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诺普再生医学有限公司医学生物3D打印项目环评公布

举报
资源描述
1 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建设项目名称 苏州诺普再生医学有限公司医学生物 3D 打印项目 项目代码 2108-320571-89-01-758792 建设单位联系人 曹政 联系方式 17710131761 建设地点 苏州工业园区星湖街 218 号生物医药产业园一期 A5 楼 101、102A、102B 地理坐标(120 度 43 分 35.112 秒,31 度 15 分 29.225 秒)国民经济 行业类别 C2770卫生材料及医药用品制造 建设项目 行业类别 二十四、医药制造业 27 中的49“卫生材料及医药用品制造 277”建设性质 新建(迁建)改建 扩建 技术改造 建设项目申报情形 首次申报项目 不予批准后再次申报项目 超五年重新审核项目 重大变动重新报批项目 项目审批(核准/备案)部门(选填)苏州工业园区行政审批局 项目审批(核准/备案)文号(选填)苏园行审备2021838 号 总投资(万元)1000 环保投资(万元)20 环保投资占比(%)2%施工工期 1 个月 是否开工建设(右侧,如实打)否 是:用地(用海)面积(m2)依托租赁厂房 1123m2,本次扩建在车间内新增设备,不新增建筑 专项评价设置情况 有,大气专项,设置理由:本项目排放废气中含有二氯甲烷,属于有毒有害污染物,且厂界西侧316m处存在环境空气保护目标月亮湾3号小区,因此本项目应设置大气专项。规划情况 规划名称:苏州工业园区总体规划(20122030)审批机关:江苏省人民政府 审批文件名称及文号:省政府关于苏州工业园区总体规划(20122030)的批复(苏政复201486号)2 规划环境影响 评价情况 规划名称:苏州工业园区总体规划(2012-2030)环境影响报告书 召集审查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 审查文件名称及文号:关于的审查意见(环审2015197号)规划及规划环境影响 评价符合性分析 1、项目项目与苏州工业园区总体规划(与苏州工业园区总体规划(2012-2030)相符性分析)相符性分析 根据苏州工业园区总体规划(2012-2030),苏州工业园区行政辖区范围土地面积278km2;规划期限:近期2012年2020年,远期2021年2030年。苏州工业园区土地利用规划图详见附图。一、功能定位:以推动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促进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国际化合作水平为战略出发点,努力将苏州工业园区打造为国际领先的高科技园区、国家开放创新试验区(中新合作)、江苏东部国际商务中心和苏州现代化生态宜居城区。二、城区规模:人口规模:到2020年,常住人口为115万人;到2030年,常住人口为135万人;用地规模:到2020年,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为171.4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约149.0平方米;只2030年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为177.2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约131.3平方米。三、空间布局:空间布局结构:规划形成“双核多心十字轴、四篇多区异彩呈”的空间结构。双核:湖西CBD、湖东CWD围绕金鸡湖合理发展,形成园区城市核心区。多心:结合城际轨道站点、城市轨道站点、功能区中心形成三副多点的中心空间。十字轴:结合各功能片区中心分布,沿东西向城市轨道线和南北向城市公交走廊,形成十字星发展轴,加强周边地区与中心区的联系。四片多区:包括娄葑、斜塘、胜浦和唯亭街道四片,每片结合功能区又划分为若干片区。中心体系:规划“二主、三副、八心、多点”的中心体系结构。“二主”即两个城市级中心,包括苏州市中央商务区(CBD)、苏州东部新城中央商务文化区(CWD)和白塘生态综合功能区(BGD)。“三副”即三个城市级副中心,即城铁综合商务区,月亮湾商务区和国际商务区。“八心”即八个片区中心。包括唯亭街道片区中心(三个)、娄葑街道片区中心(一个)、斜塘生活区中心、车坊生活区中心、科教创新区片区和胜浦生活区中心。“多点”即邻里中心。发展战略: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综合竞争力为核心,围绕建设以高新技 3 术为先导、现代工业为主体、第三产业和社会公益事业相配套的现代化工业园区的总目标,坚持中新合作,努力把园区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开发区。产业发展方向:主导产业:(电子信息制造、机械制造)将积极向高端化、规模化发展。现代服务业:以金融产业为突破口,发挥服务贸易创新示范基地优势,重点培育金融、外包、文创、商贸物流、旅游会展等产业。新兴产业:以纳米技术为引领,重点发展光电新能源、生物医药、融合通信、软件动漫游戏、生态环保五大新兴产业。本项目位于苏州工业园区星湖街218号生物医药产业园一期A5楼101、102A、102B,主要从事可降解医用生物材料及植(介)入产品的生产,属于新兴产业中的“生物医药”产业,因此与园区产业发展方向相符,不违背区域产业定位。四、总体目标:探索转型升级、内涵发展的新路径,建设经济、管理、文化、社会、生态发展水平全面协调现代化的新城区。至2020年,优化提升既有基础,发掘存量资源潜力,积累自主创新资本,稳中求进,为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建设先导先行。力争全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生态建设等部分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至2030年,主要发展指标全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建成产业高端、文化繁荣、居民富足、环境优美的现代化新城区。五、产业发展规划 制造业发展引导:优化发展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业等主导产业;进一步壮大发展生物医药、纳米技术、云计算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时,逐步淘汰现状污染重、能耗高的造纸、化工等行业;限制发展劳动密集型、发展空间不大的纺织等行业,并逐步实施空间转移。本项目从事可降解医用生物材料及植(介)入产品的生产,不属于本轮规划中的“逐步淘汰现状污染重、能耗高的造纸、化工等行业;限制发展劳动密集型、发展空间不大的纺织等行业”,因此不违背苏州工业园区总体规划(2012-2030)相关规定。六、用地布局 建设项目占用耕地的,按照“占一补一”的原则予以补充,将基本农田范围划为禁建区。规划至2030年,园区建设用地规模为18176.55ha。本项目位于苏州工业园区星湖街218号生物医药产业园一期A5楼101、4 102A、102B,根据苏州工业园区总体规划(2012-2030),本项目所在位置为规划中的生产研发用地,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产权证苏(2020)苏州工业园区不动产权第(0000196)号,项目所在地用地性质为工业用地。因此本项目建设符合工业园区用地规划。七、交通运输 园区地处长江三角洲中心腹地,位于中国沿海经济开放区与长江经济发展带的交汇处,位于苏州古城以东,东临上海,西靠太湖,南接浙江,北枕长江,距上海虹桥机场约80km。八、公用工程(1)供水:1998年1月,按照国际先进水平建设的净水厂一期工程建成并开始向园区正式供水。水厂的水源取自太湖,出厂水的水质标准超过中国国家标准以及 WHO1993年饮用水的标准。(2)排水:园区采用雨污分流制。雨水由雨水管汇集后就近排入河道。区内所有用户的生活污水需排入污水管,工业污水在达到排放标准后排入污水管,之后由泵站送入园区第二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尾水排入吴淞江。(3)水处理:园区范围规划污水处理总规模90万吨/日。目前苏州工业园区污水处理能力为35万吨/日。其中第一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能力20万吨/日,第二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处理能力15万吨/日。园区乡镇区域供水和污水收集处理已实现100%覆盖。其中,第一污水处理厂服务范围为中新合作区、娄葑街道区域、唯亭街道区域、跨塘街道区域、胜浦街道区域、新发展东片及南片区等七个片区。第二污水处理厂服务范围为西至独墅湖、东至吴淞江西岸、南临吴淞江北、北至斜塘河以南区域内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本项目位于苏州工业园区星湖街218号生物医药产业园一期A5楼101、102A、102B,所在地已接入污水管网,本项目排放的生活污水、生产废水可接管至园区第二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4)供电:园区的电力供应有多个来源,通过华东电网和一些专线向园区供电。高压电经由园区内的数座变电站降压后供用户使用。多个变电站保证了设备故障情况下的系统可靠性,从而降低了突发停电的风险。(5)供热:园区鼓励投资商使用集中供热,为此规划并建设了高标准的集中供热厂,有助于改善并美化中新苏州工业园区的环境、并提高基础设施的档次。5 园区产业发展方向:主导产业:(电子信息制造、机械制造、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将积极向高端化、规模化发展。现代服务业:以金融产业为突破口,发挥服务贸易创新示范基地优势,重点培育金融、总部、外包、文创、商贸物流、旅游会展等产业。新兴产业:以纳米技术为引领,重点发展光电新能源、生物医药、融合通信、软件动漫游戏、生态环保五大新兴产业。园区拟定提升发展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加快发展生物医药、纳米光电新能源和融合通信等新兴产业,通过现有制造业调整内部结构,延伸产业链,构建更为先进的产业体系;同时园区实行了绿色招商,对入区项目实行严格的筛选制度,鼓励高科技、轻污染项目入园,重污染的项目严禁入园。本项目从事可降解医用生物材料及植(介)入产品生产,属于苏州市工业园区主导产业中的“生物医药产业”范畴,因此与园区主导产业发展方向相符。2、与苏州工业园区总体规划(与苏州工业园区总体规划(2012-2030)环境影响报告书及其审查意见)环境影响报告书及其审查意见的相符性的相符性:表表1-1 项目与规划环评审查意见相符性分析项目与规划环评审查意见相符性分析 序序号号 审查意见审查意见 相符性相符性 1 根据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结合苏州城市发展规划,从改善提升园区环境质量和生态功能的角度,树立错位发展、集约发展、绿色发展以及城市与产业协调发展的理念,合理确定规划的发展定位、规模、功能布局等,促进园区转型升级,保障区域人居环境安全。根据苏州工业园区总体规划(2012-2030),本项目所在地为规划的生产研发用地,本项目实施前后不改变土地性质,因此与苏州工业园区总体规划相符。2 优化区内空间布局。严守生态红线,加强阳澄湖、金鸡、独墅湖重要生态湿地等生态环境敏区的环境管控,确保区域生态安全和生态系统稳定。通过采取“退二进三”、“退二优二”、“留二优二”的用地调整策略,优化园区布局,解决好塘老镇区、科教创新区及车坊区部分地块居住与工业布局混杂的题。对照相关规划,距离最近的保护区独墅湖重要湿地928米,不在江苏省及苏州工业园区划定的生态红线管控区域范围内,各类规划要求。3 加快推进区内产业优化和转型升级。制定实施方案,逐步淘汰现有化工、造纸等不符合区域发展定位和环境保护要求的产业,严格限制纺织业等产业规模。本项目为C2770卫生卫生材料及医药用品材料及医药用品制造制造,不属于园区产业规划淘汰和严格限制的产业。6 4 严格入区产业和项目的环境准入。制定严格的产业准入负面清单,禁止高污染、高耗能、高风险产业准入,禁止新建、改建、扩建化工、印染、造纸、电镀、危险化学品储存等项目。引进项目的生产工艺、设备、污染治理技术,以及单位产品能、物耗、污染物排放资源利用率均达到同行业国际先进水平。本项目为C2770卫生材料及医药用品卫生材料及医药用品制造制造,不违背园区产业和项目的环境准入负面清单。5 加强阳澄湖水环境保护。落实江省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江苏省太湖水污染防治条例和苏州市阳澄湖水源水质保护条例要求,清理整顿阳澄湖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水产养殖项目和不符合保护要求的企业,推动阳澄湖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对照 江苏省生态空间管控区域规划、江苏省国家级生态保护红线规划和苏州工业园区生态红线区域保护方案,本项目距离最近的生态空间管控区域:独墅湖重要湿地928米,符合生态空间管控要求。对照苏州市阳澄湖水源水质保护条例,本项目位于阳澄湖三级保护区,本项目不属于条例中三级保护区所禁止的项目,符合苏州市阳澄湖水源水质保护条例的要求。6 落实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要求,采取有效措施减少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重金属等污染物的排放量,切实维护和改善区域环质量。本项目在技术和经济可行的条件下,拟采取污染致治理设施减少污染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环保行业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