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理工大学_运动训练

举报
资源描述
1.学校基本情况学校名称武汉理工大学学校代码10497主管部门教育部学校网址http:/学校所在省市区湖北武汉洪山区珞狮路122号邮政编码430070教育部直属院校 其他部委所属院校 地方院校学校办学基本类型公办 民办 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哲学 经济学 法学 教育学 文学 历史学理学 工学 农学 医学 管理学 艺术学已有专业学科门类综合 理工 农业 林业 医药 师范语言 财经 政法 体育 艺术 民族学校性质曾用名武汉工业大学、武汉交通科技大学、武汉汽车工业大学建校时间1958首次举办本科教育年份1958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类型审核评估通过时间2016年11月专任教师总数3288专任教师中副教授及以上职称教师数2295现有本科专业数100上一年度全校本科招生人数9200上一年度全校本科毕业人数8875近三年本科毕业生平均就业率95.51%学校简要历史沿革武汉理工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首批列入国家“211工程”和“双一流”建设高校,是我国建材建工、交通、汽车三大行业人才培养重要基地。学校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建设国内一流大学生体育与健康素质教育基地。近年来,学校高水平运动队成绩显著,篮球、武术、田径、网球项目已进入国内高校一流水平。学校近五年专业增设、停招、撤并情况增设专业情况:2017年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2018年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工程;2019年应急管理、导航工程;2020年储能科学与工程、机器人工程、网络与新媒体、大数据管理与应用;2021年微电子科学与工程、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交通设备与控制工程、创业管理。停招专业情况:2020年包装工程、教育技术学;2021年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编辑出版学、公共事业管理。撤并专业情况:2018年劳动与社会保障;2019年食品卫生与营养学。2.申报专业基本情况申报类型新增国控专业专业代码040202K专业名称运动训练学位授予门类教育学修业年限四年专业类体育学类专业类代码0402门类教育学门类代码04所在院系名称体育学院学校现有相近专业情况相近专业1专业名称-开设年份-相近专业2专业名称-开设年份-相近专业3专业名称-开设年份-3.申报专业人才需求情况申报专业主要就业领域(1)竞技运动领域,主要在专业运动队从事辅助技战术训练、体能训练、科技服务等工作;(2)教育领域,主要集中在中小学、职业技术学校等从事体育教学、运动训练工作;(3)各类体育培训机构、健身俱乐部等,主要从事教学训练、专业技术指导、健身指导、经营管理等工作;(4)体育类公司,从事体育商品的销售、公司的经营管理等工作;(5)非体育类企事业单位,主要从事与体育相关的指导、管理工作;(6)自主创业,根据国家相关政策,利用专业优势,创建体育赛事公司、运动项目培训机构等,主要从事运动技术培训和指导、经营管理等工作。从国家层面看,以2020年为例,体育专业人才需求数量约 600万人,尽管期间也有一些学校申报了体育类本科专业,但体育从业人数也只有505万,缺口接近100万人。到2025年,体育产业从业人员市场需求要达到800万人,但目前从业人员仅有510万人左右,每年需补充近60万人,缺口巨大。而在人才培养方面,2022年122所体育单招院校报考4万余人,而招生人数仅17564人;录取人数仅占到报考人数的三分之一,难以满足当前社会迫切的需求。从湖北省教师需求看,全省有17个地市州、115个县区,近9000所中小学,需要大量体育教师来保障“十四五”期间开齐开足体育课;从教练员人才需求情况需求来看,湖北省现有业余体校91所,体育特色项目学校105所,国家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238个,国家级、省级体育后备人才基地63个,全省青少年训练教练员仅1179人,具有本科学历仅占52%,业余体校教练员队伍数量不足、专业训练水平不高,已制约了湖北体育强省建设;从湖北人才培养看,当前省内开设体育专业的20所高校中,仅7所高校设置运动训练专业,2022年该专业报名人数已远远突破4000人,但招收人数也仅有1394人,录取人数不到报考人数的三分之一,致使每年毕业生数量十分有限,难以适应我省运动训练专业人才培养规模和社会需求。不管是对接国家战略需求、还是湖北省战略规划要求,都亟需缓解该专业人才供需失衡矛盾;在与各级地方政府的交流中,迫切希望武汉理工大学能开办体育类本科专业,加大对体育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建设,也希望有机会可以合作办学。为此,我校拟计划每年招生40人情况下并适度增加。为进一步论证社会和企业对运动训练专业人才需求现状,我们对与我校体育学院有业务联系的相关用人单位进行了调研,北京康比特体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每年需要3人,湖北省社会体育管理中心每年需要5人,湖北体育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每年需要6人,黄石市众邦体育产业开发有限公司每年需要4人,宁波满分体育发展有限公司每年需要4人,武汉众诚力量体育发展有限公司每年需要3人;另外,包括地市州教育局、体育局,省市体校等都需要大量从事与运动训练及体育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这为武汉理工大学运动训练专业培养的人才输送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市场。可见,无论从国家战略需求、湖北体育强省建设,还是学校“双一流”发展都亟待加强运动训练专业建设。年度招生人数40预计升学人数15预计就业人数25学校体育教师7体育专业俱乐部7体育类公司5非体育类公司3申报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情况其他企事业单位34.申请增设专业人才培养方案4.申请增设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基本信息一、专业基本信息 专业代码:专业代码:040202K 专业名称:专业名称:运动训练 修业年限:修业年限:基本学制 4 年,修业年限 3-6 年 授予学位: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 二、培养目标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立足华中地区、面向全国,旨在培养适应“体育强国”“教育强国”“健康中国”战略需求和政策导向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现代体育科学理论与相关运动技术训练方法,具有较高运动专业技能和执教能力,能胜任学校、运动队、社会俱乐部、赛事公司等单位的体育教学、运动训练指导、竞赛组织管理和健康管理工作,具备国际视野、卓越才能、工科素养、社会责任、创新创业精神的复合型体育专业人才。1.爱国守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立德树人,爱岗敬业,热爱体育事业,具有弘扬中华民族体育文化精神的自学意识。2.掌握人体科学、教育学、体育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专项运动项目的基本知识、技术、技能。3.掌握专项运动项目的教学、训练、竞赛和管理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胜任专业运动项目的训练和竞赛工作。4.了解专项运动的历史、现状与发展趋势,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掌握体育科研的基本方法,具有从事体育科学研究的基本能力。5.具备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通过工作实践,成长为一名优秀教练员或者本地区体育竞赛组织管理的骨干,能在本地区运动训练和竞赛工作中发挥引领作用。三、基本要求三、基本要求 (一)学分要求(一)学分要求 运动训练专业本科学生正常修业年限为 4 年,毕业要求至少须修满168 学分方能毕业。其中,必修(含实践教学环节 29 学分)112 学分,选修 56 学分。(二)毕业要求(二)毕业要求 思想政治合格,在规定的年限内修完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学分,同时达到学校相应要求方能毕业。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具有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敬业精神;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具有积极的人生态度和良好的心理品质。2.了解我国体育工作的方针、政策;了解我国有关竞技体育的政策和法规;熟悉专项运动训练的历史、现状与发展趋势。3.掌握从事竞技体育相关工作所需的体育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基本理论、基本知识。4.系统掌握运动训练与体育教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具有较高专项运动水平;具备从事专项运动训练与教学、赛事组织与裁判、运动健身指导和体育竞赛管理的能力。5.了解体育改革与发展动态,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创新意识,初步掌握体育学研究的基本手段和方法,基本具备从事体育科学研究的能力。6.具有较好的人文科学素养,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团结协作能力,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国际视野,具有创业意识和能力。四、培养途径及特色四、培养途径及特色 (一)培养途径(一)培养途径 1.主动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形势,融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相适应的发展机制和体育 强国建设战略,坚实推进体育领域职业发展,实现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课程教学与赛事教育相结合,强化育人环节,课内外协同创新运动训练专业人才培养体制机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2.以就业市场需求为导向推进产学研融合、校企合作,整合课程资源,合理划分专业核心课程群和特色课程群,提升实践教学比重和质量,专注培养学生完整的知识体系和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及创新创业能力。3.依托高水平运动队项目、省级青少年后备人才培养基地、以及全国创新创业教育基地,实现专业建设与学科建设协同发展,促进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与人才培养协同互促,提升学生综合素质。4.有序组织与实施教学改革,引进或打造高质量慕课及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强化第二课堂和运动竞赛的组织与参与,让学生参加大学生运动会、单项锦标比赛、大学生基本功比赛、大学生创业大赛等各类项目,强化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二)培养特色(二)培养特色 1.目标特色 发挥高水平运动队及体育学科平台优势,结合学校多学科协同优势,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与综合素质的提高;基于新时期体育人才需求的引领下,致力于培养“专业基础知识扎实、专项技能突出”的应用型人才。2.课程特色 构建以专项教学训练为主的技术课程群及与之相配套的体育学、教育学基础理论学科课程群,术学同体、一专多能。3.实践特色 按照学校“四四三三”实践育人体系,“四四三三”实践育人体系是指:四项能力,通识能力、专业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及职业发展与社会能力;四大模块:实验(上机)模块、实习(实训)模块、论文(设计)模块和科研创新实践活动模块;三类实践:课程实验、专业实训和综合实践;三个平台校内实验实训平台、网络实践教学平台、校外实践育人基地,力求打造专项训练和职业实践的锻炼平台,通过专项职业技能实践与测试、专项训练实操与基础能力评测、教育实践与专业实践等多种途径,培养学生技术和知识的应用水平,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度、用人单位满意度。五、课程体系及主要核心课程五、课程体系及主要核心课程 (一一)课程体系课程体系 课程类别课程类别 性质性质 最低毕业要求最低毕业要求 学分学分 比例比例%通识教育课程 必修/选修 46 27.38 专业基础课程 必修 18 10.71 专业核心课程 必修 24 14.29 专业拓展课程 选修 56 33.33 专业实践与教育实践课程 必修 20 11.90 创新创业实践 选修 4 2.38 合计合计 168 100(二二)主要课程主要课程 主要课程设置:体育学、教育学、心理学;主要专业课程:体育概论、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训练学、体能训练理论与方法、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运动心理学、体育管理学、体育竞赛学、各专项运动理论基础、各专项训练理论与实践等(主修项目)。六、课程对毕业要求支撑的矩阵六、课程对毕业要求支撑的矩阵 根据课程对各项毕业要求的支撑强度分别用“H(高)、M(中)、L(弱)”表示。支撑强度的含义是指该课程覆盖毕业要求指标点的多寡,其中“H”至少覆盖 80%,“M”至少覆盖 50%,“L”至少覆盖 30%。表中教学环节是指课程、实践环节、训练等。课程课程 学期学期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通识教育课程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M 思想道德与法治 H L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M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M 习近平总书记教育、体育重要论述 M L 形势与政策教育 M 计算机基础 L L 大学英语 L L 大学语文(写作)M M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M L 安全教育 L 社会实践 M M H 军事理论 L 军事技能 M M 专业基础课程 体育概论 L H 运动解剖学 L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