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站前工程项目管理策划书(79页DOC)

举报
资源描述
……………………………………………………………最新资料推荐………………………………………………… 新建连云港至镇江铁路站前工程 LZZQ-5标二分部 项 目 管 理 策 划 书 中铁航空港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2015年9月 目 录 一、项目概况 - 1 - 1.1设计概况 - 1 - 1.1.1主要技术标准 - 1 - 1.1.2主要专业设计概况 - 1 - 1.2承包范围 - 2 - 1.2.1施工范围 - 2 - 1.2.2主要内容和工程数量 - 2 - 1.3合同概况 - 3 - 1.4水文地质 - 3 - 1.4.1地形地貌 - 3 - 1.4.2地层岩性 - 4 - 1.4.3地质构造 - 4 - 1.4.4水文特征 - 4 - 1.4.5气象条件 - 4 - 1.5工程特点、重点及难点 - 5 - 1.6条件分析 - 6 - 1.6.1有利条件 - 6 - 1.6.2不利条件 - 6 - 二、组织机构 - 6 - 2.1项目管理模式 - 6 - 2.2项目管理责任矩阵及组织机构框图 - 6 - 2.2.1项目分部主要管理职责责任矩阵 - 6 - 2.2.2项目组织机构框图 - 7 - 2.2.4拌合站组织机构 - 8 - 2.3项目部门和岗位责任书 - 9 - 2.4项目一般员工绩效考核办法 - 10 - 2.5项目员工培训计划 - 11 - 2.5.1资格取证工作 - 11 - 2.5.2日常培训工作 - 11 - 三、管理目标 14 3.1项目工期目标 14 3.2项目安全文明目标 14 3.3项目质量目标 14 3.4项目环境目标 14 3.5职业健康管理目标 14 3.6项目经营目标 15 四、总体施工组织安排 15 4.1项目任务划分 15 4.2项目分包模式 15 4.3项目大临工程布置方案 16 4.3.2施工用水 16 4.3.4临时用电 17 4.3.5施工便道、便桥 17 4.3.6临建用地计划 18 4.4项目进度计划安排 18 4.4.1项目主要节点目标 18 4.4.2工效指标安排 19 4.4.3总体计划横道图 19 4.5项目主要施工方案 19 4.5.1总体施工方案 19 4.5.2专业工程施工方案 19 4.5.3重难点工程方案 24 4.5.3.1高邮特大桥连续梁施工方案 24 4.5.3.2倾斜式预应力管桩施工方案 24 五、资源配置计划 25 5.1项目物资计划 25 5.1.1物资供应管理 25 5.1.3物资基础管理 28 5.2项目设备计划 30 5.2.1机械设备配置计划 30 5.2.2机械设备的租赁 30 5.2.3特种设备管理 31 5.2.4机械成本核算 31 5.3项目劳动力计划 31 5.3.1劳动力配置计划 31 5.3.2劳动力保障措施 33 5.4资金计划及项目现金流分析 33 5.4.1资金计划 33 5.4.2现金流分析 41 六、安全质量管控重点及措施 42 6.1安全管控重点及措施 42 6.1.1钻孔桩施工 43 6.1.2承台施工 44 6.1.3墩身施工 44 6.1.4连续梁 45 安全控制措施 45 6.1.5既有公路运输交通安全 45 6.2质量控制重点及措施 46 6.2.1高性能混凝土施工工程质量控制措施 46 6.2.2挂篮现浇连续梁 47 6.2.3 特殊工序、关键工序 47 6.3环保控制重点及措施 48 七、风险分析与对策 49 7.1工程风险分析与对策 49 7.2工期风险分析与对策 52 7.3合同风险分析与对策 52 7.3.1法律风险 52 7.3.2经济风险 52 八、变更调价索赔 53 8.1组织机构 53 8.1.1变更调价索赔小组 54 8.1.2职责分工 54 8.1.3阶段性总结 55 8.2设计变更 55 九、成本管理措施 59 9.1劳务费控制 59 9.2材料费控制 60 9.3机械设备控制 61 9.4管理费控制 61 9.5内部计量控制 61 9.6项目经济活动分析 62 9.7信息化后台管控 62 十、责任成本预算 63 10.1工程造价 63 10.2测算依据 63 10.3成本预算 63 10.4盈亏分析 63 10.5定价方法 64 十一、项目文化建设 64 11.1目的 64 11.2工作要点 64 11.3工作职责和基本要求 65 11.4项目文化建设的具体内容 65 11.5常用宣传标语 67 11.6其它标识 67 11.7项目宣传报道 68 11.8项目工会工作 69 11.8.1生产宣教工作 69 11.8.2民主管理工作 69 11.8.3劳动保障工作 69 11.8.4工会自身建设 69 十二、项目实施要点 70 十三、编制条件说明 70 十四、附表 71 十五、附件 71 一、项目概况 1.1设计概况 连镇铁路地处我国东部沿海地带,位于江苏省南北纵向中轴线上。线路北起苏北连云港市,沿宁连高速公路引入淮安市,与京杭运河、京沪高速公路并行,向南经苏中扬州市,跨长江后止于苏南镇江市,正线全长304.883km。 新建连云港至镇江铁路(不含先期开工段和五峰山特大桥)站前工程划分为8个标段,本管段为LZZQ-5标段,起迄里程DK177+218.46~ DK205+504.97,全长28.287km。全标段共分5个项目分部,杭州分公司承担三、四、五分部施工任务,我公司承担一、二分部施工任务,起迄里程DK177+218.46~ DK195+995.250,正线长度18.78km。本策划针对二分部管段编制,起迄里程DK183+780~ DK195+995.250,正线长度12.215km。 1.1.1主要技术标准 铁路等级:客运专线; 正线数目:双线; 设计速度:250公里/小时; 正线线间距:4.6m; 最小平面曲线半径:3500m,困难3000m; 最大坡度:20‰; 动车组类型:CRH动车组; 到发线有效长度:650m; 列车运行控制方式:自动控制; 调度指挥方式:综合调度集中。 最小行车间隔:3分钟。 1.1.2主要专业设计概况 本管段全部施工内容为高邮特大桥142#-518#墩线下结构,桩基础采用钻孔桩、打入桩2种型式,承台为普通矩形承台,桥墩采用圆端型实体墩,上部结构采用预制箱梁或连续箱梁。 钻孔桩桩径为φ1.0m、φ1.25m、φ1.5m,用C30、C35、C40水下钢筋混凝土,打入桩采用0.8mPHC管桩(AB型,壁厚130mm);承台采用C30、C35、C40混凝土;墩台身采用C35、C40混凝土;上部结构采用C40、C50混凝土。 1.2承包范围 1.2.1施工范围 二分部施工范围为:DK183+780-DK195+995.250,正线长度12.215km,产值约3.2亿。 主要工程内容包括:高邮特大桥142#-518#墩( 377个墩台)桥梁线下施工任务,另外还包括管段内的道路改移、电力线路和通信线路迁改(不含军缆及10kv及以上高压电力)、砍树挖根、管线路防护、构筑物垃圾清运、改沟、改渠、大临用地,综合接地,接触网支柱基础,电缆槽,声屏障以及其他大临工程等工程。 1.2.2主要内容和工程数量 (1)桥梁工程 本管段包括高邮特大桥DK183+780-DK195+995.250(142#-518#墩,377个墩台)段的桥梁线下施工任务,其中连续梁5处,共625.45延米;桩基3103根,合计桩长14.64万米,其中钻孔灌注桩 2793 根(131564米),PHC桩310根(13260米),墩台377个,混凝土用量14.4万m3,钢筋11297t,钢绞线388t,声测管1627t。 (2)主要工程数量统计表 工程项目 单位 数量 备注 特大桥(1座) 高邮特大桥 m 16712.87 桩径 1.0m 根数 根 2661 桩长 m 124178.5 混凝土 m3 73522.2 钢筋 t 4430.5 桩径1.25m 根数 根 84 桩长 m 4294 混凝土 m3 5319 钢筋 t 305.6 桩径 1.5m 根数 根 48 桩长 m 3136 混凝土 m3 5612.4 钢筋 t 200 声测管 t 1527 承台 混凝土 m3 14764.4 钢筋 t 2228 桥墩 混凝土 m3 36555 工程项目 单位 数量 备注 钢筋 t 2325.4 连续梁 32+48+32 座 3 40+64+40 座 2 混凝土 m3 7788 钢筋 t 1807 钢绞线 t 388.2 合计 混凝土 m3 143561 钢筋 t 11296.5 钢绞线 t 388.2 1.3合同概况 1、建设单位:上海铁路局连镇铁路工程建设指挥部 2、施工单位:中铁航空港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3、监理单位:北京铁城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 4、设计单位:中铁上海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5、合同工期: 标段工期:35个月。 开工时间:2015 年 9 月 1日 竣工日期:2018 年7 月 31 日 二分部架梁开始时间:2016年6月6日 本管段架梁结束时间:2017年5月31日 6、缺陷责任期:12个月 7、工程验收: 达到国家、中国铁路总公司(含原铁道部适行)现行颁布的质量验收标准和设计要求,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100%。 8、合同造价:3.2亿元(暂定)。 1.4水文地质 1.4.1地形地貌 本项目所在区域位于里下河冲湖积平原区。沿线地形多平坦开阔,地势呈南北高,中间低,由西向东微倾之态。区内多为农田,河渠纵横,乡村房舍星罗棋布。 里下河冲湖积平原区:地面高程2~4m,地势低平,由西北向东南微倾,其间水系、湖泊、河渠纵横,公路、水路交通发达。 1.4.2地层岩性 本项目所在区域为第四系地层,地层由新到老描述如下: (1)全新统(Q4) 全新统地层,由于成因不同,岩性有所差异: ①冲积层(Q4al),全线分布,岩性为粉质黏土、粉土、粉砂、细砂层,厚度20~45m。 ②冲积-湖积层(Q4al+1),岩性为黏土、粉质黏土及粉土,灰色、灰黄色,上部软塑,夹有一至二层淤泥质软土,含有薄层泥炭层及青灰色粉砂透镜体。 (2)上更新统(Q3) 本区域为冲、洪积(Q3al+p1)的黄灰色、棕黄色粉质黏土与粉砂互层,含较多的钙质和铁锰接合,在局部较低洼处变为灰黑色含钙质淤泥层及黏土层,就有明显的沉积韵律。 (3)中更新统(Q2) 黄褐色、灰褐色粉质粘土,具有铁锰接合,下部为黄色粉砂及中细砂卵石,具有明显的韵律层。 (4)下更新统(Q1) 黄褐色、棕黄色粉质粘土,与粉细砂、粗砂层,具有明显的韵律层,地表无出露。 1.4.3地质构造 根据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布的《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的有关规定,结合本区地形地貌、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及工程设置情况,本项目沿线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0.15g。 1.4.4水文特征 (1)地下水 本区域属里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贸易/财会 > 经济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