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版文学类文本阅读题型归类(2014-2021高考)

举报
资源描述
名校版文学类文本阅读题型归类(2014-2021高考)  ( 2021·全国乙卷)《秦琼卖马》 9. 买卖瓷盘的过程中,杨成岳的心理发生了哪些变化?请结合作品简要说明。 先是无意购买:他看出瓷盘是赝品,并不说破,以“小本生意”为由婉拒;然后是有意相帮:表示再想想,留下王超杰并细心安排吃住;最后决意相助:对戏剧的热爱,对世道人生的感悟,让他知假买假、慷慨解囊。 ( 2020·新课标 Ⅰ)《越野滑雪》 8. 两人在喝完酒离开客栈前有一段一再相约的对话。请结合上下文分析对话者的 心理。 ①两人一再相约,表明他们对此有强烈的愿望;②分别之际的一再相约,也表达出依依不舍的心情;③但已经感觉到这一愿望不会实现,心情有些惘然。 ( 2021·浙江卷)《麦子》 12. 小说用多种风格的人物语言塑造了主人公多方面的品格,试作分析。 ①质朴的语言,塑造主人公长期守土的坚毅品格,如作品第一自然段中的人物语言。 ②诗化的语言,塑造主人公对未来充满信心的乐观品格,如 “我们种的是太阳 ”。 ③含蓄的语言,塑造主人公大美不言的奉献品格,如 “我们是簸箕命 ”。 ( 2020·浙江卷)《雪》 11. 简析彼得洛芙娜这一人物形象 ①体贴别人、善解人意。当她从信中得知男主人公的期待之后,帮他实现了愿望。 ②多情、浪漫。比如修好门铃后,她对即将回来的男主人公充满了期待,兴奋得面色绯红。 ③热爱生活、积极主动。离婚后移居小城的她,积极拥抱生活的新变化。见到不敢进屋的男主人公,主动拉他进屋,并为他弹奏钢琴。 (2020·新课标 Ⅱ)《书匠》 8、本文画线部分表达了老董怎样的 心情?请结合本文简要分析。 ①多年后面对自己职业起点时的人生感慨;②带老馆长后人重游旧地时,对老前辈的深切怀念;③对岁月如梭,世事沧桑的生命感悟。 9.老董的匠人 精神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本文简要分析。 ①坚持行业规矩。不忘“不遇良工,宁存故物”的古训,为此甚至跟权威叫板。 ②恪守职业操守。敬畏与热爱自己的职业,为了一本书,即使再次失去工作,也认为值得。 ③修书精益求精。为染蓝绢不断试验,最终完成修复任务。 (2020·江苏卷)《少男》 13. 请简要分析姐姐这一人物形象。 从不让别人欺负弟弟、给弟弟做洋布裤子等,可见她是一个关心弟弟、呵护弟弟的好姐姐;从接受退学决定、卖干草补贴家用等,可见她是一个吃苦耐劳、体贴家人的好女儿;从订亲后坐着出神、打听摸鱼的人、被退亲后流泪等,可见她是一个情感细腻、内心自尊、向往美好生活的好姑娘。 1.(2019年《理水》第8题) 鲁迅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请谈谈本文是如何 具体塑造这样的 “中国的脊梁”的。 ①形象描写。将禹及其随员描写为“乞丐似的大汉”,写出艰苦卓绝的实干家形象。②言行描写。文中的禹坚毅寡言,一旦说话,则刚直有力。③对比手法。始终在同众大员的对比中塑造禹及其随员,从而凸显其“中国的脊梁”形象。 2.(2019年《小步舞》第8题) 请以 老舞蹈师形象为例,谈谈小说 塑造人物形象时运用了哪些 表现手法 ①用特征鲜明的细节凸显人物的个性,如老舞蹈师过时的穿戴、木偶似的舞姿等,表明他是一个怀旧的人;②用个性化的对话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如老舞蹈师与“我”的交谈,流露出内心的痛苦与无奈;③用典型化的场景烘托人物状态,如被人遗忘的苗圃,村托了老舞蹈师失落的心态 1.(2018 年全国1 卷《赵一曼女士》)小说中说赵一曼“身上弥漫着拔俗的文人气质和职业军人的冷峻”,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 分) 【参考答案】 ①文人的气质:喜欢丁香花,情趣不俗;时常深情,甜蜜地回忆战斗生活,文雅浪漫; 用大义与真情感化青年,智慧过人;②军人的冷峻:遭严剂拷打而不屈服,意志坚定;笑对即将到来的死亡,从容淡定;充满母爱又不忘大义,理智沉稳。 2.(2018 年全国 2 卷《有声电影》)请结合二姐等人看有声电影的经过,简要分折小说所揭示的市民面对新奇事物的具体心态。(6 分) 【参考答案】①对待新奇事物,还没亲见就先有说法,“不知为知之”,揭示出二姐等人傲慢无知的自大;②听说有声电影真有新奇之处,就想“开开眼”,是一种从众、趋新的心态;③到了电影院后也不真的看电影,不愿对新奇事物进一步了解探究,实质上是一种固步自封的心态;④对有声电影胡乱作出“共识”评价,隐含的是二姐等人面对新奇事物时无所适从的焦虑不安。 3.(2018 年全国 3 卷《微纪元》)请简要分析文中先行者的心理变化过程。(6 分) 【参考答案】①先行者着陆之前,已经知道地球灾难的发生,一方面心存侥幸,一方面又深知连侥幸也不过是幻想,心情复杂纠结;②着陆后亲身感受到地球的荒凉,自认是宇宙间最后一个人类,巨大的孤独感和绝望使他濒临崩溃;③意识到画面有可能并非虚拟,感到震撼,重新燃起了希望。 4.(2016 全国 2 卷《战争》)小说中的女主人公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 分) 【参考答案】①大方热情、机智幽默,懂得及时化解生活矛盾;②乐观向上、热爱生活,战争和不幸都不能阻止她对美好生活和爱情的追求;③善良真诚、理性克制,有责任感,关心母亲,思念儿子, 真诚待“我”。 5.(2016 全国 3 卷《玻璃》)小说中的王有福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 分) 【参考答案】(6 分)①性情谦卑,甚至有点窝囊;见了晚辈,也要鞠躬,说话谦和;②胆小怕事, 有点狡黠;撞了玻璃偷偷溜掉,别人问起也不敢承认;③有点固执,但不失本分善良;怀疑酒店诚意, 承认自己责任,不愿借机发财。( 每答出一点得 2 分。意思答对即可。) 6.(2014 全国 2 卷《鞋》))小说中守明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她有什么样的心态,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第一问:守明是一个有着朴实、善良、柔顺品性和传统美德的农村的青年女性形象。第二问:①对美好爱情和幸福生活满怀憧憬;②对未来人生和未知命运感到不安。 Ⅱ 效果、作用类(人物的作用、物象的作用、词语使用、某段的作用等,注意设问的大与小 (2021·全国乙卷)《秦琼卖马》 1. 王超杰为什么选择《秦琼卖马》的唱段,且唱得壮气不足?请简要分析。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情节安排、语段设置作用的理解分析能力。 借唱《秦琼卖马》抒发胸中郁闷之情;把自己卖瓷器与秦琼卖马类比,希望有人帮助自己渡过难关;唱得壮气不足,更真实地表达了他当时的感受。 (2021·浙江卷)《麦子》 10. 第二自然段描写环境有何用意? 房子又矮又小。房子高不起来,房子周围的树就不怎么高。这儿的树都是矮个儿,都是那种憨厚的榆树,树杈很多,叶子很密,就是长不高。风大。树像绿狮子,毛发纷乱,疯狂地扑打风,风疼得满地打滚,蹿到天上,发出长长的哨音,又跌落到洼地里发出猛兽似的嗥叫。风嗥叫起来,地都动呢。老头吓唬老婆婆:“树抽打它们呢,树是老天爷的鞭子,老天爷要抽它们,它们只能哇哇乱叫。”老婆婆战战兢兢:“老天爷为啥抽它们?”老头说:“谁让它们乱跑,老天爷可容不得谁整天乱跑。” ①交代背景,写环境的恶劣,突出守护边疆荒漠土地的艰难。②衬托人物,用环境的恶劣衬托主人公守土的顽强精神。③暗示主题,通过写整天乱跑的风“挨打”,揭示坚守边疆土地的重要性。 (2020·浙江卷)《雪》 10. 赏析文中画线部分的语言特点。 穿过小城,一片暮霭中,波塔波夫终于走到了房子跟前。小心翼翼地打开小门,可是小门还是咯吱地响了一声。花园仿佛抖动了一下。树枝上有雪花簌簌飘落,沙沙作响。他环视四周。雪地里,一条已打扫干净的小径通向旧亭子,他不知不觉地走到了亭子里,把手放在年代已久的栏杆上。远方,森林的尽头,天空雾蒙蒙一片,呈现出粉红色的霞光,大概是月亮在云层后面慢慢升起的缘故。 ①使用叠词、拟声词。如用“簌簌”“沙沙”等摹写环境,衬托人物心理。②语言具有暗示性(或具有象征色彩)。如通过描写月亮升起,暗示(或象征)波塔波夫内心重燃希望。③语言具有诗化风格。如通过“花园仿佛抖动了一下”的拟人化描写,表现波塔波夫内心的情感波澜,情景交融,充满诗意。 1.(2019年二卷《小步舞》第9题) 小说中的卢森堡公园苗圃在情节发展中有重要作用,这种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①故事切入自然,“我”不太喜欢喧闹,而老舞蹈师又天天来这里,两人相遇才有可能,以此切入故事,自然而不做作。②有利于情节的集中与展开,苗圃既是表演的舞台,也是人生的舞台。③使故事有余味。苗圃铲平了,故事自然结束,但主人公怎样了,让人牵挂。 2.(2019年三卷《到梨花屯去》第8题) 小说中有 多处景物描写,请分析其 功能。 ①到梨花屯去的沿途风景,为故事展开提供自然的背景;②以景物描写的插入来配合氛围的变化及谢、赵二人的心理变化;③使小说具有清新的田园风格,流露出生机勃勃的时代气息。 1.(2016 全国 1 卷《锄》)小说较为夸张地连续使用“几万”“几百万”之类的词语描述百亩园的历史, 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试简要分析。(6 分) 【参考答案】①强调百亩园是西湾村人安身立命的物质基础;②将百亩园抽象为一种生活方式的象征;③与下文百亩园的一朝被毁构成鲜明尖锐的对比。 2.(2015全国 1 卷《马兰花》)小说有明暗两条线索,分别是什么?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1)明线是马兰花一家为借款而引发的冲突,暗线是麻婶母女的还款过程。(2)好处: ①设置麻婶母女还款这一暗线,虽然着墨不多,但仍可展现她们的品质,丰富小说的主题;②明暗线索交织,使小说情节更为集中紧凑,突出了主人公的形象。 3.(2015 全国 1 卷《马兰花》) 小说三次写马兰花流泪,每次流泪的表现都不同,心情也不一样。请结合小说内容进行具体分析,并说明这样写有什么效果。(8 分) 【参考答案】具体分析:①第一次是“眼泪在眼眶里打转转”,强忍泪水的背后,是受到丈夫指责后的委屈与隐忍;②第二次是“眼里含着泪”,含着泪水的背后,是对丈夫不明人情事理、斤斤计较的气愤与不满;③最后一次是“满眼的泪水”,满眼泪水的背后,是对麻婶去世的惋惜,对麻婶女儿知恩图报的感激,以及对丈夫终于不再唠叨埋怨的释然。 说明效果:三次描写,层层递进,丰富了马兰花的人物形象,凸显了小说“人间自有真情在”的主题。 Ⅲ 与情节结构、叙述相关的“艺术效果”“好处”“作用”,有时与“怎么写”共同设问。 (2021·新高考Ⅰ卷)《石门阵》8. 王木匠讲石门阵时,多处使用反复手法,这种讲述方法有什么效果?①具有渲染效果,把故事描述得更充分;②具有延宕效果,迟迟不讲下文,引发听众的好奇与追问。(2021·浙江卷)《麦子》11. 赏析文中画线部分比喻、象征手法的艺术效果。老婆婆走到浓密的树林里,老头发现她竟然一身金黄,飘动着团团芳香,就像一头金色的豹子。豹子走在麦田里,麦子哗哗响起来。麦子的金光洒在榆树上,榆树叶子油汪汪的;麦子的金光洒在云朵上,云就像戴了金笼头,云跟牲畜一样弯下脖子在明净辽阔的苍穹上吃草,云吃草的声音很柔和,窸窸窣窣。老婆婆摸麦穗呢。她的手像一只跳鼠,跳到麦芒上,麦芒浓密绵长就像夏天的睫毛,老婆婆触摸到夏天最美丽的地方。①把麦田里的老婆婆比喻成豹子,写出她战胜恶劣环境的强悍性格和守护领土的强烈意识。②把老婆婆抚摸麦子的手比喻成跳鼠,写出了她对麦子的深深爱意和对丰收的喜说。③用麦子的金光铺洒原野,象征丰盈的生命是守护边疆的希望。 (2021·浙江卷)《麦子》 13. 探究“麦子”在全文中的作用。 ①是全文的主线,结构上串联全文。②象征守护边疆的这对夫妇旺盛、顽强的生命力。③揭示扎根边疆拓荒产粮就是为守土作贡献的主题。 (2020·浙江卷)《雪》12. 作者用了哪些手法使小说结构紧凑?①情节前后照应。小说开头以悬念的方式提到女主人公觉得和对方似曾相识,结尾进行呼应。②利用书信来加快小说的叙述节奏。通过书信,将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