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概论 第五章 意识与审美意识

举报
资源描述
第五章 意识与审美意识目 录01人类意识类型02意识结构03审美意识第一节 人类意识类型审美是一种生存方式和体验方式,而体验既是一种身体感受,又是一种心理活动。研究审美活动必须研究审美意识。审美意识是人类意识的特殊形式,人类意识是一定体验方式的心理层次,而体验方式与生存方式是相对应的。人类生存方式的三种形态是:原始生活方式、现实生活方式和自由的生活方式。相对应的三种体验方式是:巫术的体验方式、现实生活的体验方式和超越的体验方式。形成了三种意识类型:原始意识、现实意识和自由意识(包括审美意识)。第一节 人类意识类型原始意识:根本特征是巫术性,受巫术观念支配,缺乏自我意识,因而也就没有对象意识。原始意识与儿童意识同质同构,前者作为种族遗传赋予后者,后者作为个体发生重建前者。一、原始意识1.原始意识具有非理智性。(荣格“集体无意识”:在人类的无意识中有一部分是超越了个人后天生活经验的,不依赖于个人经验而存在的,带有超越个体乃至民族、种族的具有全人类的普通性与集体性的心理活动。)一、原始意识2.原始意识没有主观与客观的分化。原始意识的认知范畴与意向范畴是直接同一的,原始思维具有知情合一性。3.原始意识具有非自觉性。不能自我控制,只是利用直觉想象和情感意志活动。(原始表象的“互渗”)一、原始意识列维布留尔的原始表象的“互渗”:他认为“原始人”的思维是具体的思维,即不知道因而也不应用抽象概念的思维。这种思维是拥有许许多多世代相传的神秘性质的“集体表象”,“集体表象”之间的关联不受逻辑思维的任何规律所支配,它们是靠“存在物与客体之间的神秘的互渗”来彼此关联的。一、原始意识4.原始意识是意象意识,具有意象性。原始人没有抽象能力,只能进行意象思维,只有具体的形象描绘。山海经:中国先秦重要古籍,也是一部富于神话传说的最古老的奇书。该书作者不详,现代学者均认为成书并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一、原始意识5.原始意识是集体意识,它没有形成个体意识。个性没有独立,集体意识对个体意识的支配是绝对的。6.原始范畴的意向方面凝聚着巨大的心理能量。原始人的情感意志活动直接发自本能。7.原始意识不遵循形式逻辑,而有其特殊的“原逻辑”。(列维布留尔)一、原始意识二、现实意识原始意识随着原始生存方式的崩溃而消逝,文明人类的意识类型现实意识产生。个体意识的发展来说:儿童意识转化为成人意识。现实意识发生的根据是自我意识的产生,而自我意识又是反思能力形成的结果。自我意识和反思能力是人与动物、也是文明人类、成年人与儿童的根本区别之一。自我意识一旦形成,原始意识(内容)行瓦解,自我现实意识系统产生。二、现实意识反思:英国哲学家 洛克 感觉是思维的直接对象,通过对感觉的反省而获得自我意识反思首先是对非自觉意识包括原始意识的反省,然后才是对自觉意识的反省。二、现实意识文明人类具有反思能力,能够运用抽象语言符号对非自觉意识进行反思控制,形成自觉意识。1、自觉意识具有理智性,能控制自己的情感意志,以价值观念来进行价值判断。2、自觉意识具有逻辑性,能控制自己的思维进程,进行事实判断。二、现实意识1、现实意识以自觉意识为主导,因此它也具有抽象性。2、现实意识发生了认知与意向的分化。3、现实意识也发生了意识与无意识的对立,自觉意识通过非自觉意识抑制无意识,无意识通过非自觉意识反抗自觉意识。4、现实意识发生了个体意识与集体意识的对立。三、自由意识对生存的自由本质的体认,对自由生存方式的体悟。审美是直接的自由体验,是对生存意义的非自觉把握;哲学是对自由体验的反思,是对生存意义的自觉把握。第二节 意识结构一、认知方面与意向方面古典心理学的三分法:知(认识)、情(情感)、意(意志),对应于真(科学)、美(艺术)、善(伦理)。(鲍姆加登、康德)现代心理学的二分法:认知(对世界的认识,具有客观性),意向(对世界的态度,具有主观性)。(胡塞尔的“意向性”理论,“回到事情本身”)认知方面与意向方面的区分:1.认知方面是对世界的认识,具有客观性。2.意向方面是对世界的需要、态度,具有主观性。3.在无意识领域还没有发生,因为无意识结构是原始意识结构的转化形式,而原始意识是没有认知与意向的分别的。认知方面与意向方面的区分:非自觉意识中:认知方面表现为直观联想和直觉想象活动,在意向方面表现为情绪欲望和情感抑制活动。自觉意识中:认知方面表现为经验认识和科学认识活动,在意向方面表现为价值态度和价值观念。科学(作为理论认识)与意识形态(作为价值观念)的对立是认知方面与意向方面对立的最典型形式。认知方面与意向方面的区分:在感性阶段与知性阶段存在,而在超越性阶段消失。超越意识超越了现实意识,超越了实践活动,是对生存意义的把握,因此克服了主客观分裂。现实意识区分为:无意识、非自觉意识、自觉意识无意识深层结构非自觉意识中层结构自觉意识表层结构二、意识层次无意识理论:弗洛伊德创立的,他认为在意识的深层潜伏着无意识,它是由被压抑的原始欲望构成的,而原始欲望主要是性欲;在无意识与意识之间存在着中间地带前意识。弗洛伊德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对无意识的内涵进行了补充,认为除了性欲(“生本能”)外,还有所谓“死本能”,其实就是攻击性、暴力倾向。二、意识层次局限:从个体角度考察无意识,认为无意识是个体童年原始欲望的转化形式。忽视了从认知角度考察无意识。荣格提出了“集体无意识”学说,认为无意识是人类童年形成的集体表象的转化形式。皮亚杰建立了发生认识论。他认为儿童到成年的认知结构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典型的儿童意识如前运算阶段,以直觉思维为基本特征,具有与原始意识相同的结构。无意识理论是无意识的合法表现形式,它把无意识中积聚的原始欲望部分地转化为合法的情感意志,也把无意识的直觉想象力部分地转化成为现实的直觉想象活动。非自觉意识是自由的意识、创造的意识。非自觉意识作为无意识和自觉意识的中介,既传导无意识冲动,推动自觉意识活动,又传达自觉意识的规范,抑制无意识冲动,从而保持意识的活力和平衡。非自觉意识:是非自觉意识的反思形式,它使用语言符号,具有自觉性,适应现实环境,并规范、制导非自觉意识;同时又能积累、推广知识,建立价值体系。自觉意识:1.非自觉意识是在自觉意识制约下由无意识中突发出来的;2.自觉意识又是对非自觉意识的反思的产物。从意向性方面说:一切直接的内部体验活动都属于非自觉意识,一切价值判断都属于自觉意识,后者是对前者的反思。无意识、自觉意识与非自觉意识的关系:1.感性水平:感性意识是经验水平的意识,包括非自觉意识层面的感性意象和自觉意识层面的表象。外在的感觉,如红、颜色、坚硬,和正义感、愤怒、爱情、恐惧、舒适、宗教情绪等内在的感觉。三、意识水平感性的利用:感性诉求。根据消费者的兴趣、嗜好、性格、习惯等心理特点,运用特定的情感诉求方式向消费者传递信息,使消费者对商品或企业产生特有的情感,从而诱发其购买行为的广告形式。分为愉悦诉求和恐怖诉求两种。三、意识水平愉悦诉求:三、意识水平愉悦诉求:三、意识水平愉悦诉求:三、意识水平恐怖诉求:三、意识水平恐怖诉求:三、意识水平2.知性水平:知性意识是理论水平的现实意识,包括非自觉意识层面的知性意象和自觉意识层面的概念。康德把知性叫做思维的能动性。知性是能动的思维,是我自身。知性是“思维感性直观的对象的能力”。三、意识水平知性的利用:理性诉求。采取理性说服手段表现主题的方法。常用演绎法或归纳法,有理有据地直接论证论据的优点与长处,以便受众判断,形成有意识的行为。三、意识水平理性诉求:三、意识水平3.超越性水平:超越性水平在自觉意识中体现为哲学意识,即范畴;在非自觉意识中体现为审美意识,即意象。超越性意识是具有形而上高度的自由意识,它从总体上把握生存的意义。三、意识水平现实意识系统的结构模型 意识水平心理层次感性知性超越性自觉意识表象(经验认识/价值态度)概念(科学认识/价值观念)范畴(哲学意识)非自觉意识意象(直观联想/情绪欲望)意象(直觉想象/情感意志)意象(审美意识)无意识原始意象(原始欲望/原始逻辑)小测试:这是日本的(SASA USA UU SAU)性格诊断,利用人类左右脑各司其职的特性,设计了简单的两个惯性动作,分辨出这个人习惯以左脑(主理性,语言,计算,分析)还是右脑(主感 性,直觉,想象,创造),来做为解读讯息用的”接收脑”,还是决定怎么说,怎么行动的”传达脑”?进而了解一个人的潜在性格与行为模式。三、意识水平小测试:方法/步骤1:动作1:两手直觉十指交握A.左手拇指在上-“U”B.右手拇指在上-“SA”三、意识水平方法/步骤2:动作2:双手直觉交错抱胸A.右手掌在上-“U”B.左手掌在上-“SA”方法/步骤3:将动作1和2的结果(共两个字)顺序组合起来结果分析:SASA 女:性格:无坚不摧的铁娘子:为人一本正经,给人精明干练的距离感,若成为好友,则是值得依赖的好帮手,但成为敌人,就是有力的对手。三、意识水平USA 女:性格:人情的好听众:散发出安心,温柔,善解人意的气质,是一个人人都想跟你说心事的好听众,如困别人苦苦哀求妳,总是很难拒絶别人。UU 女:性格:直觉行事的侠女:热血又充满个人魅力,会突然大笑或大哭,但都是出自真心,因此颇受朋友喜欢,最明显的就是购买东西完全凭感觉,就算不实用或已有相同款式还是想买。三、意识水平SAU 女:性格:阳刚味的大姐大:因为冷静观察与分析的性格,在同性之间很容易展现气慨与责任感,常常是女生之间的大姐大,但掌握全场之余又不失冷静观察。USA 男:性格:情义相挺的汉子:虽然看似冷酷,其实很重感情,会以直觉印象为出发点,然后再以坚决的步伐行事。三、意识水平UU 男:性格:永远乐观的国王:因为相信自己的直觉,所以会显得自信满满,率直天真,坏处就是对不感兴趣的事,也丝毫不想掩饰,会显得兴趣缺缺甚至默不关心。SAU 男:性格:智囊分析者:喜欢探求理与擅长分析,常是旁人意见的给予者,给人一种冷静稳当的感觉,不喜欢与人争吵,很能妥善地处理事情,不过难免给人距离感。三、意识水平SASA 男:性格:超级理性的数字人:完全以左脑为主的男性,以步骤跟数字为行事的准则,总是条理分明,不太能察觉感情,所以会给人固执的感觉。第三节 审美意识审美意识是超越性非自觉意识,其基本性质有两点:1.具有充分的非自觉性,2.具有超越性以上两点的集合就是自由的意识。一、审美意识的性质和特征审美意识属于非自觉意识,而且是非自觉的最高形式。审美:意象性、非逻辑性、情感性审美意识还属于超越性意识,是非自觉意识的充分形式。超越性意识是对现实的超越,是自由的意识。一、审美意识的性质和特征审美意识的自由、超越性表现为以下特征:1.审美意识是自我意识与对象艺术的完全同一。自我意识与对象意识融合为一。一、审美意识的性质和特征审美意识的自由、超越性表现为以下特征:2.审美意识是无意识与自觉意识对立的消失。在审美意识中,人的最高要求得到了实现,无意识与自觉意识完全意识同一。一、审美意识的性质和特征安娜在误会上结识渥伦斯基后,由莫斯科返回圣彼得堡,她丈夫卡列宁到车站接她。安娜突然觉得他的耳朵很难看,而以前却没有这个感觉。安娜卡列妮娜一、审美意识的性质和特征一、审美意识的性质和特征安娜处于无意识状态的对真正的爱情的渴求开始觉醒,转化为非自觉意识,在这种非自觉意识感觉的基础上,安娜终于产生了对不幸婚姻的自觉意识。3.审美意识是认知与意向的完全同一。在审美意识中,由于异化活动的克服,主体与客体对立的解决,认知与意向达到了完全的统一。至真、至善、美一、审美意识的性质和特征一、审美意识的性质和特征4.审美意识具有充分的意象性。审美意识是非自觉意识的充分实现,非自觉意识是意象意识,因此审美意识也具有充分的意象性。(对世界不经过抽象化而被直接把握)事物在审美活动中的“陌生化”什克洛夫斯基一、审美意识的性质和特征一、审美意识的性质和特征5.审美意识具有非逻辑性,是自由的创造活动。审美是直觉想象力的解放。一、审美意识的性质和特征恍如梦中曹俊 自然绘画直觉6.审美意识是个体意识与集体意识的完全同一。审美意识是普遍的自由意识。艺术品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