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安徽省蚌埠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查试题 语文 PDF版

举报
资源描述
1 页 2023 届安徽省蚌埠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查届安徽省蚌埠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查 语文语文试题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中国古代成人礼定型于周代。男子成人礼称冠礼,女子称笄礼。冠礼是周代士及以上阶层所行的礼仪,现存仪礼士冠礼是当时士阶层以及后世礼仪重建的文本依据。古人重冠礼,将冠礼置于礼仪之首,所谓“冠者,礼之始也”。冠礼最核心的环节是三加冠服和命字。冠者加冠命字之后,从此拥有做官从政、参军从戎、家族祭祀的权利,完成从青少年到成年的转变,正式步入成人行列。礼记冠义云:“冠而字之,成人之道也。”又云“三加弥尊,谕其志也”。怎样做到谕其志呢?这就牵扯到成人礼中的训诫话语。冠礼中三加冠服,每一加都有祝辞,命字后还有字辞,均含训诫之义。按照仪礼士冠礼记载,三加冠,首加缁布冠,念祝辞曰:“令月吉日,始加元服。弃尔幼志,顺尔成德。寿考惟祺,介尔景福。”再加皮弁冠,祝曰:“吉月令辰,乃申尔服。敬尔威仪,淑慎尔德。眉寿万年,永受胡福。”三加爵弁冠,祝曰:“以岁之正,以月之令,咸加尔服。兄弟具在,以成厥德。黄笱无疆,受天之庆。”也就是说,加冠之后,你要放弃你的童稚之心,端正你的仪表容貌,慎修德行之性,在嘉宾和兄弟的见证下成人之后,要努力修身养性,成为一个道德君子。然后是命字,要念字辞曰:“礼仪既备,令月吉日,昭告尔字。爰字孔嘉,髦士攸宜。宜之于假,永受保之,日伯某甫。”就是说,美名配俊士,从此你要保守自身德行,配得起这个名号。主持冠礼的重要人物是宾者,宾者多是当时社会所公认的成“人”模范,他们在仪式上的出现和教诲对冠者而言是一种很好的道德示范和人生导引。此外,冠者在加冠之后还要拜见国君和乡大夫,接受他们的训诫。乡贤们通过祝辞和训诫语词将儒家的做人规范和成人标准内化于冠者心中,对其身心意志进行规训。古人有名有字。一个男孩出生三个月后要由母亲抱着去见父亲,父亲“执子之右手,咳而名之”,行冠笄之礼时又另取字,从此同辈之间以字相称,在父辈和国君面前仍称名,所谓“父前子名,君前臣名”,在人际交往中直呼其名被视为不敬。因为取字,正是为“敬其名也”。在仪礼士冠礼中虽有命字仪节,但并没有专门关于字的来自和含义等的介绍。到了晚唐时期,出现了字说的创作,用来解说取字的意义、字本身的含义并加以劝勉之辞。由于古代的字伴随士人的终生,因而这种蕴含着父辈的叮咛、教诲和期望的意义符号如同纹身一样镌刻在成年者的身体上,甚至超越了身体符号的意义,而内化为一种做人的理想追求和行为规范。晚唐以后,字说文体逐渐兴盛起来,北宋时期黄庭坚、苏轼等均作有大量字说,南宋时理学家又借助字说文体复兴冠礼,使其得以在社会上盛行,至元明两代达到最盛,数量逾千篇。还有一些文体,如字序、字叙、字训、字解等,都是士人应邀为其友人的子女、自己的族中后辈或者自己的子女等在冠笄成年取字之时所作。这些字说写作内容或繁或简,形式或韵或散,蕴含着长辈的殷殷希望和切切叮咛,也折射出当时社会的成人观念和伦理价值观。学者叶国良曾对“字说”与成人礼关系加以集中讨论,认为字说源于周代冠笄之礼中的“命字”仪节,在冠笄礼仪式衰微之时,部分取代了冠礼的部分功能,在民间社会继续发生作用。虽然当代的成人仪式中没有加冠命字的仪节,不再需要对于名字由来和含义的解说,而变成了蕴含着成人道理的各种讲话和寄语,但是成人礼中的训诫环节和劝勉语词依然存在,其核心是使人们明确成人的道理,明确何为成人、如何做人的标准和含义。这或许也是成人礼绵延不绝的原因之一。1 2 页 (摘编自贺少雅训诫成人礼上讲什么)l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作为男子成人礼,冠礼是周代士及以上阶层所行的礼仪,在古代礼仪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B冠礼分为三加冠服和命字两个环节,古人把这两个环节看作是对一个人进行礼仪教育的重要时机。C 仪礼士冠礼中有关于命字仪式礼节的记载,却没有解说取字的意义、字本身的含义等内容。D当代成人礼虽不行冠笄礼,也不另取字,但各种讲话、寄语与古礼中的祝辞、字辞的功能相似。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A首段先从中国成人礼形成时间写起,接着阐述举行冠笄礼的重要意义,从而引出成人礼训诫话语这一中心话题。B第二段直接引用加冠仪式中所念的祝辞和字辞,并阐释其中蕴含的训诫之义,意在说明古代成人礼程序的繁杂。C第四段引出解说字本身含义、取字意义的字说以及同类文体,意在论述冠笄礼仪式衰微时它所起到的训诫功能。D文章论证方法丰富而又灵活,使用引用论证和比喻论证等方法,其中以直接引用为主,论证充分,具有说服力。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三加冠服每一加祝辞都有关于“德”的训诫,甚至主持冠礼的宾者都要求是人之楷模,可知古人非常重视道德教诲。B乡贤们可以对冠者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白省也”“胜人者有力,白胜者强”等内容,使其从中得到教诲。C 古代男子同辈之间要以字相称,如果直呼其名就会被视为不敬;但是在父辈和围君面前,则可以直呼同辈之名。D“轼”,指车厢前面供人凭倚的横木;“子瞻”,源自左传“登轼而望之”。苏轼的名字里蕴含着长辈的训诫之意。(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材料一 7 月 24 日 14 时 22 分,搭载问天实验舱的长征五号 B 遥三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准时点火发射,约 495 秒后,问天实验舱与火箭成功分离并进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圆满成功。作为中国空间站首个科学实验舱,问天实验舱发射重量 23 吨,是我国目前最重、尺寸最大的单体飞行器。同时,由于问天实验舱升空后与天和核心舱实施交会对接,对发射精度的要求更高,需要“零窗口”发射,即火箭发射时间和预定点火时间偏差不能超过 1 秒,发射窗口稍纵即逝。(摘编自人民日报2022 年 07 月 25 日林亦辰“问天”探苍穹,追梦无止境)材料二 今年,我国将完成以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为基本构型的 T 型天宫空间站建造,建成国家太空实验室,支持开展长期、多领域、大规模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在太空中“大兴土木”做实验,是因为太空能提供长期的微重力、辐射等特殊研究环境,可供科学家探究特殊的物理现象。同时,中国空间站长期有人在轨驻留,便于实验操作和设备的维修、维护、升级,样品模块还可通过天地往返运回地面,进行深入研究。2 3 页 问天实验舱应用任务以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研究为主,目前已在空间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微重力流体物理、空间材料科学、空间应用新技术试验等四个领域规划部署了 10 余个研究主题,立项 40 余项科学项目,待空间站建成后,将持续论证、滚动实施相关科学项目。为保证科学任务顺利开展,不断产出科学成果,空间应用系统在问天实验舱部署了生命生态实验柜、生物技术实验柜、科学手套箱与低温存储柜、变重力科学实验柜等科学实验设施,并配置了舱内外应用任务共用支持设备,联合支持科学项目在轨顺利实施。在已部署的实验柜中,生命生态实验柜将以水生生物、小型模式动物等为实验样品,开展拟南芥、线虫、果蝇、斑马鱼等动植物的空间生长实验;科学手套箱提供了洁净密闭空间和温湿度环境控制,配置灵巧机械臂,具备细胞级精细操作能力;低温存储装置则是我国首台“太空冰箱”,集成了 3 个冷冻冷藏区,既可以对样品进行 4 摄氏度保鲜,也可进行零下 20摄氏度、零下 80 摄氏度冷冻。(摘编自 北京日报 2022 年 7 月 25 日刘苏雅 我国首个科学实验舱踏上“问天”之路)材料三 4下列说法,不符合材料三相关内容的一项是(3 分)A.问天实验舱包括工作舱、气闸舱、资源舱=部分,气闸舱外配置小机械臂,资源舱肩部安装太阳翼。B工作舱是迄今中国最大单密封舱体,舱内设有生命生态实验柜、生物技术实验柜等多台实验设施。C气闸舱看起来方正,节点气闸舱比它有优势,内部空问更大,出舱口也更大,便于航天员进出舱。D太阳翼是一种收集太阳能的装置,是空间站运行的能量源泉,它是目前国内最大的柔性太阳翼。3 4 页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 长征五号 B 遥三运载火箭在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将我国空间站问天实验舱精准送入了预定 轨道。B问天实验舱是中国空问站首个科学实验舱,发射重量约 23 吨,是我国目前最重、尺寸最大的单体飞 行器。C问天实验舱需要与天和核心舱进行交会对接,因此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发射,要求“零窗口”发射。D今年,我国完成了以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为基本构型的 T 型天宫空间站建造。6问天实验舱有哪些功能?请结合文本材料二、三回答。(6 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补丁 梁衡 “补丁”这个词恐怕要退出词典了。它本是指衣服破了,用一块碎布头补上。但是,现在 30 岁以下的人有谁见过补丁?又有谁还穿带补丁的衣服?上世纪 60 年末有一个政策,凡大学毕业生都得先到农村去劳动一年。1968 年年底,我们几个从北京、上海来的大学生到内蒙古巴彦淖尔盟临河县报到,被安置在一个生产队劳动。我们哪里是什么“知青”,是“困青”“文革”潮起被困在学校不能按时毕业,毕业之后又被困在农村不能实现专业对口。那个年代全民勒紧腰带过日子,穿带补丁的衣服很平常。毛泽东接见外宾时屁股后面有两个补丁,工作人员说换条裤子。毛说不用,外宾又不看后面。我们的大学校长是吴玉章,资格更老,曾是毛泽东的老师。与学生合影时,他坐前排的椅子上,后排站着的同学一低头,发现吴老肩膀上有两块补丁。80 年代初。电影明星刘晓庆出道成名,随电影代表团出访日本,却没有一件合适的衣服。在道具库里找到一条长裙,但胸前有一个破洞,就别了一枚胸花掩饰,这样也敢出国。明星达式常拍人到中年,背心后面有几个破洞,那不是道具设计,是他自己平时穿的衣服。这就是那个年代的正常生活。我当时还有一件白衬衣,那是用日本进口的尿素化肥的袋子缝制的。但“尿素”两个字怎么也洗不掉,于是裁剪时把它们巧妙地处理在双腋下不易看见的地方。随着时代的变迁、经济的发展,不管是领袖、明星,还是平民,他们的补丁都没入了历史的烟尘。衣不为暖而为美,走马灯似的换着花样穿,不再因破而补,而是因时而弃,许多完好的衣鞋都成了垃圾。衣可弃,习难改。我常碰到的一个难题是,一双袜子,别的地方还好好的,只是脚后跟上张开一个大洞。用之不能,弃之可惜。一天在购物网站上忽发现“补丁”二字,如他乡遇故知,乐从心底生。网上有各种补丁,颜色、布料、款式任选,还自带胶水,一贴即可。我大喜,即下单购得几款。几日后到货,才知道此补丁不是彼补丁,而是专往新牛仔衣裤上贴的小装饰。我这个“祥林嫂”,只知道补丁是补衣服的,不知道补丁还会耀武扬威地骑在衣服上,而且能变脸。袜子没有补成,“补丁”二字倒由实际问题升华成一个哲学问题,终日萦绕在我的脑子里,抹之不去。这世上的事是缺而后补,还是不缺也补?补是为了填洞找平,还是为平地上起楼?本来,“补”者,补缺、补漏之谓也,有弥补、挽救之意。物因残而补,衣因洞而补,牙因缺而补,实在万不得已才去补。凡补过的东西总归不如原装原配的好。但再一想,也不一定,“补”者,又有补给、补充、添加、增强之意。补过的东西其强度和外观也有反超原物的,如胶粘的木板、焊接的金属,若去做破坏实验,先断裂的并不是补焊之处。掺了新元素的合金,也4 5 页 强过原来的单一金属。莎士比亚说,生还是死,这是一个问题;补还是不补,也成了一个我想不透的新课题。再说我们这一批大学生,后来自然都离开了农村,但那是每人都打过补丁之后的事了。或者考研,或者入乡随俗,重学一门本事,反正必须重打补丁。如外语这个补丁就有天来大,补得你喘不过气。那个时代,我们从中学到大学学的都是俄语,而要考研就得从头学英语。人近三十了重新投一次胎,要用多少吃奶的力?不像是补一双鞋、一件衣,人打补丁是很痛苦的。我见过钉马掌,要用钉子生生地在马蹄上钉一块生铁,那马也得忍着。不要小看这块铁补丁,肉蹄变铁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