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22-父亲、树林和鸟课件

举报
资源描述
2222父亲、树林和鸟父亲、树林和鸟牛汉牛汉会认5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黎明”“幽深”等词语。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2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品词析句,领悟课文内容,并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体会父亲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美妙。作者介绍作者介绍牛牛汉汉(1923-2013),山西定襄人,蒙古族。原名“史承汉”,后改为“史成汉”。现代诗人、作家,曾用笔名“谷风”,是“七月派”代表诗人之一。1940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代表作有:长诗鄂尔多斯的草原等,散文童年牧歌悼念一颗枫树等,诗集彩色生活在祖国面前海上蝴蝶温泉等,诗话集学诗手记梦游人说诗等。会认的字会认的字生字学习生字学习 会写的字会写的字 多音字多音字朝朝chocho:朝代朝代 朝见朝见zhozho:朝阳朝阳 朝气朝气蒙蒙mnmn:启蒙启蒙 蒙蔽蒙蔽mnmn:蒙骗:蒙骗 蒙头转向蒙头转向mnmn:蒙医:蒙医 蒙古族蒙古族 形近字形近字朝(cho)朝代 朝着嘲(cho)嘲笑 嘲讽雾(w)云雾 雾气蒙蒙务(w)务必 不务正业蒙(mn)蒙古 内蒙朦(mn)朦胧 鼻(b)鼻子 鼻梁鼾(hn)鼾声 总(zn)总之 总而言之聪(cn)聪明 聪明才智抖(du)抖动 发抖蚪(du)蝌蚪湿(sh)湿度 湿润显(xin)明显 显而易见猎(li)猎人 狩猎借(ji)借书 借古讽今翅(ch)翅膀 展翅高飞翘(qio)翘望 翘首以盼膀(bn)臂膀 肩膀榜(bn)榜样 标榜词语学习词语学习黎明黎明:时间词。天快要亮或刚亮的时候。造造句句:黎明的曙光已透过茂密的枝叶,照在她的眼睑上。幽深幽深:(山水、树林、宫室等)深而幽静。造句造句:幽深的山谷云雾缭绕,美如仙境。喃喃喃喃:连续不断地小声说话的声音。造造句句:明天是母亲节,我喃喃自语道:“应该给妈妈选什么礼物呢?”词语理解词语理解兀立兀立:直立。造句造句:桂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舒畅舒畅:开朗愉快;舒服痛快。造句造句:我的心情十分舒畅。惊愕惊愕:吃惊而发愣。造句造句:听到这个消息,他感到十分惊愕。近义词近义词一生(毕生)喜欢(喜爱)黎明(清晨)突然(忽然)幽深(幽邃)舒畅(舒适)快活(快乐)一瞬间(一刹那)反义词反义词喜欢(讨厌)黎明(傍晚)舒畅(苦闷)快活(痛苦)容易(困难)潮湿(干燥)沉重(轻松)词语辨析词语辨析突然突然 忽然忽然 相同点:相同点:都含有“没有想到,出人意料”的意思。不同点:不同点:“突然”是一个形容词,表示在短促的时间里发生,出乎意料,令人觉得一时无法应付;“忽然”是一个副词,表示情况发生得迅速而又出乎意料,但与“突然”一词相比较,令人意外的程度要小一些。运用示例:运用示例:1.这件事发生得太()了。2.爸爸正准备出门,()下起了倾盆大雨。突然忽然朗读第3自然段时,注意重读“上上下下地望了又望,用鼻子闻了又闻”,语速稍慢,读出父亲观察的用心、仔细;在朗读展现鸟儿的语句时,注意语速稍快,读出鸟儿的欢快舒畅。朗读指导朗读指导课文朗读课文朗读点击以下图标即可播放自由朗读全文并标出自然段,说说文章一共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各个部分的内容大致是什么?整体感知整体感知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总写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歌唱的鸟。第二部分(第2-22自然段):写“我”回忆小时候与父亲在树林里谈论关于鸟的问题。第三部分(第23自然段):写“我”为父亲不是猎人而高兴,表达了“我”对鸟的喜爱。课文解读课文解读1.结合上一课的学习,想想第一句在文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第一句是文章的中心句,起到了点明主题、总起全文的作用。2.默读第3-6自然段,完成下面的填空。父亲突然站定,朝()的()的树林,()地望了又望,用鼻子闻了又闻。“林子里有不少鸟。”父亲()着。并没有看见一只鸟飞,并没有听到一声鸟叫。我()地望着()的像树一般()的父亲。雾蒙蒙雾蒙蒙上上下下上上下下喃喃喃喃茫茫然茫茫然凝神静气凝神静气兀立兀立幽深幽深 3.第3-5自然段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运用了对比手法。通过“我”“没有看见一只鸟飞”“没有听到一声鸟叫”,与父亲“望了又望”“闻了又闻”后,能判断出“林子里有不少鸟”进行对比,表现了父亲对鸟的了解以及对树林的熟悉。4.父亲是根据什么判断出“林子里有不少鸟”的?(1)没有风,可树枝上的叶子却在动。(2)空气中弥漫着“鸟味”。5.走进树林中,“我”仔细找都没有找到父亲所说的在动的叶子,也只闻到了“浓浓的苦味的草木气息”,这里运用了什么写作方法?有什么作用?运用了对比的写法。父亲能闻出“鸟味”是他长期用心仔细观察的结果,这说明他熟悉树林和鸟。通过“我”的茫然与父亲肯定的对比,突出父亲对树林和鸟有着深厚的感情。6.阅读第7-18自然段,我们可以从父亲的话里知道鸟儿的什么特点?他的话表明了什么?特点:鸟儿晚上过夜是一群的,会将羽毛捂得热腾腾的,黎明时,所有的鸟会抖动浑身的羽翎,抖尽露水和水汽,张开喙舒畅地呼吸。表明了父亲熟知鸟儿的生活习性,进一步突出父亲对鸟儿的喜爱之情。7.你怎么理解第19自然段“我知道父亲此时也最快活”这句话?父亲深深地爱着树林喝尿,所以树林和鸟最快活的时刻也是父亲最快活的时刻。8.最后一段“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这句话怎么理解?说说你的体会。猎人是指打鸟的人。父亲对鸟的各方面都很熟悉。如果父亲是猎人或有像父亲这样的猎人的话,那么鸟儿们的命运是很悲惨的。只有当世界上很多很多的人都不是猎人的时候,我们才能有鸟语花香、绿树成荫的生活环境。“我”为父亲不是打鸟的人而高兴,说明“我”也是一个爱鸟的人。我们都爱鸟、护鸟,都热爱大自然。父亲突然站定,朝幽深的雾蒙蒙的树林,上上下下地望了又望,用鼻子闻了又闻。(动作描写)佳句积累佳句积累围绕一个中心意思来表达围绕一个中心意思来表达 “中心句”指能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句子。本文的中心句在文章的开头,“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歌唱的鸟”,这句话在文中起点明主题、总结全文的作用。围绕一个中心意思来表达,可以使文章材料组织有序,结构层次清晰,有效地避免偏题、跑题。我们在运用这种方法来写文章时,首先要确立并提出所要表达的主题;然后选择不同方面或不同阶段的具体事例进行叙述;最后总结概括,点出主题。写法借鉴写法借鉴1.带有鸟名的成语。带有鸟名的成语。欢呼雀跃 鸦雀无声 鹏程万里沉鱼落雁 一箭双雕 风声鹤唳2.写鸟的古诗。写鸟的古诗。画眉鸟画眉鸟(北宋)欧阳修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拓展延伸拓展延伸这篇课文主要写“我”和父亲关于鸟的对话,让“我”了解到父亲对鸟的熟悉和热爱,这种爱也感染了“我”,使“我”有了爱鸟的意识,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与融洽。课堂小结课堂小结父亲、树林和鸟结构图示结构图示父亲最喜欢树林和歌唱的鸟谈论关于鸟的问题为父亲不是猎人而高兴看鸟动闻鸟味听鸟语知鸟性爱鸟护鸟爱大自然当堂测试当堂测试1.从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父亲对大自然的热爱?(1)观察树叶便知道“林子里有不少鸟”。(2)能从“浓浓的苦苦的草木气息”中闻出“鸟味”。(3)了解黎明是树林和鸟最快活的时刻。(4)知道黎明时的鸟“最容易被猎人打中”。从这些地方可以看出父亲对大自然的热爱。2.读句子,说说画线部分给你什么感受?然后选择一句抄下来。(1)父亲突然站定,朝幽深的雾蒙蒙的树林,上上下下地望了又望,用鼻子闻了又闻。幽深的雾蒙蒙的树林,可见父亲与“我”去树林边走的时间很早。(3)我茫茫然地望着凝神静气的像树一般兀立的父亲。父亲凝神静气像树一般兀立,可见父亲观察得很用心、认真。3.我只闻到浓浓的苦苦的草木气息,没有闻到什么鸟的气味。“我”只闻到草木发出的浓浓的苦苦的气息,可见“我”不是一个熟悉鸟的习性的人。课后习题课后习题想一想,我们可以有哪些保护鸟类的宣传语呢?和大家交流一下。(1)爱鸟、护鸟是人类的美德。(2)同在蓝天下,人鸟共家园。(3)爱护鸟儿吧!不要让树木感到孤独。(4)让人类在大自然中愉快前行,让鸟儿在天空中自由翱翔。(5)爱鸟、护鸟不分你我他,良德善举益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