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医院绿色建筑方案设计说明

举报
资源描述
1绿色建筑方案设计说明绿色建筑方案设计说明一、节能与绿色建筑设计依据一、节能与绿色建筑设计依据1.绿色医院建筑评价标准GB/T 51153-20152.民用建筑绿色设计规范JGJ/T 229-20103.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50033-20134.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5.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6.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50555-20107.建筑幕墙GB21086-20078.建筑外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GB7106-20089.建筑门窗玻璃幕墙热工计算规程JGJ/T0151-200810.国家、省、市现行的相关建筑节能法律、法规二、绿色建筑设计目标二、绿色建筑设计目标本方案严格按照绿色医院建筑评价标准GB/T 51153-2015 中“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二星级)”的相关要求,确定设计策略和技术措施,并进行必要的模拟辅助设计,设计完成后,根据二星级要求对建筑方案进行预评估,可满足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二星级)相关要求。按照此方案进行实施,可以实现“绿色二星”的设计目标。三、绿色建筑方案预评估结果三、绿色建筑方案预评估结果绿色医院建筑评价标准GB/T 51153-2015 将绿色建筑分为场地优化与土地合理利用、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运营管理六类指标,包括控制项和评分项。本项目预评估结果如下:绿色建筑分项指标权重绿色建筑分项指标权重场地优化与土地合理利用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运营管理提高与创新设计阶段0.150.300.150.150.251运营阶段0.100.250.150.100.200.201单项得分60.862.054.456.064.61权重得分9.1218.608.168.4016.151总得分总得分61.43经预评打分,本项目可以满足绿色医院建筑评价标准GB/T51153-2015 中绿色医院建筑二星级设计评价标识要求。四、绿色建筑技术措施四、绿色建筑技术措施(一)场地优化与土地合理利用1、场地建设不破坏当地文物、湿地、基本农田、森林和其他保护区。2、建设场地的选址应避开抗震不利地段,且无洪涝灾害、泥石流及含氡土壤的威胁。建筑场地安全范围内无电磁辐射危害和火、爆、有毒物质等危险源。3、场地内无排放超标污染物,并控制院区内污染源对医院内外环2境的影响。4、医院建筑的间距应满足日照要求,且不降低周边建筑的日照标准。5、合理开发利用土地,在保证功能和环境要求的前提下节约土地。符合城乡规划有关控制要求;床均用地面积在相关医院建设标准的规定值 5.1%25%以内;容积率 1.89,在 1.01.39 和 1.813.00 范围之内。6、建筑绿地率为 24.07%,且绿地向社会开放。7、合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合理协调地上及地下空间的承载、震动、污染、采光及噪音等问题,避免对既有设施造成损害,预留与未来设施连接的可能性;地下共一层,地下建筑面积与总用地面积之比 Rp1为 0.66;人员活动频繁的地下空间合理设置引导标志及无障碍设施;与周边相关建筑的地下空间设有联通通道。8、建筑及照明设计避免产生光污染。室外夜景照明光污染的限制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城市夜景照明设计规范JGJ/T 163 的规定。9、场地环境噪声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 的规定。10、合理规划建筑群体布局和单体建筑设计,避免再生风和环境二次风带来的危害。建筑周围人行区 1.5m 高处的风速低于 5m/s,不应影响室外活动的舒适性和建筑通风。11、采取措施降低热岛强度。红线范围内户外活动场地有乔木、构筑物等遮阴措施的面积达到 20%。12、场地与公共交通设施具有便捷的联系。医院院区主出入口到公交车站距离不大于 200m;医院院区出入口 400m 范围内设有公共交通站点;有便捷的人行通道联系公共交通站点。13、场地内人行通道均采用无障碍设计,且与建筑场地外人行通道无障碍连通。14、急救车采用绿色通道设计。15、充分利用场地空间合理设置绿色雨水基础设施。合理衔接和引导屋面雨水、道路雨水进入地面生态设施,并采取相应的径流污染控制措施。16、合理选择绿化方式,科学配置绿化植物。种植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植物,采用乔、灌、草结合的复层绿化,种植区域覆土深度和排水能力满足植物生长需求。(二)节能与能源利用1、建筑电耗进行分区计量。2、用能建筑设备能效指标符合现行国家和行业节能标准或法规的规定。3、未采用电热锅炉、电热水器、辅助电加热等作为直接采暖和空气调节系统的热源。4、各房间或场所的照明功率密度值不高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 规定的现行值。5、建筑能耗进行分区和分项计量。按建筑单体、主要功能区分区(含室外)计量,并在功能区内对照明(不含插座)、医疗和办公用电(含插座)进行分项计量;对大型医疗设备、电梯进行单独计量;对供暖、空3调、生活热水和给排水主机房(如锅炉房、换热站、冷水机房、给排水泵房)内的电耗和燃料消耗进行计量,并对不同能源进行分类计量;对供暖、空调、生活热水和给排水机房内的主要设进行分别计量。6、减少电气、供暖、通风和空调系统输配能耗。变配电室靠近负荷中心;供暖、供冷水系统或制冷剂系统的输配能耗低于国家节能标准要求限值 10%以上。7、用能建筑设备能效指标达到现行国家节能标准、法规的节能产品的规定。锅炉的额定热效率、占设计总冷负荷 85%的空调制冷设备(冷水机组、单元空调机和多联机)的额定制冷效率满足国标节能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对节能产品的要求;变压器损耗符合国标三相配电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GB20052 节能评价值的要求;其他非消防系统使用的水泵、风机符合相关国标或规定节能产品的要求;额定功率 2.2kW 及以上电机,符合中小型三相异步电动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18613 节能产品的要求。8、房间或场所的照明功率密度值达到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 中的目标值规定。建筑面积的 90%以上的室内照明功率密度值不高于建筑照明设计标准的目标值。9、建筑设备系统应根据负荷变化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节能运行。在满足室内公共区域照度设计要求的前提下,合计占照明设计 85%以上的灯具采取合理的分区回路设置,可集中开关或调光控制;在满足室内照度设计要求的前提下,合计占照明设计 85%以上的灯具采取合理的分区回路设置,且通过自动控制系统实现灯具开关或调光控制。(三)节水与水资源利用1、在方案、规划阶段结合区域的给排水、水资源、气候特点等客观环境状况对建筑水环境进行系统规划,制定水系统规划方案,统筹、综合利用各种水资源。2、给水节水系统的设置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50555 的要求;节水器具和设备的选择满足国家现行标准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CJ164 的规定;建筑节水系统节水率不低于 10%。3、设置合理、完善的排水系统,室外排水系统雨、污分流。4、采取有效措施避免管网漏损。选用密闭性能好的阀门、设备,使用耐腐蚀、耐久性能好的管材、管件;室外埋地管道采取有效措施避免管网漏损。5、给水系统无超压出流现象。用水点供水压力不大于 0.30Mpa;不大于 0.20MPa,且不小于用水器具要求的最低工作压力。6、按用途和管理单元设置用水计量装置。按使用用途分别设置用水计量装置,统计用水量;按照管理单元,分别设置用水计量装置,统计用水量。7、使用用水效率二级的卫生器具。8、绿化灌溉采用喷灌、微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方式。9、集中空调的循环冷却水系统采用节水技术。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设置水处理措施,采取加大集水盘、设置平衡管或平衡水箱的方式,避免冷却水泵停泵时冷却水溢出。(四)节材与材料利用41、未采用国家和地方禁止和限制使用的建筑材料及制品。2、混凝土结构中梁、柱纵向受力普通钢筋应采用不低于 400MPa 级的热轧带肋钢筋。3、建筑造型要素应简约,且无大量装饰性构件。4、现浇混凝土采用预拌混凝土。5、合理采用高强建筑结构材料。400MPa 级及以上受力普通钢筋的比例 Rsb 85%。6、土建与装修工程一体化设计,不破坏和拆除已有的建筑构件及设施,避免重复装修及返工。7、医院建筑中可变换功能的室内空间采用可重复使用的隔断。可重复使用隔断(墙)比例在 50%Rrp80%范围之内。8、在保证安全和不污染环境的情况下,使用可再利用建筑材料、可再循环建筑材料,其质量之和不低于建筑材料总质量的 10%。(五)室内环境质量1、医院建筑室内噪声级和医院建筑围护结构构件隔声性能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 50118 中的低限要求。2、建筑室内照度、统一眩光值和一般显色指数等指标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 和现行行业标准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JGJ49 的规定。3、在室内设计温、湿度条件下,建筑围护结构内表面不得结露。4、采用集中供暖空调系统的建筑,房间内的温度、湿度、新风量等设计参数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736 的规定。5、医院建筑内所有有人员长期停留的场所有保障各房间新风量的通风措施。新风量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JGJ 49的规定,新风量可以调节。6、室内空气中的氨、甲醛、苯、总挥发性有机物、氡等污染物浓度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 18883 的有关规定。7、医院导向标识设计具有科学性,并考虑人性化因素。8、主要功能房间的室内噪声级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 50118 中的高要求标准。60%以上主要功能空间采光系数满足国家标准,采光均匀度好,眩光限制满足相关规范要求。9、合理设计各种被动措施、主动措施,加强室内热环境的可控性。主要功能房间使用者可自主通过开窗、遮阳等被动式措施,调整室内局部热环境;主要功能房间使用者可自主对空调采暖末端进行调节。10、集中空调系统和风机盘管机组回风口,采用低阻力、高效率的净化过滤设备。集中空调系统回风口采用低阻力、高效率的净化过滤设备;风机盘管机组回风口采用低阻力、高效率的净化过滤设备。11、对医疗过程产生的废气设置可靠的排放系统。12、新风系统过滤净化设施的设置符合现行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BG 51039 的规定。13、主要功能房间中人员密度较高且随时间变化大的区域设置室内空气质量监控系统,保证健康舒适的室内环境。对室内的二氧化碳浓度进行数据采集、分析,并与通风系统联动;实现室内污染物浓度超标实5时报警,并与通风系统联动。14、医院平面布局考虑病人就诊流程,避免病人往复穿行于各功能区。15、医院设计中考虑人性化设计因素,公共场所设有专门的休憩空间,充分利用连廊、架空层、上人屋面等设置公共步行通道、公共活动空间、公共开放空间,宜考虑全天候的使用需求。(六)创新1.采取有效的空气处理措施,并设置室内空气质量监控系统,保证健康舒适的室内环境。五、绿色建筑主要技术要点及分析五、绿色建筑主要技术要点及分析(一)自然采光自然光环境是人们长期习惯和喜爱的生活环境。各种光源的视觉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照度的条件下,天然光的辨认能力优于人工光,有利于人们工作、生活、保护视力。自然光是最为经济、极为宜人的光源。利用自然采光能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充分的体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设计理念。自然光在建筑设计中能创造出丰富的空间效果和光影变化,给人立体的感觉、层次的感觉、开敞的感觉以及温暖的感觉。首先,自然光环境是人们长期习惯和喜爱的生活环境。各种光源的视觉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照度的条件下,天然光的辨认能力优于人工光,有利于人们生活和保护视力。其次,自然光具有一定的杀菌力,可以预防肺炎和其他疾病,还可以调节人体的生物节奏。自然光对人的心理状况也有很大影响,采光口是视觉与外界环境交流的渠道,长期在没有自然光的环境中生活,容易烦躁、忧郁、沮丧和紧张不安,严重的还可能患上幽闭恐惧症。不仅如此,建筑自然采光还是照明节能的重要手段。在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主题的时候,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