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2022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pdf

举报
资源描述
试卷第 1页,共 5页 外 装 订 线 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 内 装 订 线 绝密绝密启用前启用前20222022 年河北省中考历史真题年河北省中考历史真题试卷副标题试卷副标题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100 分钟;命题人:xxx题号一二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第 I I 卷(选择题)卷(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 I 卷的文字说明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一、选择题1它的签订改变了中国在国际格局中的地位,中国长期独立发展的历史从此结束,被迫融入资本主义向全球扩张的潮流之中。“它”指的是()A 南京条约B 马关条约C 辛丑条约D 九国公约2某学者在评价辛亥革命时指出:“自古以来,皇帝被看做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的绝对权威,如今都可以被打倒,那么还有什么陈腐的东西不可以被怀疑、不可以被抛弃?”这说明辛亥革命()A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B刺激了中国民族工业产生C推翻了中国的封建制度D扫除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31920 年 7 月,一些日本议员针对五四运动以来中国留日学生问题,在向国会提出的关于中华民国留日学生之质询书中说:“来日之中华民国留学生们归国之后,多成为排日论者对此现状,政府将采何种方针?”由以上材料可见,五四运动()A遭到了北洋政府的镇压B受到了日本政府的抵制C引发了留日学生的归国浪潮D激发了留日学生的爱国情感4 过春节时,人们常通过贴年画寄予对新一年的美好期盼。下面年画应张贴于()1试卷第 2页,共 5页 外 装 订 线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A北伐战争时期B局部抗战时期C全民族抗战时期D人民解放战争时期5 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记述道:“1971 年 8 月 13 日,中共中央提出,争取在四五计划期间,在农村普及小学五年教育1975 年四五计划完成时,全国中小学生在校数量出现了一个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高峰。与 1965 年相比,1976 年小学生人数增加了29.1%,初中生人数增加了 4.4 倍,高中生人数增加了 10.3 倍。”该“记述”应纳入的学习主题是()A新中国政权的巩固B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C改革开放初见成效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6 下图所示目录节选自 百年中美关系史 一书。目录中的“_”处应填入()第二编两大国从对峙走向缓和(1949-1976)第一章中美两国分道扬镳163第二章中美陷入敌对关系174第三章_226第四章中美探索关系正常化242A美国开始介入中国内战B美国试图调整对华政策C中美建交与邓小平访美D中美军事关系不断加强7同学们在开展“中外海路交通发展史”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中,搜集到下面一幅示意图。该图所示历史事件的结束距今()2试卷第 3页,共 5页 外 装 订 线 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 内 装 订 线 A500 周年B503 周年C530 周年D535 周年8他们把自已的一生都献给了无产阶级解放事业,他们共同创立的学说,成为指引全世界劳动人民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伟大理想而进行斗争的理论和行动指南。历史上第一次把他们的学说付诸实践并取得成功的革命是()A法国大革命B法国巴黎公社C俄国十月革命D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9下图所示历史现象()A激起了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B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展的背景C加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D使西欧国家走上联合自强道路1020 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力量和国力的增强,它的对外政策思想也发生变化。它把从“经济大国”迈向“政治大国”视为其基本方针,这一方针引起了亚洲邻国对它未来走向的担忧和疑虑。“它”指的是()A美国B德国C日本D印度11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尽管发生了冷战和多次局部战争,但是 70 多年以来,没有发生过新的世界大战,一些局部冲突也得到政治解决。1948 年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开始实施,到 2018 年,已经进行了 71 项,完成 57 项。这些维和行动,对控制局部战3试卷第 4页,共 5页 外 装 订 线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争扩大、解决地区冲突发挥了有效作用。这说明联合国()A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增长B避免了局部战争的发生C助推了两极格局的结束D推动了世界和平与稳定第第 IIII 卷(非选择题)卷(非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 II 卷的文字说明评卷人得分二、综合题二、综合题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从 17 世纪到 19 世纪,资产阶级道过革命或改革,相继在欧美主要国家和亚洲的日本取得了政权,资本主义制度得以确立,在此期间,以牛顿、达尔文等为代表的科学巨匠的产生,极大地丰富了人类的自然科学知识,为工业革命和其他科技创新提供了重要前提。从 18 世纪中叶开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开始或完成的工业革命,使生产力获得迅猛发展摘自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 年版)(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所述史实都首先发生在哪一国家。(2)材料表明西方国家在 17 世纪到 19 世纪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成果有哪些?(3)中国近代史上洋务派、维新派为救亡图存学习借鉴了上述成果,提出了各自的方案。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他们的方案各是什么。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945 年 8 月 6 日,美国 B-29 型轰炸机在日本广岛上空 1 万米处投下了一枚原子弹,使爆炸中心区域及附近区域立即被摄氏 7000 度的高温吞没,造成约 14 万人死亡。翌日,日本当局敦促科学家去广岛实地调查,及至获知真相,深深为之战栗。8 月 9 日,美国又向日本长崎投下了一枚原子弹,造成约 7 万人死亡。原子弹轰炸后的广岛一片瓦砾摘编白日本通史材料二苏联为了打破美国的核垄断、在苏联原子弹之父库尔恰托夫领导下建成了原子4试卷第 5页,共 5页 外 装 订 线 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 内 装 订 线 反应堆1949 年 8 月 29 日成功地试爆了第一颗原子弹。美国为了重新占有核优势,加紧研究核聚变技术,1952 年 11 月 1 日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氢弹,其威力比在广岛投掷的原子弹大 800 多倍,美国氢爆炸 9 个月后,1953 年 8 月 12 日苏联氢弹爆炸成功。英国在 1952 年和 1956 年、法国在 1960 年和 1968 年分别实验成功了原子弹和氢弹。摘编自世界史现代史编(1)据材料一,指出美国使用了哪一新式武器。其杀伤力如何?(2)据材料二,归纳这类新式武器发展呈现出哪些特点。(3)综合材科、问题和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为保卫国家安全在这类新式武器研制上取得的成果。14阅读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探究问题。班级开展“回望百年史,奋进新征程”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参加。材料1944 年 5 月 21 日至 1945 年 4 月 20 日举行的中共六届七中全会和会上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增强了全党在毛泽东思想基础上的团结在抗日战争接近最后胜利的前夜,为总结中国革命的基本经验,为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建设新中国做准备,1945 年 4 月 23 日至 6 月 11 日,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举行。出席大会的代表共计 755 人,代表着全党 121 万名党员。大会提出党的政治路线是:“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我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的中国。”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场摘编直中国共产党历史(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共七大召开时与中共一大召开时相比全党党员人数发生了什么变化。(2)材料一中“_”处是中共七大确定的革命目标,结合所学知识,将此目标内容补充完整。并据材料一,概括这一目标提出的主要背景。(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实现了上述目标,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新纪元。试用所学知识,列出“中华人民共和用成立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新纪元”这结论得出的主要理由。56答案第 1页,共 5页参考答案:参考答案:1A【解析】【详解】1842 年的南京条约不仅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而且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从此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A 项正确;马关条约不是打破中国独立发展道路的开始,排除 B 项;辛丑条约促使清政府沦为列强统治中国工具,排除C 项;九国公约促使中国重新回到帝国主义列强控制的局面,排除 D 项。故选 A 项。2A【解析】【详解】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题干的“自古以来,皇帝被看做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的绝对权威,如今都可以被打倒,那么还有什么陈腐的东西不可以被怀疑、不可以被抛弃?”说明辛亥革命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A 项正确;洋务运动刺激了中国民族工业产生,排除 B 项;辛亥革命没有推翻中国的封建制度,排除 C 项;辛亥革命没有扫除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排除 D 项。故选A 项。3D【解析】【详解】五四运动的主旋律是爱国主义。材料中日本议员对于中国留日学生归国后的排日论述可知,五四运动的爆发激发了留日学生的爱国情感,D 项正确;材料不是说明五四运动遭到了北洋政府的镇压,排除 A 项;五四运动并没有受到日本政府的抵制,排除 B 项;材料说明的是五四运动激发了留日学生的爱国情感,并不是引发了留日学生的归国浪潮,排除 C 项。故选 D 项。4C【解析】【详解】依据年画中“军民合作,抗战胜利”可知是全面抗战时期,因此,全面抗战时期军民才通力合7答案第 2页,共 5页作抗日,C 项正确;北伐战争主要是打倒列强,除军阀。排除 A 项;局部抗战时期军民尚未完全合作,排除 B 项;人民解放战争不符合图片中“抗日”的信息,排除 D 项。故选 C 项。5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61976 年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时期,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依据题干的时间“1965 年、1971 年、1975 年、1976 年”可以判断“记述”应纳入的学习主题是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B 项正确;新中国政权的巩固指的是建国初期采取措施巩固新生的政权,排除 A 项;1978 年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排除 C 项;1992 年召开的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排除D 项。故选 B 项。6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两大国从对峙走向缓和(1949-1976)”,第一章中美两国分道扬镳指的是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当社会主义阵营的反帝先锋,美国做资本主义阵营的领袖;第二章中美陷入敌对关系指的是 1949 到 1959 年间,美国不承认新中国,并挑起抗美援朝战争以及制造台湾海峡危机;第三章指的是 1959 到 1969 年间美国试图调整对华政策,对华采取“遏制而不孤立”政策,中国支持越南的抗美战争“反美统一战线”等;第四章,中美探索关系正常化指的是 1969 到 1976 年间的中美乒乓外交,基辛格秘密访华,尼克松访华,以及 1976 年中美建立联络处,B 项正确;中国内战是 1946-1949 年间,排除 A 项;中美建交时间是 1979年,排除 C 项;中美军事关系不断加强不符合题意,排除 D 项。故选 B 项。7A【解析】【详解】麦哲伦船队在西班牙资助下于 1519 年1522 年,完成环球航行,证明了地圆说的正确。今年是麦哲伦船队完成环球航行 500 周年,A 项正确;B、C 和 D 时间不符合,排除。故选A 项。8C【解析】8答案第 3页,共 5页【详解】依据题干的“他们共同创立的学说,成为指引全世界劳动人民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伟大理想而进行斗争的理论和行动指南。”可知他们的学说指的是马克思主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俄国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使马克思主义由理想变成了现实,C 项正确;法国大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排除 A 项;法国巴黎公社失败了,排除 B 项;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晚于俄国十月革命,排除 D 项。故选 C 项。9C【解析】【详解】依据表格信息可以看出,1880-1914 年欧洲大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