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考核评估指标体系及说明

举报
资源描述
自然资源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考核评估指标体系 序号 指标 类型 考核指标 Ⅰ档要求 Ⅱ档要求 Ⅲ档要求 1 约束性指标 标准项目完成率 国家标准项目完成率≥90%,行业标准项目完成率≥85% 国家标准项目完成率≥80%,行业标准项目完成率≥75%。 标准项目完成率≥67%。 2 报批标准退稿率 国家标准退稿率≤3%,行业标准退稿率≤10%。 国家标准退稿率≤10%,行业标准退稿率≤15%。 报批标准退稿率≤20%。 3 一般性指标 标准体系建设和维护情况 经委员会审查通过,建立系统、科学的标准体系;按标准体系要求和进度安排开展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制修订工作;能够根据需求变化及时调整标准体系。 经委员会审查通过,建立本领域标准体系;基本能按照标准体系规划组织开展标准制修订工作;基本能够根据需求修改标准体系框图和明细表。 经委员会审查通过,建立基本覆盖业务范围的标准体系,能够反映该领域标准需求。 4 标准立项申报 国家标准立项数不少于5项。标准立项申报委员投票率平均不低于95%。 国家标准立项数不少于5项。标准立项申报委员投票率平均不低于85%。 标准立项申报委员投票率平均不低于75%。 5 标准制修订过程 满足下列要求:1.按规定要求定向及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并认真汇总处理;2.按程序及时提交标准送审申请;3.国家标准审查委员投票率平均不低于95%;4.认真处理标准报批阶段收集的相关意见。 满足下列要求:1.按规定要求定向及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并认真汇总处理;2.按程序及时提交标准送审申请;3.国家标准审查委员投票率平均不低于85%;4.认真处理标准报批阶段收集的相关意见。 满足下列要求:1.按规定要求定向及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并认真汇总处理;2.按程序及时提交标准送审申请;3.国家标准审查委员投票率平均不低于75%;4.认真处理标准报批阶段收集的相关意见。 6 宣贯培训 组织开展面向全体委员的标准化业务知识培训不少于3次,开展标准宣贯活动不少于3次,积极参与国家标准委、自然资源部组织开展的标准云课、标准视频版、标准发布等宣传活动。 组织开展面向全体委员的标准化业务知识培训不少于2次,开展标准宣贯活动不少于2次,积极参与国家标准委、自然资源部组织开展的标准云课、标准视频版、标准发布等宣传活动。 组织开展面向全体委员的标准化业务知识培训不少于1次,开展标准宣贯活动不少于1次,积极参与国家标准委、自然资源部组织开展的标准云课、标准视频版、标准发布等宣传活动。 7 标准复审与实施 按规定时间要求组织开展标准复审工作,标准复审率90%;通过国家标准实施信息反馈平台、自然资源标准化信息服务平台、主动调研等方式收集并及时处理标准实施信息;对重点标准开展实施情况的分析研究,形成报告。 按规定时间要求组织开展标准复审工作,标准复审率≥80%;通过国家标准实施信息反馈平台、自然资源标准化信息服务平台、主动调研等方式收集并及时处理标准实施信息。开展过标准实施情况的跟踪。 按规定时间要求组织开展标准复审工作,标准复审率≥67%。 8 组织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 满足以下方面中的4个:1.参与制修订国际标准;2.积极提交国际标准提案;3.积极开展标准外文版翻译;4.积极参与发达国家或地区(如CEN)对口标准化工作;5.组织开展本领域标准化国际会议;6.国际标准的跟踪评估及转化;7.推动标准海外应用;8.积极参与技术性贸易措施通报评议、调研;9.积极开展对重点区域、国家重点领域标准化发展趋势最新政策等的跟踪、分析、研究;10.积极对国际标准文本提出评议意见。 满足以下方面中的3个:1.参与制修订国际标准;2.积极提交国际标准提案;3.积极开展标准外文版翻译;4.积极参与发达国家或地区(如CEN)对口标准化工作;5.组织开展本领域标准化国际会议;6.国际标准的跟踪评估及转化;7.推动标准海外应用;8.积极参与技术性贸易措施通报评议、调研;9.积极开展对重点区域、国家重点领域标准化发展趋势最新政策等的跟踪、分析、研究;10.积极对国际标准文本提出评议意见。 满足以下方面中的2个:1.参与制修订国际标准;2.积极提交国际标准提案;3.积极开展标准外文版翻译;4.积极参与发达国家或地区(如CEN)对口标准化工作;5.组织开展本领域标准化国际会议;6.国际标准的跟踪评估及转化;7.推动标准海外应用;8.积极参加技术性贸易措施通报评议、调研;9.积极开展对重点区域、国家重点领域标准化发展趋势最新政策等的跟踪、分析、研究;10.积极对国际标准文本提出评议意见。 9 日常管理 满足下列要求:1.按时报送年度报告,内容详实;2.技术委员会组织管理系统中秘书处及委员基本信息完整有效;3.召开年会,出席年会委员比例平均超过90%,且有年会会议纪要;4.规范管理下设分技术委员会,有相关管理制度,管理工作合规有效,能够推动下设分技术委员会开展工作并进行年度总结;5.按时、规范开展换届/调整等工作;6.按时完成国家标准委、自然资源部安排的专项工作;7.规范使用技术委员会业务专用章。 满足下列要求:1.按时报送年度报告,内容详实;2.技术委员会组织管理系统中秘书处及委员基本信息完整有效。3.召开年会,出席年会委员比例平均超过80%,且有年会会议纪要;4.规范管理下设分技术委员会,有相关管理制度,管理工作合规有效;5.按时、规范开展换届/调整工作;6.规范使用技术委员会业务专用章。 满足下列要求:1.按时报送年度报告;2.技术委员会组织管理系统中秘书处及委员基本信息完整有效;3.定期召开年会,出席年会委员比例平均超过75%,且有年会会议纪要;4.根据需要开展换届/调整工作;5.规范使用技术委员会业务专用章。 10 经费管理 在满足Ⅱ级要求基础上,秘书处承担单位或上级主管部门给予技术委员会标准化活动经费支持。 工作经费单独核算,并纳入单位财务统一管理,秘书处每年向全体委员报告经费收支总体情况,国家标准制修订补助经费管理符合《国家标准制修订经费管理办法》的规定。 工作经费单独核算,并纳入单位财务统一管理,国家标准制修订补助经费管理基本符合《国家标准制修订经费管理办法》的规定。 附件2 自然资源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考核评估指标说明 1.标准项目完成率 按照标准项目归口,分别计算技术委员会和分技术委员会标准项目完成情况,并按照一定权重(技术委员会占比0.7,分技术委员会占比0.3)计算项目完成率。计算公式为: 式中, r为项目完成率,Yt、Ys为考核周期内技术委员会和分技术委员会分别应完成的标准项目数(不包括批准延期、终止和以往年度应完成的标准项目),Ct、Cs为考核周期内技术委员会和分技术委员会分别应完成标准项目中的实际完成并报送主管司局待批准的标准项目数。考核期内技术委员会无应完成标准项目数的,Ct/Yt=1;考核期内分技术委员会无应完成标准项目数的,Cs/Ys=1。 考虑到标准项目申报和计划下达间存在时间差,本办法统一将标准计划下达时间加上24个月视为该标准的应完成时间。 2.报批标准退稿率 报批标准退稿率是因标准报批材料不符合相关要求,被主管司局从标准制修订系统正式退回上报单位的标准比例。标准退稿率计算公式为: 式中,t为标准退稿率,Z为考核周期内上报至主管司局的标准数,S为考核周期内上报的标准中因标准报批材料质量不符合相关要求退回的标准数。 标准报批材料问题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形: (1)标准报批材料不完整,报批要件缺失; (2)标准文本结构不完整、内容缺失,未遵照GB/T 1.1及相关标准起草规则进行文本编写; (3)编制说明未按照规定的方面编写,内容过于简单,不能如实反映标准制修订情况; (4)意见汇总处理表要素不完整,意见填写不规范,部分采纳、未采纳的意见没有说明理由或依据不充分; (5)标准信息概览未按照规定的内容编写,相关信息填写有误; (6)技术委员会审核已发现问题,未经处理进行报批的。 3.标准体系建设和维护情况 标准体系包括标准体系框图和标准明细表。标准体系明细表中需对已发布的标准注明标准号,已下达计划的标准项目注明计划号。 对于标准体系建设和维护情况,技术委员会可以提供年度的标准体系、年度标准体系变动说明(如框图的变化、明细表中标准项目的变化等)等记录。 对于委员会审查通过建立的标准体系,可以提交委员会审查通过情况记录等材料作为证明。 4.标准立项申报 国家标准立项数依据国家标准制修订系统确定,包括国家标准修订项目。 标准立项申报委员投票率平均数为考核周期内所有立项申请标准项目投票率的平均值。 5.标准制修订过程 标准定向征求意见是向有关行业部门、协会以及相关生产、销售、科研、检测和用户等单位定向征求意见,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是指通过国家标准制修订工作管理信息系统、自然资源标准制修订管理系统及其他网络、报纸、电视等媒体向利益相关方征求意见。 技术委员会或分技术委员会应按程序将标准送审稿报经主管司局同意后,组织开展标准审查工作,参与标准审查投票的委员比例,为考核周期内参与每项标准审查委员投票比例的平均值。 标准报批阶段收集的意见包括:部内征求意见、部外网公示、审批发布等环节收集的相关意见。 6.宣贯培训 标准化业务培训是由标准化专业机构、行业部门或技术委员会组织的,面向技术委员会委员和秘书处工作人员开展的标准化方面的培训。行业部门包括行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等。 标准宣贯活动是由技术委员会主动组织的标准宣贯或业务培训,也包括技术委员会有关人员在行业协会年会、产业联盟大会上所做的标准宣贯或业务培训。 宣贯、培训形式包括网络、会议、媒体宣传等。 7.标准复审与实施 标准复审率计算公式为: 式中,f为标准复审率,F为考核周期内应复审标准数,D为考核周期内应复审标准中实际复审标准数。 应复审标准,是指考核周期内应该完成的标龄满5年的标准,不包括以往年度应完成复审标准。实际复审标准数量,是指考核周期内应复审标准中已经提交复审意见的标准数量。 对于标准实施情况,技术委员会应通过国家标准实施信息反馈平台、自然资源标准化信息服务平台、主动调研等方式收集并及时处理标准实施信息,主要包括企业应用情况以及认证检测、监督抽查等相关部门对标准实施的有关数据、报告、意见建议等方面的内容及技术委员会回复情况;重点标准实施情况研究报告内容应包含项目背景、目的意义、国内外对比、标准实施推广情况、标准中关键技术指标合理性分析、标准效益分析等,需提供研究报告;对于被政策文件、法律法规、相关标准等引用情况或获得省部级及以上奖励的国家标准,需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8.国际标准化情况 国际标准主要包括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国际电信联盟(ITU)发布的标准,也包括ISO确认并公布的其他国际组织制定的标准。 关于参加技术性贸易措施通报评议、调研,技术委员会可提供向市场监管总局技术性贸易措施通报评议中心提交且被其采纳的对其他国家通报的技术性贸易措施提出的评议意见,或者是反馈的填写完整的调查问卷。 9.日常管理 年度报告情况依据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年报系统确定。 委员构成依据国家标准委技术委员会组织管理系统数据确定。核对秘书处及委员基本信息是否完整有效。 出席年会委员比例的平均数(包括委员代表)为考核周期内出席年会委员比例的平均值。 规范管理下设分技术委员会,是指能够严格按照《自然资源标准化管理办法》和技术委员会章程对分技术委员会进行管理。 规范开展换届、调整等工作,指能够按照规定的时间和程序进行换届征集委员、在技术委员会内组织委员对委员和机构的调整建议进行表决等。 10.经费管理 单独核算是指在承担单位财务系统中对工作经费进行单独核算或在财务系统中设辅助账进行核算,如果只是在系统外以表格形式记录的课题经费支出明细则属于未单独核算。 秘书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模板/表格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