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泰州专业人员心理健康试卷

举报
资源描述
21、情绪易起伏波动主要表现在〔 BD〕 A、专业技术人员工作繁重 B、专业技术人员情绪在两极间变化频繁 C、专业技术人员关系复杂 D、专业技术人员还常常表现出莫名其妙的情绪起伏波动 2、哪项不是根据个人特质在个体生活中的作用程度将其分的类别〔 D 〕 A、首要特质 B、中心特质 C、次要特质 D、非常特质 3、由一种感觉唤起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是 C A、直觉 B、感觉 C、联觉 D、知觉 4、 主体对自身心理与行为的主动的掌握是 D A、自我观察 B、自我检查 C、自我监督 D、自我控制 8、哪项不是造成“上班恐惧症〞的原因〔 B 〕 A、对工作本身的恐惧 B、对工作环境的恐惧 C、对角色转换的畏惧 D、对社会交往的恐惧 10、 构成挫折的因素是 A A、 挫折源和挫折感 B、情绪和心态好坏 C、人际关系是否广泛 D、婚姻家庭是否和谐 12、哪项不是“假期综合症〞的发生的原因〔 C 〕 A、长假扰乱了平常的活动规律 B、长假产生惰性,产生精神疲惫 C、长假可以出去旅游 D、饮食不规律,导致危害 13、心理因素中对健康影响最大、作用最强的成分是 B A、 压力挫折 B、 情绪生活 C、 职业和工作 D、 婚姻家庭 15、 心理防御机制是指 B A、 人在面临环境的变化时内心产生的一系列自我意识适应方式 B、 人在面临环境的变化时内心产生的一系列潜意识适应方式 C、 人在面临环境的变化时内心产生的一系列意识适应方式 D、 人在面临环境的变化时内心产生的一系列无意识适应方式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5题) 1、德国心理学家斯普兰格依据人们社会文化生活方式差异,将人分为六种性格类型,即 B A、权力型、经济型、社会型、理论型、审美型、宗教型 B、权力型、经济型、社会型、理论型、审美型、宗教型 C、权力型、经济型、社会型、理论型、审美型、宗教型 D、权力型、经济型、社会型、理论型、审美型、宗教型 2、气质类型为( D )的人,承受外界刺激的能力较低,所以容易在不良因素的刺激下产生心理障碍或心身疾病,如神经衰弱、抑郁症或胃溃疡等 A、 多血质 B、 胆汁质 C、 黏液质 D、 抑郁质 3、 某人在一段时间里常常感到情绪低落,兴趣减退,对前途悲观失望,总是提不起精神来。根据这些表现可判断该人的情绪是 A A、 抑郁 B、 焦虑 C、 自卑 D、 压抑 4、 专业技术人员群体最常见的消极性心理挫折反响是 A 或 D A、勉强应对 B、 顺其自然 C、外泄形式 D、内郁的压抑形式 5、哪项不是导致职业倦怠的组织因素是〔 B 〕 A、缺乏支持 B、缺乏领导 C、缺乏奖赏 D、缺乏控制 6、健康的恋爱心理是 B A、关心、专一、理解、付出、吃醋、宽容 B、关心、专一、理解、付出、信任、宽容 C、关心、专一、理解、付出、信任、苛刻 D、关心、专一、猜疑、付出、信任、宽容 7、 主题统觉测验的编制者是 B A、 艾森克 B、 莫瑞 C、 赫尔曼·罗夏克 D、 哈瑟韦 8、 气质类型 D A、 有好好坏 B、 都是好的 C、 都是坏的 D、 无好坏之分 9、男女婚后的心理差异是 B A、妻子的持家意识比拟弱,丈夫比拟强 B、丈夫的情绪较为稳定,而妻子的情绪容易波动 C、妻子有时候显得反映比拟迟钝,而丈夫敏感又喜欢联想 D、妻子自尊心比拟强,而丈夫虚荣心有些强 10、当今人格心理学界最流行的一种理论是 B A、奥尔波特的特质理论 B、五因素人格理论 C、三因素人格理论 D、卡特尔的人格特质理论 11、〔 B 〕是一种持续的心理状态,个体在这种状态下能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具有生命的活力,能充分发挥其身心的潜能。 A、心理平衡 B、心理健康 C、心理正常 D、心理合格 12、 专业技术人员职业生涯规划的步骤是 C A、 自我评估—确立职业生涯目标—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开展职业培训—定期实施评估 B、自我评估—确立职业生涯目标—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定期实施评估—职业生涯规划的调整 C、自我评估—确立职业生涯目标—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开展职业培训—定期实施评估—职业生涯规划的调整 D、确立职业生涯目标—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开展职业培训—定期实施评估—职业生涯规划的调整 13、个体成长与开展的关键是 C A、 良好的文化教育 B、 适宜的生长环境 C、 塑造和培养健全的人格 D、 和谐的家庭生活 14、 婚姻的最高阶段是 A A、 成熟期 B、 适应期 C、 磨合期 D、 保鲜期 15、心理疾病本质是 B A、病人采用了病态的适应方式或者说自我防御机制 B、病人采用了特定的适应方式或者说自我防御机制 C、病人采用了特定的适应方式或者说自我休整机制 D、病人采用了病态的适应方式或者说自我休整机制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5题) 16、自我意识由哪几个子系统构成〔 A B C〕 A、自我认识B、自我体验C、自我控制D、自我决定 17、哪些是造成专业技术人员心理压力的客观原因〔 A B D 〕 A、社会环境不够理想,专业技术人员选择所做的工作得不到客观公正的评价和回报 B、专业技术人员的整体待遇、薪酬与回报仍旧偏低,经济负担重 C、领导管理方式不当,专业技术管理领域许多制度与体系存在不合理的地方 D、人际关系失调 18、人格的结构有哪几局部〔 A B D 〕 A、本我B、自我C、完我D、超我 19、慢性疲劳症产生的工作原因〔 A B C D 〕或 A C A、快节奏的工作 B、繁杂的工作环境 C、长期紧张工作 D、复杂的人际关系 20、引起对职业不适应的原因〔 A B C D 〕 A、观念与职业的不适应 B、对职业变化的不适应 C、对新职业提出的新要求产生的不适应 D、新的环境变化使人产生不适应 21、易患癌症的心理社会因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A B C D 〕 A、抑郁 B、丧失社会支持 C、无助感 D、抑制负面情绪的表达 22、专业技术人员压力应对对策:树立正确的事业观、〔 A B C D 〕 A、正确认识压力 B、了解自己,接纳自己,改良自己 C、发现他人的优点,建立良好的人家关系 D、学会化解压力 23、学会化解压力有回避和远离压力来源、恰当合理地使用心理防御机制还有哪些方面〔 A B C D 〕 A、重新评价事件或那么情境 B、寻求支持 C、适当地运动和培养多种爱好 D、主动采取行动消除压力 24、职业倦怠症的特点〔 A B C D 〕 A、情绪衰竭 B、非人格化 C、低个人成就感 D、复杂的人际关系 25、如何消除不良情绪〔 A B D 〕 A、消除不良情绪的根本途径 B、情绪的自我调节方法 C、远离不良情绪 D、情绪的认识 26、慢性疲劳症〔 A B C 〕 A、指健康人不明原因地出现严重的全身倦怠感 B、伴有低热、头痛、肌肉痛、抑郁、注意力不集中等精神病症 C、有时淋巴结肿大而影响正常生活的一种临床综合症 D、全身肢体动作放慢 27、专业技术人员心理问题产生的主要根源:社会责任问题,组织结构影响,知识、能力和压力的问题〔 A B C 〕 A、鼓励的群体竞争问题 B、人格的健全与统一问题 C、人际关系问题 D、婚姻、家庭问题 28、心理学家奥尔波特根据个人特质在个体生活中的作用程度将人格的特质分为哪三类〔 A B C〕 A、首要特质 B、中心特质 C、次要特质 D、非常特质 29、消极性挫折反响中主要分哪几类 A C A、内郁的压抑形式 B、发泄的压抑形式 C、外泄形式 D、逃避的压抑形式 30、五因素理论中包含了五种人格特质因素,分别为外倾性、〔 B D〕 A、神经质 B、宜人性 C、尽责性 D、开放性 31、情绪有哪几类〔 A C D 〕 A、激情 B、感动 C、心境 D、应激 32、“假期综合症〞的发生有哪几个原因〔 A B D 〕 A、长假扰乱了平常的活动规律 B、长假产生惰性,产生精神疲惫 C、长假可以出去旅游 D、饮食不规律,导致危害 33、科特尔把人格特照顾分为哪几类〔 A B 〕或 A B C D A、个别特质和共同特质 B、外表特质和根源特质 C、体质特质与环境特质 D、动力特质、能力特质和气质特质 34、职业心理健康主要表达在哪几个方面〔 A B C D 〕 A、健康积极的心理状态 B、良好的自控力 C、积极的心态 D、很好的环境适应性 35、情绪有哪几个要素〔 B C D 〕 A、情绪的客观体验 B、情绪的主观体验 C、情绪的外部表现 D、人的生理根底 36、“网络综合症〞的应对策略〔 A B C D 〕 A、要积极参与社会生活 B、注意加强饮食营养,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 C、重视心理保健 D、注意保护眼睛 37、哪项不是应对“职业厌倦症〞的对策〔 A B D〕 A、适时换工作环境 B、建立职业兴趣,强化职业情感 C、利用升华技巧 D、合理地安排工作 38、人格与健康关系有哪几种理论模型 A D A、心身模型 B、身心模型 C、知觉过虑模型 D、交互作用模型 39、如何看待不良的心理防御机制〔 A B C D 〕 A、一个人如果没有防御机制就像光着身体不穿衣服一样 B、除非你有足够的时间、爱心和耐心去共同承当改变的后果,否那么就不要想改变或解释任何一种防御机制 C、当你试图除掉他身上的一种防御机制时,你就必须为他提供一种防御机制作为替代,否那么就行不通 D、防御机制时潜意识的东西 40、如何正确认识挫折〔 A B C D 〕 A、挫折能造就强者 B、挫折能使人学会思考 C、挫折可以磨练人的意志 D、挫折能使人成功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题) 41、职业规划是指从业者进入职业角色,履行职业角色义务,享受职业角色权利,遵守职业角色标准的开展过程。√ 42、心理防御机制总是病理性的表现。× 43、心理健康是与人良好交往的根底。√ 44、个性是个体从行为模式中表现出各种人格特征的统一,构建出人的内在心理特征。× 45、“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所以人的性格是不可改变的。× 46、挫折是指个人的动机性行为造成障碍或干扰,因而产生的烦恼、困惑、焦虑、愤怒等负面情绪所交织而成的心理感受。√ 47、具有特质性焦虑的人焦虑水平更低。√ 49、不同的个体的自我意识的开展水平和开展方向有着很小差异。× 50、所谓“首因心理〞,就是人在相互认识的活动中,最初获得的关于对象的信息,在评价对象时起着重要的作用。√ ==========================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