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最新苏教国标版6年级语文下册教学案例资料汇编

举报
资源描述
2022最新苏教国标版6年级语文下册教学案例资料汇编 资 料 汇 编 目 录 1、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鸟的天堂》教学设计 2、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爷爷的毡靴》教学设计 3、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材简介 4、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当代神农氏 5、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桃花心木》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6、西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黄山松 7、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和田的维吾尔》教案 8、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汤姆·索亚历险记》教学设计 9、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真理诞生与一百个问号之后》一文教学分析和案例 10、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花潮》教案 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鸟的天堂》教学设计   【认知目标】   1、学会本课17个生字及新词,掌握一个多音字参(shēn)。   2、能用富饶和宝贵造句。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三自然段。   【能力目标】   1、通过第三自然段的教学,指导学生初步学会把重点词句串连起来归纳段的主要内容的方法,培养学生具有概括段的主要内容的初步能力。   2、小组学习,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加强学生大胆质疑和语言表达能的训练。   【情目感标】   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感受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培养他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在读中品词品句,体会作者用词准确,生动形象。   2.通过理解词句,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   教学方法:启发式。引导学生自读自悟、交流讨论。   课前准备:   1、(学生)查课前搜集与西沙群岛有关的图片与文字资料。   2、(教师)准备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风光片、图片及视频资料(视频资料包括:海水、海底、海滩、海鸟的视频),制作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教学目标:   1、认识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体会大榕树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受到热爱大自然,热爱美的教育。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练习用陆续、应接不暇造句。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利用网络展开多层面的拓展阅读,进一步了解鸟的天堂的相关资料,并能较好地对搜集的信息进行加工整理,尝试写简短的解说词。   二、教学重点:   1、了解大榕树的外形特点,体会鸟的天堂的含义。   2、指导学生朗读背诵课文,积累、运用词语。   教学方法:谈话法。   学习方法:自读自悟、交流讨论。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课件:播放群鸟齐鸣的声音。   (听一听,你想到了什么说一说。)   2、多么令人向往的鸟的乐园呀!如果大家读了巴金先生的文章《鸟的天堂》,一定会有更多的体会的。(板书:鸟的天堂)   3、读题、释题:理解天堂(幸福、美好的生活环境)鸟的天堂(小鸟的乐园)   二、泛读课文,理清课文层次。   1、自读课文,学习字词,想一想:课文描写了什么景象   2、交流,根据内容分段。   三、讲读第一段。   1、指名读,想想这一段主要写什么   2、比较:(大屏幕出示句子)   太阳落下山坡,只留下一段灿烂的红霞在天边,在山头,在树梢。   太阳落下山坡,只留下一段灿烂的红霞在天边、山头和树梢。   (短句读来有韵味)   3、作者就快要到鸟的天堂了,他的心情是怎样的   4、怀着喜悦的心情,轻声读第一段,感受、欣赏河面环境的幽静和景物的优美。   第二课时   一、问题探究,自读自悟   1、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找出描写作者两次经过鸟的天堂后感受最深的句子。(结尾句)   2、(大屏幕出示句子)理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第一个鸟的天堂为什么加引号,第二个为什么不加引号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3、为什么大榕树能成为鸟的天堂   (大榕树周围环境安宁,景色幽静;大榕树枝繁叶茂,便于鸟儿栖息;农民不许人去捉它们,鸟儿得到保护。)   二、学习第二段   1、作者描写的大榕树有何特点   2、(大屏幕出示句子)理解句子:   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榕树子是明亮的原因是什么颤动为什么会有这种新生命在颤动)   3、面对这样一株大榕树,作者不由得发出了什么赞叹(啊!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4、指导朗读,体会联想的作用。   5、大榕树枝繁叶茂,朋友说这里是鸟的天堂,可我却没有看见一只鸟。这是鸟的天堂吗第二天早晨,作者又经过鸟的天堂,看见了什   三、学习第三段   1、第二天清晨,当阳光照耀在水面上,一切都显得更加光明的时候,我们再一次来到了这里。起初,周围是静寂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应接不暇。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再次欣赏那热闹的场面吧!   自由地读读课文,可以坐着读,可以站起来读,可以找伙伴一起读,也可以请老师和你一起读!   2.指导朗读2、3、4句,注意第二只、第三只要紧凑。   3.导读:作者继续拍掌,无数的鸟从榕树丛中飞了出来,这么多的鸟声,这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爷爷的毡靴》教学设计   一、教材解读:   《爷爷的毡靴》这篇课文以孩子的口气讲述了爷爷几经修复,永世长存的毡靴的故事,表现出爷爷对毡靴以及生活中的事物的关爱及小作者的深刻影响。   课文围绕爷爷的毡靴的曲折经历,描写我随之产生的不同感受。一开始就讲爷爷的那双毡靴穿了好多年,破了修修补补,又跟新的一般。以至于在孩子的心理产生世间万物终有尽时,一切都回消亡,惟独爷爷的毡靴却永世长存。后来爷爷的腿痛。需要穿着毡靴下河,毡靴损坏的很厉害,我又想:世间万物总归有个尽头,毡靴也不可能给爷爷用个没完没了;一;;一;这不,它快完啦。然而,爷爷用冰把毡靴变得更结实了,于是,我重又产生了那种想法:我不定爷爷的毡靴就是永远不会完结。春天来了,冰化可,爷爷的毡靴散成了一摊,爷爷终于扔掉了毡靴,他的残余成了小动物温馨的窝。长大后,每当有缘觅得一处以毡毛铺衬的小鸟窝时,我总要像儿时那般思忖着:世间万物有尽时,一切都会消亡,惟独也的毡靴却永世生存。爷爷珍爱毡靴,对我竟然产生这样深远的影响。文章的结尾,表面是写毡靴永存,其实却蕴藏着深刻的含义。   二、学情分析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重在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习之前可以个学生规定阅读时间,明确要求,了解掌握学生的情况。针对这篇课文,应抓住两个重点,一个是我对也爷爷的毡靴产生过哪些想法这问题贯穿课文。始终,是一条主线。另一个重点是对课文最后一句话的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在文中多次出现,作者各有不同,要激励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3、理解爷爷对毡靴的热爱以及生活中的事物的关爱及对小作者的影响。   教学重点,难点:   1、我对于爷爷的毡靴产生过哪些想法。   2、对课文最后一句话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我们的身边有很多值得珍惜的事物,每个人珍惜的事物也有所不同,你想知道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的作者的爷爷珍惜的东西是什么吗对我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吗   二、探究新课   1、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   2、指名读文,讨论解决字词的问题。   三、小组合作探究学习   师出示讨论题:   1、我对于爷爷的毡靴产生过哪些想法   2、课文的最后一句话在文中多次出现,意思各有不同,充分表达了自己的意思,你怎样理解爷爷的感情。   学生:   1、分小组自学,讨论交流   2、全班汇报。   3、谈感受   四、总结 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材简介   课文的题目是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也是课文的主要观点,课文主要用事实论述了只要善于观察,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锲而不舍地追根求源,就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真理.   课文可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第1段)开门见山,提出观点.明确指出: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本身就是真理.第二部分(第2段至第6段)运用事例,证明观点.这是文章的主体部分.首先概括地指出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上,科学真理的发现,那些定理、定律、学说都是在发现者、创造者解答了一百个问号之后才获得的.然后,由此引出科学发展史上的三个有代表性的事例.第一个事例是谢皮罗教授从洗澡水的漩涡中发现问题,通过反复的试验和研究,发现水的漩涡的旋转方向和地球的自转有关.第二个事例是英国的著名化学家波义耳偶然发现盐酸会使花瓣变红,继而进行了许多实验,终于发明了酸碱试纸.第三个事例是奥地利医生从儿子做梦时眼珠转动这个现象,经过反复观察和分析,推断出凡睡者眼珠转动时都表示在做梦的普遍规律.最后对三个典型事例作总结,强调这三个事例都是很平常的事情,却都发现了真理.因此,只要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就一定能从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成就.第三部分(第7段至第8段)总结全文,重申观点.指出科学并不神秘,也不遥远,关键在于知微见著,不断探索,善于独立思考,具有锲而不舍的精神.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了解科学发现的一般规律──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从中感受、领悟到见微知著,独立思考,锲而不舍,不断探索的科学精神;二是学习课文用具体典型的事例说明观点的写作方法,了解议论文的形式.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当代神农氏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生字新词,特别是理解和积累四字词语。   2、感受袁隆平献身水稻杂交事业的奉献精神,以及他为了科学研究矢志不渝,知难而上,敢于拼搏的奋斗精神。   3、有感情地朗读重点句子。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解题:   师: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二、默读课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能不能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教师随机解决)   三、认读生字新词。   1、师:哪些字容易读错、容易写错,请同学们提出来。   教师提请学生注意这二个字的书写:虐、曦   注意分清这二个字的读音:焚fen萌meng   2、根据意思说出词语:   形容十分危险,快要倾覆或灭亡。()   十分忧愁的心情。()   急得心里像火在燃烧一样。()   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   历尽灾难后幸运地活下来了。()   各种声音都安静下来。()   四、小组讨论:   师:给课文的四个部分各拟一个小标题。   第一部分:勤奋学习,立志攻坚;   第二部分:反复研究,大胆设想;   第三部分:苦苦寻觅,苍天不负;   第四部分:历尽劫难,终告成功;   五、作业:   1、抄写生字词语。   2、摘录课文中让你感动的句子3-5句。   第二课时   一、默读课文,思考:   师:国际友人是怎样评价袁隆平的请在课文中划   出相关句子读一读。   --世界杂交水稻之父   --第五大贡献   二、深读课文,思考:   师:袁隆平的成功是辉煌的,是举世瞩目的,但袁隆平的成功之路又是充满艰辛的,一路走来,他遇到了哪些困难请在课文中划出有关语句读一读。   1、难度大--许多外国研究人员都放弃或中断了研究。   袁隆平知难而上。   2、时间长--整个研究历时十多年,其中单是寻找雄性不育的水稻植株就化了六年之久。   袁隆平矢志不渝。   3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教育管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