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江苏省百校联考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考试 地理(PDF版)

举报
资源描述
-1-江苏省百校联考高三年级第一次考试 地 理 试 卷 第卷(选择题 共 46 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3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计 4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希巴姆古城位于阿拉伯半岛南端,建在河谷旁边的小山丘上,所在地年降水量在 1000mm 左右。古城建筑具有墙厚、窗小、分排(上排窗靠近屋顶,下排窗贴近地面)的特点,被列为濒危世界遗产。图 1 为“希巴姆古城景观图”。据此回答 13 题。图 1 1.古城选建在山丘上的目的是 A.防避洪涝 B.阻挡风沙 C.军事防御 D.避暑降温 2.古城建筑分排主要是为了 A.泄洪排水 B.隔热降温 C.通风散热 D.应对地震 3.希巴姆古城周边最壮阔的景观是 A.辽阔草原 B.广袤沙漠 C.茂密丛林 D.皑皑白雪 北京时间 2022 年 6 月 21 日 17 时左右我国进入夏至节气,但这并不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气温一般要积累 2030 天左右才会进入最热的时候,即入伏(进入三伏天)。初伏从夏至日后第三个庚日开始。庚日每十天重复一次。今年夏至后第一个庚日是 6 月 26 日。图 2 为“夏至节气图”。据此回答 46 题。图 2 4.今年入伏大约在 A.7 月 5 日 B.7 月 10 日 C.7 月 16 日 D.7 月 21 日 1-2-5.初伏当天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最接近 A.55 B.60 C.65 D.70 6.我国进入夏至节气时,全球昼夜分布最接近 帕米尔高原地处我国的最西端,是亚洲多个主要山脉的汇集处,地质结构复杂,但在波斯语中意为“平顶屋”。高原上山脉之间多宽阔的河谷,宽谷中常见的景色有湖泊、河曲、草原、牛羊图 3 为“帕米尔高原地质构造图”。据此回答 79 题。图 3 7.帕米尔高原形成“平顶屋”的主要原因是 A.内部地势起伏小 B.未经历褶皱构造 C.莫霍界面较平整 D.外力侵蚀作用强 8.帕米尔宽谷中湖泊众多的主要原因是 A.海拔高,蒸发微弱 B.冰川侵蚀,汇水成湖 C.地下水位高,出露成湖 D.河曲发育,积水成湖 9.帕米尔高原缺乏新生代地层的根本原因是 A.断裂下陷严重 B.板块挤压强烈 C.高原地势较低 D.宽谷发育显著 雨雪分界线是指降雨和降雪地区的分界线。图 4 为“2022 年 1 月 2629 日我国部分地区雨雪分界线位置变化图”。据此回答 1012 题。2-3-图 4 10.雨雪分界线的推进速度主要取决于 A.纬度和冬季风 B.温差和地形 C.冬季风和地形 D.水汽量和温差 11.驱动雨雪分界线移动的根源天气系统是 A.冷锋 B.气旋 C.暖锋 D.反气旋 12.28 日甲、乙两地的天气状况最可能是 A.甲地暴雪 B.乙地中雨 C.甲地小雨 D.乙地大雪 图5为“我国某河流平均入海流量和悬沙通量(指单位时间内通过河流某一过水断面的悬移质沙量)年际变化图”。其中丰水年、平水年和枯水年分别以 531m3/s 和 364m3/s 为界。据此回答 1314 题。图 5 13.河流悬沙通量年际变化的影响因素是 A.降水 B.植被 C.气温 D.土壤 14.关于该河流年平均流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入海流量年际变化较小 B.1975 年流量季节变化最大 C.平水年多连续出现 D.枯水年最长持续时间为 6 年 某亚洲国家老年人退休年龄原为 60 岁,但到 2020 年却提升至 65 岁。表 1 示意“该国近年来对养老金领取方面的改革标准”。据此回答 1517 题。表 1:有关提前与推迟领取养老金的额度与浮动率 年龄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增加额(%)-24-19.2-14.4-9.6-4.8 0 8.4 16.8 年龄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增加额(%)25.2 33.6 42.0 50.4 58.8 67.2 75.6 84 3-4-15.该国家最可能是 A.中国 B.日本 C.印度 D.蒙古 16.利于该国提升其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条件有 消费水平高 科技水平高 矿产资源丰富 对外开放程度高 A.B.C.D.17.下列选项中,对我国人口老龄化水平影响最小的是 A.偏低的生育率 B.医疗条件改善 C.生活水平提高 D.推迟退休年龄 洪都拉斯全境四分之三以上为山地和高原,山脉自西向东延伸,内陆为熔岩高原,多山间谷地,沿海有平原。帕图卡河发源于中部米索科山脉,向东北流经内陆熔岩高原,注入加勒比海,全长 482 千米。图 6 为“帕图卡河水系图”。据此回答 1820 题。图 6 18.帕图卡河上游支流众多的主要原因是 A.降水丰富,多水源补给 B.地处山区,多分水岭 C.南高北低,多短小河流 D.地势低洼,流水汇聚 19.帕图卡河上游的开发利用价值主要是 A.水电 B.航运 C.旅游 D.灌溉 20.帕图卡河流域适宜种植 A.小麦 B.甜菜 C.咖啡 D.茶叶 某典型岭南村落历史悠久。图 7 为“改革开放以来该村落三个阶段空间结构变化示意图”。据此回答2123 题。图 7 21.村落各功能区布局呈现的空间形态多为 A.扇形 B.圆形 C.带形 D.半圆形 22.影响图中公共服务设施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自然环境 B.经济水平 C.历史文化 D.交通运输 23.第 3 阶段,该村落的发展状况是 4-5-A.大量本地人口流出 B.风俗文化大变样 C.服务业推动工业化 D.农业生产规模化 第卷(综合题 共 54 分)二、综合题(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54 分)2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8 分)图 8 材料一 火地群岛位于南美洲最南端,有“世界尽头”之称。火地群岛西部和南部为山地,雪线高度仅500800m,海岸线曲折,多幽深的峡湾;东部和北部为平缓低地,海拔 180600m,海岸线较为平直。火地岛南部生长着超过全球 5%种类的苔藓植物,其中约 60%是本地特有的,具有固氮、固碳的作用。这些苔藓植物可以从陆地水中选择性吸收化学元素,分泌酸性物质。材料二 图 8 为“火地岛位置图”。(1)说明火地群岛西侧山地雪线较低的原因。(6 分)(2)分析导致火地群岛西侧海岸线曲折的地质作用。(6 分)(3)从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角度简述苔藓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6 分)25.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8 分)材料一 上海大都市区以上海为核心,以与上海具有紧密联系的地区为辐射范围,包括上海、苏州、无锡、南通、宁波、嘉兴和舟山,总面积为 2.99 万平方千米。图 9 为“上海大都市区示意图”。图 9 材料二 2021 年上海和南通产业结构统计数据(表 2)。表 2 城市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生产总值(亿元)比重(%)生产总值(亿元)比重(%)生产总值(亿元)比重(%)上海 99.97 0.2 11449.32 26.5 31665.56 73.3 南通 485.0 4.4 5357.9 48.6 5184.0 47 5-6-材料三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苏通大桥和崇启大桥相继建成、沪通铁路长江大桥开工建设,上海和南通两地联系日益紧密,南通 50%以上的企业与上海有合作,同时建设了多个沪通合作园区。(1)比较上海,说明 2021 年南通市的产业结构特征。(6 分)(2)简述沪通合作园区的建设对南通发展的影响。(6 分)(3)从区域空间组织的视角阐述上海对南通的辐射作用。(6 分)2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8 分)材料一 国际陆港是海港、边境口岸或空运港在内陆的延伸,也被称作“无水港”,是设在内陆经济中心城市铁路、公路交会处,便于货物装卸、暂存的车站,是对外开放的通商口岸。材料二 2022 年 7 月 12 日,习近平来到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以下简称“国际陆港区”)考察。国际陆港区位于国家级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地处新疆最具发展实力的天山北坡经济带,是承东启西的重要核心节点,包含中欧班列(乌鲁木齐)集结中心、综合保税区、仓储交易产业区等多个功能区,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的标志性工程之一。材料三 图 10 为“新疆地区图和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景观图”。图 10(1)与海港相比,说明国际陆港在运输方面的优势。(6 分)(2)简析国际陆港区选址乌鲁木齐的有利条件。(6 分)(3)分析国际陆港区建设对天山北坡经济带发展的积极意义。(6 分)6-7-江苏省百校联考高三年级第一次考试 地理试卷参考答案 1.A 2.C 3.B 4.C 5.D 6.C 7.A 8.D 9.B 10.C 11.D 12.B 13.A 14.C 15.B 16.D 17.D 18.B 19.A 20.C 21.A 22.C 23.D 24.(1)纬度较高,气温较低;(2 分)西风从太平洋带来丰富水汽;(2 分)西部为迎风坡,降水较多(2 分)。(2)位于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岩石破碎;(2 分)地处西风带,沿岸风浪大,海水侵蚀作用强;(2 分)纬度较高,且多高海拔山地,冰川侵蚀作用强(2 分)。(3)吸收养分和水分,促进土壤形成;储存雨水,防止洪水和土壤侵蚀;储存养分,给生物提供庇护所和食物,维护生物多样性;积累和储存碳,缓解气候变暖。(任答 3 点得 6 分)25.(1)第一产业生产总值和产业比重比上海高;第二、三产业生产总值低于上海;第二产业比重高于上海;第三产业比重低于上海。(三次产业各 2 分,满分 6 分)(2)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获得资金流、技术流与产业流;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居民收入。(任答 3 点得 6 分)(3)依托交通网络,促进上海与南通之间人和物的流动;加强与南通产业分工合作;为南通提供资金、技术和经验;向南通转移相关产业,促进其产业升级。(任答 3 点得 6 分)26.(1)运输速度较快;时效性好;受自然条件影响小;连续性强。(任答 3 点得 6 分)(2)依托交通枢纽,交通便利,物流成本较低;紧邻货源需求地,货运量大;地租水平较低,节省投资;西部大开发和“一带一路”等政策优势。(任答 3 点得 6 分)(3)加强对外开放,增强经济活力;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社会进步;更好融入“一带一路”倡议,增强影响力;加快承接相关产业,实现产业集聚;增加就业机会,保障社会稳定等。(任答 3 点得 6 分)7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