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总复习第20讲世界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课时闯关(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一、选择题下表为四个国家在同一年度中的粮食作物生产统计表。读表回答12 题。国家每公顷肥料使用量(公斤)每公顷收获量(公斤)平均每人收获量(吨)平均每人耕地面积(公顷)甲108.81956121.7145.6乙53.7977140.6186.6丙250.824956.12.1丁191.9315079.237.91.甲、丙两国的农业地域类型分别是()A商品谷物农业水稻种植业B乳畜业水稻种植业C水稻种植业混合农业D种植园农业商品谷物农业解析:选A。甲国人均粮食和人均耕地面积较多,因此为商品谷物农业;丙国的单位面积产量高但是人均粮食产量低,符合水稻种植业的特征。2丙国农业地域类型的特征不包括()A机械化水平高B单产高,商品率低C小农经营D水利工程量大解析:选 A。水稻种植业的机械化水平较低。(2012沈阳四校联考)下图为水稻种植业、商品谷物农业和乳畜业的空间分布范围(曲线与横坐标构成的区域)与热量、水分条件的关系,完成34 题。3图中 1 农业地域类型是()A水稻种植业B商品谷物农业C混合农业D乳畜业4图中 3 农业地域类型分布范围广泛,其影响因素是()A政策B交通C市场D劳动力解析:图中 1 分布在气温高和降水多的地区,结合题中三种农业地域类型,可判断是需要高温多雨条件的水稻种植业;2 应该是商品谷物农业,主要分布在温带地区;3 是乳畜业,主要分布在市场周围。答案:3.A4.C(2012广东六校联考)甲图中阴影表示水稻种植业的主要分布范围,乙图表示甲图中相应区域的农业生产状况,回答56 题。15关于水稻种植业的叙述,正确的是()A主要分布在西亚和中亚B主要生产玉米、小麦等谷物C以家庭经营为主,单产低,商品率高D是精耕细作的集约农业,需投入大量劳动力6乙图所表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A商品谷物农业B乳畜业C混合农业D水稻种植业解析:水稻种植业是一种劳动密集型农业,单产高、商品率低。乙图所示为基塘农业生产,主要分布在珠江三角洲,是一种新型的混合农业。答案:5.D6.C(2012江苏百校联考)读图,完成 78 题。7a、b 两地农业()Aa 为大牧场放牧业Bb 为乳畜业Ca 为商品谷物农业Db 为季风水田农业8a 处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是()A生产规模大B产品商品率高C单位面积产量高D机械化水平高解析:第 7 题,a 为中国的季风水田农业,b 为法国西北部的乳畜业。第8 题,季风水田农业的特点:生产规模小、产品商品率低、单位面积产量高、机械化水平低。答案:7.B8.C读地区农业基本情况比较表。完成911 题。地区种植业比重86%45%8%畜牧业比重14%55%92%商品率20%90%89%投入劳动力数量多少少29.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可能是()A季风水田农业B混合农业C商品谷物农业D种植园农业解析:选 A。地区种植业比重最大,商品率较低,其农业地域类型应为季风水田农业。10与地区农业相似的地区是()A刚果盆地B四川盆地C大自流盆地D墨累达令盆地解析:选D。地区种植业和畜牧业比重都较大且商品率较高,其农业地域类型应为混合农业,墨累达令盆地是典型的混合农业区。11提高地区土地载畜量的合理措施是()A提高机械化水平B充分利用水资源C建设高质量的人工草场D合理开垦土地解析:选 C。地区畜牧业比重大且商品率高,建设人工草场可以有效提高载畜量。二、综合题12(2012广州质检)现代农业发展虽然对自然条件的依赖性有所减弱,但由于受传统农业和其他社会因素的影响,各国各地区仍表现出一些各具特色的农业地域类型。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中 B、C、F 处的农业地域类型分别是_、_、_。D 处的经济作物生产属于_农业。(2)_处(填写图中字母)的_草原是大牧场牧牛业,它是世界上出口_最多的地方,其产品能远销欧洲,主要得益于_的发明。该地区牧牛业的发展对我国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发展畜牧业有何启示?(3)A 处农业生产的突出特色是形成了_模式,它属于_农业。解析:第(1)题,考查世界各国各地区各具特色的农业地域类型。第(2)题,考查阿根廷潘帕斯草原上的大牧场放牧业,该地区牧牛业实施的培育良种牛、种植牧草、开辟水源等一系列措施对我国发展畜牧业有很好的启示。第(3)题,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属于混合农业。答案:(1)季风水田农业混合农业商品谷物农业种植园(2)E潘帕斯牛肉海上冷冻船培育良种牛,种植优质牧草,开辟水源,改善交通运输条件。(3)基塘生产混合13(2012南昌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1:我国是世界上小麦总产量最高,消费量最大的国家。小麦种植面积占我国粮食作物总面积的 22%左右,产量占粮食总产量的 20%以上,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和重要的商品粮、战略储备粮品种,在粮食生产、流通和消费中具有重要地位。随着我国人口的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小麦需求量不断增加,建立小麦优势区,发展优质专用小麦,对提高3小麦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满足市场需求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小麦品质状况可以将小麦分为三种类型:强筋小麦:籽粒硬质,蛋白质含量高,面筋强度大,延伸性好,适于生产面包粉以及搭配生产其他专用粉的小麦。中筋小麦:籽粒硬质或半硬质,蛋白质含量和面筋强度中等,延伸性好,适于制作面条或馒头的小麦。弱筋小麦:籽粒软质,蛋白质含量低,面筋强度弱,延伸性较好,适于制作饼干、糕点的小麦。材料 2:我国小麦优势区域布局示意图(1)简述建立小麦优势区域的意义。(2)根据小麦品质分类,将五个小麦优势区域划分成两大组:黄淮海、东北、西北优势小麦区主要生产强筋小麦;长江中下游、西南优势小麦区主要生产弱筋小麦。试从气候角度分析两大组小麦差异形成的原因。解析:(1)可从国家粮食安全、小麦品质提升等角度分析。(2)依据强筋和弱筋小麦主要差别为蛋白质含量不同展开分析,光照条件和气温日较差是主要影响因素。答案:(1)建立小麦优势区,有利于发展优质专用小麦,对提高小麦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满足市场需求具有重要意义。(2)原因:黄淮海、东北、西北小麦优势区小麦生长后期,光照充足,晴天多,气温日较差较大;长江中下游、西南小麦优势区小麦生长后期,降水偏多或日照不足,气温日较差较小。4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