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精编课件《 我与社会》

举报
资源描述
第一单元 第一课第一框 我与社会小明的一天 导入新课分析:通过小明一天的活动,你感受到了什么?小明一天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我们今天就学习我们在社会生活中的活动。新课讲解情境一情境二 感受社会生活1运用你的经验情境四情境三(1)结合以上情境和你的经验,说说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式了解社会生活。(2)在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中,你有哪些感受?提示(1)到农村、社区、工厂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到社区进行社会调查;阅读报纸、收看电视;上网查询;等等。社区活动阅读报纸互联网查询(2)感受到社会生活是绚丽多彩的;感受到国家正在发生越来越大的变化;感受到自己能够学到很多在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感受到自己需要提高与人交往沟通的能力;等等。家用电器的变化粮 票农业机械化便捷高铁庄严时刻提示 广义指整个社会物质的和精神的活动;狭义指社会的物质生产活动和社会组织的公共活动领域以外的社会日常生活方面。社会生活的分类:广义、狭义关键点拨 暑假里,中学生小华经历了很多“大事”,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探究与分享7月16在科技馆当志愿者7月25菜园除草、采摘蔬菜 暑假里,哪些事情让你印象深刻?把你的感受写下来,与同学分享。提示 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回答:结交新朋友、愉快的旅游、暑期夏令营、收获了哪些经验或者得到了哪些教训以及学到新技能等等。随着身体的成长、智力的发展、能力的提高,我们的社会生活空间不断延展,我们会与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一、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1)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2)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2 把人看成点,把人与人的关系看成线,那么,由各种关系连成的线就织成一张“大网”。同学父母老乡朋友同事老乡朋友家人结成网我是学生!我是朋友!我是女儿!我是孙女!大家好,我是小丸子!探究与分享(1)同一个人,为什么身份不同?(2)向身份不同的陌生人介绍自己,如未曾谋面的亲戚、爸爸的同时、同学的父母、学校的校工、,你分别应该怎样介绍?提示(1)因为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一个人有着不同的身份。(2)向从未见过的长辈介绍自己:我是的儿子;向爸爸的同事介绍自己:我是您的同事的孩子;向同学的父母介绍自己:我是您的孩子的同学;向学校的校工介绍自己:我是学校班级的学生。同学之间分组、分角色扮演不同的身份分别作自我介绍,感受一下不同身份的不同社会关系!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提示 社会关系是人们在共同的物质和精神活动过程中所结成的相互关系的总称,即人与人之间的一切关系。社会关系的含义关键点拨二、几种主要的社会关系从不同的角度,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社会关系分为不同是的类型。从社会关系建立的基础可以分为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血缘关系地缘关系业缘关系(1)血缘关系以血亲或生理联系为基础而形成的社会关系。(2)地缘关系直接建立在人们空间与地理位置关系基础上的社会关系。(3)业缘关系以人们广泛的社会分工为基础而形成的社会关系。同学同事除了以上的几种主要社会关系,还可以根据其他标准怎么划分社会关系?提示 个人与社会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对立统一的关系。一方面,个人对社会具有依赖性。另一方面,个人对社会具有能动性。全面认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关键点拨(1)在社会中,我们与父母、同学、老师、公交车司机、银行职员等很多人产生各种各样的联系。为了更好地定位自己,试着绘制自己的社会关系网络图。我老师同学拓展空间(1)这些人通过哪些方式与你产生联系?(2)他们的存在对你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结合你绘制的社会关系网络图和生活经验,说说你如何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提示 (1)父母通过血缘关系的方式与我产生联系;同学、老师通过业缘关系的方式与我产生联系;公交车司机、银行职员通过地缘关系的方式与我产生联系。提示 (2)父母给予我生命,哺育我成长;老师教给我知识,教我做人的道理;同学让我懂得了友谊的重要性;公交车司机为我出行提供了方便;等等。提示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对立统一。(3)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个人对社会具有依赖性。首先,个人的生存离不开一定的社会条件。其次,个人的发展依赖于社会。社会对个体既有促进作用,又有制约作用。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推动着个人的全面发展和进步。个人对社会具有能动性。能够积极主动地认识、创造着社会,从而推动了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课堂小结我与社会感受社会生活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社会生活绚丽多彩社会生活成就自我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