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山东滨州市沾化区事业单位公开招聘45人模拟考试练习卷和答案【6】

举报
资源描述
2022山东滨州市沾化区事业单位公开招聘45人模拟考试练习卷和答案 答题时间:120分钟 试卷总分:100分 试卷试题:共200题 题型 单选题 多选题 填空题 判断题 简答题 公文写作 合计 统分人 得分 一.单选题(共100题) 1.李代桃僵对于相当于对于目空一切_____ A: 代人受过宽宏大量 B: 以邻为壑虚怀若谷 C: 相濡以沫自髙自大 D: 置身事外斤斤计较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李代桃僵的意思是代人受过;以邻为壑的意思是只图自己一方的利益,把困难或祸害转嫁给别人,两者意思相反。虚怀若谷是形容十分谦虚,能容纳别人的意见;而目空一切是什么都不放在眼里,形容极端骄傲自大,两者意思相反。因此答案为B。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2.飞铲(2)带球过人(3)踢球(4)脚扭伤(5)医院治疗_____ A: 3—2—1—4—5 B: 2—5—3—1—4 C: 3—1—5—2—4 D: 1—2—4—3-5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先踢球脚扭伤后进医院治疗,(3)在(4)之前,(4)在(5)之前,排除B、C、D三项:带球过人时被人飞铲到脚是受伤原因,故选A。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3.一块木料,能不能用,怎样使用,舍弃什么,不是用嘴说,也不是用眼看,更不是凭“老经验”去推断下结论——权威只有一个,就是用尺子量一量,用墨线校一校。这就是“匠人规则”。匠人们之所以令人肃然起敬,源于他们对工作一丝不苟,始终遵循“尺子最有发言权”这一准则。 这段文字中的“匠人规则”启示我们_____ A: 规则是有标准有角、非常清楚的,钉就是钉,铆就是铆 B: 尊重规则、遵守规则,是做好一切事情的前提和根本 C: 规则可惩罚违反它的人,又可保护和赏赐遵守它的人 D: 规则作为尺度和准绳,为人们做事提供了一个客观的标准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正确答案是B 考点 隐含主旨题 解析 此题是隐含主旨题。文段详细描述了“匠人规则”,意在说明人们做事要遵循最基本的标准和尺度,不能违背起码的准则。故正确答案为B。 A项描述的是匠人规则是什么,不是“启示”,所以不选;C项是匠人规则的作用,在材料表面就可以看出来,也不属于“启示”;D项只是原文的一个同义转换,而题目问的是“启示我们”什么,所以要更深一层。 故正确答案为B。 4.现有21朵鲜花分给5人,若每个人分得的鲜花数各不相同,则分得鲜花最多的人至少分得( )朵鲜花。_____ A: 7 B: 8 C: 9 D: 10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正确答案是A 考点多位数问题解析要使分得最多花的人分到的花尽可能的少,那么其他人分到的花尽可能的多。5人分到的花应尽量接近,以保证分得最多花的人分到的花尽可能少,所以最好是5个连续的自然数,21÷5=4.2,所以5人先分花数为2、3、4、5、6。2+3+4+5+6=20,还剩1朵花未分出。剩下的1朵花只能分给之前分到6朵花的人。则分得最多的人至少分得7朵鲜花,正确答案为A。 5.以下关于公文说法错误的是_____。 A: 上行文和下行文都应标注签发人姓名 B: 公文标题由发文机关名称、事由和文种三部分组成 C: 发文机关署名须署发文机关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 D: 涉密公文应当标注份号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A。解析:《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规定,上行文应当标注签发人姓名。故本题答案选A。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6.甲在夜晚射杀乙,结果将乙饲养的一匹马杀死。甲的行为属于_____。 A: 意外事件 B: 工具不能犯未遂 C: 对象不能犯未遂 D: 能犯未遂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答案:C 解析:C 【解析】犯罪未遂包括对象不能犯未遂和工具不能犯未遂,甲的行为属于对象不能犯未遂。故选C。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7.下面6个句子(段落)的最佳顺序是_____。 ①而很多普通人是缺乏这一技能的 ②在新媒体时代,专业新闻机构只是众多信息发布者之一,还有相当多的政府部门、商业机构、个人都在发布信息 ③很多信息未经专业新闻机构核实,真真假假混在一起,使受众产生很大困扰 ④在这种背景下,鉴别信息内容的真假,就是一个现代人必备的基本生活技能 ⑤尤其是微博、微信的崛起,预示着今后“用户生成内容”很可能成为信息生产和接受的主流方式之一 ⑥传统媒体时代,可以通过流程控制,很好地杜绝假新闻对舆论的引导 A: ②③⑤④①⑥ B: ②③⑤⑥④① C: ⑥③⑤②④① D: ⑥②③⑤④①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②句说的是“新媒体时代”的情况,⑥句说的是“传统媒体时代”的情况,依时间顺序,⑥应在②之前,排除A、B。③、⑤介绍的均是新媒体时代的情况,故不应接在⑥之后,排除C。本题选D。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8.我国可利用土地类型中,所占比重最大的是_____ A: 草地 B: 林地 C: 耕地 D: 建筑用地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 考点:中国的土地资源 试题分析: 我国各类土地资源在土地资源总量中所占的比重是不同的,其中草地面积广,占的比重大,而耕地、林地所占比重相对偏小,后备土地资源不足,难以利用土地比重大,故本题选A。 9.古希腊赫拉克利特认为“人不能两次踏人同一条河流”。这一观点_____。 A: 夸大了物质运动 B: 否认了相对静止 C: 否认了意识的能动性 D: 肯定了物质运动的绝对性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D【解析】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变化之中,“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即肯定了这一哲理。 10.下列关于我国武装力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 A: 我国武装力量受中国共产党领导 B: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的职责中不包括防卫作战 C: 国务院、中央军委共同领导全国的国防动员工作 D: 我国武装力量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部队及预备役部队、中国人民武装警察和民兵组成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B 答案解释:B。解析:《国防法》第19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武装力量受中国共产党领导。故A项正确。该法第2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武装力量,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部队和预备役部队、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民兵组成。故D项正确。该法第47条规定,国务院和中央军事委员会共同领导动员准备和动员实施工作。故C项正确。 《人民武装警察法》第2条规定,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担负国家赋予的安全保卫任务以及防卫作战、抢险救灾、参加国家经济建设等任务。故B项错误。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1.按照我国有关的法律规定,遗产继承的第一顺序继承人为_____ A: 配偶子女父母 B: 兄弟配偶子女 C: 子女父母兄弟 D: 父母兄弟配偶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答案】A。 【解析】《继承法》第10条规定: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兄弟姐妹、袒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本法所说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本法所说的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本法所说的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本题所属考点-《民法》 12.关于基督教的历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 A: 基督教发源于犹太教,与佛教、伊斯兰教并称世界三大宗教 B: 《圣经》是基督教的宗教经典,是全世界译制本、发行量最大的书籍 C: 东正教是基督教的主要宗派之一,起源于东罗马帝国 D: 基督教传入中国的时间是明朝初年,当时在中国的名称为“景教”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基督教传入中国的时间是唐朝初年。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3.下列有关生活常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 A: 用完后的废电池应该集中回收处理 B: 天然果汁中不含任何化学物质 C: “绿色食品”是指颜色为绿色的食品 D: “白色污染”是指白色粉尘造成的污染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在我国,绿色食品是对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的总称,它不一定是颜色为绿色的食品;白色污染是人们对难降解的塑料垃圾(多指塑料袋)污染环境现象的一种形象称谓。 本题所属考点-《科技生活》 14.配偶权是_____。 A: 精神性人格权 B: 物质性人格权 C: 身份权 D: 名誉权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配偶权是指在合法有效的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之间互享的一种身份权,是基于身份而享有的权利。故本题选C。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5.我国外交政策的根本原则是_____。 A: 和平共处 B: 独立自主 C: 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D: 反对霸权主义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B.解析: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根本原则。故本题答案选B。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6.利马窦等人的汉化和儒化是为了借助中国传统的语言、文字和思想,找到制约宣传基督教教义的切入口,可在这一过程中,他们也有被精深的中学所折服的成分,这在利马窦的中文著述以及与士大夫的酬唱应和之作中可以透出消息。 通过以上文字,作者主要想说明的是_____ A: 汉化和儒化是西方传教士宣传基督教教义的切入口 B: 利马窦等人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是因为他们对之深为佩服 C: 中国传统文化的语言、文字和思想博大精深,传教士难免不被汉化 D: 利马窦等人既借助了中国传统文化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正确答案是D 考点隐含主旨题解析据提问知此题属于隐含主旨题。 文段主要描写了利马窦等人借助中国传统文化来宣传基督教,同时也受到了中国文化成分的影响。A、B两项都只概括了其中一个方面。C选项偷换概念,原文中说的是“折服”,而不是“被汉化”,故排除C。只有D选项完整准确地概括了文段的含义,故正确答案为D。 17.勒•克莱齐奥摘取2008年诺贝尔文学奖,在中国算是个“爆冷”的消息。毕竟,尽管在将近20年的时间里,他的作品只零零星星地在国内图书市场上出现过;尽管他是中国最早译介过来的法国当代作家之一,国内读者对他的认识怕是还停留在名字的阶段。甚至仅仅是名字,也是相当一级的法国文学爱好者才听说过。这既不说明读者无知,也不说明诺贝尔奖所谓的“独特品味”,而只是说明一直存在的文学与大众文化的差距而已,差距本身并没有高低之别。 对这段文字理解正确的是_____ A: 获诺贝尔奖的作品大多曲高和寡 B: 勒•克莱齐奥的作品在国内不畅销 C: “独特品味”使诺贝尔奖脱离大众文化 D: 国内读者对诺贝尔奖获奖作品了解较少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正确答案是B 考点 细节判断题 解析 据提问可知此题是细节判断题。A选项中“获诺贝尔的作品”范围太广,不能得出大多曲高和寡的结论,故A选项错误。文段中指出“这既不说明读者无知,也不说明诺贝尔奖所谓的‘独特品味’”,明确提到这不能说明读者无知,所以C项错误;D选项国内读者对诺贝尔获奖作品了解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公务员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