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电所施工组织设计技术标)

举报
资源描述
目 录 一、编制依据及原则………………………………………………3 二、工程概况及说明………………………………………………3 三、施工部署及施工平面布置……………………………………4 3.1施工总体部署………………………………………………4 3.2施工现场平面布置……………………………………………5 四、施工方案及主要技术措施……………………………………6 4.1工程测量……………………………………………………6 4.2基础工程……………………………………………………9 4. 3主体工程……………………………………………………15 4.4装饰装修工程………………………………………………32 4.5屋面工程……………………………………………………43 4.6节能工程……………………………………………………44 4.7水、电、暖施工方案…………………………………………52 五、质量目标及保证措施………………………………………61 5.1质量目标及保证体系………………………………………61 5.2质量管理组织机构…………………………………………61 5.3质量保证的管理措施………………………………………63 5.4质量保证的技术措施………………………………………64 六、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措施…………………………………69 6.1安全管理目标………………………………………………69 6.2安全管理方针………………………………………………70 6.3安全保证体系………………………………………………70 6.4安全生产的保证措施………………………………………71 6.5其它安全措施………………………………………………72 6.6环境保护及扬尘防治措……………………………………74 6.7文明施工措施………………………………………………76 6.8季节施工措施………………………………………………78 七、施工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80 八、现场项目部设置及成员组成………………………………87 九、施工劳动力安排计划………………………………………91 十、机械设备安排计划…………………………………………92 十一、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应用及达到的效果…………………93 附表及附图: 附一:劳动力计划表 附二:拟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 附三:施工进度计划表 附四: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图 附五:临时用地计划 一、编制依据及原则 1.编制依据 1.1梅村供电所办公楼项目施工招标文件。 1.2 梅村供电所办公楼项目施工图纸。 1.3 现行建筑安装工程施工技术操作规程和建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1.4 我单位历年承担同类工程施工的经验和现有施工能力。 2.编制说明 梅村供电所办公楼项目编写的施工现场平面布置,主要项目施工方法及施工措施,质量目标及质量保证措施、质量保证体系,施工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措施、安全保证体系,主要机具装备及劳动力安排计划,季节性施工措施等主要内容。 二、工程概况及说明 2.1 工程概况 地理位置:贵池区; 结构形式:框架结构;建筑面积:695.0平方米;抗震烈度:6度;使用功能:办公楼;耐火等级:二级;建筑高度:11.9M; 建筑层数:三层,设计使用年限:50年 2.2 自然条件: 本工程已具备三通一平,具备开工条件。 三、施工部署及现场平面布置 3.1施工总体部署 3.1.1管理模式: 在管理上实行总公司、项目部两级管理,采用项目法施工。项目部由项目经理统一领导,单独核算,项目经理作为工程质量、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工程总进度及工程成本核算的第一责任人。 3.1.2施工组织总体安排: 本工程施工由一个总项目经理负责,施工队都由项目经理统一安排,保证工程能按期、高质量、高标准的完成,并使施工组织更趋合理,在施工作业区内进行区内流水作业。 3.1.3质量、安全及工期目标: 3.1.3.1质量目标:合格。 3.1.3.2安全目标:杜绝发生伤亡事故,争创文明工地。 3.1.3.3工期目标:施工工期为150日历天。 3.1.4施工准备工作: 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在施工准备中,计划部门提前做好机械设备、材料进场计划安排,并结合工期要求和施工安排,确定施工现场施工工程的各工种劳动力需用计划。物资部门积极组织货源,确保各种材料按时进场。各班组落实各阶段劳动力进场。 3.1.4.1施工准备计划 我公司将在工程中标后,马上组织管理和施工人员及机械设备进场,进行现场场地平整,搭设办公、生活、仓库、食堂、材料加工场地等临建设施,将电源、水源引至施工现场,做好正式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3.1.4.2技术准备计划 组织项目经理部有关技术、管理人员尽快熟悉图纸和有关技术文件,认真考察施工现场及周边环境,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及有关方面提供的地上、地下管线设施,制定切实可行的保护措施,并报请有关方面批准。此外,根据工程图纸设计的具体内容,结合实际情况,编制特殊、关键工序的作业指导书和各分项工程技术交底,并做好施工图纸的会审、工程网控制及放线工作。 3.2 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 3.2.1 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本着少占地,集中布置,便于施工,方便现场管理和保护环境的原则。施工现场分生活区和施工区两部分:生活区包括工人宿舍、食堂等,对临建住房进行修葺美化,做到整洁、卫生、美观;施工区根据场地情况搭设项目部、警卫室、仓库等临时建筑,合理安排现场砂浆搅拌场地、钢筋加工和木材加工场地及砂石料、砌块、钢材、成品钢筋、模板、脚手架等材料的堆放场地。 3.2.2为了便于现场管理,在施工区外围设有围护。 施工现场道路规划:场外道路需要进行临时硬化处理;场内道路布置合理,以方便车辆进出;施工现场内施工道路按一般简易公路做法,碎石路面采用碎石和砂土混合辗压而成。 3.2.3施工用电 (1)施工用电由电源引至施工现场。 (2)场内供电线路设置:场内供电均为埋地式(埋设深度不小于0.6米)电缆,线路布置应避开场内地下工程地点,电闸箱用铁皮闸箱,采用一机一闸一保护方案。 3.2.4施工用水 (1)根据甲方指定地点找好引水点,引水管道埋设地下(埋深不小于0.6米),所使用的管材确保能够满足施工用水。现场设蓄水池一个,配高压水泵,以满足现场施工时用水短时间供水不足问题。 (2)现场排水:施工现场雨水排放,按地形设置排水沟,排水沟沿临时道路排至甲方指定的排水管道,排除施工场地。 (3)生活污水通过排水暗沟、沉淀池后清理出施工场区。 3.2.5现场临建设施规划: 临建房屋的平面布置见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图。 四、施工方案及主要技术措施 4.1工程测量 为了保证工程施工质量,做到按图施工,严格按有关施工规范和规程指导施工,创造主体结构优质工程,必须做好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测量工作。施工测量必须跟随结构施工进度及时进行,并应起到指导施工的目的。 根据本工程的实际情况,施工测量工作主要有以下几部分组成,平面测量网的建立、基础施工阶段测量、主体施工阶段的测量、沉降观测。 4.1.1平面测量网的建立 对建设单位提供的工程定位的红线桩点以及水准点进行校核。 根据本工程特点,在建立平面控制网时,应顾及基础和主体施工阶段的进展两个方面。为了简化设计点坐标计算和便于施工现场的放样,准备建立局部的直角坐标系统,并且坐标系统的坐标轴利用建筑轴线。 控制轴线交汇点在施工现场地之内,为了能在施工过程中能有效实施测量控制,将轴线延伸至基坑开挖范围之外,设置准永久性控制点,为了方便控制方向,基准控制点设立以后,应用经纬仪将控制轴线投测到附近的建筑物之上,画出红三角标志,作控制方向之用;准永久控制点应设置于靠边处,在施工过程中尽量避免碰撞,并应做窖井加以保护;在建立平面轴线控制网的同时,根据城市永准基点标高及本工程的实际±0.000标高,应同时建立施工的水平控制基点。水平控制点利用轴线控制点制作。 4.1.2 基础施工期间测量 土方成功开挖后,水平标高控制非常重要,根据基坑外BM点引入基础标高,在每个桩基上画出混凝土的标高与钢筋笼的位置,场地内设置垫层控制标桩,以此保证桩身的准确性,轴线位置利用平面控制网来确定。基础轴线放样必须正确,严格按施工图及测量规程进行。对放样质量必须加以复核,加强把关。根据本工程特点,应将主轴线用经纬仪准确投射到桩上,然后用线锤下引到桩底,并对桩底和桩面上的中心线进行复核,将误差控制在允许范围之内。然后根据控制中心线按照建筑物柱列线和轮廓线与主轴线的关系,顺利准确的定位出桩的位置,为浇筑混凝土打下良好的基础。把线放好后应经工程质量负责人的复核才能进入下道工序施工。 4.1.3主体施工阶段测量 在主体施工阶段,测量工作主要包括水平标高测量、轴线测量、垂直度测量三个方面。 4.1.3.1水平标高测量:在主体施工过程中,水平标高引测工作量最为巨大。基础施工至±0.000后,根据平面控制网中BM点,引测+1m标高于柱中钢筋上,通过柱中钢筋向上传递标高。在每层支模架立柱搭设后,根据雨水管上的标高,用水准仪在立柱上测出相对楼面的+1m标高,用红漆做出标记,以此控制梁板标高。立柱控制标高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楼面标高的准确性,因此必须经过复核。当模板支撑完成,应对模板的水平标高做一次全面复核,将同误差控制在允许范围之内。对雨水管上的控制标高,每隔三个楼层应进行一次复核,以避免出现误差累计现象。 4.1.3.2轴线测量:在基础施工完成后,将平面控制网中的主控轴线点引测到基础上,以每层柱施工后,将轴线垂直投影到柱身,通过挂铅丝铅坠方法向上传递。在各层楼面放样时,应将四条主要控制线做复核,保证交角满足90°±6″的误差要求。然后根据主控线进行放样工作,弹线必须经过复核,每层模板完成后,应对梁墙轴线进行复核,复核结果符合要求后,才能进入下道工序施工。每隔三层,应对柱身主控线进行复测,保证主要轴线垂直向上传递,方法为挂铅坠与经纬仪投测相结合。 4.1.3.3垂直度测量:本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垂直度控制,垂直度控制分每层垂直度和全高垂直度两个方面。在主体结构施工过程中,严格对各层模板特别是柱、墙模板垂直度的检查,将垂直误差控制在3mm之内,并且每层垂直度检测时应顾及以下各层的垂直度误差,不能出现误差累计。检查时每层用挂线坠尺量方法进行,在总高方向上则采用挂线坠和经纬仪测量相结合方法进行,应将本工程垂直总误差控制在20mm以内。 4.1.4沉降观测 根据图纸要求设置沉降观测点,在观测点设置时,应是能够反映建筑物、构筑物变形特征和变形明显的部位,标志的设置应稳固、明显、结构合理,并且不影响建筑物的美观和使用。本工程的观测点设置拟采用20×20的不锈方钢埋置混凝土预制块,尔后埋设于现浇墙和柱之中。在沉降观测点设置后,进行初次观测记录,以后在主体施工过程中每上一个楼层就作一次沉降观测。每次的沉降观测应采用相同的观测路线和观测方法,使用一样的观测仪器,参加观测的人员也应固定,此外还应尽可能在基本相同的环境和条件下工作。本工程固定3人为观测人员,以施工负责人为主,另配备二名施工员协助。 4.2基础工程 4.2.1基础工程 本工程采用独立柱基础。地基与基础工程的施工严格执行《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施工。 4.2.2.1钢筋工程 1、钢筋制作:基础施工时,现场可利用的场地很少,现场除设置两台对焊机,对需对焊接长的钢筋在现场预制,钢筋制作完成后,要按规格分类挂牌堆放有序,分部位吊至基坑中。 2、钢筋绑扎: ①基础钢筋:基础钢筋量大且复杂,是整个钢筋工程的重点与难点,施工中必须明确绑扎顺序,避免错绑、漏绑。 基础绑扎的顺序为:地梁钢筋绑扎→基础底筋及遇梁负筋绑扎→水电预埋→基础面筋绑扎→水电预埋、预留→墙、柱插筋。 施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