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唐诗五首》同步练习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含答案)

举报
资源描述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上第三单元 《唐诗五首》每课一练 一、选择题 1.阅读下面的诗词,选出鉴赏有误的一项(   ) 【甲】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乙】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A.【甲】诗首句写景兼点时令。于景物独取漂泊无定的杨花、叫着“不如归去”的子规,即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在内,切合当时情事,也就能融情入景。 B.【乙】诗颔联描绘了四种景象:起伏的山岭,平坦的原野,奔流的长江,辽远的荒原。每一种景象都是那样的阔大,让人穷尽目光,思接千里。 C.两首诗都描写了“月”,将自己的感情赋予客观事物,使之人格化,都生动地表达了自己的忧愁之情。 D.两首诗的结尾句都照应了诗题中的送别之意,表达了对朋友、故乡的怀念惜别之情。 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野望 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A.“徙倚欲何依”,“徙倚”二字表现了诗人徘徊无依的孤独心境。 B.颔联写到处是一片秋色,山川笼罩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 C.颈联是牧人与猎马的特写,“驱”和“带”两字写活了画面。 D.尾联诗人放声高歌,表达了找到知音的喜悦之情。 3.下面对《使至塞上》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A.首联点题,写作者轻车简从,要前往边境慰问将士,关塞迢迢,山高路远。 B.颔联承接首联,直抒胸臆,言事写景,传达出漂泊无定的内心感受。 C.颈联写景,运用比喻、夸张的修辞方法描写了清幽秀丽的江南风光。 D.尾联呼应首联,继续写出使一事,蕴含慷慨悲壮的情感,表现出作者的达观。 4.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唐代是诗的时代”,这首五言律诗以叙事开端,交代了地点和事由,诗人将乘舟离开楚地去往蜀国,表达诗人外出游历的喜悦之情。 B.颔联以雄健的笔力,化静为动,写出了景物的变化,看似无理,却正是行舟观景时的真实体验,也符合江水进入楚地后一马平川的特征。 C.颈联以静观的视角描摹江上美景,富有画面感:朗月映照下江水澄净明澈,黄昏天边云朵高高堆垒,犹如海市蜃楼,变幻多姿,让人陶醉。 D.尾联由欣赏美景转入深沉的思乡之叹,诗人用多情的笔调,写出了家乡水的情深意重,将全诗用一根无形的线收束在一起,余音袅袅。 5.选出对《使至塞上》赏析有误的一项。(   ) 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A.首联交代了事件,写自己此次出行轻车简从,其中“单车”突出了诗人的孤寂。 B.颔联紧承首联,直抒内心感受,从中可以体会出诗人旅程中内心的漂泊无定。 C.颈联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表达了诗人对这壮丽美景的赞叹之情。 D.尾联意思是诗人终于“逢候骑”,但将军还在“燕然”。任务还没结束,但诗歌却夏然而止,令人回味。 6.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第下题。 黄鹤楼 崔颗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望海楼 米芾 云间铁瓮①近青天,缥缈飞楼百尺连。 三峡江声流笔底,六朝帆影落樽前。 几番画角催红日,无事沧州起白烟。 忽忆赏心何处是?春风秋月两茫然。 【注释】①铁瓮:即铁城,镇江古有“铁瓮城”之称。 对两首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黄鹤楼》颈联两句对仗工整,各用一个叠词,声调铿锵有力,音韵清明,富于音乐美。 B.《望海楼》颔联两句写诗人登楼俯瞰的情景,以“三峡”“六朝”突出望海楼的高峻奇伟。 C.两首诗尾联都用问句,以抒情作结:《黄楼》抒发诗人思乡之情,《望海楼》表露出诗人低沉而又伤感的情绪。 D.两首诗都写登楼所见,诗句典雅凝练,写景角度多变,现实遐想交织,时空大大扩展,展现了雄浑阔大的境界。 7.下列对古诗《使至塞上》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使至塞上 王维(唐)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A.首联点题,交代地址和事由,表现了关塞迢迢,山高路远,衬托了孤寂心境。 B.颔联巧妙地借所见之景“征蓬”“归雁自比,即景生情,传达漂泊无定的内心感受。 C.颈联诗人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明媚秀丽的塞外风光,对仗工整,境界开阔。 D.“都护在燕然”和前面的“属国过居延”遥相呼应,使命未毕,余味耐嚼。 8.选出下列对崔颢的《黄鹤楼》赏析有误的一项(   ) 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A.前四句,虚中有实,抚今追昔,以神话传说起笔,增添了黄鹤楼的神异色彩,丰富了诗歌的内容。两个“空”字,怅惘之情昭然可见。 B.五六两句对仗工整,是登高所见,描绘了诗人站在黄鹤楼上极目远眺看到的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境界阔大,色彩鲜明。 C.末联由景生情,抒发诗人淡淡的思乡愁绪,形象鲜明,诗人凭栏远望,故乡却为暮霭所隔,望不可见而生愁思的形象仿佛可见。 D.全诗处处写楼。景象前后三变,先是神异渺茫,接下来明丽如画,最后归于朦胧凄迷,风貌有别,诗意也生波澜。 9.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A.首联叙事,交代了作者出使塞上时轻车简从、路途遥远的情况和出使的目的。 B.全诗通过“归雁”“大漠”“孤烟”“长河”“落日”“候骑”等自然景物,向我们展示了边塞的神奇壮丽。 C.颈联运用对偶手法,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奇观”,其中“圆”“直”两字极富神韵。 D.这首诗意境雄浑,与王维晚年写《竹里馆》那种清幽意境形成鲜明的对比。 二、情景默写 10.根据语意,写出相关的句子。 (1)崔颢在《黄鹤楼》中融情于景,表达物是人非感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达吊古思乡情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以写景出名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表现游子的悲苦心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此诗句有相同意境的《天净沙秋思》中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综合性学习 11.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 材料一 燕:甲骨文,像一种翅膀尖长、尾巴剪形的候鸟,秋南春北。造字本义:一种喜欢在民居筑巢、呢喃蜜语的候鸟。雁:金文(即,“人”字形)+(鸟),表示以“人”字队形飞行的鸟群。造字本义: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古诗词中的“燕”:①表现春光的美好,传达惜春之情;②表现爱情的美好;③表现时事变迁,抒发昔盛今衰,人事代谢,亡国破家的感慨和悲愤;④表现羁旅情愁,状写漂泊流浪之苦。 材料三 古诗词中的“雁”:①寄托诗人对故乡的思念;②表达诗人对友人的思念;③指代书信;④大雁入秋南徙,雁是秋景中经常出现的意象。 (1)仿照材料一中对“燕”造字本义的解释,试解释“雁”的造字本义。 (2)结合上述材料,正确选择“燕”与“雁”,填在下列诗句中的横线处。 ①鸟啼芳树丫,________衔黄柳花。 ②鸿________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③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________子傍谁飞? ④乡书何处达?归________洛阳边。 (3)小明默写古诗词时,总是区别不了“燕”与“雁”,很是苦恼,请你结合自己平时的积累,帮他总结出一些规律。 四、诗歌鉴赏 阅读《钱塘湖春行》,完成下面小题。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2.这是一首描写西湖胜景的诗歌。诗歌首联点题,描摹了春水_____的景象;中间两联细致描写莺、燕、花、草四种景物,展现了西湖的明媚春光;尾联直抒胸臆,抒发了_____之情。 13.同学们在复习春天主题的诗歌时发现,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的“草色遥看近却无”,与本诗“浅草才能没马蹄”都传神地写出了早春小草的特点。你觉得是这样的吗?请说明你的理由。 五、对比阅读 古诗文联读 (甲) 黄鹤楼·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乙) 与朱元思书·吴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丙) 与施从事书·吴均 故鄣县东三十五里,有青山,绝壁干①天,孤峰入汉②;绿嶂百重,清川万转。归飞之鸟千翼③竞来企水④之猿百臂相接。秋露为霜,春罗被⑤径。风雨如晦,鸡鸣不已。信足⑥荡累⑦颐物⑧,悟衷⑨散赏⑩。 【注释】①干:连接。②汉:银河。③翼:鸟儿④企水:口渴求饮。⑤被:通“披”,覆盖。⑥信足:的确,确实。⑦荡累,消除烦恼。⑧颐物,流连物态以怡情养性。⑨悟衷,内心有所感悟。⑩散赏,自由欣赏。 14.下列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猛浪若奔    奔:飞奔 B.负势竞上      负:背 C.泉水激石    激:冲击 D.鸢飞戾天者    戾:猛烈 15.下列各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自:自富阳至桐庐/自非亭午夜分 B.绝:天下独绝/沿溯阻绝 C.转:蝉则千转不穷/哀转久绝 D.无:直视无碍/略无阙处 16.下列对(甲)文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首联从传说落笔,为黄鹤楼蒙上了一层神奇的色彩。 B.两个“空”字分别从时间和空间角度来写,抒发了人去楼空、世事沧桑的感慨。 C.颈联写登楼所见之景,描写了汉阳晴川和鹦鹉洲生机勃勃的景象。 D.全诗视野开阔,写景自然,抒情真挚,历来为人所传诵。 17.下列对(乙)文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大处落笔,勾勒出富春江的整体风貌。 B.“游鱼细石,直视无碍。”直接描写了水之清澈。 C.“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借景言志,衬托出富春江山水的巨大魅力。 D.本文以写景为主,兼有抒情,多用骈句,韵律和谐。 18.下列对(丙)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与施从事书》一文中,施从事向吴均描绘了故鄣县附近的山景。 B.首句是全景图,描绘了直插云霄的山峰、青翠叠嶂的山峦和千折百回的流水。 C.二三四句用分镜头描绘了山中飞鸟归林和猿猴企水之景,春秋季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