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责任法医疗部分)

举报
资源描述
侵权责任法侵权责任法医疗损害责任医疗损害责任2012年4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颁布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领(第二十一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领(第二十一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于年月日通过,现予公布,自年月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胡锦涛胡锦涛胡锦涛胡锦涛2009200920092009年年年年12121212月月月月26262626日日日日发展历史1987年6月国务院颁布医疗事故处理办法2002年4月国务院颁布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同年9月1日起施行,取代办法2010年7月1日全国人大发布侵权责任法侵权责任法侵权责任法 医疗损害责任医疗损害责任概况概况v侵权责任法共12章92条;医疗损害责任位于第7章,共11条。第七章第七章 医疗损害责任医疗损害责任第八章环境污染责任第八章环境污染责任第九章第九章 高度危险责任高度危险责任第十章第十章 饲养动物损害责任饲养动物损害责任第十一章第十一章 物件损害责任物件损害责任第十二章第十二章 附录附录 第一章第一章 一般规定一般规定第二章第二章 责任构成和责任方式责任构成和责任方式第三章第三章 不承担责任和减轻责任的情形不承担责任和减轻责任的情形第四章第四章 关于责任主体的特殊规定关于责任主体的特殊规定第五章第五章 产品责任产品责任第六章第六章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本章内容v归责原则v患者知情同意权v医务人员过错的界定v医疗机构过错的推定v医疗产品侵权责任v医疗机构免责事由v病历资料的查阅复制v患者隐私保护v制止过度检查v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保护条款解读条款解读-第五十四条第五十四条v第五十四条 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v适用于:执业医师在注册的执业地点所进行的诊疗行为。否则属于非法行医。例如:电话、私自外出、非注册地点出诊条款解读条款解读-第五十四条第五十四条v第五十四条 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v这里的损害主要是针对第二条规定的18项民事权益:9项人身权,9项财产权。v主要相关项:生命权、健康权、隐私权、所有权、财产权。条款解读条款解读-第五十四条第五十四条v第五十四条 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适用于机构、人员合法注册。未注册、跨科目、跨专适用于机构、人员合法注册。未注册、跨科目、跨专业职业不是本条规定的,业职业不是本条规定的,其判定责任时不能依据其判定责任时不能依据本法律。多数情况下会本法律。多数情况下会以非法执业认定,如此以非法执业认定,如此就涉及刑法,就不仅仅就涉及刑法,就不仅仅是赔偿可以解决的责任了。是赔偿可以解决的责任了。条款解读条款解读-第五十四条第五十四条v第五十四条 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v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二条:“本条例所称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过错归则原则。v最高人民法院2001年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四条第八项规定:“因医疗行为引起的侵权诉讼,由医疗机构就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及不存在医疗过错承担举证责任。“过错推定原则。v过错包括过失和故意。v无过错责任:只考虑损害结果,不考虑对错。条款解读条款解读-第五十四条第五十四条v第五十四条 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v责任的主体是医疗机构,不是医务人员,医务人员是雇员。v医疗机构的责任是过错责任。v医疗损害责任的构成,因果关系仍然是必备的条件,并非只要医务人员存在过错,医疗机构就必须承担赔偿责任。条款解读条款解读-第五十五条第五十五条v第五十五条 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应当应当向患者说明病情和医疗措施。需要实施手术、特殊检查、特殊治疗的,医务人员应当及时向患者说明医疗风险、替代医疗方案等情况,并取得其书面同意;不宜向患者说明的,应当向患者的近亲属说明,并取得其书面同意。医务人员未尽到前款义务,造成患者损害的,医疗机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v民法通则民法通则第第4条规定条规定: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其中的自愿原则可以作为公民知情同意权的基本法律依据之一。v1994年颁布实施的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分别以国务院令、卫生部令的形式对患者的知情同意权做了原则约定。v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第33条规定:条规定:医疗机构实施手术、特殊检查或者特殊治疗时,必须征得患者同意。v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第第62条规定:条规定:医疗机构应当尊重患者对自己的病情、诊断、治疗的知情权利。在实施手术、特殊检查、特殊治疗时,应向患者做必要的解释。v1998年颁布实施的执业医师法和2002年实施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首次以法规的形式明确了医方的告知义务,同时也在法律上赋予了患者知情同意权,并且规定更为详细、具体,可操作性强。v执业医师法执业医师法第第26条规定:条规定:医师应当如实向患者或者其家属介绍病情,但应注意避免对患者产生不利后果。医师进行试验性临床医疗,应当经医院批准并征得患者本人或其家属同意。v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第11条规定:条规定:在医疗活动中,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将患者的病情、医疗措施、医疗风险等如实告知患者,及时解答其咨询。知情同意(病历书写基本规范)v第十条 对需取得患者书面同意方可进行的医疗活动,应当由患者本人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时,应当由其法定代理人签字;患者因病无法签字时,应当由其授权的人员签字;为抢救患者,在法定代理人或被授权人无法及时签字的情况下,可由医疗机构负责人或者授权的负责人签字。因实施保护性医疗措施不宜向患者说明情况的,应当将有关情况告知患者近亲属,由患者近亲属签署知情同意书,并及时记录。患者无近亲属的或者患者近亲属无法签署同意书的,由患者的法定代理人或者关系人签署同意书。知情同意(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第二十三条第二十三条手术同意书是指手术前,经治医师向患者告知拟施手术的相关情况,并由患者签署是否同意手术的医学文书。内容包括术前诊断、手术名称、术中或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手术风险、患者签署意见并签名、经治医师和术者签名等。v在医疗关系中患者享有充分了解医疗活动所含风险的权利和获得恰当、合理治疗的权利(合理与否应以现有医学水平及相关法律、法规、诊疗常规为标准)。应详尽告知风险并征得同意,进行恰当、合理治疗。v患者对手术的同意及对手术后果的接受应当建立在对手术风险充分认识的基础上,否则不能视为真正意义上的同意。告知形式告知形式高度注高度注意义务意义务告知签字顺位v近亲属:祖父母孙,即直系三代v遵循:由内向外,与授权不冲突。v签字顺位:患者本人近亲属(法定代理人)关系人。条款解读条款解读-第五十六条第五十六条v第五十六条 因抢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紧急情况,不能取得患者或者其近亲属意见的,经医疗机构负责人或者授权的负责人批准,可以立即实施相应的医疗措施。v本条明示医院的紧急救治义务:即患者的紧急救治权力。非紧急情况,医院不能擅自决定救治病人。另外需注意定语部分。v对负责人与授权的负责人的理解v医院授权决策制度的建立v本条规定的“不能取得患者或者其近亲属意见的”,主要是指患者不能表达意志,也无近亲属陪伴,又联系不到近亲属的情况,不包括患者或者其近亲属明确表示拒绝采取医不包括患者或者其近亲属明确表示拒绝采取医疗措施的情况疗措施的情况。患方拒绝合理医疗行为的应对措施患方拒绝合理医疗行为的应对措施p进行进行二次告知,重新征求意见并记录二次告知,重新征求意见并记录p如果如果是患者本人做出明显不合理是患者本人做出明显不合理选择选择pp原则上原则上原则上原则上只能尊重患者的意见,但应详细记录只能尊重患者的意见,但应详细记录只能尊重患者的意见,但应详细记录只能尊重患者的意见,但应详细记录p如果如果是患者的监护人做出的不合理选择是患者的监护人做出的不合理选择p鉴于鉴于鉴于鉴于其违法在先,可以不听其意见其违法在先,可以不听其意见其违法在先,可以不听其意见其违法在先,可以不听其意见p一般一般一般一般情况寻求司法介入,紧急情况决断处置情况寻求司法介入,紧急情况决断处置情况寻求司法介入,紧急情况决断处置情况寻求司法介入,紧急情况决断处置p医院医院一切处置须以不与患方发生暴力冲突为一切处置须以不与患方发生暴力冲突为前提前提条款解读条款解读-第五十六条第五十六条v第五十六条 因抢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紧急情况,不能取得患者或者其近亲属意见的,经医疗机构负责人或者授权的负责人批准,可以立即实施相应的医疗措施。v明示了处理流程。v紧急性加上知情权补足性,使医院行为具有免责行为。v病危通知书-医务科(总值班)-主管院长(带班领导)-院长(否则需要授权)孕妇李丽云案例v孕妇因难产生命垂危被其丈夫送进医院。她的呼吸、心脏处于衰竭状态,胎心正常。(16:00)v孕妇心衰加剧,需要手术。院方立即准备好手术室,并叫来了麻醉师。v孕妇清醒状态下对剖腹产手术摇头,手指肖志军,示意听从肖志军意见。v家属拒绝,并在病历上签字“拒绝剖腹产手术生孩子,后果自负”。(16:30)v拨打110,警察到现场证实关系,并急请神经科医生确认肖志军精神状态v医院启动高危孕产妇绿色通道,让患者免费入院v血氧骤降为52%。实施气管插管辅助呼吸,再与家属交代病情,家属拒签。v医院紧急上报北京市卫生系统各级领导v患者烦躁,意识不清,瞳孔对光反应迟钝。医生立即联系手术室,准备就地剖宫,家属拒绝并阻档。v彩超显示胎死宫内。(18:24)v孕妇最终呼吸、循环衰竭,心跳停止(19:25)李丽云事件的反思v诊断、治疗方案尽到合理诊疗义务v患者本人知情同意尽告知义务v患者授权委托被授权人肖志军v被授权人进行书面意思表达(明确表达)以上完成了最基本的 诊疗义务(但还不够!)v是否有资格代表患者行使权力?v是否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v医院尽到紧急救助义务v对症治疗、合理治疗,贯穿整个诊疗过程v上报:分散风险条款解读条款解读-第五十七条第五十七条v第五十七条 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未尽到与当时的医疗水平相应的诊疗义务,造成患者损害的,医疗机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v这是比较难确定的事项,是一个动态比较的东西,可操作性太大了,对医院十分的不利。v一种理解是:用同层次的医疗机构水平横向比较(专科?特色?区域发展?)。v判断当时的医疗水平,必要时可以适当考虑地区、医疗机构资质、医务人员资质等因素。条款解读条款解读-第五十七条第五十七条v第五十七条 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未尽到与当时的医疗水平相应的诊疗义务,造成患者损害的,医疗机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条款解读条款解读-第五十七条第五十七条v第五十七条 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未尽到与当时的医疗水平相应的诊疗义务,造成患者损害的,医疗机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v院中:诊断有怀疑,医院有进一检查的设备未查;应该手术,且以前做过,这次没有做;非本科病,未请其他专科会诊;应建立的保障制度、行政管理出现真空或缺失;v院后:出院医嘱交代简单,一种药吃到底;注意事项不清(外固定等);预见性不足,转院无陪同v操作:各司其职,谨守职责,充分交代,做好记录v本条是关于如何界定医务人员过错的规定。v医务人员的过错包括故意与过失。故意容易理解。如何界定过失是本条的主要着眼点,“在诊疗活动中未尽到与当时的医疗水平相应的诊疗义务”体现了侵权法的重要概念,即注意义务注意义务。v这是界定过失的基准这是界定过失的基准。v如果一个人能够合理的预见到其行为可能对其他人造成人身或财产损害,那么,一般情况下他应对可能受到其损害的人负有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