调的加载速度,或称万向夹头相对移动速度,应设置成可使试验全程时间介于Tmin=25s 和 Tmax=50s 之间。万向夹头相对移动初始速率推荐值 Vc=10 mm/min。试验全程时间超过 50s 的试验并非无效试验,且能给出有效的破断载荷试验结果。但如果试验全程时间低于 20s(Tmin-20%),所测得的破断载荷无效,应降低万向夹头相对移动速度并重复进行试验。27 附 录 F(资料性附录)估算多排链最小动载强度的方法 目前,尚无足够的有效试验数据可用来建立单排链与多排链的动载强度数据之间的确切对应关系,同时也没有计算这种确切对应关系的普遍认可的计算方法。如要估算双排链和三排链的最小动载强度数值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模板/表格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