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幼儿园万圣节教案

举报
资源描述
2022幼儿园万圣节教案 2022幼儿园万圣节教案1 活动目标 1.喜欢阅读绘本故事,能运用观察、猜测、讨论等方法阅读绘本,理解绘本中合作的力量。 2.感受万圣节的节日氛围,了解万圣节。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与家长谈论有关万圣节的话题,请家长带幼儿去商场、游乐园感受万圣节的氛围。 2.物质准备:绘本故事PPT、万圣节各种装扮PPT、彩笔、面具等。 活动重难点 1.活动重点:能够感受万圣节的节日氛围,初步了解万圣节。 2.活动难点:在阅读绘本的过程中,理解绘本中合作的力量。 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1.教师播放万圣节各种装扮PPT,幼儿猜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装扮? 2.介绍万圣节,感受节日氛围。 提问:今天是一个很特别的节日,是什么节日?(万圣节)万圣节是一个怎么样的节日?(幼儿自由讨论,教师请个别幼儿来讲述) 教师小结:万圣节是外国的一个庆祝秋天丰收的节日,传说中每年的10月31日的晚上,死神会把鬼召集来吓唬人,胆小的人会非常害怕,而胆大的人就会扮演鬼,讲鬼故事,点上南瓜灯来做游戏,玩的可开心了。 提问:真的有鬼吗?(幼儿讨论,与同伴交流自己想法) 教师小结:我们的世界上其实是没有什么鬼的,鬼都是人们想象出来的,所以,我们不用害怕有鬼。 二、逐页阅读,理解故事内容 1.幼儿猜想故事内容。 教师:万圣节就要到了,可是巫婆很为难,这是为什么呢?请你猜一猜。(幼儿逐页观看绘本,进行猜想) 2.教师完整的讲述故事。 提问:故事里都有谁?他们是怎样把大南瓜摘下来的?谁出了一个好主意?大南瓜终于摘下来了,他们是怎样的心情?(幼儿梳理整个故事,讨论并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体验合作的乐趣) 3.幼儿与教师共同复述故事。体验故事中生动、有趣的语言。 4.幼儿分角色进行表演。 三、制作万圣节面具 1.教师:你想象中的鬼会是什么样的?万圣节里人们都来画鬼脸驱邪,今天我们也为自己设计一个鬼脸。 2.幼儿操作画鬼脸,教师巡回指导 四、延伸活动 美工区:为故事的角色设计服装与道具。 表演区:装扮自己,开展万圣节服装秀。 图书区:万圣节的大南瓜故事表演与续编。 2022幼儿园万圣节教案2 活动目标 1.了解万圣节活动的由来和相关习俗,知道万圣节是西方的节日 2.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庆祝节日,体验节日带来的欢乐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知道万圣节,看见过万圣节的相关装扮。 2.物质准备:万圣节活动的相关道具,绘画用具等 活动重难点 1.重点:通过活动感受万圣节节气的欢乐气氛 2.难点: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庆祝万圣节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你喜欢万圣节吗?为什么? 1.请幼儿说一说自己知道的万圣节是什么样子的,是否喜欢这样的节日? 2.教师将幼儿的想法做记录 二、了解万圣节的由来和相关习俗 1.教师讲解万圣节的小故事,简单介绍万圣节的由来。 2.了解万圣节的相关习俗,说一说这些习俗中你最喜欢哪一个为什么?(教师将幼儿最喜欢的万圣节习俗记录下来) 三、你喜欢的万圣节是什么样子 1.请幼儿说一说自己眼中的万圣节应该是什么样的?(教师可结合幼儿认为西方万圣节可取的部分和幼儿眼中的万圣节做一对比) 四、设计我们的万圣节活动 幼儿自由分组,设计属于自己的万圣节,确定活动需要的场地、道具以及家园需要配合的地方。 五、展示幼儿的设计结果,邀请家长来园参加万圣节活动 1.教师展示幼儿的设计结果,利用接园时间简单向家长们介绍 2.展示调查结果,让家长了解孩子们对万圣节的看法和认识 2022幼儿园万圣节教案3 活动目标 1、通过扮演,进一步感受万圣节的气氛,体验节日的快乐。 2、锻炼孩子的胆量和辨别能力。 3、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4、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5、会用它们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与创造,喜欢装饰。 活动准备: 1、创设一个“鬼屋” 2、幼儿打扮成各自想象的“鬼” 3、水粉颜料、毛笔等。 活动过程 一、教师带领幼儿进入“鬼屋”,和客人们玩“猜糖果”的游戏 二、互相介绍万圣节,玩万圣节的游戏 1、教师:今天是一个很特别的节日,是什么节日? 2、教师:万圣节是一个怎么样的节日? (幼儿自由讨论,教师请个别幼儿来讲述) 3、教师小结:万圣节是外国的一个庆祝秋天丰收的节日,传说中每年的10月31日的晚上,死神会把鬼召集来吓唬人,胆小的人会非常害怕,而胆大的人就会扮演鬼,讲鬼故事,点上南瓜灯来做游戏,玩的可开心了。 4、教师:真的有鬼吗? (幼儿讨论) 5、游戏:魔鬼、魔鬼在哪里? 三、制作万圣节面具 1、教师:你想象中的鬼会是什么样的? 2、万圣节里人们都来画鬼脸驱邪,今天我们都给自己话了个鬼脸,我知道大家都很能干,那么帮客人们也画个鬼脸,好吗? 3、幼儿操作画鬼脸。 四、游戏:勇敢者的游戏。 2022幼儿园万圣节教案4 设计意图 为了让我们的孩子感受这一独特的节日气氛,我设计了本次活动,除了让孩子感受以外,我还和孩子一起讨论有争议的“鬼”这个话题,让孩子正视它,培养孩子的胆量和分辨能力。 活动目标 1、 通过扮演,进一步感受万圣节的气氛,体验节日的快乐。 2、 锻炼孩子的胆量和辨别能力。 活动准备: 1、 创设一个“鬼屋” 2、 幼儿打扮成各自想象的“鬼” 3、 水粉颜料、毛笔等。 活动过程 一、教师带领幼儿进入“鬼屋”,和客人们玩“猜糖果”的游戏 二、互相介绍万圣节,玩万圣节的游戏 1、 教师:今天是一个很特别的节日,是什么节日? 2、 教师:万圣节是一个怎么样的节日? (幼儿自由讨论,教师请个别幼儿来讲述) 3、 教师小结:万圣节是外国的一个庆祝秋天丰收的节日,传说中每年的10月31日的晚上,死神会把鬼召集来吓唬人,胆小的.人会非常害怕,而胆大的人就会扮演鬼,讲鬼故事,点上南瓜灯来做游戏,玩的可开心了。 4、 教师:真的有鬼吗? (幼儿讨论) 5、 游戏:魔鬼、魔鬼在哪里? 三、制作万圣节面具 1、 教师:你想象中的鬼会是什么样的? 2、 万圣节里人们都来画鬼脸驱邪,今天我们都给自己话了个鬼脸,我知道大家都很能干,那么帮客人们也画个鬼脸,好吗? 3、 幼儿操作画鬼脸。 四、游戏:勇敢者的游戏。 附:万圣节的来历 在西方国家,每年的10月31日,有个“Halloween”,辞典解释为“The eve of All Saints'Day”,中文译作:“万圣节之夜”。万圣节是西方国家的传统节日。这一夜是一年中最“闹鬼”的一夜,所以叫“鬼节”,又称万圣节。 如今万圣节的意义逐渐变得积极快乐起来,喜庆的氛围成了主流,西方人喜欢以古灵精怪的造型组织狂欢,而象征万圣节的形象、图画,如巫婆、黑猫等,大都被描绘成可爱和滑稽的面具。大班的孩子们和老师就开展了这次万圣节活动,很多戴着面具的幼儿正在玩乐,传统意义上的万圣节,孩子们要去人家的家门口按门铃,然后问大人要糖,装在自己的口袋满载而归。但我们今天的活动中,让孩子和弟弟妹妹一起分享,把自己讨来的糖果去分给弟弟妹妹们,和他们一起过节。这些孩子大都打扮成各种各样的造型,一个男孩穿着黑色的长袍,顶着尖尖的高帽子,面部被一个黑色的面具覆盖,正随着音乐起劲地蹦跳着。一旁的小女孩则一身白纱,脸上戴着一个蝴蝶形状的面具,手里拿着一把纸糊的扫把,还有打扮成花仙子、奥特曼、小公主等等造型,都是孩子们和家长共同准备的。 2022幼儿园万圣节教案5 一、教学要求 1.能听懂、会说、会读和会拼写单词a family, thing, need, a horse, a pig, work, with, evening。 2.能听懂、会说、会读和会写句型Do you like …? Yes, I do. /No, I don't. I like …. What do you like? I like …. 3.能听懂、会说、会读日常交际用语和句型: What do you need? We need some …. What else do you need? …, please. Here's your change. 4.进一步掌握名词复数的词形和读音的变化。 5.了解元音字母e在单词中的读音。 6.能有表情地诵读歌谣Halloween。 二、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核心内容是万圣节晚会的准备工作,重点学习Do you like …? Yes. I do./No, I don't. I like ….等句子。教学中教师应采用以旧引新的方法,用已学过的句型如:Can I help you? What would you like? I'd like ….等引出本部分的内容。 本单元第一次出现a chicken, a duck, a horse, a pig。其他已学过的动物类单词包括a dog, a car, a monkey, a tiger, a panda, a zebra, a bird, an elephant等,在本单元以复数形式再次出现。在教学中,要提醒学生注意其在词形和读音上的变化。 本单元所出现的动物类单词,紧密结合的是商店里的购物用语,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创设购物情景,让学生熟练自如地运用这些购物的交际用语。 Unit 4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 A Read and say 二、教学目标 1.会听、说、读词语:“family, thing, buy things, need, Halloween, vase, mask, lantern, a pumpkin lantern, tomorrow, change.” 2.会听、说、读句子:“What do you need? We need …. What else do you need? …, please. Here are your things/masks. Here's your change.” 3.能用所学的购物用语在所创设的情景中比较熟练地灵活运用。 4.通过对西方节日的了解,进一步认识西方的文化,从而体会中西方文化的差别。 三、教学重点 1.会听、说、读词语:“family, thing, buy things, need, change, a pumpkin lantern.” 2.会听、说、读句子:“What do you need? We need …. What else do you need? …, please. Here are your things/masks. Here's your change.” 3. 逐步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四、教学难点 1.单词pumpkin, lantern,change的'读音。 2. 会听、说、读句子:“What do you need? We need …. What else do you need ? …, please. Here are your things/masks. Here's your change.” 3.能比较熟练地灵活运用所学的购物用语。 五、教学准备 1.教具准备:关于本课的多媒体课件、关于万圣节的各种面具、图片和物品、录音机、磁带。 2.板书准备:写好课题和日期。 六、教学过程 Step 1.Free talk 1. T : Good morning, boys and girls. S : Good morning, Miss …. T : I’m happy to see you again. Are you happy to see me? S : … T : What colour do you like? S : …. T: Do you like orange/red/blac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心得体会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