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鼓楼区2020-2021人教版九年级初三上册化学期中试卷+答案

举报
资源描述
【鼓楼区化学】【鼓楼区化学】2020 九上期中考试九上期中考试 试卷试卷+答案答案 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14 Cl35.5 Co59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15 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 2 分,共分,共 30 分)分)1下列变化过程中,不包含缓慢氧化的是()A食物腐烂 B动物呼吸 C肥料腐熟 D冰雪融化 2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A水 B氧气 C空气 D锰酸钾 3海洋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AH BO CCl DNa 4下列物质所给的物理性质与事实不相符的是()A液氧:淡蓝色液体 C二氧化锰:白色固体 B硫酸亚铁溶液:浅绿色液体 D硫:淡黄色固体 5下列对历史上几个重要的化学研究成果的介绍错误的是()A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 B道尔顿创立了原子论 C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 D张青莲发现了质量守恒定律 6物质的下列用途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稀有气体可用于制作霓虹灯 B氦可制造低温环境 C氮气可作焊接金属时的保护气 D活性炭可用于净水 7下列有关实验操作错误的是()选项 实验 操作 A 用滴管取用少量液体时 先保持滴管竖直,再紧贴容器内壁滴加液体 B 用排水法收集高锰酸钾分解产生的氧气实验结束时 先从水槽里移出导管,再熄灭酒精灯 C 过滤浑浊液体时 先静置再过滤 D 点燃氢气 先检验气体的纯度,后点燃 8 口罩是抗击新冠肺炎的“必备武器”。医用口罩生产过程中采用环氧乙烷(C2H4O)杀菌消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环氧乙烷杀菌消毒是物理变化 B环氧乙烷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44 C环氧乙烷由 2 个碳原子、4 个氢原子和 1 个氧原子构成 D环氧乙烷中的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1:2 92019 年度诺贝尔化学奖颁给了三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锂离子电池领域做出的贡献。右图是锂元素的某种粒子结构示意图(图 1)及其在元素周期表中部分信息(图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锂元素为非金属元素 B锂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2 C图 1 所示为阳离子 D锂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6.941g 10下列化学用语与含义不相符的是()A标出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A+l32O3 B2 个镁离子:2Mg+2 C碳酸钠的化学式:Na2CO3 D3 个氧分子:3O2 11下列指定的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铁在氧气中燃烧:4Fe+3O2=点燃2Fe2O3 B铁在硫酸铜溶液反应:Fe+CuSO4=FeSO4+Cu C镁在空气中燃烧:Mg+O2=点燃MgO D氢气在氯气中燃烧:H2+Cl2=点燃2HCl 12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分子的运动情况,在 T 形管的粗玻璃管里,固定一根湿润的酚酞滤纸条,完成下列实验。实验一:将浓氨水加入左侧试管中,3 分钟后观察到 ba 段滤纸条先变红。实验二:换一根湿润的酚酞滤纸条,微微加热试管,发现 ba 段滤纸条更快变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实验中使用气球是为了缓冲管内气压的骤然升高 B实验一和实验二对比说明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C实验一能说明分子不停做无规则运动,还能说明相同条件下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 D如果将试管放入冰水中,湿润的酚酞滤纸条不会变红 13小虹同学对期中考试前的内容进行了梳理,归纳了以下知识点: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硫酸铜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 氯化钠由氯化钠离子构成 混合物中一定含有多种元素 凡是含氧元素的物质都可以作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料 若两种粒子属于同种元素,则它们质子数一定相同 将适量澄清石灰水倒入盛有空气的集气瓶中并振荡,出现明显浑浊 其中说法正确的有()A1 个 B2 个 C3 个 D4 个 14某地 1000kg 化肥的市场价格如下:CO(NH2)2 1080 元,NH4NO3 810 元,NH4HCO3 330元,NH4Cl 720 元。分别用 10000 元采购上述化肥,则购得化肥中含氮元素最多的是()ACO(NH2)2 BNH4NO3 CNH4HCO3 DNH4Cl 15小王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集气瓶的容积为200mL,在集气瓶内预先放入 40mL 水。开始实验后小王视线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读出量筒内原有水的体积为 60mL。引燃红磷,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仰视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读出量筒内剩余水的体积为 30mL。小王测得的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和规范操作相比()A偏大 B偏小 C无影响 D无法确定 二、(本题包括二、(本题包括 2 小题,共小题,共 25 分)分)16(15 分)某兴趣小组制取氧气,并尝试进行实验探究。可能用到的部分装置如下图。(1)上图中:仪器 a 的名称是_,仪器 b 的名称是_。(2)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发生装置可选用_(填字母)。用排水法收集一瓶氧气(瓶中留有少量水)进行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可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原因是_;集气瓶中留有少量水的目的是_,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_。(3)注射器在化学实验中有广泛的应用(如右框中所示)。利用右框中装置甲制氧气与装置 B 比较,优点是_。对右框中装置乙检查气密性。当向外拉动注射器活塞时,若装置气密性良好,则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4)兴趣小组利用注射器设计如下表所示的对比实验来比较二氧化锰和红砖粉末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效果。所用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序号 过氧化氢溶液 催化剂 1 5mL 5%无 2 5mL 5%二氧化锰粉末 0.2g 3 5mL 5%红砖粉末 0.2g 实验时,分别将过氧化氢溶液一次性注入盛有催化剂的小试管中,测量并记录数据。实验过程中发现 U 形管内右侧液面上升,原因是_。结论:二氧化锰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效果比红砖粉末好。得出结论的依据是_。为加深对“催化剂”概念的认识,小组同学设计实验来验证红砖粉末是过氧化氢的分解的催化剂。请你在下表中继续设计并完成实验报告。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待实验 3 充分反应后,将红砖粉末过滤、洗涤、干燥,再称量 红砖粉末质量仍为 0.2g 反应后红砖粉末的质量没有改变 综合以上实验现象,可说明红砖粉末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17(10 分)2020 年“中国水周”活动的主题为“坚持节水优先,建设幸福河湖”。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与人类的生活、生产密切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1)爱护水资源,一方面要节约用水,另一方面要_。下列做法符合节约用水理念的是_(选填字母)。A农业上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 B工业用水重复利用 C生活中用淘米水洗菜 D关紧水龙头防止滴水漏水 (2)图甲是市场上出售的一种活性炭净水器的剖面示意图。它的出水口是_(填或),该净水器中颗粒状的活性炭层的作用有_。(3)图乙是制备蒸馏水的装置。当水从 A 经 B 转移到 C 的过程中,从微观角度看,水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发生变化的是_。实验后可在试管中滴入_检验蒸馏水是硬水还是软水。(4)图丙是电解水的装置。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b 管中产生的气体是_。当 b 管中气体体积为 10mL 时,a 管中气体体积应为_mL。三、(本题包括(本题包括 2 小题,共小题,共 11 分)分)18(5 分)阅读下面的科普短文,回答相关问题。氨是一种重要的化学物质,可用于制造硝酸和氮肥。氨主要来自于人工合成。1909 年,弗利茨哈伯成功地利用氮气和氢气合成氨,工业合成氨的流程如图 1 所示。为了找到合成氨反应合适的催化剂,人们做了 6500 多次实验,发现铁触媒效果较好。在铁触媒作用下,用体积比为 1:3 的氮气和氢气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合成氨。当容器中氨的含量不再发生变化时(平衡时),测得氨的含量分别与温度和压强的关系如图 2 所示。1913 年第一座合成氨工厂建立。如今全球合成氨年产量超千万吨,其中大约 85%的氨用于生产氮肥,缓解了地球上有限的耕地资源与庞大的粮食需求之间的矛盾。(1)工业上可采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获得合成氨的原料氮气,该方法利用了空气中氮气和氧气的_不同。(2)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气体具有相同的分子数,反之亦然。请写出“在铁触媒作用下,用体积比为 1:3 的氮气和氢气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合成氨”的化学方程式_。(3)从“合成塔”中出来的气体是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4)按下列条件进行合成氨反应,平衡时氨的含量最高的是_(填字母)。A200 大气压,300 B400 大气压,300 C200 大气压,500 D400 大气压,500 19(6 分)下表为元素周期表中部分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请利用表格信息回答问题。(1)写出与氩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一种阴离子的符号 。(2)一个甲烷(CH4)分子中有 个原子核,共有 个质子。(3)原子簇是若干个原子的聚集体,有望开发成新材料。某铝原子簇由 13 个铝原子构成,其最外层电子数的总和为 40 时相对稳定。写出该稳定铝原子簇的粒子符号:。(4)氧气和硫分别与氢气反应生成 H2O 和 H2S。H2O、H2S 中氧与硫均为 价。从原子结构上分析他们化合价相同的原因:。四、(本题包括(本题包括 1 小题,共小题,共 5 分)分)20.(5 分)图中 AF 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通常情况下,只有 A、C、E 为气体,B 为黑色固体,D、F 为无色液体。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1)A 物质的名称为 。(2)写出 E 和 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写出 FD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五五、(本题包括(本题包括 1 小题,共小题,共 9 分)分)21(9 分)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它揭示了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一)1774 年,拉瓦锡用精确的定量实验研究了氧化汞的分解和合成反应中各物质质量之间的变化关系。(1)加热氧化汞粉末时,氧化汞分子分解示意图如下图所示。先从分子、原子角度具体描述该变化的过程;再从微观角度进行解释:为什么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呢?。(二)质量守恒定律运用。(2)把盛有盐酸的小试管小心地放入装有碳酸钠粉末的小烧杯中,将小烧杯放在托盘天平上用砝码平衡(如图所示)。取下小烧杯并将其倾斜,使小试管中的盐酸进入小烧杯中。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再把小烧杯放回托盘天平上。请写出天平指针的指向并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出现该现象的原因 。(3)在一密闭容器内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该变化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反应中甲和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 。(4)“尾气催化转化器”可将汽车尾气中的有毒气体转化为无毒气体。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元素钴(Co)有多种化合价。将 9.3gCo(OH)2在空气中加热至 290时完全脱水,得到8.3g 钴的氧化物。该氧化物的化学式是 【鼓楼区化学】【鼓楼区化学】2020 九上期中考试九上期中考试 答案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一、选择题(本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 2 分,共分,共 30 分)分)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D A B C D C A B C B D D B C A 二、(本题包括二、(本题包括 2 小题,共小题,共 25 分)分)16(15 分)(1)锥形瓶;水槽;(2)2KClO3MnO2=2KCl+3O2;A;常温常压下,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吸收 SO2,防止污染空气;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3)控制液体滴加速度,控制反应速率,获得平稳气流;长颈漏斗下端有气泡冒出;(4)反应放热,导致大试管内空气受热膨胀,压强增大;相同时间内,MnO2作催化剂生成的氧气体积更大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