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激光器项目控制质量分析

举报
资源描述
泓域/半导体激光器项目控制质量分析 半导体激光器项目 控制质量分析 xxx(集团)有限公司 目录 一、 验证与确认 3 二、 质量的适用性 4 三、 坏质量的代价 5 四、 什么是质量 7 五、 质量保证的基本概念 8 六、 预防 11 七、 项目简介 13 八、 公司基本情况 16 九、 进度实施计划 18 项目实施进度计划一览表 18 十、 项目经济效益分析 20 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 20 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 22 利润及利润分配表 24 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 26 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 28 一、 验证与确认 质量控制是为了在生产过程中检查产品是否符合要求的措施。针对符合性质量和适用性质量两种不同的质量观点,其参照的标准也会有所区别,从而反映出两种不同类型的质量控制活动:验证和确认,简称V&V。 “正确”这个词的性质:前者是副词,修饰的是动词“构造”;后者是形容词,修饰的是名词“产品”。验证与确认都是为了质量控制,参照某一标准检查产品是否满足要求。但是,两者参照的标准并不一样。验证参照的是产品的规格,确认则参照产品本来的用途。显然,验证所参照的产品规格是显性的文档,确认则要复杂得多。 当客户有某种需要而产生产品需求时,开发人员会把需求转化成规格。而这个规格就成为生产和制造过程中的参照基准。但问题是,所有的需要都被真实而完整地转化成规格了吗?这在很多情况下是不可能的。从需求开始,构造产品的每一个过程都会产生中间产品,都需要对其进行检查。参照定义的规格检查产品就叫验证。看看产品是不是能满足其预先期望的用途就是确认。 简单地说,验证所参照的基准是明确的规格和需求,确认所参照的基准是客户的期望。 大多数情况下,验证过程比较容易操作,而确认过程则容易被忽视。产品的最终期望是由客户确定的,确认过程的最重要的标志就是必须有客户参与。但是对于一个中间产品,作为非技术专家的客户如何进行确认呢?这恰恰就是确认工作的难点。很多情况下,确认工作由于工程活动的局限而无法实施。产品完成后自然可以给客户作确认工作了,但是这就可能太晚了,因为确认的目的就是要确定是否构造了一个正确的产品。显然这是一个两难的境地,因此大多数确认过程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点,就是在还没有出现最终产品之前,帮助客户想象产品完成之后的样子。 二、 质量的适用性 简单来说,质量就是需要达到的要求,没有达到就是偏差,需要被纠正。这就是质量控制活动最主要的目的,但是这个判别是否达到“要求”的标准是什么呢?也就是说质量控制参照什么来判定是否符合要求? 首先应该想到的就是,产品应该符合预先规定的规范和标准。任何一件产品,其本身必须有相应的、应该达到的标准和要求。只要产品符合这些要求就算满足标准。这一质量观点始于“质量管理”概念的早期阶段,即20世纪40年代,我们把它称作“符合性质量”阶段,其基本的观点就是:质量是以符合现行标准的程度作为衡量依据,“符合标准”就是合格的产品质量,符合的程度反映了产品质量的水平。很显然,要想达到这个要求,一个基本的条件就是必须首先定义产品的规格标准,并且这些规格标准可以被有效地检查,以确定其产品的符合度。 显然,“符合性质量”概念更适合于标准化的产品。例如,商店里出售的各种货物和产品,因为每一个产品都可以用一个显性的规格定义和明确其应该达到的技术指标。但这一观点也有明显的问题,因为技术标准是由生产方定义的,会不会出现符合技术要求,厂方满意的产品,而顾客却对其并不满意呢? 三、 坏质量的代价 质量目标是工作结果所需要达到的要求,但如果没有达到要求会产生什么后果呢?显然,客户不会接受这样的结果。例如,你去商店里买了一台不工作的电视机,你肯定会要求商店调换一台。但对厂家来说,不仅仅是给你更换了一台新机器,更麻烦的是原来的坏机器必须采取措施处理掉,或者维修,或者报废。但无论怎样,生产厂家都要花费额外的代价处理这些“没有达到要求的结果”。我们把这类活动称为返工。事实上,交付给客户后出现质量问题,其代价绝不仅仅是修复产品本身的问题。这个客户很可能会拒绝购买同一生产商的所有产品,而且会影响他周围的人,使企业产生更大的隐性损失。对生产商来说,他们更关注的是没有达到质量要求后所产生的返工代价。因为这会侵蚀企业运作的本质目标获取利润。 促使人们关注质量的真正动机其实是如何减少返工的代价,至少要避免把不合格的产品交付客户,所以产品在出厂之前要做一次检查。如果措施得当,这将避免交付给客户后出现质量问题。但如果在出厂前发现了不合格产品呢?同样也面临着类似的返工活动,或者修复产品,或者报废后重新生产一个合格的产品。无论怎样,都引起了新的活动成本。为了进一步减少返工代价,人们作了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发现了一条极具指导意义的COPQ曲线。 这条曲线度量了缺陷修复成本和缺陷产生与被修复阶段之间距离的关系。 返工成本与缺陷产生和修复阶段之间的距离呈迅速上升的指数关系。也就是说,项目初期的一些小错误,如果不及时修复会造成巨大的损失。这和大多数人的直觉经验是相似的。 由于COPQ曲线的存在,使得人们意识到:仅仅在最后关头检验工作结果,虽然可以避免交付不合格产品给用户,但仍然会导致高昂的内部返工成本,所以还需要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加入更多的检验措施,以期在产生错误的早期阶段就纠正错误。这些检验措施被称作“质量控制”。 四、 什么是质量 学习质量管理的第一个问题是:什么是质量? 我们在讨论项目目标的时候说过,所谓质量目标,就是完成的结果所应该达到的要求。在日常生活中,大多数人通常认为产品没有毛病,经久耐用就是好质量。我们再看看国际标准化组织对质量所作的定义:反映实体(产品、过程或活动等)满足明确的或隐含的需要的能力特性总和。 显然,这个定义要形式化得多。这个定义包括以下三个含义: 含义一:实体是承载质量属性的具体事物。这可以包括:产品,提供各种享用功能的有形实物;过程,带来某种享受的服务;活动,在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中所开展的工作。 含义二:满足用户需求的能力特性总和,表明质量高低并不取决于实体的各种能力特性是否最好,而只要满足需求(明确的或隐含的)即可。 含义三:不同实体,质量实质内容不一样。例如,产品质量是指产品能够满足用户使用要求所具备的功能特性,服务质量是指服务满足顾客期望的程度,活动质量由工作结果来衡量。 回过来看我们最初的定义,“结果所应达到的要求”可以说是ISO定义的通俗表示。只不过,这里有几个需要引申的地方:第一,完成结果不仅仅指有形的产品,也可能指并不交付任何物质产品而相对无形的“服务产品”;第二,应达到的要求不仅仅是明确的、显性的需求,还包括隐含的需求。 当我们去一家餐馆吃饭时,该如何理解这里面的质量概念呢?如果是狭义的质量概念,那么我们仅仅会关注餐馆所提供的食物是否符合要求。但如果是广义的质量概念,那么我们很可能就会更在意餐馆的环境是否卫生,是否有情调,背景音乐是否听着舒服,服务是否周到等。如果从这一点上看,大家或许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很多人认为麦当劳的汉堡包并不好吃,但不能阻止它成为最赚钱的“餐馆”。 有关质量概念的另外一个误解来自对技术指标等级的认识。衡量质量的标准来自对客户需求的满足,它是衡量相对性的指标,和绝对性的技术等级没有直接的关系。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4万元的夏利车和40万元的宝马车哪一个质量好呢?有人可能会回答“宝马质量好”。其实这个回答混淆了质量和等级之间的区别。我们说,4万元的夏利车如果实现了4万元所要求的所有技术指标,它就是高质量;40万元的宝马车如果只实现了38万元所要求的技术指标,虽然每一项指标都比夏利车高,但我们仍然认为宝马车的质量不高。 五、 质量保证的基本概念 为了实现质量所建立起来的一系列质量管理活动,如通过预防措施、质量控制和返工等活动共同作用来保障质量目标的实现。如果没有这些措施,就可能出现产品达不到预定要求的情况,也就是质量目标没有实现。在现实中,由于各种原因,对质量目标实现的判别存在“滞后性”。例如,消费者对一件专业性较强的产品缺乏专业判断;或者刚买来的时候产品是好的,过了一段时间后才发现有缺陷;或者外包一个项目,必须在项目开始运作之前选定可以保证质量目标的承包商。所有这些,都意味着对质量目标实现认定的滞后性。也就是说,即使不实施这些有利于保障质量目标的活动,在当时也可能不会发生问题,但却可以马上节省这些活动的实施成本。这种短期利益行为可能产生诱惑,必要的质量活动因此被忽视。但产品的缺陷早晚会被发现,而且发现得越晚,其修复代价越高。所以,质量管理实施的真正难点在于此:如何避免追求短期利益而损害长期利益。 对客户来说,需要判别质量目标状态,对组织内部的管理来说需要用某种手段来真实地了解当前质量目标的状态。因此,需要找到一种方法来判别未来交付产品的质量趋势,这就是质量保证的概念。为了帮助理解,以下是一些有关质量保证的定义,从这些不同出处的定义中可以看到一些共有的东西,以帮助大家体会质量保证概念的核心理念: •质量保证:在质量体系内所有执行的计划或系统的活动,为项目满足相关标准增强信心。 •质量保证是一个活动,它向所有有关的人提供证据,以确立质量功能正在按需求运行的信心。 •ISO8402.3.4中定义的质量保证:为了提供足够的信任,表明实体能够满足质量要求,而在质量体系中实施并根据需要进行证实的全部有计划和有系统的活动。 •IEEE中定义的质量保证:质量保证是有计划和系统性的活动它对部件或产品满足确定的技术需求提供足够的信心。 •GB6583—1994中定义的质量保证:为了提供足够的信任,表明实体能够满足质量要求,而在质量体系中实施并根据需要进行证实的全部有计划和有系统的活动。 从以上来自不同出处但针对同一概念的定义描述中可以看到,所有的定义都反复强调几个关键性的词语,例如,“信心”、“信任”、“有计划的”、“有系统的”等。那到底什么是质量保证呢?下面这个案例或许可以给出某些启示。 一个相对理想的案例,虽然它未必能解决今天层出不穷的装修纠纷,但至少可以看出质量保证两个最主要的活动: •制定实现质量目标所应遵循的制度和标准。 •确保制度和标准是被遵循的。 质量保证的实质在于:在一个产品制造前,约束和定义产品和产品制造过程的标准和制度;在制造过程中遵循定义的产品和过程标准,其质量结果最终就得到保证。质量获得保证的信心来自于一个被认可的过程标准。 六、 预防 虽然可以靠增加质量控制手段来防止将有缺陷的产品交付给客户,从而提高整个生产过程的质量,但是否会降低缺陷产生的概率呢?答案是否定的。事实上,增加质量控制活动只能减少返工成本而不会降低缺陷发生的可能性。或许有些人会感觉到:如果有人检查工作成果,可能会促使人们更加认真而仔细地工作,从而会减少了错误的发生。但我们假设人是相对“理性的”,其工作质量不会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能降低错误发生的可能性呢?答案是:采取措施防止犯错误,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预防措施。与其依靠后续的检查措施(质量控制)来发现问题再修正,还不如在一开始就把它做好。 预防要求“第一次就把事情作对”。但真正的预防和大多数人的直觉理解是不同的。所谓预防,就是采取措施保障一次性把事情作正确。没有人会有意识地做错事情,但总是以一定的概率出错。既然如此,预防所提倡的机制就是在“人是会犯错”的假设基础之上,设置定的措施防止人们出错或者可以在第一时间发现错误而迅速纠正。这里的预防机制需要一定的投入才能体现作用。大多数人也希望不出错,但却仅仅停留在“期望”和“意识”上,没有采取任何前期的投入来防止出错,自然就达不到应有的效果。所以,判别是否采取了预防措施,主要看是否在预防上有投入。 认识到了预防的作用,就需要在项目活动中去贯彻预防措施,怎样才能做到呢? 第一,实施预防活动的前提是承认“普通人是会犯错误的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