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外事翻译中心公开招考1名翻译人员模拟考试练习卷和答案解析(第4卷)

举报
资源描述
宁波市外事翻译中心公开招考1名翻译人员模拟考试练习卷和答案解析 答题时间:120分钟 试卷总分:100分 试卷试题:共200题 题型 单选题 多选题 填空题 判断题 简答题 公文写作 合计 统分人 得分 一.单选题(共100题) 1.下列选项中三国典故与哲学论断对应错误的是_____。 A: 张飞醉酒失徐州,借酒破张邰——矛盾是对立统一的 B: 草船借箭——人可以认识并利用规律 C: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D: 望梅止渴——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D 【解析】本体属于哲学常识题。选项A、B、C三项对应均正确。D项“望梅止渴”说明意识的能动性,并不是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的问题。所以,选项D对应不正确。故选D。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2.针对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创新2.0相互作用共同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态,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由此可见_____。 A: 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B: 正确意识推动事物的发展 C: 思维与存在是同一性的 D: 价值观具有导向作用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A[解析]本题考查哲学常识。在新的形势下,提出新的计划表明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故正确答案为A。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3.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 A: 近五年,该地区股票市值年平均增长120亿元 B: 近五年,该地区股票市值表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 C: 近五年,该地区股票平均市值为1020亿元 D: 近五年,该地区股票市值从总体上看呈现增长态势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A项,近五年,该地区股票市值年平均增长(1300-700)÷(2012-2007)=600÷5=120亿元,A正确; B项,该地区股票市值2010年比2009年减少,B错误;可直接选择B。 验证C、D项: C项,近五年,该地区股票平均市值为(1300+1000+900+1100+800)÷5=1020亿元,C正确; D项,根据条形图,可知D正确。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4.某蔬菜食品公司因销售假酒,被工商局处以罚款5000元、停业整顿的行政处罚。工商局的上述处罚_____ A: 是错误的,只能实施停业整顿的处罚 B: 是错误的,只能实施罚款5000元的处罚 C: 是正确的,不违反一事不再罚的原则 D: 是错误的,只能在停业整顿与罚款中选择一种实施处罚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行政处罚法》第24条规定:“对当事人的同一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可见,一事不再罚的范围是有限的,仅仅限制的是二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 本题所属考点-《行政法》 5.通知的使用范围极为广泛,根据使用范围的不同,通知主要可分为六大类。下面哪项不在分类之列?_____ A: 发布性通知 B: 指示性通知 C: 事务性通知 D: 呈报性通知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通知稂据适用范围的不同,可以分为六大类:(1)发布性通知。用于发布行政规章制度及党内规章制度。(2)批转性通知。用于上级机关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给所属人员,让他们周知或执行。(3)转发性通知。用于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的机关的公文给所属人员,让他们周知或执行。(4)指示性通知。用于上级机关指7K下级机关如何开展工作。(5)任免性通知。用于任免和聘用干部。(6)事务性通知。用于处理日常工作中带事务性的事情,常把有关信息或要求用通知的形式传达给有关机构或群众。故本题答案选D。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6.与“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观点不一致的是_____。 A: 无物常驻,一切皆流 B: 人永远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C: 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D: 天不变,道亦不变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题干“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说的是变化发展的意思,A项、B项、C项说的都是事物在不断的变化发展,D项说的是不变。故本题答案为D。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7.《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已经着手实行犯罪,但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犯罪行为是_____。 A: 犯罪预备 B: 犯罪未遂 C: 犯罪中止 D: 犯罪终止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B 答案解释:B。解析: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8.1960年冬,党中央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制订了_____的方针和一系列政策,对国民经济进行全面调整。 A: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B: 调整、发展、充实、提髙 C: 调整、发展、巩固、提髙 D: 巩固、发展、调整、提髙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1960年9月30日,中共中央在批转国家计委党组《关于1961年国民经济计划控制数字的报告》中首次提出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 9.值班时,对突发事件最正确的处理方法是_____。 A: 及时报告有关领导和人员 B: 第一时间报警 C: 自己积极妥善地加以处理 D: 及时报告有关领导和人员并积极妥善地加以处理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应对突发事件的第一原则为时间性原则,讲求及时。值班时,对突发事件最正确的处理方法是及时报告有关领导和人员并积极妥善地加以处理。故本题答案选D。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0.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是_____。 A: 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 B: 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C: 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现代企业制度 D: 合理的个人收人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现代企业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国有企业特别是大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故本题答案选C。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1.从实践来看,通知是党政机关对外发文中使用频率比较髙的文种。下列选项中使用通知作为文种的事项是_____。 A: 申请经费 B: 召开会议 C: 实施戒严 D: 通缉罪犯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选项A,申请经费应使用请示;选项B,召开会议使用通知;选项C、D,实施戒严和通缉罪犯使用命令。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2.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规律性的是_____。 A: A B: B C: C D: D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2x右边数据-左边数据-下边数据,B符合此规律。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3.在我国,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与村民、居民委员会的关系是_____。 A: 领导与被领导 B: 委托与被委托 C: 监督与被监督 D: 指导与被指导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5条规定,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对村民委员会的工作给予指导、支持和帮助,但是不得干预依法属于村民自治范围内的事项。由此可知,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与村民、居民委员会是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故本题答案选D。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4.班集体形成的条件和前进的动力是_____。 A: 共同的奋斗目标 B: 班主任的要求 C: 班级内部的矛盾斗争 D: 共同的活动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共同的奋斗目标是班集体形成的条件和前进的动力。 本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 15.奥巴马会同国防部长帕内塔和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邓普西在五角大楼举行了记者会,公布一份酝酿了七年之久的美国新军事战略报告——《维持美国的全球领导地位:21世纪国防的优先任务》。根据报告,美国将大幅削减全球范围内的军事存在,但唯独却要加强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力量。美国之所以这样做的最重要原因是_____。 A: 亚太地区已被美国纳人未来十年战略重点 B: 发展国与霸权国的结构性矛盾进一步凸显 C: 中国的崛起促使美国加快战略重心东移 D: 朝鲜半岛无核化的问题令美国大伤脑筋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在中国军事实力迅速强大的背景下,美国担心中国夺取亚太地区政治和军事主导权,影响美国的地缘政治利益。故本题选C。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6.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_____。 A: 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观点 B: 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辩证统一的观点 C: 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观点 D: 事物内部矛盾的双方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观点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辩证法内容的识记,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而B是唯物论的一个知识点,C主要体现了唯物论的内容,D是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之一。故本题选A。 17.恩格尔系数是_____。 A: 家庭食物支出与家庭总消费支出之比 B: 家庭拥有的财富与社会总财富之比 C: 信息类商品和服务支出与总消费支出之比 D: 家庭文娱支出与家庭总消费支出之比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恩格尔系数是根据恩格尔定律得出的比例数,是衡量生活水平高低的一个指标。一个家庭收人越少,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的比例就越大,随着家庭收人的增加,家庭收人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比例则会下降。推而广之,一个国家越穷,每个国民的平均收入中(或平均支出中)用于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比例就越大,随着国家的富裕,这个比例呈下降趋势。故本题答案选A。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8.机关根据工作需要,可以对专业性较强的职位和辅助性职位实行聘任制。聘任合同期限为_____,约定试用期为_____。 A: 1~3年1~6个月。 B: 3~5年6~12个月 C: 1~5年6~12个月 D: 1~5年1~6个月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D 【解析】《公务员法》第98条规定:“聘任合同应当具备合同期限,职位及其职责要求,工资、福利、保险待遇,违约责任等条款。聘任合同期限为一年至五年。聘任合同可以约定试用期,试用期为一个月至六个月。聘任制公务员按照国家规定实行协议工资制,具体办法由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规定。”故D项正确。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9.公文与文学作品不同,它要求文件内容必须_____。 A: 提出问题 B: 实事求是 C: 介绍经过 D: 沟通信息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公文,是指国家机关及其他社会组织在行使职权和实施管理的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法定效用与规范格式的文件材料,是办理公务的重要工具。行文应当确有必要,讲求实效,注重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而作家在文学作品的创作过程中,会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用大量感性的语句进行写作,文学作品不需要实事求是。故本题答案选B。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20.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确立了国家宪法日,具体为每年的_____。 A: 12月1日 B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公务员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