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熟型水果公司企业风险管理制度_范文

举报
资源描述
泓域/后熟型水果公司企业风险管理制度 后熟型水果公司 企业风险管理制度 xx(集团)有限公司 目录 一、 项目基本情况 4 二、 风险管理组织体系标准 6 三、 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和企业目标的关系 7 四、 风险管理及审计部门的组织结构及职责设计 7 五、 业务单位和相关职能部门的组织结构及职责设计 9 六、 我国的价格管理体制 10 七、 商品价格风险的管理 14 八、 企业汇率风险的控制与管理 17 九、 汇率风险的识别与计量 23 十、 政治风险含义及分类 25 十一、 政治风险源 28 十二、 政治风险评估 30 十三、 政治风险的识别 34 十四、 我国的价格管理体制 35 十五、 商品价格风险的含义 39 十六、 公司简介 40 公司合并资产负债表主要数据 41 公司合并利润表主要数据 41 十七、 组织机构、人力资源分析 41 劳动定员一览表 42 十八、 法人治理结构 43 十九、 SWOT分析说明 55 二十、 项目风险分析 64 二十一、 项目风险对策 66 一、 项目基本情况 (一)项目投资人 xx(集团)有限公司 (二)建设地点 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待定)。 (三)项目选址 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待定),占地面积约24.00亩。 (四)项目实施进度 本期项目建设期限规划12个月。 (五)投资估算 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8692.47万元,其中:建设投资7178.39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2.58%;建设期利息82.18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0.95%;流动资金1431.9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6.47%。 (六)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8692.47万元,根据资金筹措方案,xx(集团)有限公司计划自筹资金(资本金)5338.14万元。 根据谨慎财务测算,本期工程项目申请银行借款总额3354.33万元。 (七)经济评价 1、项目达产年预期营业收入(SP):15800.00万元。 2、年综合总成本费用(TC):12546.36万元。 3、项目达产年净利润(NP):2379.39万元。 4、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21.52%。 5、全部投资回收期(Pt):5.49年(含建设期12个月)。 6、达产年盈亏平衡点(BEP):5981.14万元(产值)。 (八)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 序号 项目 单位 指标 备注 1 占地面积 ㎡ 16000.00 约24.00亩 1.1 总建筑面积 ㎡ 26320.91 容积率1.65 1.2 基底面积 ㎡ 9920.00 建筑系数62.00% 1.3 投资强度 万元/亩 290.47 2 总投资 万元 8692.47 2.1 建设投资 万元 7178.39 2.1.1 工程费用 万元 6302.82 2.1.2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万元 740.11 2.1.3 预备费 万元 135.46 2.2 建设期利息 万元 82.18 2.3 流动资金 万元 1431.90 3 资金筹措 万元 8692.47 3.1 自筹资金 万元 5338.14 3.2 银行贷款 万元 3354.33 4 营业收入 万元 15800.00 正常运营年份 5 总成本费用 万元 12546.36 "" 6 利润总额 万元 3172.52 "" 7 净利润 万元 2379.39 "" 8 所得税 万元 793.13 "" 9 增值税 万元 676.02 "" 10 税金及附加 万元 81.12 "" 11 纳税总额 万元 1550.27 "" 12 工业增加值 万元 5349.25 "" 13 盈亏平衡点 万元 5981.14 产值 14 回收期 年 5.49 含建设期12个月 15 财务内部收益率 21.52% 所得税后 16 财务净现值 万元 4198.58 所得税后 二、 风险管理组织体系标准 各个企业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都有适合自己的风险管理组织体系,风险管理组织体系的设计更像是一门艺术而不是一门科学。人们仍然需要适宜的决策机构,来破除许多企业中风险管理责任空缺和重叠的僵局。关键是要在现有的管理结构的基础上发展,并把企业的经营模式、目标、文化和风险承受能力等因素纳入考虑的范围。在较小的企业中,风险管理组织机构可以像执行委员会那样简单,通过行使管理特权来识别风险、排定风险和轻重缓急顺序、任命风险责任人、分析缺陷、批准行动计划和监督执行结果。但是,在规模较大且复杂的企业中,则需要设立风险管理总监和独立的风险管理委员会。 三、 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和企业目标的关系 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组织体系的目的无疑是要保证企业风险管理目标的实现,保证企业在可承受的风险水平下运行,从而保证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各个企业的风险管理目标根据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如战略定位和发展阶段,会有所不同。但一般企业风险管理的主要目标包括生存和使风险管理成本最小化。生存是企业的基本保障,只有生存下去了才能去实现企业的其他目标。风险管理就是以最小的代价降低企业风险,所以,风险管理成本最小化也是风险管理目标的一部分。除了上述两个主要目标,企业风险管理一般还包括保证资源在损失后的充足性,满足法律与合同的义务,等等。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就是为了实现企业的这些风险管理目标所设计的,企业风险管理组织体系为企业完善风险管理提供了基础。 四、 风险管理及审计部门的组织结构及职责设计 风险管理体系中风险管理及审计部门的组织结构各部门的职责如下。 1、风险管理委员会 (1)由董事会正式授权监管风险活动,并须确保行政总裁的风险责任作适当履行。 (2)主要职责包括制定符合企业风险容忍度的风险管理策略,批准风险管理政策及程序。 2、风险管理职能部门 (1)风险管理职能部门是风险管理委员会的全职执行机构,通过对逐单交易及风险组合资料的审查及预先/事后批准来确保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得到遵守。 (2)通过风险管理经理在营运单位的日常工作及风险管理总监等参与行政管理执委会并对重大事故向行政总裁作出汇报等渠道建立与管理部门(行政总裁/行政管理执委会/营运单位)的汇报机制。 3、审计委员会 (1)由董事会正式授权对财务报告和内控框架的效率和成效进行独立评核。 (2)审阅财务报告/资料以确保法律法规得到遵守。 4、内部审计部门 (1)内部审计部门是审计委员会的全职执行机构,通过周期/临时审查业务部门和职能单位的具体运作来监察它们对营运的政策及程序的遵守情况。 (2)通过与市场及信贷风险主管保持紧密联系,了解确保风险管理政策及程序得以遵守的具体运作过程和相关文件,以便设计适当的审计步骤和执行方法。 (3)与风险管理总监、信贷风险主管、市场风险主管及营运风险主管等讨论分析不遵守风险政策的事件及其产生的风险影响及必要的纠正措施等。 五、 业务单位和相关职能部门的组织结构及职责设计 在风险管理方面,上述各部门的职责如下。 1、执行总裁 (1)对董事会制定的风险管理策略的执行情况负最终的责任。 (2)对处理各种具体风险的执委会进行责任分配。 (3)定期听取风险总监的工作汇报,确保及时了解风险管理出现的问题及其对策。 2、行政管理执委会 (1)监管并控制企业整体性风险,确保运营过程中的风险策略与董事会对风险的取向相一致。 (2)审阅资产负债及资本分配执委会提议的政策、程序,制定企业整体的资产负债策略。 3、资产负债及资本分配委员会 (1)主要专注于研究提出资本在各个业务中的分配,研究提出企业整体的资产负债策略,提交行政管理执委会审核。 (2)由专注于市场风险管理的财资管理执委会提供协助。 4、业务部门 (1)在风险管理政策及程序规范下执行日常运营活动。 (2)确保风险信息传递给相关的风险管理部门及经理。 (3)参与对风险管理政策及程序的定期检讨(包括对支持系统的适当性,对风险管理的测定方法,汇报渠道,信息科技和人力资源提出意见)。 5、一般的职能部门 (1)基本责任是向营业单位的经营运作提供支援。 (2)有责任就它们在处理风险管理方面遇到的情况向风险管理单位定期汇报。 六、 我国的价格管理体制 1978年以前,我国实行计划经济,商品价格是实行高度集中的价格管理体制,价格管理权限绝大部分集中在政府手里,企业没有定价权。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价格改革被确立为我国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的关键一步。 1979—1983年是我国价格改革的初始阶段,政府以宏观调整价格为主,改善部分商品价格的不合理程度,并逐步放开一些商品价格的管理权限。如1979年提高了粮食和其他一些主要农产品的统购价格,1981年提高了烟酒价格,1982年放开了工业品中100种小商品的价格,以后逐年扩大放开的品种范围。 1984—1988年是我国价格改革的展开阶段,这阶段政府以放开价格管理权限为主,同时继续对由国家管理的价格进行若干调整。采取的重大政策措施有:1985年,除少数重要农产品少数经济作物由政府定价外,其他农产品价格放开,实行市场调节,放开生产资料计划外部分的价格;1986年,全部放开了小商品的价格;1988年,提高粮食、油料的收购价格和原油等重工业品的出厂价格;提高肉、蛋、糖、茶4类副食品价格;放开名烟、名酒价格。 1989—1991年是我国价格改革的治理整顿阶段,政府是以稳定物价,抑制通货膨胀为主,继续推进价格改革进程。采取的重大政策措施有:1989年,提高粮、棉、油的收购价格;大部分进口商品的国内交货价格,从按国内价格作价改为按进口成本作价,即按代理作价;1989年冬季提高铁路、水运和航空客运票价;1990年,提高铁路、水运和公路的货物运价;对近40年未动的邮政资费作了适当调整;较大幅度地提高煤炭、原油、有色金属和部分钢材的出厂价格和民用燃料的销售价格;部分城市提高自来水、牛奶价格和公共交通票价;把橡胶、炭黑的计划内外“双轨制”价格合并为“单轨制”价格等。 1992—1996年是我国价格改革的深化阶段。邓小平南巡讲话和中共十四大确立了我国经济改革的目标模式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期间价格改革的主要任务是进一步转换价格形成机制,改变价格结构,建立以市场形成价格为主的价格机制。 1997年以后,价格改革进入了全面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价格机制的阶段。政府着力于积极运用价格杠杆扩大内需,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改善投资环境,研究如何应对“人世”挑战等。同时,根据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加大价格立法和执法力度,制定市场规则,维护市场秩序,我国第一部价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以下简称《价格法》)便是在这一年颁布的。政府在价格管理中的角色定位从以定价调价为主转到以定规则、当监督、搞服务为主。 2001年,《中央定价目录》进行了最近一次修订。根据修订后的《中央定价目录》,中央管理的定价项目由1992年的121种压缩为13种。这13项分别为重要的中央储备物资、专营的烟草、食盐和民用爆破器材、部分化肥、部分重要药品、教材、天然气、中央直属及跨省水利工程供水、军品、重要交通运输、邮政基本业务、电信基本业务、重要专业服务等。2001年后,很多中央定价项目实际上已经作出调整,例如,将民航国内航空运输价格由政府定价改为政府指导价;港口收费管理被放开,港口装卸作业费、堆存费实现了市场调节价;政府定价药品进一步调整,增加了实行政府定价或政府指导价的品种数量等。 2001年以后,我国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