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自然资源厅直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17人模拟考试练习卷和答案解析【8】

举报
资源描述
贵州省自然资源厅直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17人模拟考试练习卷和答案解析 答题时间:120分钟 试卷总分:100分 试卷试题:共200题 题型 单选题 多选题 填空题 判断题 简答题 公文写作 合计 统分人 得分 一.单选题(共100题) 1.国家行政机关利用公文表彰先进,这是公文_____功能的体现。 A: 依据和凭证 B: 领导和指导 C: 宣传教育 D: 联系和知照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公文中的通报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和情况,所以公文有宣传和教育的作用。 本题所属考点-《公文写作与处理》 2.第31~35题,每道试题呈现一段表述数量关系的文字,要求你迅速、准确地计算出答案。 31.啤酒2元一瓶,某餐厅老板假期做活动,集齐3个瓶盖可免费换取一瓶啤酒,某餐桌顾客最后共喝了22瓶啤酒,问喝啤酒共花费了多少元?_____ A: 15 B: 20 C: 25 D: 30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由于3个盖子可换1酒+1盖,即2盖可换1酒,则14盖可换7酒,故22瓶酒需花钱买15瓶即可,共花费2x15=30元。故答案选D。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3.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文化改革发展的主力军是_____。 A: 人民大众 B: 宣传思想文化战线 C: 文化产业大军 D: 网络公民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B【解析】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文化改革发展的主力军是宣传思想文化战线。故选B。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4.明朝《医有百药》中说:“古之圣人,其为善也,无小而不崇;其于恶者,无微而不改。改恶从善,是药饵也。”这句话意在说明_____。 A: 人的善恶观念决定其善恶行为 B: 道德教育是中医治病的主要方式 C: 善恶相对,有恶方有善,有善才有恶 D: 人的思想道德观念影响其身心健康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观念不能决定行为,只能影响人的行为,故排除A项;B项表述与事实不符;C项说明的是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题干没有反映。“改恶从善,是药饵也”体现了意识对人的生理活动具有调控作用,即人的思想观念影响其身心健康。故本题答案选D。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5.下列作品中反映了反战主题的是_____。 A: 《竞选州长》 B: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 C: 《老人与海》 D: 《永别了,武器》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D【解析】《永别了,武器》是海明威的代表作品,表现的是反战主题。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6.收到上级机关下发或交办的公文,由文秘部门提出_____意见,送负责人批示后办理。 A: 拟办 B: 催办 C: 批办 D: 承办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第34条规定,收到上级机关下发或交办的公文,由文秘部门提出拟办意见,送负责人批示后办理。故正确答案选A。(自2012年7月1日起《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停止执行)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7.学生利用列提纲、画图形、列表格等方法进行复习的做法属于_____。 A: 注意策略 B: 组织策略 C: 复述策略 D: 精细加工策略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 组织策有列提纲;利用图形(系统结构图、流程图、模型图、网络关系图等);利用表格(一览表、双向表)等。常用的复述策有利用随意记忆和有意识记;排除抑制干扰;整体记忆与分段记忆;多种感官参与;画线、圈点批注等。精细加工策有记忆术(如位置记忆法、缩减与编歌诀、谐音联想法、关键词法、视觉联想);做笔记;提问;生成性学习;利用背景知识,联系实际等。故选B。 本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 8.根据《国家赔偿法》的规定,下列情况中行政机关应当赔偿的是_____。 A: 城管队员王某在执法中打伤围观群众李某,李某要求赔偿医疗费 B: 公安民警张某下班回家途中撞伤群众赵某,赵某要求赔偿医疗费 C: 乡政府拆除张某违章建筑后,张某跳河自杀,张某的亲属要求赔偿丧葬费 D: 黄某因邻里纠纷受到在市工商局工作的邻居李某的侮辱,黄某向工商局要求精神损害赔偿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国家赔偿法》第5条规定,属于下列情形之一的,国家不承担赔偿责任:(一)行政机关 工作人员与行使职权无关的个人行为;(二)因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自己的行为致使损害发生的;(三)法律规 定的其他情形。BD项属于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与行使职权无关的个人行为。C项属于因公民自己的行为致使损 害发生的情形。故本题答案选A。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9.居住在甲市A区的公民,因吸毒被乙市B区的公安机关拘留,该公民不服,可以向下列哪个部门提起行政诉讼?_____ A: 可以甲市或乙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B: 可以向A区或B区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C: 只能向A区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D: 只能向B区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B[解析]本题考查行政法知识。《行政诉讼法》规定,行政相对人对限制人身自由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可在被告所在地或原告所在地提起诉讼。原告所在地包括原告的户籍所在地、经常居住地以及限制人身自由所在地。综上所述,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0.行政领导的首要作用是_____。 A: 指挥 B: 管理 C: 决策 D: 组织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行政领导的首要作用是决策,是为行政管理的各项工作定位定向。有了正确的导向,整个行政管理系统的运行就有了共同的方向和目标,知道该做什么,为什么这么做,就容易形成合力。故本题答案选C。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1.一般情况下,上行公文应采用哪种结尾方式?_____ A: 倡议展望式 B: 概括总结式 C: 祈望请求式 D: 交代说明式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C 答案解释:上行文指下级机关向所属上级机关的发文,如请示、报告。其行文方式有逐级行文、多级行文、越级行文三种。上行文的结尾用语往往是“以上报告,请审查”“以上意见如无不妥,请批转各地、各单位贯彻执行”“以上请示当否,请批复(示)”,等等,属于祈望请求式。因此,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2.南京大屠杀中保护了许多难民的美国人是_____。 A: 拉贝 B: 辛德勒 C: 汉斯 D: 魏特琳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魏特琳是美国基督会在华女传教士。在南京大屠杀期间,她积极营救中国难民,保护了成千上万的中国妇女和年轻姑娘,这使得她们避免了被日军送到和军营而遭受日本士兵性奴役的危险。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特别行政区制度的区别不包括_____。 A: 政治制度不同 B: 经济制度不同 C: 适用的法律不同 D: 与中央的关系不同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特别行政区实行的是资本主义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制度,因此二者的政治制度是不同的。特别行政区实行的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即在生产资料私人所有的基础上,社会财富按资分配;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实行的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即公有制基础上的按劳分配,二者的经济制度也不同。特别行政区拥有自身所特有的“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而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没有此特权,仅可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二者适用的法律不同。但民族自治地方和特别行政区都是国家统一领导下的地方行政区域。中央与民族自治地方和特别行政区的关系是一个主权国家内部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是一种领导与被领导、监督与被监督、授权与被授权的关系,不是平行的、并列的伙伴关系,它们不得脱离中央而独立。因此D项不是二者的区别。故正确答案为D。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4.我国城乡统筹发展是指_____。 A: 农村城市化发展 B: 城乡统一化发展 C: 城乡一体化发展 D: 农村先于城市发展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统筹城乡发展是科学发展观中五个统筹(统筹区域发展;统筹城乡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和‘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中的一项内容。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目标是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和机制,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发展良性互动,通过文化、人员、信息交流,经济、教育与科技合作,把城市现代文明输入农村,从而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快“二农”问题的解决,推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所以,我国城乡统筹发展是指城乡一体化发展。故本题答案选C。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5.“人只有通过适当的教育之后,人才能成为一个人”夸美纽斯的这句话旨在说明教育是_____ A: 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B: 使人得以生存的活动 C: 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 D: 保存人类文明的活动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教育的本质^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本题所属考点-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16.甲教师完成一部学术专著,现有以下人员主张自己也是该专著的作者。其中符合著作权法规定的理由是_____ A: 乙说:“我曾经为这个课题申请经费,而且主持过这个课题的研讨会。” B: 丙说:“我曾经为这个课题查过资料,还帮他抄写过一部分手稿。” C: 丁说:“我曾经撰写过该书的两章,尽管甲教师对这两章进行了较大的修改但基本保持了原稿的结构和内容。” D: 戊说:“甲教师在研究这个课题时,我提出的一些意见被他采纳。”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C】《著作权法》第13条规定,两人以上合作创作的作品,著作权由合作作者共同享有。没有参加创作的人,不能成为合作作者。丁撰写了有关内容,是实际的作者之一,因此与甲教师共同拥有该书的著作权,故本题正确选项为C。 17._____是中国最大的极地考察船,也是中国进行极区科学考察的唯一一艘功能齐全的破冰船。 A: 雪龙号 B: 南极光号 C: 北极星号 D: 星盘号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雪龙号极地考察船是中国最大的极地考察船,是中国第三代极地考察破冰船,也是中国进行极区科学考察的难一一艘功能齐全的破冰船。故本题答案选A。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8.犯罪的本质特征是_____。 A: 犯罪是应受刑罚惩罚的行为,具有应受刑罚惩罚性 B: 犯罪是触犯刑律的行为,具有刑事违法性 C: 犯罪是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D: 犯罪是触犯法律的行为,具有违法性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我国刑法理论认为,犯罪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应受刑罚惩罚性三个基本特征。本题选项A、B、C就是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选项D不是犯罪的基本特征。在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中,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是犯罪最本质的特征。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是刑事违法性和应受刑罚惩罚性的基础,它是犯罪的最基本属性;刑事违法性是社会危害性在刑法上的表现,它与应受刑罚惩罚性一起构成社会危害性的度量。行为的社会危害性未达到违犯刑法、应受刑罚惩罚的程度,则不构成犯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公务员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