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业态融合创新

举报
资源描述
促进业态融合创新 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围绕锚定“两个确保”、实施“十大战略”,聚焦设计河南建设,突出以工业设计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以建筑设计引领城市现代化建设,以文旅设计彰显中原文明新形态,以乡村设计谱绘新时代诗意田园,着力强化设计河南创意创新源,着力培育设计河南“旗舰劲旅”,着力搭建设计河南载体新地标,着力加快设计河南数字化转型,着力打造设计河南人才集聚地,着力提升设计河南对外开放度,着力健全设计河南推进新机制,加快形成高能级设计产业体系和赋能体系,努力建成引领中部、辐射全国、链接全球的设计产业发展新高地,为高质量建设现代化河南、高水平实现现代化河南提供重要支撑。 一、 培育设计河南“旗舰劲旅” 开展设计企业梯次培育,培育一流设计企业,打造设计服务领军品牌,引导中小设计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塑造设计引领型企业和设计驱动型品牌,培育设计河南“旗舰劲旅”。 培育一流设计企业。发挥我省市场规模和场景丰富优势,支持省内骨干设计企业建立健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通过市场化方式兼并重组、强强联合,鼓励设计优势企业打造跨界融合产业集团,打造一批设计能力强、知名度高、影响力大的头部企业。鼓励设计院所品牌化、规模化、平台化经营,支持高校教师、科研院所科研人员等设计类高素质人才创办设计企业,引导龙头企业分离研发机构成立独立运营设计公司。引导设计企业对标国内外头部企业,创新组织机制和管理模式,加强流程创新和服务创新,提升业务发展能级。支持有条件的设计企业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设计资源,与制造业企业、品牌策划公司、市场渠道公司、广告公司等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为客户提供全方位、一站式设计服务,培育一批整体设计解决方案服务提供商。鼓励设计企业参与国际化竞争,支持规模以上设计企业到省外设立分支机构、承接工程,提升市场开拓能力。 提升中小设计企业专业化水平。加强设计企业梯次培育,支持中小设计企业深耕细分行业、细分领域,提升专业服务能力,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支持设计公司提升设计综合服务能力,鼓励从产品设计向包含研发设计、流程设计、品牌策划等整体解决方案发展。支持设计工作室等各类小微企业发展,引导设计工作室“个转企”,推动有条件的设计企业“小升规”,促进专业化优势显著、细分市场竞争力强的专业性设计企业做大做强。开展中小微设计创意企业支持行动,在房租补贴、空间支持、金融扶持、公共服务等方面切实减轻中小微设计创意企业负担。鼓励大企业开展设计服务外包,支持中小企业购买设计成果,扩大设计服务市场规模。 提升设计企业品牌影响力。鼓励设计机构把我省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设计作品、设计方案注重厚植河南文化元素,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设计服务领军品牌。支持有实力的设计单位参与重大规划、重大项目、重大工程设计服务,提升我省设计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围绕食品、服装、家居、文旅、农业等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培育产品设计、品牌设计、时尚设计、服务设计、商业模式设计等设计服务品牌。加快引导设计企业创新发展模式,拓展“设计+品牌培育”“设计+创客孵化”“设计+电商联动”等多元业态,打造特色设计服务品牌。加强产品、企业、行业、地标、园区等品牌培育,塑造一批名品、名企、名园、名师、名院,提升我省设计品牌形象。支持设计企业围绕“Z世代”、新消费、新国潮等,提升设计时尚化和年轻化水平,助力企业打造新品爆款,丰富设计河南内涵。开展设计引领型企业和设计驱动型品牌评选,发掘推广“设计河南100+”优秀成果,形成示范带动效应,强化企业设计理念。 二、 赋能传统产业提质发展 材料工业设计。重点提高钢铁、有色、建材、化工等行业产品、工艺与生产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设计水平,加快研发先进合金材料、精深加工与再回收、绿色建材、精细化工与化工新材料等高端新产品新工艺,推动传统材料产业由单一生产向“创新研发设计+绿色低碳生产+集成应用服务”转型,向高端“新材料”加速延链。 装备制造设计。重点提升电气装备、农机装备、矿山机械、盾构装备、起重机械等大型化、成套化、智能化、服务化设计与集成应用水平,提高轴承、齿轮、模具、液压件等关键零部件产品生产工艺水平,着力形成一批“研发设计+生产制造(整机+核心零部件)+运维服务”为一体的特色优势产业链,赋能传统装备转型“新装备”。 汽车工业设计。重点提高大中型客车、乘用车、特种车和零部件工艺与设计水平。鼓励企业采用国际先进理念,提高整车安全性、舒适性和轻量化设计水平,推动新车型研发与市场投入;改进专用车设计,重点提高使用功能、造型风格等方面设计能力,满足多样化市场需求;提高汽车零部件模块化、标准化设计水平,加快向新能源车用零部件转型。 轻纺食品设计。重点围绕“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提升设计能力,顺应时尚潮流,强化新型面料与辅料应用,加快服装创意设计产业发展,赋能服装产业时尚化、品牌化发展;强化绿色生产工艺应用,提高家居产业智能化、个性化设计水平;提高白酒、乳业、冷链等食品行业产品包装、功能宣传、品牌打造方面设计水平,推动预制菜新品研发设计与产业化,赋能食品工业高质量发展。 三、 以文旅设计彰显中原文明新形态 厚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优势,坚持创意设计驱动和创新设计赋能,推动文化旅游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全域深度融合,大力弘扬以黄河文化为代表的中华文化,加快将我省建设成为中华文化传承创新中心、世界文化旅游胜地。 大力发展文化创意。充分发挥文化资源富集、创意要素汇聚和消费市场集聚优势,围绕考古文博、演艺娱乐、动漫产业等,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依托二里头遗址、双槐树遗址、安阳殷墟、龙门石窟、少林寺等重要文物古迹,创作一批精品影视节目,开发一批实景演出、沉浸式体验项目。围绕唐宋服饰、唐宋美食、唐三彩、钧瓷、汝瓷、绞胎瓷、历史建筑、绘画作品、遗址文物等开发文创产品,支持豫博文创、唐宫文创、豫游记、华冠文创、龙门奇妙物等品牌建设,提升文创豫军影响力,打造河南文创品牌集群。扩大《只有河南•戏剧幻城》《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大宋•东京梦华》《黄帝千古情》等实景演艺品牌影响,围绕中华文化符号创作一批经典实景演艺作品。依托郑州方特欢乐世界、银基冰雪世界、建业电影小镇等主题公园,创作一批特色鲜明、门类丰富的主题公园演艺精品。鼓励旅游城市、旅游景区、博物馆等创作一批沉浸式旅游演艺产品。加强动漫产品设计,发挥国家动漫产业发展基地(河南基地)平台作用,打造具有河南文化的动漫原创IP元素,实施中华神话、中原精神、民间故事等动漫创作扶持工程,推出一批具有优秀传统文化特色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动漫精品。 积极发展文旅设计。依托传统村落、文物遗迹、古典建筑、红色基地等,推动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以旅游品质化、个性化为重点,优化旅游线路设计和景点设计等,高标准打造若干条特色精品旅游线路,打造以郑州、洛阳、开封等为依托的文旅设计产业走廊,形成文旅设计产业发展高地。引入国际流行旅游纪念品设计理念与工艺,研发世界一流旅游产品。深化“互联网+旅游”和文化产业数字化设计应用,推动大遗址、古建筑、石窟寺、革命文物等重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以及大山岳、大河川、大景观等重大自然遗产资源实现数字化保护展示。建设省文旅文创融合数字创意中心,实现省级层面文化旅游云展览、云娱乐、线上演播、数字艺术、沉浸式体验等新兴业态内容生成、定制消费、智慧服务和共治管理,创作生产具有河南特色的网络演艺、网络视听、数字动漫、数字出版等产品,实现可视化呈现、互动化传播、沉浸式体验和便捷化消费。 传承创新工艺美术设计。以钧瓷、汝瓷、汴绣、玉雕等工艺美术品为重点,提升创意设计水平,在传统工艺中植入工业设计,融入现代元素,开发富有中原人文气息、古典与现代风格相互交融的工艺美术品。加快艺术衍生品、艺术授权产品研发生产进程。拓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和创新利用途径,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开发兼具文化价值与实用价值的原创产品。组织创意设计机构、专家围绕工艺美术产品设计、品牌、服务等开展对接诊断和培训,提升研发设计和生产营销能力,打造高档工艺礼品品牌。 四、 基本原则 设计引领,创新驱动。坚持把设计作为创新驱动的重要先导与引领,以设计产业创新发展厚植创新驱动发展动力源泉与支撑,以设计创新引领和赋能现代化河南建设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重点突破,彰显特色。坚持把工业设计、建筑设计、文旅设计和乡村设计作为设计河南建设主攻方向,着力构建以融汇中原文化为底蕴、以赋能产业升级为要务、以创意美好未来为根本的具有鲜明河南地域特色的设计产业新体系。 数字赋能,融合发展。坚持把设计产业数字化转型作为关键举措,推动“设计+制造”“设计+建筑”“设计+文旅”“设计+乡村振兴”等产业链重构与融合,推动“设计+”在各领域渗透与赋能。 开放合作、区域协同。坚持把加强国内外交流合作作为提升设计河南品牌形象的重要途径,加快以郑州“设计之都”为核心的沿黄创意设计走廊建设,带动全省设计产业协同发展。 五、 面临挑战 当前,我省发展设计产业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不利因素。一是国际环境愈加复杂。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形势复杂多变,不确定性因素增多,国际贸易摩擦加剧,地缘冲突风险提高,逆全球化持续升温,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深远,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价值链等加速重构,世界经济复苏艰难。同时,发达国家和经济体对我国高端产业的压制和封锁有增无减,部分高端设计软件和工具应用生态恶化,我省从国际引进高端设计人才和项目难度加大,制约我省设计产业发展国际合作空间。二是国内区域竞争愈发激烈。目前,北京、上海、广东、江浙、山东等省(市)集聚了全国70%以上的创意设计资源和要素,形成了全国设计产业发展第一梯队,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上述省(市)仍将是设计产业发展的聚集高地。同时,河北、黑龙江等省份出台了设计产业相关支持政策,加剧了设计产业创新资源和要素竞争,我省设计产业面临“标兵愈远、追兵愈近”的严峻考验。三是我省设计产业存在诸多短板弱项。在政府、企业和社会层面,对设计产业发展重视程度普遍不够,设计产业发展长期以来缺乏顶层设计,特别是统筹规划不够、支持政策乏力、企业规模普遍较小、创新生态不优、人才流失严重等问题不同程度影响和制约我省设计产业快速发展。 综合研判,虽然我省设计产业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和不利因素,但也拥有诸多机遇与有利条件,总体上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只要我省抢抓机遇,汇聚设计产业创新要素资源,牢牢把握设计产业发展主动权,设计河南必将成为“十大河南”建设新名片、实现“两个确保”目标的强支撑。 六、 促进业态融合创新 以创意设计为先导,加快设计产业与制造业、建筑业、文化旅游、现代农业、康养、教育、体育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推动设计环节全流程渗透、全链条嵌植、全领域赋能,评选一批“设计+”融合发展示范项目。鼓励设计企业发展众创众包设计、用户参与设计等新型设计模式,培育智能创作、云端展示、交互媒体、科技设计等新业态,提高协同设计和快速服务能力,打造“设计+”新模式、新业态示范标杆。支持设计研究院、重点设计企业打造设计工业互联网,发展众创设计、众包设计、定制化设计、网络协同设计等新型设计服务模式,提升设计协同和共创能力。 资料参考:设计河南建设中长期规划(2022—2035年)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