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西乌珠穆沁旗林业和草原局招录生态管护员模拟考试练习卷和答案{1}

举报
资源描述
2022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西乌珠穆沁旗林业和草原局招录生态管护员模拟考试练习卷和答案 答题时间:120分钟 试卷总分:100分 试卷试题:共200题 题型 单选题 多选题 填空题 判断题 简答题 公文写作 合计 统分人 得分 一.单选题(共100题) 1.做学问首先是有一说一,实事求是,尊重原始实验数据的真实性。在诚实做研究的前提下,对具体实验结果的分析、理解有__甚至错误是很常见的,这是科学发展的正常过程。可以说,许多学术论文的分析、结论和讨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__,越是__的科学研究,越容易出现错误理解和结论。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 A: 争论 错误 严谨 B: 异议 弱点 复杂 C: 偏差 瑕疵 前沿 D: 意见 局限 真实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正确答案是C 考点实词填空解析此题考查实词的语境搭配。 突破口在第一个空,根据空格后的“甚至错误”可知,空格处需填入与“错误”词义相近但词义较轻的词语。“偏差”指工作上产生的过分或不及的差错。符合语境。“争议”、“异议”和“意见”都不能体现出“错误”之意,所以排除A、B、D项,选C。 再看第二个空,通过“可以说”可知道后文是对前文的解释,所以空格处填入的词也应是与“错误”语义相近的词,“瑕疵”符合语境,验证C项正确。再看第三个空,“前沿”的科学研究搭配合理,也符合文意。 故正确答案为C。 2.上合组织是中国、俄罗斯、_____、吉尔吉尔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六国组成的一个国际组织,该组织另有五个观察国分别是_____、巴基斯坦、阿富汗、蒙古国、印度。 A: 哈萨克斯坦伊朗 B: 哈萨克斯坦埃及 C: 白俄罗斯伊朗 D: 白俄罗斯埃及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上海合作组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6个国家组成的一个国际组织,另外有5个观察员国:蒙古国、伊朗、巴基斯坦、印度和阿富汗。故本题答案选A。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3.一种打印机,如果按销售价打九折出售,可盈利215元,如果按八折出售,就要亏损125元。则这种打印机的进货价为_____ A: 3400元 B: 3060元 C: 2845元 D: 2720元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正确答案是C 考点经济利润问题解析解析1:按售价的九折出售可盈利215元,按八折出售亏损125元,因此售价的1/10为215+125=340元,售价为3400元,进货价3400-340-215=2845元,因此正确答案为C。 解析2:设售价为x元,根据题意又0.9x-215=0.8x+125,解得x=3400,进货价为3400-340-215=2845元。因此正确答案为C。 秒杀技根据题意。进货价加215元应能被9整除,只有C项符合。 4.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物质是_____。 A: —氧化碳 B: 二氧化碳 C: 二氧化硫 D: 悬浮颗粒物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大气污染物主要分为有害气体(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碳氢化物、光化学烟雾和卤族元素等)及颗粒物(粉尘和酸雾、气溶胶等)。其中二氧化硫是一种分布广、危害大的主要大气污染物。故本题答案选C。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5.据报道,由于人类不加节制的活动,南极冰盖每年消融570亿吨,使海平面上升,地球水域面积扩大,导致雨季延长,各地洪水频发。这一事实告诫我们_____。 A: 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 B: 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着客观联系 C: 认识和利用规律必须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D: 实践具有客观性、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本题考査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唯物主义辩证法认为,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规律和利用客观条件为前提和基础。本题中,人类不加节制的活动,违背了可持续发展这一客观规律,从而导致一系列气候灾害,这就要求我们只有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促进事物的发展。故本题答案选A。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6.青少年身心发展的_____决定着教育工作应该因材施教。 A: 顺序性 B: 阶段性 C: 差异性 D: 不均衡性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由于个人的先天素质、环境、主观能动性、所受教育等的不同,青少年个体发展水平存在差异性,教育工作因材施教正是要以此为依据,选择适宜有效的方法来进行。因此,正确答案选C。 本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 7.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_____。 A: 6个月 B: 12个月 C: 18个月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七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 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故本题答案选B。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8.无因管理指没有法定的义务或约定的义务,为避免他人利益遭受损失,自愿管理他人事务或为他人提供服务的行为。 假设这个定义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则下列属于无因管理的是:_____ A: 张某养的10只山羊突然带回来一只成年母羊。张某在村里问了一圈,也没找到谁家丢了母羊,只好在自家圈里先养着 B: 快递员王某为提高投递效率,主动增加成本向客户发送短信,提前通知投递时间 C: 程某正在图书馆自习,突然旁边的女生和他说了句“这位同学,我有急事要出去一趟,书包麻烦你看一下”,便将书包留在桌子上匆匆跑走了 D: 放学了,小敏的妈妈迟迟没有过来接小敏,电话又联系不上,叶老师一直陪小敏等着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无因管理的定义要点是:①没有法定的义务或约定的义务;②为避免他人利益遭受损失;③自愿管理他人事务或为他人提供服务。A项符合定义;B项是为提高投递效率,不符合②;C项有约定的义务,D项有法定的义务,均不符合①。故答案选Ac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9.著有长篇小说《上尉的女儿》,被誉为“俄国文学之父”的作家是_____。 A: 普希金 B: 契科夫 C: 列夫托尔斯泰 D: 法捷耶夫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普希金被誉为“俄国文学之父”。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0.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说_____ A: 意识是人脑自生的 B: 意识是人脑的分泌物 C: 人脑是意识的源泉 D: 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说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A、C是唯心主义的说法,B是庸俗唯物主义的说法,故排除。 本题所属考点-《马哲》 11.孟子说“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是在强调教师的_____。 A: 道德素养 B: 专业知识 C: 教学技能 D: 教育机智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孟子的这句话是说教师要把体态表达和言语表达结合起来,知识才能容易被学生理解。 本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 12.产业关联理论中投入产出分析法的直接理论基础是_____。 A: 社会生产目的理论 B: 两部类再生产理论 C: 垄断与竞争理论 D: 社会再生产和关系的理论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马克思提出了以产品的最终用途不同作为分类标准的分类方法。第一部类是指生产各种生产资料的部门,其产品用于生产性消费;第二部类是指生产各种个人消费品的生产部门,其产品主要用于个人消费。这种产业分类法是产业结构理论的基本来源之一,是投入产出表的基础。 本题所属考点-《经济》 13.目前在我国食品安全管理执法过程中,各部门职责交叉、责任不明,出现了执法模糊或真空地带的现象。所以尽管监督成本巨大,但成效并不明显。这说明要提高政府依法行政的水平,就必须_____。 A: 加强立法工作,提髙立法质量 B: 建立权责明确的执法体制 C: 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 D: 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各部门职责交叉、责任不明,出现了执法模糊或真空地带的现象,要求我们提高政府依法行政的水平,就必须建立权责明确的执法体制。故本题答案选B。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4.公共财政是指仅为_____提供公共服务的政府分配行为。它是国家财政的一种具体存在形态。 A: 集体经济 B: 个体经济 C: 私营经济 D: 市场经济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D。解析:公共财政,指的是仅为市场经济提供公共服务的政府分配行为。它是国家财政的一种具体存在形态,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财政类型。故本题答案选D。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5.我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是_____。 A: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 独立自主原则 C: 促进世界和平发展 D: 维护主权独立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经受了历史的考验,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已成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重要准则。故本题答案选A。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6.任何科学理论都不能穷尽真理,而只能在实践中不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这说明_____。 A: 真理具有绝对性 B: 真理具有客观性 C: 真理具有相对性 D: 真理具有全面性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真理的相对性,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即在一定条件下,人们对事物的客观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总是有局限的、不完全的。任何科学理论都不能穷尽真理,只能在实践中不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体现了这一点,故本题答案选C。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7.行政主体作出的行政行为,不论合法还是违法,都推定为合法有效。这说明行政行为具有_____。 A: 确定力 B: 公定力 C: 约束力 D: 执行力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公定力指行政行为一经作出,对任何人都有被推定为合法有效而予以尊重的效力故这案选B。 本题所属考点-《行政法》 18.根据我国宪法规定,下列选项中哪一种情况不是公民获得物质帮助权的条件?_____ A: 公民在老年时 B: 公民在疾病时 C: 公民在遭受自然灾害时 D: 公民在丧失劳动能力时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根据《宪法》第45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本题所属考点-《法理学与宪法》 19.下列对共同犯罪人的处罚原则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 A: 对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 B: 对于从犯。可以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C: 对于被胁迫参加犯罪的,应当按照他的犯罪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D: 对教唆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B【解析】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这里的“应当”,就是必须从宽,而不是“可以”。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20.“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的名言告诉人们的哲理是_____。 A: 没有量变,就不会有质变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公务员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