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河南省高三上学期入学摸底考试(一)化学试卷(PDF版)

举报
资源描述
页 1 第 20222023 年度河南省高三年级入学摸底考试(一)年度河南省高三年级入学摸底考试(一)化学化学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Li7 C12 N14 O16 Al27 S32 Ca40 Fe56 Ni59 Cu64 第卷(选择题,共第卷(选择题,共 42 分)分)一、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 14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2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生活、生产等与化学联系紧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陶瓷砚台的主要化学成分与水晶相同 B“薪柴之灰”的主要成分有碳酸钾 C烟火中的红色来源于钠盐的灼烧 D温室气体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 2乙硫醇32CH CH SH是一种易挥发且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液体,可用作天然气及石油气的警告剂。以乙醇为原料可制得乙硫醇,反应原理为322322CH CH OHH SCH CH SHH O给定条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中子数为 10 的氧原子可表示为108O B乙醇和乙硫醇互为同系物 C羟基的电子式为:O:Hgggg D硫化氢的结构式为 HSH 3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选项 物质的性质 用途 A 2N无色无味 可用作食品防腐剂 B 23Al O具有两性 可用作耐火材料 C 石墨具有优良的导电性 可用作电极材料 D 243FeSO具有氧化性 可用作净水剂 4设AN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1页 2 第 A5.6g Fe 完全反应可能失去A0.2N个电子 B11L 1mol L的3AlCl溶液中含有3Al的数目等于AN C常温常压下,11.2L 氢气所含的氢原子数小于AN D16g 肼24N H)中含有的极性键的总数为A2N 5仅用下表提供的玻璃仪器(非玻璃仪器任选)不能实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选项 实验目的 玻璃仪器 A 用24Na SO固体配制124240mL 0.1mol L Na SO溶液 容量瓶、烧杯、玻璃棒 B 用已知浓度的盐酸测定未知浓度的NaOH 溶液 酸(碱)式滴定管、锥形瓶 C 除去 NaCl(l)中少量的2MnO 烧杯、玻璃棒、普通漏斗 D 分离乙酸乙酯和水的混合物 分液漏斗、烧杯 6合成某种具有解毒消肿、祛风活络的功能药物的中间体(M)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 M 的说法错误的是()。A1mol M 最多与24mol H发生加成反应 B该分子中含有 3 种官能团 C该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一定共面 D环上的一氯代物有 3 种 7乙醇在醋酸菌作用下被空气氧化是制造醋酸的有效方法,然而这一传统过程远远不能满足工业的需求。目前工业上多采用甲醇和一氧化碳反应制备醋酸:33CH OHCOCH COOH。以22Rh COI为催化剂、碘甲烷为助催化剂合成醋酸(Monsanto 法)的反应过程如图所示,其中均为阴离子。2页 3 第 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甲醇生成碘甲烷的反应为取代反应 B可表示为3CH COI C在反应过程中 Rh 的成键数目发生改变 D该反应过程中不存在非极性键的形成 8X、Y、Z、W 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X、Y 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是其电子层数的 2倍、3 倍,Z 的原子半径在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是最大的,W 的原子序数是 X 与 Z 的原子序数之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仅由 Y、Z、W 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可能呈中性 B氢化物的沸点:YX C简单离子半径:ZW DX、W 与 Y 均只能形成两种化合物 9我国自主开发应用的铁铬液流储能电池的放电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图中贮液器可储存电解质溶液,提高电池的容量;电极 a、b 均为惰性电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放电时,a 极为电池的负极 B放电时,a 极区的H可通过质子交换膜向 b 极区迁移 3页 4 第 C充电时,a 极连接外电源的正极 D电池反应式为3232CrFeFeCr放电充电垐 垎?噲 垐?10某兴趣小组利用铁矿石(主要成分为 FeO、23Fe O)制取硫酸铁铵晶体4422NH Fe SOH Ox的流程如图 1;4422NH Fe SOH Ox受热分解时,固体剩余质量与温度关系如图 2(已知:a 点时仅失去了一半的结晶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溶液 A 中所含的阳离子只有2Fe、3Fe Ba 点时,剩余固体可表示为4422NH Fe SO6H O C加入22H O的目的是将2Fe全部还原为3Fe Dde 的过程中无气体放出,e 点剩余的固体为4FeSO 11下列依据有关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或数据)能得出相应的实验结论且实验结论符合客观事实的是()。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或数据)实验结论 A 将盐酸与3CaCO反应得到的气体直接通入硅酸钠溶液中 产生白色胶状的沉淀 酸性:2323H COH SiO B 向1210mL 0.1mol L Na S溶液中滴先产生白色沉淀,后产生黑色沉淀 spspZnSCuSKK 4页 5 第 加142mL 0.1mol L ZnSO溶液,再加入几滴同浓度的4CuSO溶液 C 常温下,将等体积的饱和43NH HCO溶液与饱和 NaCl 溶液混合 试管中有白色沉淀产生 常温下,3NaHCO的溶解度小于43NH HCO和NaCl 的 D 常温下,用 pH 计分别测定10.2mol L和1342mol L CH COONH溶液的 pH pH 均等于 7 同温下,不同浓度的34CH COONH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 12某化合物 W 是由四种位于前四周期且均不同周期的常见元素组成的,探究其组成的实验过程如图(略去部分产物)。已知:气体 F 燃烧时,火焰呈淡蓝色且有水生成;白色沉淀 E 可溶于强酸或强碱的溶液;沉淀 A 为红色固体氧化物 M 和白色沉淀 E 的混合物。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白色沉淀 E 为3Al OH B化合物 W 中一定含有氢元素 C生成无色气体 B 的反应中3M:HNO3:2nn D化合物 W 中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是铜元素 1342CuSO5H O和少量水蒸气置于容积可变的真空密闭容器中,受热逐渐失去2H O的三个反应式为 42422CuSO5H O sCuSO3H O s2H O g;5页 6 第 42422CuSO3H O sCuSOH O s2H O g;4242CuSOH O sCuSOsH O g;25和 50下,上述三个反应中水蒸气的平衡压强数据如表所示;不同温度下上述三个反应中水蒸气的平衡压强随温度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反应 2H OkPap 25 50 1.04 6.05 0.75 4.12 0.11 0.60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表示反应的是曲线 a B图中表示42CuSO3H O稳定存在的区域是区域 B C上述三个反应处于 M 点时,正逆反应速率的关系均为vv正逆V D25下,反应达到平衡后,再通入 2H O g,重新平衡后,2H Op增大 14室温下,将10.1mol L的盐酸不断滴加到 10.00mL 相同浓度的 BOH 溶液中,溶液中水电离出的OHc水的负对数lgOHc水与加入盐酸的体积V(盐酸)/mL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6页 7 第 A室温下,BOH 的电离平衡常数约为510 Bb 点溶液中存在:HCl2BOHOHBccccc Ca、b、c 三点溶液中,c 点溶液的离子总浓度最大 D溶液中BClcc对应的点为 a 点 第卷(非选择题,共第卷(非选择题,共 58 分)分)二、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 1517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 1819 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一)必考题:此题共 3 小题,共 43 分。15(14 分)三氯化氮(3NCl,其中 Cl 为1价)是一种用于柠檬等水果的熏蒸处理的黄色油状液体。某兴趣小组利用氯化铵溶液和氯气制备3NCl,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查阅资料:3NCl的熔点为40,沸点为 70。3NCl在 95以上易爆炸,有刺激性气味,不溶于冷水,可与热水反应(即水解)。实验步骤:先检查装置气密性,按上述装置装入试剂,然后打开仪器 X 的活塞和1K,使2Cl与4NH Cl溶7页 8 第 液在低温下反应,观察现象,一段时间后,关闭仪器 X 的活塞和1K,停止向装置 B 中通入2Cl,并控制装置 B 中水浴温度,使3NCl蒸气逸出。(1)装置 A 中的仪器 X 为恒压漏斗,与使用分液漏斗滴加浓盐酸相比,在该实验中使用恒压漏斗的优点为_。(2)装置接口连接顺序为 a_(填小写字母,装置可重复使用)。装置 C 的作用是_。在实验过程中,装置 E 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3)反应一段时间后,用干燥、洁净的玻璃棒蘸取装置 E 中 U 形管内的液体滴到干燥的红色石蕊试纸上,试纸不褪色;若取该液体滴入热水中,片刻后取该水溶液再滴到干燥的红色石蕊试纸上,则试纸先变蓝后褪色。结合化学方程式解释该现象:_。(4)在pH4的条件下,电解4NH Cl溶液也可以制得3NCl,然后利用空气流将产物带出电解槽。电解池中产生3NCl的电极连接电源的_(填“正极”或“负极”),电解4NH Cl溶液制得3NCl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5)3NCl可与2NaClO溶液反应制取2ClO气体,同时产生一种无污染的气体,则参与反应的32NCl:NaClOnn_。16(14 分)镍氢电池是一种新型绿色电池,利用废旧镍氢电池的金属电极芯主要成分为2Ni OH、2Co OH及少量铁、铝的氧化物等生产硫酸镍、碳酸钴的工艺流程如图。已知:部分金属阳离子以氢氧化物的形式沉淀时溶液的 pH 见表:金属阳离子 2Fe 3Fe 3Al 2Ni 2Co 8页 9 第 开始沉淀时 pH 6.3 1.5 3.4 6.2 7.15 完全沉淀时 pH(金属阳离子浓度5110 mol L)9.0 3.2 4.7 9.2 9.15 回答下列问题:(1)步骤用稀硫酸浸取金属电极芯前,需先粉碎金属电极芯,粉碎的目的是_。(2)步骤调 pH 的范围为_。(3)将“母液 1”的 pH 调至 34,再加入 NaClO,NaClO 的作用是_。(4)步骤中若用盐酸代替24H SO和22H O的混合液也能达到目的,从环保角度分析不采用盐酸的原因:_。(5)步骤中“母液 3”与3NaHCO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6)已知:常温下,9sp3CaCO2.8 10K、13sp3CoCO1.6 10K,若向浓度相同的2CaCl和2CoCl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足量23Na CO固体,则所得溶液中22Ca:Cocc_。(7)4NiSO可形成多种结晶水合物,采用热重分析法测定某42NiSOH On样品所含的结晶水数。将样品在 900下进行煅烧,失重率随时间变化如图,B 点时失去全部结晶水,n 的值为_;D 点固体的化学式为_。(8)碱性镍氢电池的工作原理为2NiO OHMHNi OHM放电充电垐 垎?噲 垐?(M 为储氢合金),该电池充电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17(15 分)我国力争在 2030 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因此2CO的捕集、利用与封存成为科学家研究的重要课题。以2CO、2H为原料合成3CH OH涉及的主要反应如下:9页 10 第 2232COg3HgCH OH gH O g 1149.5kJ molH 222COgHgCO gH O g 1240.9kJ molH 23CO g2HgCH OH g 3H(1)3H_1kJ mol。(2)反应和的lnK(K 代表化学平衡常数)随1T(温度的倒数)的变化如图所示。据图判断,反应对应的直线为_(填“a”或“b”),并在图中绘制反应的lnK随1T变化的图像。(3)在恒温条件下,上述三个反应在某体系中建立平衡后,将反应体系体积扩大到原来的 2 倍,反应的平衡将_(填“正向”、“逆向”或“不”)移动,反应和重新达到平衡时所需时间:t_(填“”“”或“”)t。(4)一定条件下,向体积为 V L 的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 21mol COg和 23mol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