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真题汇编(2018年-2022年)专题26 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附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历年真题汇编(2018 年-2022 年)专题 26 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高考地理历年真题汇编(2018 年-2022 年)专题 26 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一、单选题一、单选题近年来,我国以现代农业产业因为载体,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是在规模化种养基础上,通过“生产+加工+科技”,聚集现代生产要素,创新体制机制,是地理界限明确、建设水平较高的现代农业发展平台。完成下面小题。1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投入减少较明显的是()A耕地B资金C技术D劳动2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可提高()土地产出率 产业集群化水平 农业收入比重 种植结构多元化水平ABCD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下图为 2021 年由遥感影像解译转绘的“安徽省某地土地利用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图示区域地势总体上()A从中间向四周降低B从四周向中间降低C从西北向东南降低D从东南向西北降低4住宅分散分布有利于()A交通出行B防洪避险C生活取水D田间管理5图示区域农业生产模式是()A高度集约的设施农业B精耕细作的水田农业C规模经营的商品农业D休闲观光的城郊农业近年来,我国某县以有机水稻种植为代表的绿色农业快速发展,获得了众多荣誉。该县森林覆盖率达 74.6%,大榛子、林下鸡、北药材等农林特色产品备受市场青睐。2021 年初,为提高资源利用率、解决自然发酵不充分的问题,该县投资 1.2 亿元建设生物有机肥厂,采用现代化发酵工艺,以人畜粪便与水稻秸秆为原料生产有机肥料。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该县位于()A山西省B黑龙江省C河北省D海南省7生物有机肥厂有利于促进该县建设()大榛子产业标准化示范县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中国优质生态稻米之乡ABCD二、图文分析题二、图文分析题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图 1 为中南半岛所在国家耕地面积占国土面积比重图。材料二 图 2 为中南半岛主要稻米生产国 2001-2020 年稻米产量和单产年均变化统计图。(1)中南半岛所在国家中耕地面积占国土面积比重最高的是_,简述其主要自然原因。(2)20012020 年,图 2 中国家稻米产量的变化趋势是_、简析其原因。(3)从耕地资源的角度,说明图 2 中国家稻米生产对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的启示。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南泥湾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地处典型的黄土高原丘陵地带,云岩河上游。1941 年春,八路军第三五九旅赴南泥湾开展大生产运动,使昔日荒凉的南泥湾变成了“平川稻谷香,肥鸭遍池塘。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的陕北好江南。材料二图为“南泥湾俯瞰景观图”。(1)简述八路军在南泥湾开展大生产运动时面临的不利自然条件。(2)解读“平川稻谷香,肥鸭遍池塘。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的陕北好江南所描述的农业生产布局。(3)比较南泥湾所在地区与江南地区在农业生产特点方面的差异。1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水稻是我国三大主粮之首,全国的水稻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其中东北地区贡献较多。南方水稻主产区通过改良品种,提升口感和品质,扩大了市场占有率。据调查,近年来黑龙江省水稻生产成本和价格均高于江苏省,但仍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同时黑龙江省的水稻生产也面临着日益加大的水土资源压力,表现为农业灌溉用水量大,主要依赖地下水,地下水的开采比例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以及长期的土地高强度利用,部分耕地质量下降。图为 20012017 年东北地区不同海拔区间耕地面积和水稻增加面积占比统计图。(1)分析东北地区水稻种植面积扩张的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2)分析黑龙江省和江苏省水稻价格存在差异的原因。(3)针对黑龙江省水土资源压力,提出该省水稻种植业的发展对策。1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下图中阴影示意的 M 地区曾经是湿地(沼泽),年降水量是年蒸发量的 1.21.5 倍,远低于英国西部和北部。在罗马时代,人们对 M 地区湿地进行了排水尝试,湿地仅得到零星开垦。17 世纪,该地引入荷兰风车与水利工程技术,湿地得到成片开垦。经过几百年的开发,M 地区已经成为英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但也存在诸多问题。(1)分析 M 地区排水后能够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2)分析罗马时代和 17 世纪对 M 地区湿地开垦结果存在差异的原因。(3)推测 M 地区当前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12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甘肃、青海和四川三省交界地区(下图),有河流、湖沼、雪山、草甸、藏寨、寺院等,还有多处红军长征纪念地。其中甘南藏区是天津市对口扶贫地区之一,天津援建了许多基础设施和商业网点,修建了藏式民舍、度假村,通过旅游扶贫为当地的脱贫致富做出了贡献。(1)评价当地红色旅游资源的功能和价值。(2)分析天津旅游扶贫的举措对当地旅游业发展的影响。在图中所示草甸地区,当地藏族人民因地制宜,发展以放养牦牛、藏绵羊为主的特色畜牧业,实现了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3)分析当地形成这种特色畜牧业的自然条件。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养耕共生”模式是利用养耕共生系统技术建立起来的一种新型都市农业生产形式,适用于城市屋顶、阳台、地面庭院等地方,产品自给或在邻里市场销售。以色列国土大部分是荒漠,水资源奇缺,城市人口比重大。近些年来,以色列在城市推广“养耕共生”模式,促进了绿色科技型都市农业的发展。下图示意养耕共生系统运作原理。(1)结合图,描述“养耕共生”模式的农业生产过程。(2)分析以色列在城市采用“养耕共生”模式的原因。(3)在我国西北地区城市大力推广“养耕共生”模式是否可行,请说明理由。三、综合题三、综合题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图 1 为世界一月海平面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局部图。材料二:峡湾是海岸槽谷被海水侵 形成的狭长海湾,峡湾深入陆地数十至数百千米海水很深,两侧陡崖巍然,景色壮丽。图 2 为峡湾海岸景观图。(1)该月份甲地受 (填大气活动中心名称)控制,其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填“热力”或“动力”),此时该大气活动中心切断北半球的 ,使其保留在海洋上。(2)乙处山脉是亚洲和 的分界线,该洲丙半岛西海岸峡湾地貌十分发育。形成峡湾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该外力作用强盛时期,海平面比近现代 (填“高“或”低“)。(3)图中丁地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形成该农业地域类型的主要社会经济条件是 。(4)美国旧金山附近的工业区集聚了世界主要的高端工业产品的设计和制造。这些产品具有 、和品牌效应好等特点。答案解析部分答案解析部分【答案】1D2A【知识点】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解析】【点评】农业区位因素包括自然区位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源)和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政策、劳动力、科技等)。市场需求决定着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与冷藏保鲜技术条件的发展,使农产品的市场(销售范围)在地域上大为扩展。1ABC、根据材料“现代农业产业园是在规模化种养基础上,通过生产+加工+科技,聚集现代生产要素,创新体制机制,是地理界限明确、建设水平较高的现代农业发展平台”可知,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需要投入较多的耕地、资金和技术,ABC 错误;D、现代化农业产业园将充分利用科学技术,采用机械化管理,对劳动力数量的需求减少,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较高,D 正确;故答案为:D。2现代农业产业园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技术,有利于提高农作物的单产和品质,提高了土地产出率,正确;根据材料“现代农业产业园是在规模化种养基础上,通过“生产+加工+科技”,聚集现代生产要素”可知,现代农业产业园有利于聚集现代生产要素,提高了产业集群化水平,正确;农业产业园将提高农作物的单产和品质,可提高经济效益,但农业收入比重难以确定,错误;农业产业园没有改变农业种植结构,错误。故答案为:A。【答案】3C4D5B【知识点】分层设色图的判读;城乡土地利用与功能分区;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因地制宜与区域发展【解析】【点评】农业生产区位因素的分析方法不同的区位因素对不同区域各种人类活动影响的程度、途径和方式不同,不仅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还要正确理解和区分“主要区位因素”“主导因素”“限制性因素”“区位条件”。(1)主要区位因素:指某一区域某种人类活动发展所要求的所有因素,若要求分析某种人类活动的主要区位因素,解答时就要完整地罗列出影响其发展的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2)主导因素:指影响某种人类活动发展最重要的因素,也就是说如果没有这种因素,也就不会有该种人类活动在该区域分布的可能,如新疆绿洲农业的主导因素是水源,西藏河谷农业的主导因素是热量,城郊农业的主导因素是市场等。(3)限制性因素:某种人类活动需要满足许多条件才能进行,如果一个地区其他条件都满足,唯有某一个条件不能满足,这个缺乏的条件就是限制性因素。特别要注意的是荒漠化、水土流失等生态环境问题,各种气象灾害等也都是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4)区位条件对比: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两方面分析,从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两方面分析。3根据材料可知,该地因地制宜发展的农业生产,农田一般分布在地势平坦的地方,而林地多分布在山地地区。图中信息显示,水田及田垄多分布在东南部地区,而经济林地、旱地及其他用地多分布在西北地区,故可以推断图示区域地势西北高东南低。C 正确,故答案为:C。4A.住宅分散不利于出行,居民若要出行,需要修建更多的交通线路,A 错误;B.图中显示,东南部住宅区分布在水塘、水田附近,不利于防洪,若有利于防洪避险,住宅区应分布在远离山区的地方,B 错误;C.住宅区布局与生活取水关系不大,临水不是住宅区布局的主要影响因素,C 错误;D.该地住宅分散分布,田地和住宅交错相间,居住地与田间耕作之间距离较近,便于田间管理,D正确。故答案为:D。5由图可知,水田旱地均有分布,判断该地区有水旱轮作方式,住宅数量较多,生产规模较小,且住宅分散,水田和水塘面积狭长显然不具备集约化和规模化的特点。图中公路数量少,说明该地交通条件相对较差,距离城市较远,显然不是城郊地区,应该是精耕细作的水田农业。B 正确,故答案为:B。【答案】6B7D【知识点】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解析】【点评】(1)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主要有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以及技术条件等。不同的历史阶段,影响农业区位的主导因素是不同的。例如在古代,生产力水平低下,农业基本上“靠天收获”,自然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最为重要。(2)随着社会的进步,社会经济条件和农业技术条件对农业区位的影响越来越突出。例如,便捷的交通运输和农产品保鲜、冷藏技术的提高,扩大了农产品的销售范围。及时把握市场及产品需求信息,可以为农业的科学决策提供依据,进而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农业政策对农业生产也有很大影响,例如,政府用财政补贴维持农产品价格等,有利于保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6由材料可知,该县森林覆盖率较高,生产 大榛子、林下鸡、北药材等农林特色产品,是我国生产有机水稻的绿色农业产区,水稻耗水量较大,说明该省位于我国的北方地区,具备森林覆盖率高,水资源相对丰富等特征,因此该省可能是黑龙江省,而山西、河北水资源短缺、森林覆盖率较低,材料中提到该县自然发酵不充分,说明该省气温低,不利于生物自然发酵,而海南纬度低,气温高,利于自然发酵。B 符合题意。故选答案为:B。7大榛子产业标准化示范县建设需要保障大榛子的产品质量、构建相关产业体系等,与生物有机肥厂关系较小,故错误;生物有机肥厂不能在短时间内提高植被覆盖率,与全国绿化模范县建设关系不大,故错误;人畜粪便与水稻秸秆为原料生产有机肥料,可以充分利用资源,减轻污染,有利于该县建设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故正确;生物有机肥厂以人畜粪便与水稻秸杆为原料生产有机肥料,为水稻提供有机肥,可以提高水稻的产量和质量,有利于该县建设中国优质生态稻米之乡,故正确。故答案为:D。8【答案】(1)泰国;境内河网密集,平原面积大。(2)增加;主要是单产提高,部分国家播种面积增加。(3)土地整理和生态修复,增加耕地面积和提高耕地质量;严格保护耕地,控制非农占用;加大技术投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