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思南县人民检察院招考8名协勤模拟考试练习卷和答案解析(第0次)

举报
资源描述
贵州省思南县人民检察院招考8名协勤模拟考试练习卷和答案解析 答题时间:120分钟 试卷总分:100分 试卷试题:共200题 题型 单选题 多选题 填空题 判断题 简答题 公文写作 合计 统分人 得分 一.单选题(共100题) 1.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_____。 A: 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观点 B: 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辩证统一的观点 C: 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观点 D: 事物内部矛盾的双方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观点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辩证法内容的识记,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而B是唯物论的一个知识点,C主要体现了唯物论的内容,D是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之一。故本题选A。 2.犯罪行为的最基本特征是_____。 A: 刑事违法性 B: 严重社会危害性 C: 应受刑法惩罚性 D: 行为人具有主观恶性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是犯罪最本质、最基本的特征。故本题答案选B。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3.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是_____。 A: 劳动者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B: 劳动者患病或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 C: 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 D: 劳动者患职业病并被确认丧失劳动能力的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根据《劳动合同法》第39条规定,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兀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 同无效的;(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故本题答案选A。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4.下列批复的标题中,符合规范的有_____。 A: 《国务院关于XX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 B: 《XX县人民政府的批复》 C: 《同意XX省XX市人民政府驻地迁移的批复》 D: 《国务院同意XX省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实施方案》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批复适用于答复下级机关请示事项。批复的标题由发文机关名称、事由和文种组成。在事由中一般将下级机关及请示的事由和问题写进去。批复的标题的完全式是发文机关名称+表态词+请示事项+文种,这种较为简明、全面和常用。B项缺少事由,C项缺少发文机关,D项缺少文种。故本题答案选A。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5.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必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这一战略, 最根本的是要依靠_____。 A: 经济的支持 B: 体制的改革 C: 科技的力量 D: 人才的培养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 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故本题答案选C。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6.节能减排已成为人类一个十分关注的问题,下列关于世界范围内开展的节能减排交流与合作说法错误的是_____。 A: 首届国际节能减排大会于2012年10月在广州召开 B: 根据《京都议定书》,在2008年至2012年间,全球主要工业国家的工业二氧化碳排放量比1990年的排放量平均要低5.2% C: 《京都议定书》是世界上第一个旨在全面控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的国际公约 D: 哥本哈根会议被称为“拯救人类的最后一次机会”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是世界上第一个为全面控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以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给人类经济和社会带来不利影响的国际公约,也是国际社会在对付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上进行国际合作的一个基本框架。故本题答案选C。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7.某首饰店将一枚铜戒指误当黄金戒指卖给李某。这一行为属于_____。 A: 犯罪行为 B: 无效民事行为 C: 有效民事行为 D: 可变更、可撤销的民事行为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D 【解析】D。《民法通则》第59条规定,行为人对行为内容有重大误解的,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关予以变更或者撤销。因此题中的行为属于可变更可撤销的行为。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8.该文件适用的文种应该是_____。 A: 决定 B: 通知 C: 通告 D: 会议纪要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答案】A。 (备注:2012年7月开始实施的《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已经将“会议纪要”修改为“纪要”。后面试题涉及这一更新问题的不再一一备注。)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9.下列选项中,符合图形变化规律的是:_____ A: A B: B C: C D: D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第一组前两个图形的内部分别构成第三个图形的上、下部分,第二组也满足此规律,选C。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0.下列作品、作家、时代(国别)及体裁对应不正确的选项是_____。 A: 《哈姆雷特》一莎士比亚一英国一戏剧 B: 《北京人》一曹禺一现代一话剧 C: 《秋浦歌》一杜牧一唐代一诗歌 D: 《少年维特之烦恼》一歌德一德国一诗体小说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秋浦歌》的作者是李白,非杜牧,故C项错误。故本题答案选C。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1.“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的规定是_____。 A: 1988年宪法修正案的内容 B: 1993年宪法修正案的内容 C: 1999年宪法修正案的内容 D: 2004年宪法修正案的内容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参考答案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2.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 A: 在公文中安排语序时,当一组概念表现由若干连续的动作、行为构成的活动过程时,一般应按时间发展顺序排列 B: 受双重领导的机关向上级机关请示,应写明主送机关和抄送机关,由抄送机关答复 C: 有些公文的主题,可以根据领导人授意而直接表达,有些公文的主题则需在调查研究的过程中,随着对客观实际情况的全面而深入的探索而逐步提炼与明确 D: 公文中的疑问语气一般较少使用语气词“啊”“呢”、“吧”等,“吗”也尽可能不用或少用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受双重领导的机关向上级机关请示应写明主送机关和抄送机关,由主送机关负责答复。ACD选项的内容均符合公文写作的要求。故本题答案选B。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3.“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这首古诗描述了我国民间一个传统节日的景象,这个节日是_____。 A: 重阳 B: 七夕 C: 中秋 D: 元宵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参考答案】C【解析】这首古诗名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是唐代诗人王建创作的一首以中秋月夜为内容的诗。这首诗以每两句为一层意思,分别写中秋月色和望月怀人的心情,展现了一幅寂寥、冷清、沉静的中秋之夜的图画。此诗以写景起,以抒情结,想象丰美,韵味无穷。从“月”“秋思”等字眼也可以看出这首古诗描写的是中秋节。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C。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4.二次污染,指的是污染物由污染源排入环境后,在物理、化学或生物作用下生成新的污染物,而对环境产生的再次污染。以下属于二次污染的是_____。 A: 汽车尾气中的有害化合物,在阳光作用下发生光化学反应,生成以臭氧为主的多种强氧化剂,伤害人类健康 B: 房屋装修时,施工机械发出强烈噪声,严重影响周边居民休息与生活 C: 农药残留在棉花、麻纤维之中,制成服装后虽残留甚微,但经常与皮肤接触,对人体造成伤害 D: 人们在公共场所吸入了二手烟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A 【解析】“二次污染”指的是污染物在物理、化学或生物作用下生产新的污染,再次污染环境。A项尾气中有害化合物,在阳光下发生光化学反应,生产新的污染物一臭氧,符合定义要件;B、C、D三项没有生产新的污染物。故选A。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5.被称为“化学的圣经”的元素周期表是由俄国化学家_____首先系统提出的。 A: 门捷列夫 B: 居里夫人 C: 拉瓦锡 D: 奥斯特洛夫斯基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A【解析】19世纪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就此发表了世界上第一份元素周期表。本题正确答案为A。 16.我国东部地区人口稠密的主要原因是_____ A: 气温高,适合人们生存 B: 城镇发展快,交通便利 C: 地形多种多样 D: 耕地多,气候适宜居住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答案:D 考点:中国的人口 试题分析:中国人口的地理分布特点是东部地区人口多,西部地区人口少;沿海、沿河、沿湖气候温和地区人口多,干旱荒漠地区人口少;平原、盆地耕地丰富地区人口多,山地、高原人口少;经济和交通运输发达的地区人口多,经济落后、交通闭塞的地区人口少;城镇密集、工业发达的地区人口多,偏僻的农业、牧业地区人口少;汉族地区人口多,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少,故选D. 本题所属考点-中国的人口 17.下列各项属于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抑制通货膨胀措施的是_____。 A: 增加政府支出 B: 减少政府支出 C: 降低法定准备金率 D: 提高法定准备金率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参考答案 答案解释。解析:通货膨胀(Inflation)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也即现实购买力大于产出供给,导致货币贬值,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地上涨现象。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供远小于求)。AB选项属于财政政策;C选项在通货紧缩时期使用。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8.“国窖1573”是国内的名酒之一,那么1573年是_____。 A: 明正德时期 B: 明万历时期 C: 明崇祯时期 D: 明弘治时期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公历1573年,即明朝万历元年。故本题答案选B。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9.民族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是_____。 A: 爱国主义 B: 时代精神 C: 民族主义 D: 民族精神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民族精神是反映在长期的历史进程和积淀中形成的民族意识、民族文化、民族习俗、民族性格、民族信仰、民族宗教、民族价值观念和价值追求等共同特质,是民族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故本题答案选D。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20.人们日常谈论股票市场行情时常提及“牛市”、“熊市”等字眼,其中“牛市”指的是_____。 A: 行情普遍看涨,延续时间较短 B: 行情普遍看涨,延续时间较长 C: 行情普遍看淡,延续时间较短 D: 行情普遍看淡,延续时间较长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B【解析】股市中的牛市,就是市场很好,很强势。熊市,就是市场很弱,很疲软。故选B。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公务员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