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云南昆明市邮政管理局公开招聘2人模拟考试练习卷和答案【5】

举报
资源描述
2022云南昆明市邮政管理局公开招聘2人模拟考试练习卷和答案 答题时间:120分钟 试卷总分:100分 试卷试题:共200题 题型 单选题 多选题 填空题 判断题 简答题 公文写作 合计 统分人 得分 一.单选题(共100题) 1.事业单位聘用合同按期限分为短期合同、中期合同、长期合同、项目合同四种类型,其中项目合同是指_____的合同。 A: 与聘用单位法定代表人的任期一致 B: 以完成某项工程项目为期限 C: 至工作人员退休 D: 以完成一定工作为期限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解析]在事业单位聘用合同中,以完成一定工作为期限的合同为项目合同,是指根据工作任务确定合同期限的合同,即双方当事人把需完成的一项工作或工程的起始和终止时间,确定为聘用合同的起始和终止的时间,此项工作或工程开始之日即为聘用合同起始时间,此项工作或工程结束之时,聘用合同即告终止。它和短期合同、中期合同、长期合同的主要区别在于未直接明确地规定合同的起始日期和终止日期,而是以该项工作或工程任务的实际开始至结束作为合同期限。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D。 2.下列历史事件中不是发生在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中的是_____ A: 四渡赤水 B: 飞夺泸定桥 C: 抢渡金沙江 D: 攻占汀泗桥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D。解析占汀泗桥是北伐战争中的一场战役,故本题答案选D。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3.刚性管理,是一种以工作为中心,强调规章制度的管理模式。它凭借制度约束、纪律监 督、奖惩规则等手段对员工进行管理,要求在实际的管理活动中,一切照章办事,不讲情面,注 重效率与实绩,以形成制度面前人人平等的局面。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刚性管理的是_____。 A: 按照公司的规定,所有的办公室只准安装一台电话 B: 小王本月因病缺勤了几次,科长了解了具体情况后,决定不扣发他的满勤奖 C: 某电视台新办了一档娱乐节目,经广电部门审查,同意该节目上星播出 D: 小罗近年来在科研工作中表现突出,按照学校新修订的职称评聘办法,他被破格聘为副教授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刚性管理定义的要点为:①对员工进行管理;②以工作为中心;③照章办事。A项安装电话未体现①②;B项不符合③;C项未体现①。D项满足刚性管理的定义。故本题答案为D。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4.环境学家十分关注保护濒临灭绝动物的高昂费用,提出应通过评估各种濒临灭绝动物对人类的价值,以决定保护哪些动物。此法实际不可行,因为预言一种动物未来的价值是不可能的。评估对人类现在作出间接但很重要的贡献的动物的价值是不可能的。 这段文字作者的主要论点是_____ A: 保护没有价值的濒临灭绝的动物比保护具有潜在价值的动物更重要 B: 尽管保护所有濒临灭绝的动物是必须的,但在经济上却是不可行的 C: 由于判断动物对人类价值高低的方法并不完善,在此基础上做出的决定也不可靠 D: 保护对人类有直接价值的动物远比保护有间接价值的动物重要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C 考点表面主旨题解析据提问知此题考查表面主旨。 文中共有三句话,第一句提出了一种观点,第二、三句话说明这种方法不可行的原因。A项本身错误;B项是强干扰项。虽然它的表述是正确的,但并非文中的主要意思。文中主要是反对了“通过评估各种濒临灭绝动物对人类的价值,以决定保护哪些动物”这种观点,所以该项实际上是无关项。从文中的后两句话可知D项错误。C项表述是正确的。故正确答案选择C。 本题所属考点-片段阅读 5.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_____。 A: 人类的一切探索和“发现”,都隐含着负面的因子 B: 从科学研究的角度看,我们对野生动物不应保存有任何神秘感 C: 对自然界里的所有动物,我们都要保护其隐私权 D: 藏羚羊、鲸鱼等都已成了濒危物种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A项的“都”表述过于绝对,排除;C项的“所有动物”偷换概念,原文说的是“野生动物”,排除;D项,鲸鱼是否濒危在原文并未体现,排除。B项表述正确,当选。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6.克林认为两种不同的思维模式导致了不同的领导方式。第一种是控制型领导,他们的目的是奴役大众,不给员工思维的空间。第二种是互动型领导,他们的目的是激励大家,活跃大家的思维。克林断言虽然女性领导者一般属于互动型思维,但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现实证明控制型领导为数不少。你认为他是从_____角度来理解领导的。 A: 权力 B: 对人的认识与理解 C: 与组织和群体成员的联系 D: 领导的风格、作风以及营造出来的组织、群体氛围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答案】C。 本题所属考点-《管理常识》 7.人民法院决定开庭审判后,向被告人送达起诉书副本的时间至迟应当在开庭_____以前。 A: 3日 B: 5日 C: 7日 D: 10日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刑事诉讼法》第151条规定:“人民法院决定开庭审判后,应当进行下列工作:……(二)将人民检察院的起诉书副本至迟在开庭十日以前送达被告人……”由此可知,本题正确答案为D。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8.下列不属于民法调整的社会关系的是_____。 A: 甲、乙两个公司之间发生的租赁合同纠纷 B: 胡某与其弟弟之间因继承发生的纠纷 C: 杨某与其供职的公司之间发生的知识产权纠纷 D: 赵某与某行政机关因罚款数额发生的争议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D 【解析】D[解析]民事法律关系,指根据民事法律规范确立的以民事权利义务为内容的社会关系,是由民事法律规范调整而形成的社会关系。A项中的合同纠纷、B项中的继承纠纷、C项中的知识产权纠纷都属于民法调整的社会关系。行政法律关系,是指受行政法律规范调整的因行政活动而形成或产生的各种权利义务关系。D项中因行政处罚发生的争议属于行政纠纷,属于行政法调整的社会关系。本题应选D。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9.货币政策是政府调控宏观经济的基本手段之一,当通货膨胀较为严重时,应该采取的货币政策是_____ A: 紧缩性货币政策 B: 扩张性货币政策 C: 适度宽松货币政策 D: 积极货币政策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通货膨胀是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因货币供给大于需求,即现实购买力大于产出供给,导致货币贬值,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上涨的现象。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其应对措施就是要减少货币供给,缓解供需矛盾,因此,只能选A。 本题所属考点-《经济》 10.我国事业单位管理制度改革的基本方式是进行_____。 A: 人事改革 B: 产权改革 C: 企业化改革 D: 分类改革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目前我国的事业单位的服务和管理涉及诸多行业,相应地,这些事业单位具有不完全相同的性质和特点。因此,在以政事分开为基本原则进行事业单位改革时,要对不同特点的事业单位采取不同的措施,进行分类改革。故本题答案选D。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1.箱子中有编号1—10的10个小球,每次从中抽出一个记下编号后放回,如果重复3次,则3次记下的小球编号乘积是5的倍数的概率是多少?_____ A: 43.2% B: 48.8% C: 51.2% D: 56.8%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B 考点概率问题解析若3次记下的小球编号乘积是5的倍数,则至少有一次需要抽到5或10。其反面是一次5或10都没有抽到,这种情况的概率为0.8×0.8×0.8=0.512。故3次记下的小球编号乘积是5的倍数的概率为1-51.2%=48.8%。故正确答案为B。 本题所属考点-数学运算 12.我国夏季“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的地区是_____。 A: 西北内陆 B: 东南沿海 C: 云贵高原 D: 东北平原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A.解析:“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是对我国大西北沙漠地区气候特点的形象化写照。 故本题答案选A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3.《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所提出的职业道德的“五项要求”是_____。 A: 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B: 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C: 遵纪守法,文明礼貌,崇尚科学,艰苦朴素,服务人民 D: 热爱集体,以人为本,守土有责,勤劳勇敢,开拓创新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职业道德是所有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业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随着现代社会分工的发展和专业化程度的增强,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整个社会对从业人员职业观念、职业态度、职业技能、职业纪律和职业作风的要求越来越高。要大力倡导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鼓励人们在工作中做一个好建设者。故本题答案选B。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4.大多数公文生效的必备条件是_____。 A: 注发 B: 签发 C: 签署 D: 用印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签发,指由机关领导人或被授以专门权限的部门负责人对文稿终审核准之后,批注正式定稿和发出意见并签注姓名、日期的活动。除一些规范性及部分重要公文须经有关会议讨论通过,或再由负责人签署方可生效外,其他文稿,一经履行签发手续即为定稿。为此,签发是绝大多数公文生效的必备条件。故本题答案选B。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5.紧急避险行为不能超过必要的限度,这里所说的“必要的限度”,错误的说法是_____。 A: 必要限度指紧急避险行为所造成的损害必须比所避免的损害要小 B: 紧急避险没有超过必要限度但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C: 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 D: 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不应当负刑事责任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D 【解析】D【解析】我国《刑法》第十八条规定:为了使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不负刑事责任。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危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酌情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6.十八届三中全会发布的公告多次涉及民生问题,这一问题被置于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人民最关心的、最直接的、最现实的就业和教育问题成为焦点,得到了高度关注,这体现的唯物辩证法是_____。 A: 认识是无限的、上升的、反复的 B: 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C: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 D: 矛盾是对立统一的,不能解决的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突出位置”、“焦点”等说明重点论与两点论的统一。故本题答案选B。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7.如果一种生物被所有的生物所捕食,那么该种生物将敌视所有的生物;而人类视犬为自己的朋友。由此可见_____。 A: 所有的生物都捕食犬 B: 有些生物捕食犬 C: 所有的生物都捕食人类 D: 有些生物不捕食人类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考査复言命题推理。题干第一句话是充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公务员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