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氧化铝粉体技术创新项目成本费用决策和计划_参考

举报
资源描述
泓域/精细氧化铝粉体技术创新项目成本费用决策和计划 精细氧化铝粉体技术创新项目 成本费用决策和计划 目录 一、 公司简介 2 二、 成本费用管理的意义和要求 3 三、 成本费用的概念和作用 4 四、 成本费用的考核 6 五、 成本费用分析 7 六、 成本费用计划 9 七、 成本费用决策及其作用 11 八、 产业环境分析 13 九、 行业竞争格局 16 十、 必要性分析 17 十一、 项目经济效益分析 17 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 18 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 19 利润及利润分配表 21 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 23 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 26 十二、 投资估算 27 建设投资估算表 29 建设期利息估算表 30 流动资金估算表 31 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 32 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 33 十三、 项目进度计划 34 项目实施进度计划一览表 35 一、 公司简介 (一)公司基本信息 1、公司名称:xxx(集团)有限公司 2、法定代表人:姚xx 3、注册资本:1230万元 4、统一社会信用代码:xxxxxxxxxxxxx 5、登记机关:xxx市场监督管理局 6、成立日期:2014-6-4 7、营业期限:2014-6-4至无固定期限 8、注册地址:xx市xx区xx (二)公司简介 公司不断推动企业品牌建设,实施品牌战略,增强品牌意识,提升品牌管理能力,实现从产品服务经营向品牌经营转变。公司积极申报注册国家及本区域著名商标等,加强品牌策划与设计,丰富品牌内涵,不断提高自主品牌产品和服务市场份额。推进区域品牌建设,提高区域内企业影响力。 公司在“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社会参与”的总体原则基础上,坚持优化结构,提质增效。不断促进企业改变粗放型发展模式和管理方式,补齐生态环境保护不足和区域发展不协调的短板,走绿色、协调和可持续发展道路,不断优化供给结构,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提质增效为中心,以提升创新能力为主线,降成本、补短板,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二、 成本费用管理的意义和要求 (一)成本费用管理的意义 成本费用管理,习惯上统称成本管理,是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各项费用的发生和产品成本的形成进行的预测、计划、反映、分析、控制等一系列的管理工作。 成本管理的目的,就是在成本管理的整个过程和循环中,明确成本目标;分解成本项目,核算成本耗费,分析成本差异,进行成本控制,不断降低生产耗费和产品成本加强成本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从微观上讲,加强成本管理,降低生产和经营耗费,既是企业扩大生产经营的条件,也有利于促进企业改善经营提高经济效益; 从宏观上讲,企业成本管理绩效最终体现为企业盈利,企业盈利是社会资本积累的来源,加强成本管理,降低生产经营耗费,能为国家积累资金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成本费用管理的要求 (1)严格遵守成本与费用开支范围和开支标准 (2)讲求全面经济效益 (3)实行全面成本费用管理 三、 成本费用的概念和作用 (一)成本费用概念 成本费用是商品经济的一个价值范畴,与商品的价值运动紧密联系。商品经济中,商品价值的构成包括三部分:(1)已耗费生产资料转移的价值,包括已消耗的原材料、辅助材料等劳动对象转移的价值和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生产工具等劳动资料因损耗而转移的价值;(2)劳动者必要劳动创造的价值,即补偿活劳动耗费以工资形式支付给劳动者的部分;(3)劳动者的剩余劳动创造的新增价值,这是利润的来源。可见,成本费用的经济实质是劳动耗费所形成的生产资料转移的价值和必要劳动创造的价值,并需从商品销售中获得补偿的部分。 实际工作中,成本和费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费用是指一定期间内企业为获取经济利益而发生的经济资源的耗费; 成本则通常被定义为对象化的费用,即为达到特定目的所失去或放弃的资源。 二者的联系表现在:费用的发生是成本形成的基础,没有费用的发生,也谈不上任何对象的成本问题,二者从本质上讲都是企业资源的一种耗费或减少。 二者的区别是:(1)计算范围不同,从企业经济活动过程看,费用发生在先,成本计算在后,费用是按整个企业计算的,按照费用的性质和发生情况,可以分别核算生产费用、管理费用、营业费用等;而成本指企业为特定种类、数量的产品所发生的耗费,是对象化的费用。(2)计算期间不同。费用是按会计期间划分的,是指一定时期内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耗费;成本是按一定对象的生产经营过程是否完成划分的,当期的生产费用与当期完工产品的成本并不完全一致。 (二)成本费用的作用 (1)成本费用是反映和监督劳动耗费的工具;(2)成本费用是补偿生产耗费的尺度;(3)成本费用是制定产品价格的基础;(4)成本费用是综合反映企业工作质量,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5)成本费用是综合性的价值指标,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着企业各方面的成效。 四、 成本费用的考核 成本费用的考核是指企业内部对成本费用管理工作和成本水平的鉴定和评价。正确进行成本和费用的考核,有利于总结成本费用管理工作的成绩与不足,促使企业加强成本费用核算,寻求降低成本费用的途径,为后期经营中加强成本费用管理工作提供依据。 企业内部成本费用考核的指标体系是由主要商品产品单位成本降低率、全部商品产品成本降低额、期间费用降低率和商品产品综合成本费用率等主要指标构成。 1.主要商品产品单位成本降低率 主要商品产品单位成本降低率是企业成本考核的重要指标。它通过企业主要商品产品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之间的对比分析,以确立企业当期成本计划工作的完成情况,使企业之间的成本在考核中能突出重点,为后期成本计划的编制提供依据。 2.全部商品产品成本降低额 在突出重点的基础上,企业还应对总体资金耗费水平进行考核,以综合反映企业全部商品产品成本计划的执行完成情况。 3.期间费用降低率 对费用考核主要是考核期间费用降低率,以评价企业管理部门在经营管理过程中费用控制和计划执行情况。 4.商品产品综合成本费用率 通过对商品产品综合成本费用率的考核,可以反映企业在一定期间内因取得一定的销售收入所发生的成本费用水平,以及企业一定期间的投入产出水平。 成本费用总额包括了当期的已销产品制造成本和当期的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及财务费用。 五、 成本费用分析 成本费用分析是指一定期间结束后,将成本费用的本期实际数与计划数(预算数)、上期数以及行业水平比较,揭示成本、费用的计划(预算)完成情况、变动趋势和行业差异,并结合因素分析进一步揭示差异的形成因素以及各因素对差异的影响程度,以期为本期效绩评价和下一期间的成本费用计划提供依据的管理行为。 重点要把握好以下三点: (一)成本费用分析的内容 (1)销售成本分析包括: 总成本分析具体包括商品产品总成本计划完成情况分析、影响商品产品总成本升降因素的分析以及可比产品成本分析等。 单位产品成本分析具体包括单位成本计划完成情况分析,产品单位成本项目分析以及技术经济指标对单位成本影响分析等。 (2)营业费用分析则可分为购销费用分析和管理费用分析两个方面,其中每一个方面又可具体按费用项目或费用要素进行分析。 (二)成本、费用分析的程序 成本、费用分析的程序是: (1)确定目标,明确要求; (2)搜集信息,掌握情况; (3)揭露矛盾,分析原因; (4)综合评价,解决矛盾 (三)成本费用分析的方法 比较分析法是将成本、费用的本期实际数与计划数(预算数)、上期数(历史最好水平)及其他企业数比较,据以揭露差异,鉴别优劣的分析方法。 比率分析法是利用两个经济指标的相关性,通过计算比率,据以考察和评价企业成本、费用管理绩效的分析方法,其具体又可分为相关比率分析法、结构比率分析法和趋势比率分析法等。 因素分析法是比较分析法的深化,即它是在指标比较确定差异的基础上,找出致使差异产生的具体因素,并计算各因素变动对差异影响程度的一种分析方法,其具体方法又有连环替代法、差额分析法等。 六、 成本费用计划 (一)成本费用计划及其意义 (1)成本与费用计划是企业实现目标成本费用的基础工作; (2)成本与费用计划是企业进行成本费用控制的依据; (3)成本费用计划是编制企业其他生产经营计划的依据 (二)成本费用计划的内容 成本与费用计划是企业一定时期内生产费用耗费的一个规划体系,一般包括以下几个计划: 1.主要产品单位制造成本计划 单位制造成本计划是对企业的主要产品编制的一个成本计划。其目的在于促进对主要产品成本的管理,加强单位产品成本的控制。 2.商品产品制造成本计划 主要反映的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为了完成一定的产销任务而预计发生的全部制造成本水平。 3.期间费用计划 ①管理费用部分; ②销售费用部分; ③财务费用部分。 4.生产费用预算 生产费用预算是指对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发生在生产过程中各项费用的测算和计划。它是企业成本与费用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生产费用预算的编制,一般是按生产费用要素来编制的。 (三)成本费用计划的编制要求和程序 (1)收集整理资料; (2)确定目标成本和费用控制限额; (3)各部门分编成本计划及费用预算; (4)厂部综合平衡,正式确定计划。 在成本与费用计划的编制时,一般应贯彻以下要求: (1)以先进的技术经济定额为成本与费用计划编制的数据基础。 (2)成本与费用计划指标与其他计划指标应紧密衔接。 (3)成本与费用计划的编制要有利于对成本和费用实行归口分级管理。 (四)成本费用计划的编制方法 1.制造费用预算的编制方法 制造费用是综合性间接费用,其预算的编制应考虑费用的性态,对于如消耗性间接材料、动力水电费等与产销量有一定依存关系的费用,应采用弹性预算法编制,而对于折旧费等与产销量无直接依存关系的费用,可采用固定预算法编制。此外,可供选择的费用预算编制方法还有概率预算法、滚动预算法等 2.产品成本计划的编制方法 编制产品成本计划是成本计划的主要工作内容和最终结果,具体方法较多,主要有: (1)预测决策基础法; (2)试算平衡基础法; (3)直接计算法。 3.期间费用预算的编制方法 期间费用预算的编制方法与制造费用编制方法基本相同,即按费用性态分别编制。一般而言,购销环节的营业费用,大多属于变动费用,其预算须结合购销业务量计划,采用弹性预算法编制;管理费用则大多属于固定费用,其预算可采用固定预算法编制。 七、 成本费用决策及其作用 (一)成本费用决策及其作用 (1)最优成本费用决策是目标利润实现的保证; (2)最优成本费用决策是成本和费用计划工作的前提条件; (3)最优成本费用决策是其他经营决策的重要依据; (4)最优成本费用决策是企业提高其管理水平的一个促进手段。 (二)成本费用决策的种类 成本费用决策按其采用方法的不同性质可分为硬性技术决策和软性技术决策。 成本费用决策按其决策的内容和范围,可分为单项成本或费用决策和组合成本费用决策。 成本费用决策按其实现目标不同,可分为保本决策和实现最大利润的成本费用决策。 (三)成本费用决策的方法 1.保本点法 运用保本点法进行成本和费用决策的基本原理是:在盈亏相等(即损益为零)的销售量上,假定销售收入与生产经营总费用相等的成本和费用水平。 2.差量分析法 差量是反映不同预测方案之间损益或成本费用的差异值。差量分析法是指在充分分析不同预测方案的差异成本(费用)和差异损益的基础上,从中选择最优方案的一种决策方法。 3.成本费用利润率分析法 在企业成本费用决策中,什么样的成本和费用水平可使利润最大化,是最大利润成本费用决策的核心问题,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从成本费用与利润水平的关系着手。 4.非确定型决策法 影响企业成本和费用变动的因素十分复杂,有的因素影响程度可以定量测算,从而进行定量决策。而有的因素变动对成本和费用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