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港清远港区飞来峡作业区公用码头一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举报
资源描述
1 目录目录 1 概述概述.1 1.1 项目背景.1 1.2 工作特点.3 1.3 环评工作过程.3 1.4 分析判定相关情况.4 1.5 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5 1.6 评价主要结论.6 2 总则总则.7 2.1 编制依据.7 2.2 环境功能区划.12 2.3 评价标准与评价因子.19 2.4 评价工作等级.27 2.5 评价范围.31 2.6 环境保护目标.35 3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建设项目工程分析.43 3.1 工程概况.43 3.2 环境影响因素分析.72 3.3 污染源强核算.75 4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104 4.1 区域概况.104 4.2 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107 4.3 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114 4.4 声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116 4.5 生态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117 4.6 底泥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144 4.7 生态敏感区调查.146 4.8 区域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147 5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148 5.1 水环境影响预测评价.148 5.2 水生生态环境影响预测评价.182 5.3 陆生生态环境影响预测评价.193 5.4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评价.195 5.5 声环境影响预测评价.203 5.6 固体废物影响预测评价.210 6 环境风险评价环境风险评价.213 6.1 风险识别.213 6.2 风险事故概率分析.217 6.3 溢油风险预测分析.220 6.4 环境风险防范措施.242 6.5 环境风险应预案.250 7 环境保护措施及其可行性论证环境保护措施及其可行性论证.268 7.2 大气污染防治措施.282 2 7.3 噪声污染防治措施.284 7.4 生态环境保护措施.286 7.5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及可行性论证.288 8 产业政策及规划相符性分析产业政策及规划相符性分析.290 8.1 产业政策相符性分析.290 8.2 与相关法规相符性分析.290 8.3 与相关规划相符性分析.294 8.4 与规划环评及其审查意见相符性分析.304 8.5 与“三线一单”相符性分析.307 8.6 与港口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原则(试行)相符性分析.314 8.7 小结.314 9 经济损益分析经济损益分析.320 9.1 经济效益分析.320 9.2 社会效益分析.321 9.3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322 9.4 小结.325 10 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326 10.1 环境保护和管理.326 10.2 环境监理计划.328 10.3 环境监测计划.331 10.4 污染物排放清单.333 10.5 应向社会公开的信息内容.335 10.6 项目竣工环境保护“三同时”验收调查表.335 11 评评价结论价结论.337 11.1 工程概况.337 11.2 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337 11.3 环境质量现状评价.338 11.4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339 11.5 环境风险评价结论.344 11.6 拟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344 11.7 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349 11.8 公众意见采纳情况.349 11.9 评价结论.350 1 1 概述概述 1.1 项目背景项目背景 清远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2021 年 1 月 30 日市七届人大七次会议审议批准)中明确推进清远综合交通网络建设,加强航道、港口、机场建设:完成北江千吨级航道扩能升级工程,实现全年可通航千吨级船舶。抓紧推动清远新港等一批综合性千吨级泊位码头建设,加强清远港与广州港的对接。综合开发一批旅游码头和货运码头。清远市政府工作会议纪要202219 号(2022 年 3 月 10 日)在关于北江经济带、港口岸线规划建设中强调,北江是清远最好的资源之一,是清远生态资源优势的重要体现。要深入贯彻落实省“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立足生态发展区定位,深入认识、挖掘、利用北江资源,摸清底数、做好规划、逐步实施,通过优化码头建设规划布局和功能定位,系统谋划沿线两岸产业布局、城市规划、景点提质、公共配套等,统筹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和“水经济”文章,推动港产城融合发展,把北江经济带建设成为清远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清远市港口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会议纪要 2022 1 号(2022 年 4 月 21日)强调:港口货运码头建设是清远市北江经济带建设的重要工作支撑,应加快开展清远市新港航体系发展战略规划研究和相关港区前期研究工作,推进清远港区飞来峡作业区等的建设工作。其中,飞来峡作业区位于飞来峡镇,主要为周边佛冈产业转移工业园原料调入及产品出运服务。清远港清远港区飞来峡作业区公用码头一期工程位于广东省清远市飞来峡作业区汕湛高速桥下方(以下简称“本工程”),利用飞来峡作业区岸线多用途泊位。工程建设规模为:新建 5 个 1000 吨级多用途泊位,泊位总长 400 米,泊位组年设计通过能力为集装箱 30 万 TEU、件杂货 65 万 t。工程建设主要满足临港产业园区原材料调入及产成品出运需求,运输货品主要为建材、陶瓷、食品、饮料等适箱货以及机械、设备、电器等件杂货,不涉及有毒有害物质运输。工程地理位置示意图见图 1.1-1。2 图图 1.1-1 工程地理位置示意图工程地理位置示意图 3 1.2 工作特点工作特点 本项目为清远港清远港区飞来峡作业区一期工程,主要满足临港产业园区原材料调入及产成品出运需求。运输货品主要为建材、陶瓷、食品、饮料等适箱货以及机械、设备、电器等件杂货,不涉及有毒有害物品的运输。工程新建 5 个1000 吨级多用途泊位,泊位总长 400 米,同时配套相应的堆场、仓库、生活办公区及环保设施,泊位组年设计通过能力为集装箱 30 万 TEU、件杂货 65 万 t。本工程所在位置不涉及环境敏感区。程建设运营过程中可能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的主要污染源包括:初期雨水、陆域生活污水、船舶生活污水、船舶舱底油污水、机修生产废水、机修间及冲洗场地冲洗废水等,主要污染因子为 CODcr、BOD5、SS、NH3-N 和石油类;废气主要为运输车辆尾气、船舶燃油尾气、装卸机械尾气等废气,主要污染因子为 CO、SO2及 NOx;噪声主要来自于各类运输车辆、装卸作业器械及到港船舶产生的噪声;固体废弃物主要为陆域生活垃圾、到港船舶生活垃圾、初期雨水沉淀池沉渣、生活污水处理站污泥、含油污水处理站污泥、废机油、含油抹布等固体废物。项目产生的各类污染物均得到合理的处理和处置,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不良影响。1.3 环评工作过程环评工作过程 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等法律法规,本项目必须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21 版)(生态环境部令第 16号)的规定,本项目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为此,清远港飞来峡港务有限公司委托珠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以下简称“编制单位”)承担该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工作。接受委托后,编制单位立即成立项目组,在建设单位、工可单位的积极配合下,深入清远市、区有关部门调查,全面收集工程环境影响相关资料,详细踏勘工程建设现场,同时委托深圳市粤环科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开展了环境质量现状调查及监测;在此基础上,按照环评相关技术导则和规范的要求,编制完成了清远港清远港区飞来峡作业区公用码头一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送审稿),通4 过客观、科学、合理地预测分析工程建设可能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从地表水环境、水生生态、陆生生态、大气和声环境、固体废物以及环境风险等各方面提出了有针对性的环境影响减缓措施,为建设项目的工程设计和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在上述工作期间,建设单位按照相关要求开展了公众参与工作。本次评价工作技术路线见图 1.3-1。图1.3-1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图 1.4 分析判定相关情况分析判定相关情况 1.环评文件类型判定环评文件类型判定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21 版),本项目属于名录中“五十二、交通运输业、管道运输业,139 干散货(含煤炭、矿石)、件杂、多5 用途、通用码头”中的“单个泊位 1000 吨级及以上的内河港口”,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2.产业政策符合性判定产业政策符合性判定 本工程属于水运行业中的“1.深水泊位(沿海万吨级、内河千吨级及以上)建设”。本项目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1 年本)中鼓励类项目;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 商务部关于印发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22 年版)的通知(发改体改规2022397 号),项目类别不属于“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中的“禁止准入类”。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及地方产业政策,属于行业鼓励发展的项目。3.相关规划符合性判定相关规划符合性判定 项目的选址不位于环境敏感区域,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相关环保法规;项目建设符合广东省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同时符合清远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清远市清城区飞来峡镇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清远港总体规划(2015-2030)清远港总体规划(2015-2030)环境影响报告书及其审查意见、港口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原则(试行)等相关要求。4.“三线一单三线一单”符合性分析符合性分析 本项目位于清远港清远港区飞来峡作业区,属于 ZH44180230002 清城区飞来峡镇一般管控单元,不涉及生态保护红线。本项目不设排污口,所在区域各环境要素均符合相应的功能区划要求,环境质量良好,项目建设不突破区域环境质量底线。项目营运过程中消耗资源量相对区域可利用资源总量较少,符合资源利用上限要求。综上,本项目符合广东省“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以及清远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的管控和准入要求。1.5 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 根据本工程建设和运营期排污特征,结合工程所在区域环境敏感点分布情况,本次评价重点关注以下环境问题:6 (1)科学合理核算工程施工和运营期“三废”产排量,提出有针对性的环境影响减缓措施,并对拟采用的环保措施进行可行性分析;(2)工程施工对水环境、水生生态环境的影响:重点关注对下游飞霞风景名胜区、北江大洲区级湿地公园、白庙斑鳠产卵场、清远市洲心广东鲂、黄尾密鲴产卵场、横石黄尾密鲴、银鲴产卵场、江南水厂饮用水源保护区、北江山塘水厂饮用水源保护区、北江芒洲饮用水源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区的影响,结合水环境现状调查监测数据、数值模拟计算结果,提出减缓水环境、水生生态环境影响的措施和管理要求;(3)环境风险影响:针对工程在施工和运营过程中若发生环境风险事故,可能会对下游的飞霞风景名胜区、北江大洲区级湿地公园、白庙斑鳠产卵场、清远市洲心广东鲂、黄尾密鲴产卵场、横石黄尾密鲴、银鲴产卵场、江南水厂饮用水源保护区、北江山塘水厂饮用水源保护区、北江芒洲饮用水源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区造成不利影响,提出切实可行的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和应急措施。1.6 评价主要结论评价主要结论 本工程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与相关法规、各类环保规划相协调。项目选址位于广东省清远市飞来峡作业区汕湛高速桥下方,属清远港区飞来峡作业区岸线区,项目建设与清远港总体规划(2015-2030 年)及其规划环评要求相符。工程在建设和运营期间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一定的“三废”和噪声等污染。建设单位应严格落实国家法律、法规和排放标准要求,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落实本报告书提出的环境保护对策措施,落实环境风险事故应急预案与环境风险防范对策措施,强化环境管理和污染源监测制度。在此基础上,本项目的建设不会改变区域环境功能属性,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是可以接受的。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本项目的建设可行。7 2 总则总则 2.1 编制依据编制依据 2.1.1 国家法律法规国家法律法规及部门规章及部门规章(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修订),2015 年 1 月 1 日;(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修订),2018 年 12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环保行业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